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吃货勇闯澎湖

2014-03-07 19:58侯爽
北京纪事 2014年3期
关键词:烧肉

侯爽

澎湖列岛,因为满山遍野的野生天人菊,四季不败,别名又叫菊岛,归属在台湾省,算是一县。乍一听天南海北,其实细说离得也不远——先到北京机场T3航站楼,看大飞机嚼自带的牛肉火烧——直飞台北桃园,机上吃一顿航空小面包,蘸新鲜黄油和刚才留在嘴角的芝麻——机场大巴等车的地方就有小卖部,正好叫渴,拿杯现煮的咖啡,不贵,还有各式各样的点心——转高铁到高雄市,换车的地方吃一顿了不得的排骨盒饭,台湾叫便当,长方小木头盒,有菜有蛋,巴掌大一块厚排骨,还有小咸鱼呢——擦擦油嘴,坐地铁去高雄机场,切记地铁上不让吃喝!逮着罚钱,没逮着也得吃一路白眼——坐30多人的小飞机,空姐守着飞机门,按人头发一小碗橘子汁,颤颤巍巍的只飞20多分钟,所以没得吃,想着自带干粮——飞机落地,开门,咸带鱼味的海风呼一下子,灌得满鼻子满嘴。爷们儿,幸福去吧!别了,北京熏死人的大烟天;到了,姥姥的澎湖湾!

您看,不远吧?前前后后加起来,不算小吃,也就三四顿饭的工夫。下飞机打店,梳洗整顿,正好出门琢磨晚饭。咱们的故事,就从晚饭开始得了。

大战台南烧肉饭

烧肉饭和卤肉饭、牛肉面鼎足而三,是台湾最常见的街头小吃。台湾一岛,地理上看南北狭长,东西短粗,生活习惯、饮食风格一直有南北之分,同名的吃食,南北口味、配菜都不相同。北台湾好咸,口味上更接近鲁菜一脉,清淡为主,咸鲜适度;南台湾好甜,口味上更似江南风格,甜、鲜,看着浓油重酱,吃起来倒清爽合口。

马公市是澎湖列岛的中心,比台北高雄这样的巨无霸小得多,连郊区都算上,才勉强顶上西城一区的面积。饭铺买卖都集中在市中心靠近码头一块,这布局是铁了心赚游客钱的意思,不过也真是方便,走不了几步,就满眼灯红酒绿,香气扑鼻。

卤肉饭、烧肉饭、臭臭锅、烧酒螺、海鲜快炒……乱花渐欲迷人眼,一瞬间我选择焦虑症就犯了,大有小鸡掉米囤里不知吃哪口好的幸福感。于是,不顾肚子抗议,着了魔似的一股脑儿往前走,美食当前,拿谁开张都行,可是拿谁开张又都怕耽误了其他。直走得快到海边了,涛声阵阵清凉,街面凹进去一块空场,突然显出偌大一所关帝庙——典型南方道观的结构,没有山门钟鼓楼,就一间大殿,高楼梯,大狮子,门口敞亮,殿内幽深。铜香炉立在殿外,供奉很盛,香烟缭绕。庙口隐约看到不少人影,隐在灯影里,细细密密地闲话家常。我站在灯火繁华的买卖街,被各种食欲冲击得头昏脑涨,咫尺之遥却宁静如退潮,庙在繁华处,静落不闻声。

一瞬间,我悟了,真的悟了!茫茫然人生路上,这样醍醐灌顶一般地明心见性,简直前所未有!多谢关二爷的提点!原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这馆子就在庙口门前处——庙口烧肉饭!您听听,就凭这广告语,非白给我加个卤鸡腿不行。

这家的买卖,全然不似之前遇到的街边小铺的家庭买卖,虽然也是做街坊生意,却明显有点不一样的地方,好像半个马公市的机车都停他们家门口了,人气爆棚,口味一准有保证。

烧肉饭,顾名思义烧肉就是绝对的主角。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巴掌大的一块里脊肉,新鲜滑嫩,上火烤到稍微变色,薄薄的一层油花渗出来,在微黄的肉片上响。然后刷上作料下油锅,火旺油热,这块肉打个滚上焦锁汁,捞出来外表金黄酥脆,内里肉汁饱满,甜香扑鼻。这块肉,就是店里的金字招牌,吃饭吃面,都有一块烧肉垫底,豪华一点的,就再选个鸡腿、花枝什么的双拼着吃。台湾米饭本就出色,香软弹牙,淡淡的有股糯米香气,再配上块烧肉,再配上个热乎乎的卤鸡腿,再配上半老的荷包蛋,最后一把蒜末在锅里炸香,啦啦地浇在上面。这味道……想去吧!

