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 与时俱进 创新思路 办出特色

2014-03-09 03:47曾晓东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华环境杂志编委会副主任
中华环境 2014年1期
关键词:保护环境办刊刊物

曾晓东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华环境》杂志编委会副主任

弘扬传统 与时俱进 创新思路 办出特色

曾晓东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华环境》杂志编委会副主任

《中华环境》被批准公开发行是中华环保联合会的幸事,是环保刊物的幸事,也是环境NGO的幸事。《中华环境》是中华环保联合会2005年4月22日成立而创建的内部发行刊物。自创刊至今,已在环保系统、会员单位以及社会赠送发行了约17万册,共850万字,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认为《中华环境》办得层次高,内容新颖实际,可读性强,效果好。2013年9月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中华环境》公开向社会发行,这是对《中华环境》的信赖和支持,也是对承办刊物单位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中华环保联合会绝不辜负上级批准单位以及读者的殷切希望,竭尽全力办好此刊,同时欢迎各界人士的批评指正。

弘扬传统

传统不等于落后,传统得不到发扬就将落后于时代发展。因此,《中华环境》由内部发行转型为对社会公开发行,是刊物发行的重大变革,必须在总结和弘扬近10年内部发行的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提升对刊物公开发行内容的政治性、科学性、真实性、技术性、公开性以及质量效应的高度认识,做好刊物发行的指导方针、思想原则、内容采编、市场发行、读者需求等,确保刊物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回顾总结办理《中华环境》近10年的主要经验与做法是:立足《中华环境》平台,求实反映环境现状,呼唤社会公众参与,提升环境责任与义务,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立足《中华环境》平台的高端性。中华环保联合会成立以来,已有16万个人会员及近千家会员单位。在各类会员中有大陆会员、港澳台会员及国外个人会员。在他们中有千名的专家学者、政府在职或退离休官员、企业家及热爱环境的社会各界人士等。办理《中华环境》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会员服务,传递环境保护的各类信息,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以及对保护环境的诉求。要求每刊《中华环境》至少有两名以上的高层会员书写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文章,发表意见和建议;要求专家学者会员发表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理论、新思路,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性意见,提升《中华环境》平台的理论、政策、建议的高端性。《中华环境》公开发行后,要继续确保《中华环境》平台的高端性,尤其是在环境理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科技、治污减排等方面的真知灼见的高端性文章,进一步提升刊物的理论性、实践性及指导性。

立足反映环境发展的真实性。中国的环境从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以来,正在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即先污染后治理阶段,边污染边治理阶段,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正在转向“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阶段。这些阶段的发展是渐变和螺旋上升的,要实现生态文明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建设生态文明既是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也要分解落实到各发展阶段,实行阶段发展目标。《中华环境》要求实事求是地反映各发展阶段的现状,同时要总结研究发展规律和特点,引导读者尊重自然规律,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只有按自然规律发展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五位一体”建设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中,实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立足呼唤公众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中华环境》的广大读者是社会公众,其中也包括中华环保联合会的会员。办刊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通过广大读者阅读《中华环境》,认识中国环境现状,了解中国环境实情,自觉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任务,推动保护人类环境的群众化。中国的环境既是国家的环境、社会的环境,也是公众的环境。每个公众都生活在现实的环境中,现实的环境离不开公众,更离不开公众的环境活动。因此,公众要把环境活动当成自己的事,当成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读者通过阅读《中华环境》明确自己与环境的切身利害关系,积极参与到现实的环境生活中来,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家园、保护自我。

立足履行环境责任与义务的使命性。公众参与环境的重要方面是积极履行环境责任与义务。履行环境责任与义务的关键是提升环境理念、践行环境保护实践。《中华环境》要把提升环境理念、环境保护实践放在重要的位置,引导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消费的全过程中,倡导和实践清洁生产方式,勤俭节约文明的生活习惯,绿色低碳的消费观念。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履行环境责任与义务,不破坏生态,不污染环境,尊重自然,实行人与自然和谐。

