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交通建设企业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及分级管理

2014-03-08 03:28朱国斌杨永桥
交通企业管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危险源危险事故

□朱国斌 杨永桥

谈交通建设企业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及分级管理

□朱国斌 杨永桥

交通建设企业;危险源;辨识;评价;分级管理

安全管理的核心在于风险控制,安全管理的本质在于“发现危险”和“控制危险”,任何企业的任何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规程、措施等均是为此二者服务。那么,如何科学、合理、有序的去发现危险,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继而制定及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呢?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英、美等国家开始了危险源辨识及控制理论的探索和实施,如采用安全检查表去对照检查以提前发现风险、预控风险,避免事故发生。安全管理学科发展至今,在危险源的辨识及控制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笔者长期在交通建设企业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现就交通建设企业危险源的管理谈谈在危险源管理方面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危险源的相关定义

1.关于对危险源的定义的理解

GB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中对危险源的定义如下“危险源,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部分人对此定义理解不够深入,其中对“根源”理解较容易,指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或能量来源;而“状态”、“行为”二词,究竟指的是“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还是人员、物体、环境或作业活动自身的“状态”和“行为”?查阅国内相关标准,在GB28002-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中也并未对危险源的概念做进一步的解释。那么,究竟该如何理解危险源的概念呢?

笔者认为,该定义中的“状态”指的是人、物体、环境或作业活动的实际存在状态,而并非指“不安全状态”。例如,物体悬吊在空中、存在坠落势能的物体,那么其“悬吊的状态”即是危险源;对“行为”的理解也是类似,并非“不安全行为”才是危险源,危险源是针对正常的作业行为而言。比如“手提物体”这项行为,可能会由于物体超重、手提的速度过快、提握的姿势不正确等造成事故发生,所以“手提物体”这个行为本身即是危险源。

2.关于“危险源”和“隐患”的区别

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对危险源的表述往往存在误区,将危险源与隐患混为一谈。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危险源与其控制措施是否完善、落实是否到位并无关系。例如,转动的风扇(扇叶),无论其是否设置了防护罩,只要它在转动,那么它就是危险源,这一点不会发生变化。而隐患则不同,没有防护罩的风扇(转动的扇叶)是隐患,但有了可靠防护的风扇(扇叶)则并非隐患。所以,相对于隐患来说,危险源的范围更广,而隐患则只是危险源未得到妥善控制时的一类状态。

3.关于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关于重大危险源,国家标准中只有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做出了定义“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显然此定义不能满足其他行业关于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的要求。行业标准中,DL/T5274-2012《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对“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定义为“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中可能导致人员死亡及严重伤害、财产严重损失或环境严重破坏的根源或状态”。此定义中将人员死亡、严重伤害、严重财产损失及环境严重破坏均纳入重大危险源的范畴。换言之,可能导致重伤以上级别伤亡事故的危险源均应纳入“重大危险源”的范畴,在国内目前的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水平下,对于大型的交通建设公司来说,其“重大”定义得较为苛刻,难以体现“重大”与“非重大”的差异。

笔者认为,在国家标准管理机构没有确定“重大危险源”的定义的情况下,何为“重大危险源”,应该以该危险源一旦失控,在发生事故时其导致的后果企业是否可以接受作为衡量重大危险源的标准,亦即以是否为“不可接受风险”作为评判是否为重大危险源的标准。

那么何为“不可接受风险”呢?这应结合组织的安全管理目标来确定,安全管理目标是结合了法律法规要求、上级公司要求、业主/监理等的要求及企业安全管理实际水平综合考虑确定的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目标,万一发生事故其事故后果可能超出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风险即为“不可接受风险”。所以,对于特定的组织(如集团、子公司、项目部等)来说,万一发生事故其事故后果可能会超出本组织安全管理目标的危险源即为重大危险源。

二、危险源辨识的时间选择

风险的识别与控制,除了要运用正确的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方法之外,对于施工项目而言,开展风险识别的时机也很重要。开工前,要针对整个项目的所有施工作业内容进行全面、详细的危险源辨识是较为困难的,因为施工工艺、施工资源(模板、设备、工具等)、具体的施工环境等均不能完全确定,在此条件下进行的风险辨识结果往往不够准确和全面。所以,风险识别和控制,在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所需开展的工作重点应有针对性的差异化。

