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西甜瓜栽培品种及种质资源对细菌性果斑病的抗性鉴定

2014-03-10 06:22*
中国蔬菜 2014年9期
关键词:感病抗病甜瓜

*

(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2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3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70)

黑龙江省西甜瓜栽培品种及种质资源对细菌性果斑病的抗性鉴定

刘欣欣1王文博1潘春清1苗 笛1王学征2洪 峰3张艳菊1*

(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2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3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70)

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黑龙江省市售的16份西、甜瓜栽培品种和84份种质资源进行了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鉴定。10份西瓜栽培品种中新红宝、京欣1号、双抗大地雷、特大庆红宝、超丰F1、庆发7号等6个品种表现为中抗;景丰宝和齐红西瓜表现为中感;吉福2号和庆农1号表现为感病;6份甜瓜栽培品种中齐甜1号、永甜3号和龙甜3号3个品种表现为中抗;日本甜宝和龙甜1号2个品种表现为中感;本甜3号表现为感病;西、甜瓜栽培品种中均未发现高抗及免疫品种。49份甜瓜种质资源中抗病材料占鉴定种质资源总数的57.1%,从中筛选出3份高抗材料分别为X11-3、X11-1和X11-8;在35份西瓜种质资源中抗病材料占鉴定总数的48.6%,从中筛选出2份高抗材料11W005和11W003。

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

由原核生物界薄壁菌门噬酸菌属(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侵染引起的西、甜瓜细菌性果斑病(Bahar & Burdman,2010)是近年在黑龙江省新发生的病害,发病轻的可减产20%~30%,严重的可减产40%~80%,有些地块或地区甚至绝收。该病害一旦发生则难以控制,不但降低西、甜瓜品质,而且影响其经济价值,果实只要发病就失去商品价值,对黑龙江省西、甜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给瓜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王文博 等,2013)。目前,生产中用于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化学药剂对于果斑病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且部分菌株对铜制剂具有抗性(王文博 等,2013)。因此防治西、甜瓜细菌性果斑病最根本、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对现有西、甜瓜栽培品种和种质资源开展抗病性研究是西、甜瓜品种合理应用及抗病育种的关键。本试验对黑龙江省西、甜瓜栽培品种和种质资源进行了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鉴定,以期为西、甜瓜抗性的遗传改良、抗病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植物材料为从黑龙江省市场上采购的10份西瓜栽培品种、6份甜瓜栽培品种,及西、甜瓜种质资源84份,其中35份西瓜种质资源由东北农业大学西、甜瓜课题组提供,49份甜瓜种质资源由东北农业大学黄瓜课题组提供(表1、2)。

细菌性果斑病菌为采自黑龙江省、经分离鉴定的果斑病菌的混合菌株(王文博 等,2013)。

1.2 方法

1.2.1 鉴定材料准备 供试的西、甜瓜种子用5%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 min,然后用清水洗净,放入垫有纱布的培养皿中,置于28 ℃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催芽(左洪波 等,2010)。24~48 h待胚根长0.5~1.0 cm时播种于装有消毒蛭石的营养钵内,每钵1粒。每品种10株苗,3次重复,以不接种的幼苗作为对照。

1.2.2 细菌性果斑病接种方法 2013年7月在东北农业大学园艺试验站网室内采用喷雾法接种。待幼苗长出3片真叶时,用配制好的浓度为1×108cfu·mL-1的菌液在室内进行喷雾接种。套袋保湿24 h后,置于温度25~30 ℃、相对湿度70%以上的条件下培养。

1.2.3 抗性调查及评价标准 接种后7 d调查发病情况。分级标准:0级,无病症;1级,病斑占叶面积的1%以下;2级,病斑占叶面积的2%~5%;3级,病斑占叶面积的6%~20%;4级,病斑占叶面积的21%~40%;5级,病斑占叶面积的41%以上(金岩,2003)。

