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的跨境环保路

2014-03-09 03:47陈志强香港地球之友中国大陆项目经理
中华环境 2014年1期
关键词:东江之友女士

陈志强 香港地球之友中国大陆项目经理

三十年的跨境环保路

陈志强 香港地球之友中国大陆项目经理

香港地球之友于1983年在香港正式成立,是香港主要的环保团体之一。在成立的30年间,地球之友始终用创新思维从事环境保护,不人云亦云,不甘于人后;无论是在香港回归之前还是回归之后,香港地球之友都义无反顾地参与中国内地的环保工作;在与有关政府、环保NGO以及其他团体的相互沟通中,地球之友无疑成为推动两地环保事业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

见证内地民间环保的成长

香港地球之友是最早关注中国内地环境问题的香港环保组织之一,它在中国内地的工作始于1992年,那正是中国内地民间环保刚刚起步的时候,可以说香港地球之友是中国内地民间环保兴起的重要见证者。

说到香港地球之友在中国内地的环保工作,就不得不提到吴方笑薇女士。她是香港地球之友第一位华人总干事,拥有着国家环境使者、香港特区政府“铜紫荆星章”获得者、联合国“世界500佳”等多项荣誉。正是在她的执掌下,地球之友才能够坚持跨境在中国内地工作超过20年,并始终将中国内地的环保工作作为香港地球之友的主要工作。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香港地球之友发起了对三江源的保护。那段时间,吴方笑薇女士多次前往处在高原地区的三江源进行考察,新颖的环保理念引起了当地的重视。经过有效沟通,地球之友最终与青海省政府达成合作,建立三江源保护的长效机制,推动了三江源保护站的建设。这一创举,不仅开创了与政府部门良好互动的合作模式,也为日后香港地球之友在中国内地的环保工作定下基调,那就是“与政府合作并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

其后她走遍中国内地各大省市,不遗余力宣传环保理念,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多年来从不间断。

不得不说,在香港还没有回归之前,来一趟中国内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对于从小在香港长大和在国外接受教育的她,若不是对于环保有莫大的坚持是无法做到的。

点燃青年环保热情

90年代的中国内地,民间环保力量刚刚觉醒,一大批有志于环境保护的干部、民间人士、学者和青年学生开始积极探索环保之路。早期的香港地球之友,通过环境教育交流和教师培训工作坊等形式与中国内地建立联系,并借助经验分享和能力建设对中国内地的环保NGO和大学生环保社团提供多种支持。

1996年,由地球之友支持的国内第一个大学生环保社团网络——“绿色大学生论坛”成立,以北京为基地,全国约150所大学的环保社团参与其中。通过这一环境网络,他们互相交流创意和资源,社团之间的合作和互助也更为密切。由此开始,青年人的环保教育和环保行动也成为香港地球之友在中国内地的重要工作之一。

星星之火在燎原之前,需要更好地呵护。为了鼓励民间的环保力量,1997年,经国务院港澳办及国家环保总局的批准,由香港地球之友与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设立了当时中国最高的环保奖项——“地球奖”,借以表彰国内个人及团体在保护环境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而今,自然之友的创始人梁从诫先生、绿家园志愿者的汪永晨女士、盘锦黑嘴鸥保护协会的刘德天先生以及麋鹿苑的郭耕先生等诸多知名环保人士均获此殊荣。可以说,这不仅是对他们敬业精神的极大鼓励,也带动了更多的新闻和教育工作者投入到环保事业中来。

开启女性培训计划

吴女士一直坚信妇女在环境保护中的潜力巨大。在受聘联合国发展计划国际顾问期间,吴女士就中国妇女如何领导动员草根阶层推动环保提出了许多可行的建议,并传授了许多实践经验。在协助联合国发展署进行“妇女与环境”培训期间,吴女士为中国

妇女量身打造了一系列前瞻性的环保活动。2006年,由吴方笑薇女士和香港地球之友支持的“陕西妈妈环保志愿者协会”项目在英国伦敦获得“阿什登可持续发展能源奖”,成为第一个获此大奖的中国环保项目。

在香港举办的“饮水思源东江行”活动

考察东江源头

吴方笑薇女士在做培训

吴方笑薇女士(左一)考察陕西妈妈环保协会

(供图/陈志强)

2004年,香港地球之友又启动了“寸草心”环境教育培训项目。环境教育培训与传统的培训方法不同,主要为环保知音搭建信息平台,以独特的风格和手段,示范国际上的教学方法。在强调环保教育重要性的过程中,催化学员教学的思维,解答学员的难题,鼓励学员相互启发、共同设计,从而影响到更多关心环境保护的人士。

在2004年-2006年间,由吴方笑薇带领的以“地球奖”获奖者为主要成员的讲师团访问了全国15个省市,共行走29200公里,辐射人次达87万。他们历尽艰辛和险阻,为妇女、儿童、NGO、新闻记者、旅游业人士、政府官员、企业和农牧民等献上环保的“寸草”之心。

在转型中强化专业水准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内地的民间环保氛围渐浓,越来越多有远见卓识的行动者加入环保的行列。这时的香港地球之友意识到,以培养环保意识、鼓励环保行动为主要策略的时代可以告一段落,重新探索机构的定位和策略成为他们着重思考的问题。

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想要解决需要一点一滴做起。香港地球之友希望通过专业化的项目运作,结合青年参与的理念,从而推动区域内环境问题的解决。

香港地球之友举办的“第八届东江之子”参与者合影。

自2007年10月开始,香港地球之友与广州市绿点公益环保促进会联合发起“平步青云讲坛”,国内外商界与环保界资深人士、NGO领袖均有参与。活动通过轻松活泼、互动亲切的交谈,分享了大家的环保经历和人生规划,使立志投身环保事业的年轻人认清了目标。目前,“平步青云讲坛”活动范围已扩展至广州、南昌、东莞、惠州、珠海、江门等城市,一共举办了26次,直接参与人数超过5000人。

东江是珠江的三大水系之一,除了供应深圳、东莞、惠州等珠三角重镇之外,还供应香港超过70%的饮用水。目前,香港地球之友在中国内地最主要的环保项目是于2008年正式启动的“饮水思源——东江上下游伙伴计划”。该项目致力于拉动东江上下游共同关注东江水,推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以及公众参与水资源保育协商平台,实现东江的保育和永续利用。

在江西省寻乌县,地球之友已与当地政府一道,通过植树造林、农村沼气、生态改厕、环保教育以及替代农业等方式保护和改善东江源头的生态环境。同时,在东江下游开展大量的公众宣传和政策倡导,让更多人关注河流的保护与管理,并以实际行动回应东江的环境问题。在上下游的联动以及公众参与中,大家共同关心的水资源问题实现了流域内的有效协商,东江水的永续利用变得不再遥远。

展望未来,香港地球之友会继续推动东江跨境流域管理问题的解决,拉动更多的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参与环境保护。

环境问题没有地域之分,没有制度之别,无论是中国内地的环保组织,还是境外环保组织,大家共同的愿望是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建设一个更环保的中国。正如吴方笑薇女士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与天地同心,山河同脉,中华同根,风雨同路。”香港地球之友愿与各界热心环保人士共同为创造一个更美丽的中国而努力。

猜你喜欢
东江之友女士
女士不停买衣服的背后
藏家之友
沿岸而生
王惠君女士书画作品选登
《诗词之友》赠阅
全年目录
女士找茬
藏家之友
原因
藏家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