转型期就业问题初析——数量还是质量

2014-03-07 08:34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劳动力劳动者

许 彦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 成都 610071)

就业为民生之本,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就业问题尤显突出。历届政府都将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视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这些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面临的问题更多,实现“所有人充分就业和获得更好工作”的难度更大,在正视我国转型期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发展就业理论,为正确认识、分析就业难题,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理论支持,是中国经济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挑战之一。

一、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问题的实证分析

(一)就业数量的演变

1、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

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可以通过计算、比较和分析就业弹性的变化来反映。就业弹性(或称为就业弹性系数)是指反映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系数,即GDP 每增长1个百分点所能带来的就业增长的百分点。本文按弹性定义来测算就业弹性。

GY 表示GDP 的增长率①,GL 表示就业数量的增长率,就业弹性表1 给出了我国“五五”到“十一五”的平均就业弹性。

从表1 可以看出,除个别年份外,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总体趋势处于下降过程。就业弹性在较大起伏波动中趋于下降,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呈现不断减弱的状态。“五五”时期,我国GDP 增长率平均提高一个百分点,能够推动就业数量增加0.36%左右,“十一五”时期,GDP 平均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只能增长0.03 个百分点,下降了12 倍。

表1 “五五”到“十一五”的就业弹性

进入21 世纪后,我国经济仍然保持着较快增速,2000 年—2010 年,我国GDP 平均增速达到10.3%,但就业弹性却从“十五”的0.07 下降到“十一五”的0.03,“高增长低就业”的现象明显,出现了与“奥肯定律”的明显背离。这一结果的直接表现是我国近年来(2000 年至今)的真实失业率③居高不下,部分学者得出的真实失业率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④。

2、就业数量变化的产业分布

库兹涅、钱纳里、刘易斯等发展经济学家们分析了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就业结构应遵循这样的一种演变规律: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逐渐缩小、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从增加到减少、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会逐渐增大,最终成为就业的主要渠道。从我国三次产业就业数量的增加速度及变化趋势(表2,图1),从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表2 1978 年—2010 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数量的增速表

(1)三十多年来,除个别年份外,我国三次产业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4.7%、11.6%和10.8%的较高水平,与此相对应的三次产业的就业数量增长速度分别为0.57%、3.77% 和6.01%。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就业数量基本上没有增加,新增就业数量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图1 1979 年—2010 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数量增长率变化图(%)

(2)第一产业的就业数量增长速度有多年呈现负增长,且出现负增长的年份都是第二产业增速较快的年份,特别是2000 年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第一产业的就业数量增长速度由2000 年的0.77%下降为2010 年的-3.32%,而同期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平均达到了10.9%,这符合我国劳动力就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3)从2001 年后(我国加入WTO 后⑤)第一产业的就业数量增长速度快速下降,第二产业的就业数量增长速度快速上升,而第三产业的就业数量增长速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

从上述分析我们看到,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特别是2000 年后,第一产业吸纳新增劳动力的能力在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吸纳新增劳动力的能力在我国加入WTO 后迅速上升,而第三产业吸纳新增劳动力的能力增长缓慢。而同期我国的城镇真实失业率持续上升,“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事实。可以看出,新增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是在第二产业,具有相对较低劳动力价格的农民工符合我国低端制造业扩张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业较容易;而大学生在低端制造业中难以补偿其人力资本的高投入,难以寻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高附高值的服务业并没有伴随制造业的快速增长而发展起来,第三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足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就业质量状况

以凯恩斯充分就业理论为核心的西方主流就业理论,关注的焦点在于劳动者是否能够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工作岗位。在这种理解下,就业率或失业率就成为就业问题中第一重要的指标,甚至可以视为唯一重要的指标,“低薪就业”也被视为实现充分就业的正确路径。以此作为选择经济发展模式的标准,劳动密集型产业自然成为政府支持的重点,“低能低酬”也就会演变成就业领域的普遍现象,这在转型国家中尤为明显。21 世纪后,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主旋律,为充分就业而追求的“低能低酬”的产业布局最终会导致一国沦为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因此,将对就业质量的关注上升到与就业率相同的高度,不仅仅满足了劳动者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经济实现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1、就业质量的界定

从微观角度来讲,就业质量反映了每一就业主体寻找工作、获得工作、取得收入、职位晋升等一系列过程的优劣程度,包括劳动环境优劣、工资的多少、劳动时间的长短、劳动保障的好坏、安全、尊严是否保障等状况;从宏观角度来讲,就业质量反映了就业主体总体就业活动的优劣程度,包括是否达到充分就业、就业结构是否合理、劳动者工资占GDP 的比重是否合理、劳资关系是否正常、社会劳动保障体系是否完善等状况。

