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墙》那些事

2014-03-08 08:31
预防职务犯罪专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咖啡厅

走近创演

《迷墙》那些事

傅佩芸 (统筹)

团结的力量

最终检察长一锤定音:“拍!全院一起配合你们拍。”检察长在给予“政策”支持的同时,又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要充分展现本院的特色工作,起到预防宣传、检务公开的作用;二是绝对不请专业演员,电影中角色由本院干警饰演,也可以邀请预防志愿者参加。

万事开头难。对于微电影,我们都是门外汉,千头万绪不知道从何开始。我们科三个“臭皮匠”商量了半天,决定还是要找外援。我们建了一个微信群,请单位同事推荐他们心目中最合适的导演人选,结果大家都推荐了同一个人——我院年轻的“电影发烧友”赵隽。因为他对电影如数家珍,对电影的各种技术流派也能娓娓道来,是群众公认的“电影达人”。于是乎,在我们三个人轮番邀请下,赵导终于答应“出山”。在赵导的“名人效应”之下,微电影剧组的队伍逐渐壮大,很多同事自告奋勇要求出演。

在把网上的预防微电影都看了一遍后,我们都有些茫然:不知道该拍什么,感觉可供拍摄的题材都被拍过了,很难在内容上创新。还好分管检察长把本院的检察文化工作室成员都调动起来了,要求大家在剧本创作时,既要突出预防职务犯罪的相关法律宣传,又要不落俗套,避免高大全、千篇一律的表现形式。这是最耗时间的一个环节,差不多一个月后,剧本的雏形产生了,就是以我院服务园区金融集聚区建设,开展金融系统专项预防工作为背景,提醒国家工作人员要对以交易形式收受财物的新型行受贿方式予以高度警惕。

在创作剧本的时候,我们就考虑到成本控制问题,在不影响剧情发展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场景、演员数量,节俭拍电影。于是,同事无偿提供了自己老公开的咖啡馆供我们拍摄了大半天,单位办公室、食堂、图书馆也被布置成不同场景循环使用,我们自己也在不同场景中充当了群众演员。但还是有两场戏,需要借助其他单位的力量。一场戏是庭审现场,园区法院刑庭庭长带着三名帅哥法官本色出演,基本每条都是一次性成功。另一场戏是要到银行取景,我们联系了银行的预防志愿者,他们放弃了午休时间,配合我们在银行会议室进行拍摄。

正是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只花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拍摄部分。

刘敏莉 (剧务,并饰演咖啡厅服务员、律师助理)

剧务初体验

在微电影《迷墙》的拍摄中,我担当的角色是剧务,是咖啡厅服务员,也是律师助理,就是俗称的打杂小妹,哪里需要到哪里,虽然都是龙套角色,但是能够亲自参与其中还是相当兴奋的。可是当自己真正融入到微电影的拍摄中,才发现拍电影没那么简单。

我们的微电影有很多景要到单位外面去取。例如,这部戏的高潮部分,是女主角的哥哥和男主角发生争执的一场戏。这场需要到咖啡厅去取景,虽然科长已经提前联系好了咖啡厅,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这场戏被安排在第一天拍摄,由于没有拍摄经验,到达咖啡厅时我总是紧张道具是否准备充足。真正拍摄的时候,导演发现剧情中需要一个服务员,而在原先的剧本中并没有安排这个角色,就这样我毫无准备地上场了,有了第一次龙套经验。

在拍摄过程中,简单的一句话为了从各个角度采集到主演们的表情、声音,往往都要拍上十几条甚至更多。有一个场景是讲哥哥生气的戏。哥哥的扮演者为了好的拍摄效果,一遍又一遍愤然而起,摔门而去,每每再来一条的时候都要重新酝酿好感情。在后面观看的时候,我都为表演者捏一把汗,这真心很考验演技啊,电影中两三分钟的一个场景,往往一拍就是半天。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标准化的基本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进入近代标准化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社会化大生产为标准化理论演进提供了大量生产实践经验和总结,科学技术也为之提供了技术手段和实验方法,突破了仅靠零散总结经验的直观表述阶段,使标准化活动进入了科学的定量化阶段,并要求在民主协商的原则下推行应用,从而大范围地提高生产率。[1]

随着《迷墙》拍摄的深入,主演们越来越放得开,为能表演得更到位,经常一次次和导演探讨。作为一直跟随拍摄的旁观者,我也渐渐被带入剧情中,为男主角的正直而感动,为他们的争吵而揪心,同时深刻认识到以交易形式收受财物的新形式犯罪,隐蔽性太强,稍有差池就会走入陷阱。

赵隽 (导演)

我们都是彼得潘

很久以前我已经放弃写影评的习惯,因为中国式的中庸和保守——没拍过电影,何来资格评论影人?所以即使这些年看了烂片无数,憋出内伤,也绝不敢破坏禁忌在豆瓣码上哪怕半个文字。没拍过电影肯定是众多电影爱好者终身的遗憾,没想到领导的信任给了我这次过把瘾的机会。