采用相对抗病指数来评价其抗病程度(贾宋楠,2013)。抗病程度分为免疫I(1.00)、高抗HR(0.80~0.99)、中抗MR(0.40~0.79)、中感MS(0.20~0.39)、感病 S(0.20 以下)5 类。

相对抗病指数=1-相对病情指数

相对病情指数=鉴定品种平均病情指数/对照品种平均病情指数(病情指数最高者为对照品种)

病情指数(DI)=Σ(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 100/(调查总叶数×最高级代表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黑龙江省西甜瓜栽培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的抗性

对10份西瓜和6份甜瓜栽培品种的室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见表1。供试品种中未发现高抗和免疫品种。

西瓜品种中,表现中抗的品种有6个,分别为新红宝、双抗大地雷、特大庆红宝、京欣1号、庆发7号、超丰F1,占鉴定品种总数的60.0%;表现中感的有景丰宝和齐红西瓜2个品种,占鉴定总数的20.0%;庆农1号和吉福2号表现为感病,占鉴定品种总数的20.0%。甜瓜品种中,表现为中抗的品种有3个,永甜3号、龙甜3号和齐甜1号,占鉴定品种总数的50.0%;日本甜宝、龙甜1号和本甜3号表现为中感和感病。

表1 不同西甜瓜栽培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的抗性鉴定结果

2.2 西甜瓜种质资源对细菌性果斑病的抗性

49份甜瓜和35份西瓜种质资源对细菌性果斑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见表2。供试材料中没有对果斑病表现免疫的材料。

35份西瓜种质资源中,表现为高抗的材料有2份,分别为11W005和11W003,占西瓜鉴定总数的5.7%;中抗材料有15份,占西瓜鉴定总数的42.9%;中感材料有9份,占西瓜鉴定总数的25.7%;感病材料有9份,占西瓜鉴定总数的25.7%。49份甜瓜种质资源中,表现为高抗的材料有3份,分别是X11-1、X11-3和X11-8,占甜瓜鉴定总数的6.1%;中抗材料有25份,占甜瓜鉴定总数的51.0%;中感材料有11份,占甜瓜鉴定总数的22.4%;感病材料有10份,占甜瓜鉴定总数的20.4%。

表2 西甜瓜种质资源对细菌性果斑病的抗性鉴定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近年来,随着西、甜瓜栽培面积的增加及大量优质、高产品种的引进,西、甜瓜病害的种类也逐渐增多,新病害不断出现。果斑病就是近年在我国出现的一种新的细菌性病害。该病主要为害果实,在果实表面产生水浸状斑点,扩展蔓延后,深入果肉,可导致西瓜果实腐烂,失去食用价值。该病还可导致种子带菌,是下一年重要的初侵染来源,果实一旦发病后,用药防治基本没有效果,已成为西、甜瓜生产上亟须解决的难题之一,怎样防治该病也成为西、甜瓜生产上的重要任务(金岩,2003)。

目前,生产上防治细菌性果斑病主要采用种子处理和药剂防治等措施。应用较多的药剂是铜制剂和抗生素,铜制剂使用不当会对瓜类造成药害,而且果斑病菌对铜制剂的敏感性较低,抗生素的防治效果也不甚理想,生产上缺乏特效的防治药剂。因此,选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但目前在生产中还未发现对果斑病表现高抗的西瓜品种(贾云鹤 等,2014)。系统地搜集、保存、评价和研究抗源是抗病育种工作最重要的基础(左洪波等,2010);国外Wechter等(2011)研究了332份西、甜瓜品系对果斑病的抗病性,其中多数品系对果斑病极度感病,只筛选出了16份抗病品系。

本试验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明确了西、甜瓜栽培品种及种质资源对细菌性果斑病的抗性。黑龙江省栽培的16份西、甜瓜品种中未发现高抗及免疫品种。10份西瓜品种中有6个品种表现中抗。6份甜瓜品种中有3个品种表现中抗;分别占鉴定品种总数的60%和50%。总体而言,栽培品种即使抗病,抗病程度也不高,而且感病品种所占比例较高,在有果斑病菌源存在及环境条件适宜的条件下会造成果斑病的严重发生,从而给西、甜瓜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在生产中果斑病发生严重及菌源丰富的地区,应避免使用感病品种。