从内涵来看,就业质量的内涵与西方提出的“体面劳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1999 年6 月,国际劳工组织新任局长索马维亚出处。在第87 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体面的劳动”新概念,明确指出:所谓“体面的劳动”,意味着生产性的劳动,包括劳动者的权利得到保护、有足够的收入、充分的社会保护和足够的工作岗位。2010 年4月27 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致辞中再次对“体面劳动”进行了阐述,提出我国劳动者要实现“体面劳动”的就业方向。

影响就业质量的因素很多,有劳动主体的影响、企业组织的影响和国家政府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评价就业质量,本文选取劳动者工资水平(包括劳动者工资占GDP 的比重)、劳动关系好坏⑥等两个主要方面来综合衡量就业质量。

2、我国工资水平的国际比较

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践来看,GDP 的快速增长,主要源于我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高速发展,而工资水平基本能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劳动力成本状况。从各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来看,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工业化进度不同,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但客观事实表明,工业化发展较好的几个工业先进国家,产业工人的工资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提升。如比较人均GDP 从1000 美元增加到2000 美元时的各国产业工人工资,美国增长254.4%,英国增长215.60%,日本增长225.90%,中国仅增长173.10%(表3)。比较中国和西方工业化国家制造业的小时成本的劳动差异证明,1995年中国劳动力成本明显低于其他工业国的水平,德国小时劳动成本最高,是中国的128 倍,比利时、奥地利是中国的100 倍以上,芬兰、挪威、丹麦、荷兰、日本高出中国90 倍以上;⑦比较中国和西方工业化国家实现人均GDP1000 美元增加到2000 美元的时间,我国只用了3 年时间时间,而美国用14年、英国用了5 年、日本用了17 年、韩国用了6 年。上述比较既显示了我国工业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又说明了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与这一“奇迹”的明显差距,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劳动者的低工资,才有这一经济奇迹。

表3 有关国家工业化进程中人均GDP 达到1000 美元、2000 美元时年均工资水平比较 单位:当年美元

3、我国劳动关系的变化

劳动关系又被称为劳资关系、劳工关系、雇佣关系、员工关系、产业关系、劳使关系等⑨。一般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是指在劳动过程中,企业与劳动者(这里主要指在城镇从事物质生产获得工资收入的工人)发生的各种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应包含三个因素:第一,劳动关系的状况主要取决于特定的制度环境,这里所说的制度环境,是指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⑩。第二,劳动关系究其实质是企业组织与劳动者相互博弈而形成的一种利益归属关系。第三,劳动关系既涉及到企业和劳动者本身,也涉及到工会和政府等组织。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劳动关系是在特定制度环境,劳动者在实现就业中所引致出来的特定关系,劳动关系的好坏,体现了劳动者对就业的满足程度,这既与劳动主体有关,也与企业和政府密切相关,从而也包含与之相关的工资、劳动条件、社会保障等诸因素,因此,劳动关系状况也成为衡量就业质量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改革开放前的制度环境是由计划经济体制所决定的,政府是生产、交换和分配的计划者和决定者。在此制度环境下,企业、劳动者和工会的经济利益是一致的,劳动关系主要表现为他们与政府的经济利益关系。政府以“雇主”的身份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关系”,这是一种非市场行为的行政化的劳动关系,劳动者没有独立支配个人劳动力的权利,企业也没有独立的用工自主权。企业和劳动者不存在经济利益博弈,也不存在利益冲突,有关劳动过程的一切问题都只能由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来直接控制和解决,劳动关系的状况取决于政府的经济利益目标,因此,在企业中体现中来的劳动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人际关系,也难以反映就业质量。

进入转型期后,特别是20 世纪90 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全面推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确立了资本所有者在企业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在制定劳动标准、工资报酬、雇佣与辞退条件等方面拥有了全面的支配权和决策权,以及相对应的剩余价值索取权,从而也使劳动关系演变为反映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我国的劳动关系日趋紧张,劳动者为了自身利益而举行的请愿、示威、集会、游行以及罢工、怠工等成为了劳资冲突主要表现形式。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统计公报,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由2000 年的13.5 万件增加到2013 年的149.7 万件,增长了11 倍。涉及劳动人数由42.3 万人增加2010 年的101.7 万人。从规模来看(表5),集体劳动争议案件⑪在2008 年达到了最高的2.2 万件,是1998 年的6800 件的3.2 倍。虽然2009 年后,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有所下降,但从总趋势来看,仍然没有改变增长态势。