作为构成《迷墙》的一个分子,如何将众多没有半点专业经验的分子聚拢一起,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就是摆在眼前的最大难题。毫无疑问,敬业的态度可以弥补专业上的短板,我对每个演员都说出了同样的一句话:“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在胶片上留下自己的影像,扮演另一个自己。”我发自肺腑,演员们也用热情回应我,这份热情的动机,绝不是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份领导布置的任务,同时也是为了给自己的人生增加一份不同的阅历。

我清楚记得《迷墙》饭店家庭聚餐的那场戏在单位食堂完成,下班后我们一遍遍地反复拍摄,追求哪怕一次握手、一次举杯、一个笑容都要达到最好的效果,当九点钟拍摄完成,所有演职人员围坐桌前,准备享用那个既是道具,又是晚餐的剁椒鱼头时,发现它早已凉透,但大家没有纠结,而是边狼吞虎咽边互相开着玩笑,戏谑着彼此的演技,商量着明天的台词。那一刻我很感动,我为身处这样一个团队而深深自豪。

天马行空的剧本与检察机关的自身形象之间需要平衡,精益求精的追求与固定的拍摄期限之间需要平衡,演职人员的“档期”与正常的检察工作之间需要平衡,粗放式的前期拍摄与精细式的后期剪辑之间需要平衡……但这种种烦恼都远远无法与拍摄电影的乐趣相提并论。如果每个热爱电影的人都是彼得潘,那么电影就是我们的Never land。

梁新宏 (饰演检察官梁正)

在忐忑与兴奋中出发

“哥,不行,这是受贿!你朋友肯定是有事求你帮忙,才会以这么低的价格把房子卖给你。虽然房子写萱萱的名字,但萱萱是你的亲妹妹啊,他这样做其实无非是看中你手中的权力啊!”

“cut!这个场景,其实你可以这么表达……”在几次尝试之后,导演一如既往的一句话,留给我不少窘迫与惭愧。

这是在拍摄我们院的预防微电影——《迷墙》时,发生在咖啡馆的一幕。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它还在不停地上演。

在接到领导布置的参演任务之前,我与电影的联系,仅仅建立在电影院和电脑之上。一想到能圆一下深藏于心的电影梦,以后还能在影像里看到另一个自己,不禁喜从中来、兴奋不已;但一想到自己作为男主角,在形象、演技上“先天不足”,可能会辜负领导和同事们的期望,又不禁忧从中来、忐忑不已。

不过,有时候一往无前的勇气,往往来自于一句简单的鼓励。

正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负责统筹微电影拍摄的同事对我说,“你只要本色出演就行了,我们都相信你能行的。几十年后,能通过影像看到今天的自己,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平实却充满鼓励的一句话,直入心底。

再次回到咖啡馆的场景时,在导演的一声“action”之后,想到剧中的检察官在女友萱萱的哥哥为自己结婚房子的事情奔走联系,而可能面临受贿的法律风险却不自知时,忽然想起,几年的工作时间里,看到过不少嫌疑人在看守所声泪俱下,痛陈种种不该;见过不少被告人慑于法律的威严和日后的牢狱生活,泪洒法庭;也曾亲历过昨日依然光鲜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午夜梦回时分,忽然老泪纵横,哽咽不已……一想到“哥哥”可能面临同样的处境时,便情不自禁地再一次说出了开头的那段台词,虽然声色俱厉,却又饱含深情。

拍完这一个场景之后,导演和同事们都一致说刚才的表演很自然、真实。我知道,他们更多表达的是鼓励,但是,在这点点滴滴的鼓舞之下,我越过了自己最初的那道心理难关,轻装上阵重新出发了。

后来的拍摄进行得顺利了很多。当然,这绝不仅仅是自己慢慢进入状态的缘故。院领导的亲临现场、时时照顾,预防科同仁的全程跟进、积极的沟通协调,剧组全体人员的加班加点、无私奉献……这一份份辛苦与努力,在保障了拍摄顺利的同时,也给参演人员注入了一定拍好电影的强大动力。

许多事情,做或者不做,往往在一念之间;而一念之间,一切都会发生改变。很多时候,我们也就是这么在胶着与忐忑中,因为多了一份勇气,而一点一点向前爬行。现在,回头看这段难得的经历,我要由衷地对全体剧务人员说:同志们,很骄傲曾经能与你们同在!

编辑:冯晓淑 fxs0914@163.com

猜你喜欢
咖啡厅
Tanatap环形花园咖啡厅
恢复堂食
神秘人约在几点碰面?
首尔“世事难料”咖啡厅
CupOne咖啡厅
相亲失败
德国:“颠倒”咖啡厅
In's咖啡厅
德国:“颠倒”咖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