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与血清脂联素、网膜素、瘦素的相关性探索

2014-03-10 08:18刘才华孟珂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28期
关键词:网膜硬化性脂联素

刘才华 孟珂

国内外近年的研究表明,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 贮备器官,而且具有旺盛的内分泌功能。现已发现,人脂肪细胞分泌几十种脂肪细胞因子及蛋白质因子,如脂联素、网膜素和瘦素等。这些脂肪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特性,能调节免疫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调节靶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等,脂肪组织具有类似内分泌作用,调节整个机体病理生理过程[1]。

本实验分析了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和健康体检对照组血清中脂联素、网膜素和瘦素含量,并检测了各组空腹血清葡萄糖(FP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FINS)含量,分析了脂联素、网膜素和瘦素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12月在本院住院且确诊为CHD的75例患者,其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53~81岁,平均(62±5)岁。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9~78岁,平均(60±4)岁。所有入选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75例患者根据有无2型糖尿病分为CHD组34例和合并组41例。CHD的冠脉影像诊断标准是冠脉主支直径狭窄≥50%。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与分型。排除1型糖尿病患者、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合并有感染性疾病患者、心肌病变、心瓣膜病,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痛风、肝、肾功能损害、脑卒中的患者。三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指标及方法 检测前1 d受试者无高糖高脂饮食及饮酒,晚餐后禁食12 h,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10 mL,离心取血清后分为四份。一份采用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测定FPG、TC、TG、HDL-C、LDL-C含量;一份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bAlc含量;一份用化学发光法检测FINS含量;一份置-20 ℃冰箱保存备用。置-20 ℃冰箱保存备用血清复融后,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脂联素、网膜素和瘦素含量。试剂盒均由美国R&D公司提供,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应用稳态模型评估法指数(HOMAIR=FINS×FPG/22.5)作为评价胰岛素抵抗的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结果以计量资料用(±s)表示,多样本均数比较采用F检验,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各组一般资料和相关生化指标的比较 CHD组和 合 并 组 TC、TG、LDL-C、FINS、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26.35~175.26,q=4.32~13.98,P<0.01); 而 HDL-C明 显 低 于 对 照 组(F=87.32,q=15.14、16.67,P<0.01)。CHD 组 TC、TG、LDL-C、FINS、HOMA-IR均明显低于合并组(F=32.56~158.45,q=5.64~14.32,P<0.01),CHD组、 合 并 组 两 组 间HDL-C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合并组FPG明显高于对照组和CHD组(F=47.65,q=8.65、10.35,P<0.01),对照组、CHD组两组间FPG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各组脂联素、网膜素、瘦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CHD组、合并组的血清脂联素、网膜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45.75、113.12,q=8.23~19.65,P<0.01),合并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CHD组(F=54.63、103.56,q=9.26、13.28,P<0.01);CHD组、合并组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35.36,q=9.12、12.34,P<0.01),合并组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CHD组(F=52.47,q=10.42,P<0.01)。 合 并 组 的HbAlc明显高于CHD组和对照组(P<0.01),而CHD组和对照组的HbAlc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2.3 各组脂联素、网膜素和瘦素与HOMA-IR的相关性 各组脂联素、网膜素和瘦素与HOMA-IR均有相关性(P<0.01),见表3。

表1 各组一般资料和相关生化指标的比较(±s)

表1 各组一般资料和相关生化指标的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合并组比较,P<0.01

组别 FPG(mmol/L) TC(mmol/L) TG(mmol/L) HDL-C(mmol/L) LDL-C(mmol/L) FINS(MU/L) HOMA-IR对照组(n=30) 4.87±0.52 4.82±0.53 1.26±0.22 2.29±0.24 2.27±0.41 6.74±2.65 1.46±0.52 CHD组(n=34) 5.43±0.77△ 6.34±0.62*△ 2.69±0.33*△ 1.27±0.36* 3.65±0.53*△ 8.22±3.46*△ 3.53±0.55*△合并组(n=41) 9.02±0.68* 7.59±0.66* 3.78±0.38* 1.24±0.34* 4.75±0.64* 12.75±4.14* 5.48±0.57*

表2 各组脂联素、网膜素、瘦素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s)