表4 我国集体劳动争议案件(1998 年—2010 年)

二、症结浅析

(一)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

库兹涅茨、钱纳里、艾金同、西姆斯,钱纳里、鲁宾逊、塞尔奎因等研究各国经济增长时,得出了各国GDP 和就业结构变动的三种代表性模式(见表6)。

我国在1993 年达到人均GDP500 美元,2001年达到1000 美元,2006 年为2000 美元,2010 超过了4000 美元。本书结合表5,就人均GDP500 美元、1000 美元、2000 美元、4000 美元进行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对比(见表6)。

表5 各国GDP 和就业结构变动的三种代表性模式

表6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对比表

从表6 可以看出:从第一产业的对比来看,我国第一产业的产值构成持续减少,在人均GDP 4000 美元时与模式3 基本相同,但就业构成远远大于模式3,这说明我国第一产业的发展空间已不大,农村仍然有较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

从第二产业的对比来看,我国第二产业的产值构成和就业构成在人均GDP 500 美元、1000 美元、2000 美元时,都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也符合3种模式中所呈现出来的规律。但从差异来看,在人均GDP 2000 美元到人均GDP 4000 美元时,产值构成上升了2.2 个百分点、就业构成上升了7 个百分点,而我国的产值构成下降了1.9 个百分点、就业构成上升了3.5 个百分点,低于模式3 的就业构成。这说明了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正在趋慢,而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下降迅速。

从第三产业的对比来看,我国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的能力相对较小。从模式2 可以看出从人均GDP 美元500 美元、1000 美元到2000 美元时,第三产业的就业构成从19.3%上升到43.1%,增加了123%,同期我国仅增加了51%;从人均GDP 500 美元上升到人均GDP 4000 美元时,就业构成增加了99%,而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构成仅从21.2%增加到34.6%,增加了63%,远低于国际一般标准。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已成为中等收入国家时,第二产业占GDP 的比重仍然在上升,这说明了我国GDP 增长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仍然是劳动者就业的主要产业,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从趋势上看,仍难以肯定第三产业能够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主渠道。这也说明,我国多数劳动者在实现就业过程中,必须满足第二产业对劳动者的要求,否则,“就业难”就会成为必然。

这意味着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如果劳动者的就业无法满足其人力资本补偿的要求,也就不得不“自愿”失业,这也是我国大学生越多,失业率越高的重要原因。其二,如果第二产业的规模扩张难以实现(如出口面临困境等原因),第二产业庞大的劳动力供给就会导致失业率快速上升⑫。即使规模扩张能实现,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机器排斥工人”的速度会快于由于规模扩张所带来的对劳动者的需求增加速度,第二产业“就业难”是长期趋势。西方工业化进程显示,第三产业应是解决“就业难”的主渠道。其三,“微笑曲线”制约了就业质量的提高。宏基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在1992 年为了“再造宏基”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线”理论,该理论说明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是附加值最高的产业,而第二产业(主要是指制造业)的附加值最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正是因为附加值高的第三产业主要由其他国家所掌握,我国在国际产业定位上“被定位于”低端制造业的生产国,附加值低。这也是我国就业质量长期难以有效提高的客观因素。

可见,我国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偏离,体现了经济发展模式与就业数量提高、就业质量改善之间的矛盾。

(二)就业相关制度缺陷

从宏观主体政府来看制度缺陷。中国转型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政府对经济增长的重大影响力。在效率优先异化成效率至上的背景下,政府的许多政策主要倾向于如何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即使也在追求就业数量增长和就业质量改善,经济增长也始终是政府宏观制度设计目标的第一位。在我国实现工业化进程中,部分政府认为工业化能够自动促进就业,劳动力成本低是实现本地工业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部分政府甚至认为,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提高就业质量,就会阻碍地方经济增长;只有保持低成本的劳动力才能促进劳动者就业,缓解当地的就业数量压力。这也可以有效解释,在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解雇员工和降低就业质量就成为企业应对危机的最主要手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劳动者缺乏有效的制度保护,从而使劳资矛盾、劳资冲突上升到历史高点。