坚持理念

“大中华、大环境、大联合”是中华环保联合会成立时提出的时代理念。这个理念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支持和响应。这个理念符合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也是团结凝聚各人种、各民族、各国家共同营造人类发展空间,保护人类的唯一地球。

“大中华”,就是树立中华民族的国民环境意识。“大中华”是指中华儿女、中华民族,是具有中华炎黄子孙血脉的各类人群,不论是中国大陆上的,还是在港澳台和祖国岛屿以及在国外侨居、定居的中华儿女,都要关心爱护中国的环境,直接或间接地保护中国和发展中国的环境。因为这是我们祖先和后代繁衍生息、发展成长壮大的母土,是生育养育我们的故土和家乡,是人类生命起源之地。爱祖国就是爱大中华。“大中华”是呼唤之声、爱国之声、民族之声、民众之声,是中国强大之声,也是振兴中华、富强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之梦!

“大环境”,就是树立保护环境的大局意识、全民意识。“大环境”指的是要站在地域高度、国家高度、国际高度、地球高度,认识环境、解读环境。有些环境要素、环境因素是可发展、可变化和转移的,也是可以相互影响的。局部环境和整体环境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发展的。就雾霾来说,有局部雾霾,也有大范围雾霾。局部雾霾可以发展到各地、影响到全国。所以,在制定环境目标责任制中,既要建立单位与部门的环境职责分工与责任目标,也要建立大环境的目标责任,不能只顾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强调环境目标任务的完成,是环保主管部门和分管部门的事,或者只强调是节能减排、治理污染的单位或企业的责任。《中华环境》应从大环境的理念出发,从环境的实际出发,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现实性出发,树立大环境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呼吁读者和全社会克服本位主义,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把大环境的实践和责任融入到每个单位、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行动中。

“大联合”,就是建立保护环境的统一战线。“大联合”是针对大环境而言。大环境必须大联合、大团结,建立各方面的统一战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和积极力量,为保护环境而努力奋斗!只有大联合、大行动,环境保护才能得到巩固、得到提高、得到大发展。要通过《中华环境》的宣传,使读者认识“大联合”理念的重要作用,要不分单位、部门,不分团队和个人,更不能分先进与后进,保护好的与保护差的,都要联合起来共同保护自身的家园。大联合的价值是大行动,如果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行动起来,弘扬环境正义,抵制污染邪恶,中国环境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天会更蓝,地会更绿,水会更碧,美丽中国指日可待!

办出特色

各种刊物都有规定的定位及办刊内容。要把刊物办出特色,得到读者的欢迎和青睐,必须在办刊的内容、形式、质量上下功夫、用气力。

《中华环境》是经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公开发行的环境社科类杂志。明确指出:坚持正确办刊方向,解读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反映环境保护理论新成果、新观点,关注环境公益项目和活动,介绍环境维权知识和案例,宣传环保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推广环保产业经验,倡导环保理念,服务环保事业发展。

《中华环境》一定要办成读者喜闻乐见,凝聚各界人士共识,集环境NGO智慧,有特点、有特色的刊物。除了按照已确定的办刊定位、宗旨、办刊目标外,还必须围绕环境的新动态、新内容、新发展、新成就,环境保护的重点、热点、焦点和亮点发表见解与评价,取得读者的共鸣和支持。更重要的是要紧紧围绕中华环保联合会的工作特色,即环境宣传、环境监督、环境维权、环境公益、环境法治、环境友好等方面,从理论与实践、做法与成效、经验与教训、国际与国内、发展与提高等方面与读者传递信息、交流互动、达成共识,提升《中华环境》刊物的质量、水平和品牌形象。

猜你喜欢
保护环境办刊刊物
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刊物贺词
系列刊物介绍
地域性文化刊物编辑办刊思想与具备的能力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