开工前的项目安全管理计划(ProjectSafetyManagement,Plan),阐述本项目的主要风险,并明确本工程生产安全风险控制的流程、职责、质量要求等内容,为风险辨识和控制提供制度保障;针对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进行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分析、评价本分部/分项工程的各工序的主要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明确各工序的安全控制要点;针对各施工工序,在作业前开展工作危险分析(JobHazardAnalysis),识别、控制各作业步骤的危险源,不留死角,确保所有危险源辨识到位、预控措施准备就绪。在工程施工的这三个阶段,运用3种风险识别和控制方式,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风险识别与控制系统,是做好施工项目安全风险管控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流程

1.准备工作

(1)成立辨识小组,并对辨识小组成员进行危险源辨识知识的培训;辨识小组成员应了解计划辨识的作业活动的过程,具备与计划辨识的作业活动相关的工作经验、知识。

(2)准备与计划辨识的作业活动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

2.分解作业活动,划分作业步骤

针对开展危险源辨识的作业活动,应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可以按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作业人员等进行划分,也可以按照作业流程的各个步骤进行划分。以上两类划分方法可以结合使用。例如,针对交通建设施工的某项作业进行危险源辨识时,按照作业流程划分较为清晰,但不同的作业流程可能使用同样的设备(如多项作业都会涉及用电、起重作业等),会重复辨识一些常用的施工设备、设施,所以,在划分作业活动时,可按照作业流程来划分出作业步骤,针对不同步骤的工作内容进行危险源辨识,同时将不同作业流程中共同存在的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如施工用电、起重作业、劳保用品使用、小型机具等单独进行辨识,以避免重复,减少篇幅。但需要注意的是,对某项作业步骤中,相对于通常情况下在使用某项设备、设施时,其具备的特殊的风险,在针对该作业步骤进行风险辨识时,仍需辨识其特有的危险。比如,焊接作业,在普通环境下无需装配二次降压保护装置,但在钢结构、水上船舶焊接等存在较大的触电危险的环境中作业时,则需装配二次降压保护装置,以防止焊接人员触电事故的发生。

3.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有很多,主要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依据既有的参照标准来进行辨识,称为经验法,包括检查表法,案例分析法等,其缺点是当没有可供参考的先例的新开发系统的场合没法应用;第二类是系统安全分析法,常用的有事件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等,其往往是用来辨识可能带来严重事故后果的危险源,也可用于辨识没有事故经验或管理经验的系统的危险源。交通建设行业建筑结构种类、工艺相对固定(即使是新工艺其基本的工序单位与其他工艺也会相同或类似),在进行危险源辨识过程中,经验法使用居多,但在针对新型的设备、工艺而言,仍需要针对其工作原理及状态,使用系统安全分析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主要按照以下两个标准对危险因素进行辨识:一是GB/T 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中的前3类危险和有害因素见表1所列。二是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伤害共20类。接受的标准不同。如对于施工项目来说,重伤事故即是不能接受的,那么可能导致人员重伤的危险源即是重大危险源,而对于大型交通建设集团来说,可能导致3人及以上死亡事故的危险源或许才是其重大危险源。所以,大型的交通建设企业鄂应针对内部各层级管理组织的差异,明确各层级管理组织的重大危险源标准,各层级的管理组织负责相应层级的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做到监管责任清晰合理,为重大危险源的管控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表3是一份重大危险源分级的示例。

表2 危险源清单(示例)

表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中前3类危险和有害因素

4.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类,其中定量评价方法一般使用LEC、PHA、HAZOP等。对于交通建设行业来说,由于其建筑结构种类、工艺相对固定,同时定量分析方法往往需要广泛积累、统计的数据库支撑,而评价人员的知识、专业技术、主管意识等的差异会导致评价结果差别较大,所以一般使用定性评价方法对危险源进行评价,确定其是否为本组织的“可接收风险”,继而明确其是否本组织的重大危险源。典型的危险源清单见表2所列。

四、重大危险源的分级管理

衡量是否为重大危险源的标准应为是否为本组织的“不可接受风险”,不同层级的组织,其风险是否可以

表3 重大危险源分级示例

对于交通建设企业及其生产经营活动来说,安全管理学科的不断发展为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各类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持续完善同时也为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只要交通建设企业对待安全生产能秉承科学管理、合规运行的原则,充分重视风险识别及控制工作,严格遵循危险源辨识及控制的原理组织开展危险源管控工作,切实落实各项预控措施,就完全有能力做好危险源的管控工作,保证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

(作者单位: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10.3963/j.issn.1006-8864.2014.6.025

猜你喜欢
危险源危险事故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学中文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喝水也会有危险
铁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的研究
拥挤的危险(三)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管理控制探讨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