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GDP 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成为衡量甚至考核领导者政绩的硬指标,而就业数量增长和就业质量的改善却成了软指标。这也使政府在通过宏观制度设计来推动经济增长中,对于实现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相互促进、实现劳动者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时,缺乏清楚认识,缺乏统筹设计,而热衷于发展资本密集型的第二产业、大中型企业,而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就业容量大、但财政贡献相对较少的第三产业、小型企业等经常被忽略。

如果从长期趋势来看,生产效率不高,劳动者的工资低,劳动者就业质量低,劳动者的消费需求就难以提升,而企业规模扩张就会出现生产过剩,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从我国转型期来看,形成最大消费需求的并不是国内劳动者的消费需求,而是国外需求,正是因为持续的、巨大的国外需求支持了我国GDP 的持续增长,也固化了政府对这种宏观制度设计的路径依赖。但我们也注意到,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国外需求大幅减弱,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了严峻的考验,国外需求的脆弱性凸显。显然,没有国内劳动者消费需求的支持,这种视GDP 增长为最重要目标的宏观经济制度并不能真正实现GDP 的持续增长。

从微观主体企业来看制度缺陷。对于微观经济中的企业而言,拥有不同于行业中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其发展壮大的基础。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其经济起步阶段,依赖的资源优势主要是劳动力资源优势,以劳动力资源优势来获得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从而打破“贫困循环陷阱”,推动工业化进程。在这一逻辑下,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获得竞争优势是必然,这也是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的主要原因。

西方发展经济学认为,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需要以“压榨”劳动力的剩余价值来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当资本积累水平到达一定阶段后,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就会发生变化。这也恰是库兹涅兹关于农业经济和现代经济增长的分界点。正如刘易斯(1954)所说,在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上,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资本,即视资本为最重要资源优势,也被看作唯一需要关注的生产要素。由于资本的报酬递减规律的存在,资本积累会进一步导致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企业的竞争优势应来源于技术、组织制度等方面。

但是从我国的实践来看,西方发展经济学所推论的产业升级、技术进步非常缓慢。我国企业依赖于成本优势实现了资本积累,但也被国际产业链定位于低端制造。这也意味着,我国企业虽然不断地扩大规模,总量不断扩大,但其竞争优势的来源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追求包括劳动力成本在内的成本优势仍然是我国企业的生存发展的基础。在这一企业制度设计下,如果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就会加快“机器排挤工人”的速度,导致失业率的上升。如果要保持高就业率,就业质量的有效改善就难以实现。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资本积累较少,从事的产业附加值低,对成本的依赖性更强,劳动者的权益更难以得到保障。

从劳动者来看制度缺陷。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假设前提是企业和劳动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企业和劳动者各自拥有具有独立产权的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力,双方在从事劳动力使用权的交换过程中都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行为的动机和目标,在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力使用权的交易。这种交易是基于双方“算计”基础上的平等交易,交易达成的基础是双方自愿,交易的结果是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交易双方在决策和选择上不受外界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此情况下企业和劳动者的利益均得到满足,企业与劳动者形成的劳动关系必然是一种相对公平、双方意愿得到满足的关系。

在我国转型期,企业产权改革无疑是相对成功的,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企业均拥有相对独立的资产所有权。与企业产权改革相对应的,是劳动者自身的产权变革。从法律意义上讲,改革使劳动者拥有了对自身劳动力的完全产权,能够自由地使用劳动力,能够自由地选择职业,并能够获得相应的收益,即拥有劳动力的使用权、转让权和收益的享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从理论上,这就意味着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可以通过与企业的谈判,以转让劳动力的使用权为代价,实现劳动力的价值,补偿人力资本的投资。但事实上,由于就业竞争的存在,必然使劳动者和企业在谈判过程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即缺乏劳资双方对等博弈制度。在与企业进行劳动力使用权转让的谈判过程中,部分劳动者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常常压低劳动力价格,使劳动力价值难以得到实现,就业质量难以提高,这就为企业劳动关系恶化埋下了伏笔。