在84份西、甜瓜种质资源中,有3份甜瓜种质资源和2份西瓜种质资源表现为高抗,分别是X11-3、X11-1、X11-8和11W005、11W003,这5份材料可以作为今后西、甜瓜抗病育种的抗源,同时应加强对抗性遗传规律及抗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为西、甜瓜抗果斑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贾宋楠.2013.粘籽西瓜与籽用西瓜种质遗传性状及抗病性评价〔硕士论文〕.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

贾云鹤,王喜庆,李坤,尤海波.2014.西瓜细菌性果实腐斑病的研究进展.黑龙江农业科学,(2):137-138.

金岩.2003.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研究〔博士论文〕.长春:吉林农业大学.

王文博,刘东,张艳菊.2013.黑龙江省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发生初报.中国蔬菜,(2):82-86.

左洪波,张艳菊,秦智伟,周秀艳.2010.黄瓜种质资源对霜霉病和白粉病的抗病性鉴定.东北农业大学学报,41(8):24-27.

Bahar O,Burdman S.2010.Bacterial fruit blotch:a threat to the cucurbit industry.Israel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58:19-31.

Wechter W P,Levi A,Ling K S,Kousik C,Block C C.2011.Identification of resistance to 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 among melon(Cucumis spp.)plant introductions.HortScience,46(2):207-212.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Watermelon and Melon Varieties and their Germplasm Resourc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gainst Acidovorax avenae

LIU Xin-xin1,WANG Wen-bo1,PAN Chun-qing1,MIAO Di1,WANG Xue-zheng2,HONG Feng2,ZHANG Yan-ju1*

(1College of Agronomy,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Heilongjiang,China;2College of Horticulture,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Heilongjiang,China;3Harb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and Service Center,Harbin 150070,Heilongjiang,China)

In this study,in-door seedling-inocul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resistance of 16 cultivars and 84 germplasm resources collected from Heilongjiang against Acidovorax avenae. Among the 10 watermelon cultivars,‘Xinhongbao’,‘Jingxin No.1’,‘Shuangkangdadilei’,‘Tedaqinghongbao’,‘Chaofeng F1’ and ‘Qingfa No.7’ were mid-resistant,‘Jingfengbao’ and‘Qihongxigua’ were mid-susceptible,and ‘Jifu No.2’,‘Qingnong No.1’ were susceptible. Among the 6 melon cultivars,‘Qitian No.1’,‘Yongtian No.3’and‘Longtian No.3’ were mid-resistant,‘Ribentianbao’ and ‘Longtian No.1’were moderate susceptible,and ‘Bentian No.3’ was susceptible. No high resistant and immune cultivar was found in watermelon and melon cultivars. Among the 49 melon germplasms the resistant resources accounted for 57.1%. X11-3,X11-1 and X11-8 were high resistant. Among the 35 watermelon germplasms,the resistant resources accounted for 48.6%,11W005 and 11W003 were high resistant.

Watermelon; Melon; Acidovorax avenae; Artificial inoculation;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刘欣欣,女,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植物病理学,E-mail:18845598397@163.com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张艳菊,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方向:植物病原生物学及抗病育种,E-mail:zhangyanju1968@163.com

2014-01-10;接受日期:2014-05-21

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2012RFLXN007)

猜你喜欢
感病抗病甜瓜
甜瓜的重量
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取得突破
烟蒜轮作对易感病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油菜新品种娄文油99
野生猕猴桃实生后代株系对溃疡病的抗性及果实品质
植物细胞内存在“自杀神器”
甘蔗实生苗早期阶段黑穗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柑桔黄龙病菌侵染对甜橙叶片糖代谢的影响
我喜欢吃甜瓜
甜瓜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