表2 各组脂联素、网膜素、瘦素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合并组比较,P<0.01

组别 脂联素(mg/L) 网膜素(μg/L) 瘦素(μg/L) HbAlc(%)对照组(n=30) 9.06±1.61 45.67±5.68 4.47±0.79 4.98±0.49 CHD组(n=34) 7.98±1.21*△ 31.57±4.98*△ 6.38±1.35*△ 5.39±1.13△合并组(n=41) 6.75±1.05* 24.35±4.65* 11.98±2.54* 9.03±1.53*

表3 各组脂联素、网膜素和瘦素与HOMA-IR的相关性

3 讨论

脂联素在人的血清中含量丰富,与肥胖、2型糖尿病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密切相关[2]。高脂联素水平人群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低,而血清脂联素水平低则预示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脂联素被广泛认为是一种胰岛素抵抗的标志物[3-4]。卢世明等[1]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随着冠心病的出现其进一步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血清APN在心力衰竭患者中明显升高[5]。张燕等[6]的研究发现,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网膜素是2003年美国马里兰大学的Yang等发现的特异性表达于网膜脂肪组织的细胞因子。蔡润策等[7]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血浆网膜素水平低于糖调节正常者;非肥胖者血浆网膜素水平高于糖调节正常者中的超重或肥胖者和糖尿病患者。罗敏等[8]的研究发现,低网膜素水平是代谢综合征患者罹患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瘦素是白色脂肪组织细胞分泌的一种炎性因子,进人血液循环后作用于瘦素受体,主要参与糖、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瘦素对胰岛素分泌有抑制作用[9]。当糖尿病患者出现瘦素抵抗时,正常的脂肪—胰岛素反馈机制被破坏,大量分泌的胰岛素会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并降低胰岛素受体数量,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10]。胡龙江等[11]的研究发现,血浆瘦素不仅可能与CHD的发病有关,而且可能与CHD的进展有关,不仅参与T2DM并发CHD的病理生理过程,而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提示血清瘦素水平增高是2型糖尿病及其心脑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之一[12]。Hamed等[13]的研究表明,在简单的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高瘦素血症可诱导机体氧化应激。氧化应激的重要标志是形成许多致炎因子,产生活性氧簇触发炎症反应,而冠状动脉病变正是由炎症反应引起的。本研究结果显示,CHD组、合并组血清脂联素、网膜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合并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CHD组;CHD组、合并组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合并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CHD组(P<0.01)。这说明脂联素、网膜素、瘦素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以及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综上所述,本研究探讨脂联素、网膜素、瘦素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2型糖尿病的关系,拟在为临床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2型糖尿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卢世明,刘占英,孙爱叶.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脂联素测定及其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5):5-8.

[2]王雪梅,程正文,邵爱民.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12(1):12-14.

[3] Lindsay R S,Funahashi T,Hanson R L,et al.Adiponectin and development of type 2 diabetes in the Pina Indian population[J].Lancet,2002,360(9326):57-58.

[4]张晓,孙丽荣,李明珍,等.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高分子量脂联素水平变化[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9):5-7.

[5]王晓荣,周更苏,郑春贵.检测血清APN、oxLDL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1):73-74.

[6]张燕,孙辽.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血液流变学改变及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9):149-152.

[7]蔡润策,魏丽,吴海娅,等.肥胖及T2DM患者血清网膜素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6):1096-1099.

[8]罗敏,余文珊,郭晶晶.网膜素-1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并冠心病的相关性[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1):19-20.

[9] Zhang Y,Proenca R,Maffei M,et al.Positional cloning of them ouseobese gene and its hum an homologue[J].Nature,1994,372(6505):425-432.

[10]郭启煜,高妍.瘦素与胰岛素抵抗[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2,22(5):313-316.

[11]胡龙江,向立权,吕湛,等.瘦素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455-457.

[12]刘才华.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TNF-α、瘦素及抵抗素水平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相关性[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4,50(2):136-138.

[13] Hamed E A,Zakary M M,Ahmed N S,et al.Circulating leptin and insulin in obese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relation to ghrelin and oxidative stress[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1,94(3):434-441.

猜你喜欢
网膜硬化性脂联素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在大网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自噬与脂联素诱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关系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脂联素、瘦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疗效及对脂联素的影响
CT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21例
网膜素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