三、对策思路

(一)将全面提升就业数量和质量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基础

在效率优先异化成效率至上的背景下,许多地方政府在发展思路上普遍存在着重GDP 增长轻就业改进、重财政收入增加轻居民收入提高的现象。同时,由于政府政绩考核的需要,以资本大量投入以实现规模扩张,从而快速拉动GDP 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首选。而短期难以取得效益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常常被有意或无意忽略,对GDP 贡献相对较少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更是重视不足。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各地在发展工业化进程中,只认识到工业化本身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就业质量的提高反被视为阻碍工业化发展的一个因素,甚至认为,劳动力成本低才有利于促进就业,要数量就不能要质量。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宣告我国改革已进入新阶断,经济社会必须保持协调发展已成为共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财政收入也保持了高速增长,而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这直接与就业不充分及劳动报酬偏低相关。支撑GDP 与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是高投资、高能耗、高污染,而低就业、低收入带来的效应,却是长期的消费低迷,城乡居民尤其是乡村居民及城市低收入阶层的生活质量提速减缓。没有不断提高的就业质量,就没有持续增加的内需,而脆弱的国外需求是难以承担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任的。这也意味着只讲数量不讲质量的就业不仅不会真正解决就业数量问题,同时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因此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政府就业宏观调控的基础,无论是对于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还是解决我国转型期就业问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转方式、调结构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大力鼓励创业有利于解决就业数量问题,而要解决就业质量问题就必须真正实现“转方式、调结构”。这也要求我们加大力度激活国有资本,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大力度发展引领产业,提升产业价值链,促进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从战略选择上来讲,应力求进一步做强国有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以其拉动我国产业链的价值升级、拉动中小企业的升级,从而在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方面达到某种平衡。

(三)要强化政府对就业的干预,促进就业数量增加、就业质量改进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而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问题的缓解更离不开政府的有效干预。除了引导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层次外,政府也需要不断创新就业相关政策制度,如重建工会的作用,建立起真正的利益协商机制;大力支持劳动者人力资本的提高,提高劳动者的保障能力;建立权威的就业信息传播网络,减少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鼓励灵活就业,去除各种制度性障碍等。

另外,政府应更多地承担社会和民生责任,加大对劳动者的保障和对企业的支持。如我国正在建立的全民保障体系,成本主要由企业与工人承担,但以往异地工作动辄清零的医疗保险等,都显示了政府对企业与工人的体制性掠夺,以及保障体制分配的极度不公。

注释:

①按不变价计算的名义GDP 的增长率.

②已去除了1990 年就业数量的“异常”数据.

③我国政府向社会公布的失业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是已将农村的失业问题排除在外,且是经过“登记”的城镇失业率。所谓“登记”失业,是指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而无职业的劳动力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无业却没登记的劳动力自然不能计入我国的失业率中.

④国际上一般把7%的失业率定为警戒线,转型国家相对较高。例如,2002 年欧盟国家的平均失业率为7.6%,美国为5.6%,加拿大为7.6%,转型国家平均为13.5%.

⑤选择2001 年作为分界点,是本书认为我国加入WTO 后,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并对我国就业产生了深刻影响.

⑥劳动关系的好坏本身就反映了劳动者工资水平高低、劳动保障水平以及劳动者其他权益的是否受到足够保护等因素,因此本书用劳动关系的好坏来综合衡量我国就业质量的变化。一般认为,工资水平是衡量就业质量的最重要的标准,所以本书将工资水平进行了单独讨论.

⑦李利民.中外工业化进程中的工资水平比较研究,2007 年博士论文

⑧美国为GNP

⑨常凯. 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研究[M]. 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4. P88. 本书所用的劳动关系是指企业劳动关系.

⑩瑏瑠[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 上海人民出版社. P270。本书认为,这一制度环境还包括由一系列政策所决定的经济发展模式.

⑪瑏瑡 集体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在3 人以上,以共同理由提起的劳动争议案件,一般认为,个体劳资纠纷的外部性较小,而集体劳资冲突是劳资关系矛盾的激化与公开化,是矛盾聚焦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⑫瑏瑢 我国2008 年金融危机时,失业率快速上升正是源于此.

[1]许彦. 科学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中国转型期就业问题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2]陈铭. 劳动和人力资源经济学[M].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蔡昉,顾宝昌.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7 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后果[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美]迈克尔P. 托达罗(Michael P. Todaro),斯蒂芬C.史密斯(Stephen C. Smith). 发展经济学[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蔡昉.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1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挑战[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张建君. 论中国经济转型模式[M]. 中共中央学校出版社,2008.

[7]郜风涛,张小建. 中国就业制度[M].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8]刘瀑,王培三. 全球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就业趋势[J]. 现代经济探讨. 2008(2).

[9][美]托达罗. 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M].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10]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 (10).

[11]周天勇. 就业与社会和谐取向的经济发展战略. 理论视野,2007(2).

[12]乔健. 关注我国劳动关系问题—转型时期劳动关系问高层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J]. 中国劳动,2004.

[13]周春梅.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困境与对策[J]. 南京社会科学,2011(6).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劳动力劳动者
致敬劳动者
劳动者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