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家周之洋的艺术世界

2014-03-07 19:58飘雪
北京纪事 2014年3期
关键词:画谱牡丹水墨

飘雪

周之洋,曾用名周洋,1971年生,耕锁堂主人,祖籍江苏句容,现客居北京,为山东省美协会员,中国画院画家,中华名人书画协会会员。主攻花鸟,上溯宋、元、明、清及现代诸大家的技法。融会贯通,经30年艺术追求,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出版有《周洋画集》《周之洋中国花鸟精品选》《周之洋美术作品集》《周之洋国画小品集》。2003年在山东省美术馆成功举办个展,2005年在中国牡丹城曹州书画院再次举办个展成功,并在全国举办联展30多次,作品被中国牡丹艺术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残联主席张海迪、文化部原副部长贺敬之、著名诗人臧克家、人民英雄徐洪刚,及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美国等社会团体、艺术馆及个人收藏。在取得一系列成绩之后,为慈善事业、公益事业,捐赠作品达千幅以上,2009年被中国公业总会评为“慈善书画家”。

其作品多次在全国大型活动中入展和获奖。并有新加坡、美国、中国香港、日本、中国台湾收藏家和画家收藏。

周之洋的作品,崇尚自然,以藏画为师。数十年间,他走遍各地写生,用线描、彩绘、水墨、铅笔勾勒各种花鸟造型。他笔下所描对象,都是人们经常接触、喜闻乐见的事物,使人倍感亲切。周之洋笔下的牡丹雍容华贵、清新典雅;紫藤如万岁枯藤,苍劲老练,都有着自己独有的风格,被誉为周牡丹、周氏藤的美称。他的作品题材丰富,贴近生活。他强调画画需要深入生活,只有到生活中去仔细观察,才能体味生命的真谛和美的内涵。只有你被眼前的植物或动物打动了,你才能抓住精髓,画出鲜活灵动的作品。因此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生机和气势,给人一种精神上的鼓舞。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召唤,花木的欢畅。给人一种健康、高雅的美的享受。

周之洋,为人质朴,有着真诚的微笑、平和的性情。出生在山东农村的周之洋,少年时期对绘画有极大的天赋,对自然界的一花一草都喜欢仔细观察并加以琢磨。真正开始对绘画感兴趣,是在小学时期,周之洋的姐姐跟着自己的语文老师学画了一匹马,周之洋在旁边看着,觉得没什么难的,于是也跟着画了起来,这一画激发了他绘画的天分。从此,只要看到喜欢的东西,尤其是喜欢的绘画作品,他就会拿起铅笔、钢笔照着画出来。初中时期,周之洋意外从别人那里借到了一本《芥子园画谱》,家里人虽然支持他画画,但毕竟农村的生活艰苦,不可能特意掏钱给他买画谱。借来的画谱终究要还回去,所以他买来白纸一张张裁成与画谱相同的尺寸,一张张临摹下来。那时候画画,用他的话说也是为了逃避劳动。从小身体并不壮实的周之洋,只要一拿起画笔,父母就默许他不去做农活。也正是这样的支持让周之洋更加热爱绘画。

让周之洋印象最深的是,当他笔耕不辍地劳动了很久才将整本的《芥子园画谱》临摹成功后,少年那种想要显摆的心让他把他的画作带到了学校。没想到一个同样喜欢画画的同学提出要借走这本临摹作品。尽管心中百般不情愿,碍于面子,周之洋还是借给了他。第二天这位同学就说画作被他丢了。临摹的心血丢失,让周之洋倍感伤心。

对于周之洋来说,画画的天赋让他在中学时期就成了学校里的美术小老师。当然这是没有工资的义务工作。他经常在课后画出一幅画,然后让同学们照着画。正是这样的经历,在日后有了一定的成就以后,周之洋更愿意与别人分享他的绘画心得。

他曾说过:“有三锅开水,分别煮着鸡蛋、胡萝卜和茶叶,鸡蛋越煮越硬,胡萝卜越煮越软,而茶却给人以回味无穷的醇香。我把它们比作三类艺术家,第一类艺术家经过多年的艺术总结、消化和积累,作品越来越好,而自己高高在上,从不与他人分享。第二类艺术家与社会缺少沟通交流,不知道怎样与喜欢他们作品的朋友交流和共享,只能看着自己的作品一天好似一天,自我陶醉。第三类艺术家则不同,他们就像开水与茶全身心地相容,使淡而无味的白开水变成清香扑鼻的浓茶,无比的醇香让人回味无穷,同时也让干瘦的自己舒展开来,变得丰满、润滑。我愿做第三类艺术家。我希望更多的艺术家学习开水和茶的相容,把自己的东西与更多的朋友分享,让每个人都会看、懂欣赏,使中国书画艺术健康发展、发扬光大。”

山东菏泽是著名的牡丹之乡。从小生活在那里的周之洋观察最多的就是牡丹。艺术来源于生活。他的牡丹清新自然,典雅秀丽,既突显出牡丹特有的雍容大气,又流露出其娇憨的姿态;既有国色天香的优雅,又不乏摇曳生姿的灵动。真正是生动传神,雅俗共赏的佳作。

从2011年开始,周之洋主攻写意荷花。他说:“水墨画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更能代表中国画。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看上去就是用水和墨就可以了,而再也没有水墨荷花更能体现中国画的层次感和美感。”周之洋的荷花,收放自如,在表现荷叶的层次上大胆用墨,而荷花使用线条处理,在花蕊上点缀颜色,使之赋予了生命,艳而不俗,娇而不媚。水墨荷花最难的地方就是在层次上的把握,往往看上去一坨墨色。周之洋巧妙地使用水与墨的关系,把自己心中的感悟通过大写意的手法,表现出来。

周之洋以古为师不泥古,博采众长刻苦钻研,笔耕不辍,逐渐形成了醇厚、洒脱、气爽、露重的艺术风格。做到水墨至上,不求形似意更足,行笔泼墨似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作品结构严谨,气韵生动,舒展大气而奔放。

猜你喜欢
画谱牡丹水墨
[法]蒋友仁《中华造纸艺术画谱》中的造竹纸图(之晾干纸)
论晚明书籍的设计与审美
——以《诗馀画谱》为例
《宣和画谱》由宋入元传播考①
水墨
“三不够”牡丹节
牡丹的整形修剪
《历代画谱类编》
“牡丹”情
当代水墨邀请展
水墨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