美中不足,就只是甜口,稍微吃不太惯。一顿还可以,顿顿都是,就让人不由得想念起小碗干炸配一瓣蒜的美好旧时光了。

大战早餐街

正赶上台风过境,一觉醒来,天还是阴的,云阵里却透着鱼鳞纹的白光。牛毛小雨,淅淅沥沥,打湿头发,浸不透衣服,正是远足的好天气。住的地方,紧挨着马公著名的早餐街,早就闻名台湾的早点中西合璧,独具特色,不狠狠塞饱肚子,都愧对千百里地赶来消耗的卡路里。

台湾的早餐,也是按“古早味”(传统食物)和创意类区分,本地人打小烧饼油条吃腻了,想换换口吃三明治大汉堡无可厚非,要我这专程朝圣的吃货来选,自然是非经典莫属了。虽然有台风,游客倒是一点不见少,每一家铺子都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看这架势,估计认真坐下喝碗台湾豆腐脑的余地不大,干脆来点省事的,拿着走,吃玩两不耽误。

首选,就是烧饼夹油条。敢情这台湾烧饼,和芝麻火烧螺丝转牛舌饼什么的统统不沾边,人家是起酥的,长方块,又薄又轻,饼皮上有点浅白麻子是白芝麻,内里是千层的起酥瓤,层层不粘。光是这样的烧饼,啃起来恐怕全然没有实在口感,一咬一落空的感觉,甚至会让人怀疑人生。好在人家不光是饼,还有馅的!最传统的吃法,是热烧饼夹老油条。台湾老油条,讲究揉面力道大,炸的时候火大,炸好放的工夫大,咬起来又焦又韧,咬劲十足,搭配上酥软的烧饼,外柔内刚,很有点绵里藏针的意思。

再有,也能夹各种的肉馅,鸡肉沙拉,烤牛肉,培根什么的,再夹上碎生菜,挤点蛋黄酱,就是营养丰富的一餐。

另一味,就是饭团。这饭团是日占时期传下来的,小鬼子米饭裹馅,随身带着方便,吃起来盯时候。刚说了,台湾米好,怎么弄都好吃。普通的米饭捏成卷,温热,里头裹上肉松、鱼松,搭配一杯自家产的热豆浆,简简单单,又是一顿。

再有,就是大马金刀的堂食了。土鱼羹是台南的地道美食,上选的鱼条,一根刺都没有,裹了面糊炸得酥脆可口。吃的时候,泡在鲜香顺口的羹汤里,稍微勾一点薄芡,就着顺滑的汤汁,咬一口酥脆的鱼条,口感独特,依然是甜口……虽然好吃,但北京人的刁舌头,总觉得碗里缺点韭菜花味。

大战红粥

澎湖列岛经济以旅游渔业为主,不设重工业,所以海产是出了名的新鲜卫生。再加上人民币兑换台币的优势,什么价钱一除以五,仿佛就不算什么了。天时地利,我也就难得的豪横一回——吃海鲜去!

说是豪横,可咱也不能当冤大头的大陆凯子,任人宰割。为了这顿海味,我们生生租了一辆摩托车,穿过城市,掠过沙滩,顶着晒死人的日头,杀进马公岛最北端偏远的小渔村。大中午的,小村子里没人,许是都出海了,三五只猫在阴影里瞌睡,任你摩托车嘟嘟的震天响,人家眼皮都不抬。只有一家小餐馆,招牌门面土得不行——白沙村小吃部。

这就是我们上网查了半天的目的地,根据我的经验,看饭馆和看人一样,以貌相取,你就输了。这渔村里藏龙卧虎,饭馆只卖当天的渔获,新鲜自不用提,价格便宜也是其次,真正难为的,是人家天天练手的海鲜,内地五星级厨子一个月都不准见一次,经验丰富老到,调理出的味道肯定错不了。

许是关二爷保佑,这次我们撞到大运,红,好的不得了的红!刚捞上来的。老板本来想自己藏私,还是被我点破了,不情不愿地上了这一大盆红粥。

红,学名锯缘青蟹,和梭子蟹是一路,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兼有滋补强身之功效。尤其是雌蟹,被南方视作“膏蟹”,有“海上人参”之称。我看上的这只,足有人脸大,圆鼓鼓的顶壳肥。一询价,1500台币,做完除法,300块钱。萝卜价啊!这玩意儿酒楼里炒的比龙虾金贵,给人300估计只让看看,想摸下都得另收费。

好不容易强忍住兴奋,可看到老板那盆红粥端上来,手又开始抖了。我就不多说了,您诸位上眼看,红色大螃蟹,白嫩嫩的米粥,漂着三五块五花肉丁,咸鲜诱人,清香扑鼻啊!

猜你喜欢
烧肉
紫苏烧肉 焖青头鸭
芝畔烧肉
红烧肉去哪了?
红烧肉去哪了?
红烧肉去哪了?
电熨斗烤肉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