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热清注射液致25例不良反应综合研究及合理应用探讨

2014-03-11 05:43何广吉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8期
关键词:过敏史连翘注射液

何广吉

痰热清注射液致25例不良反应综合研究及合理应用探讨

何广吉①

目的:分析痰热清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探讨合理应用痰热清的方法。方法:收集2004 年1月-2013年9月,国内医学期刊公开发表并报道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案例25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痰热清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与配伍抗菌药物、给药剂量和速度等有关;不良反应类型:8例(32.0%)皮肤及其附件区,6例(24.0%)神经系统,3例(12.0%)呼吸系统,2例(8.0%)心血管系统,2例(8.0%)全身反应,1例(4.0%)消化系统,1例(4.0%)视觉,2例(8.0%)其他。不良反应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过敏、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呼吸困难以及高热等;及时发现并予以对症治疗可获得痊愈或好转。结论:在临床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时,应警惕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掌握给药速度、剂量、适应证、联合用药等,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痰热清注射液应用安全有效。

痰热清注射液;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痰热清注射液是临床常用中药抗病毒制剂,主要由山羊角、熊胆粉、黄芩、金银花以及连翘五味中药经提取而成,有化痰、清热和解毒等功效,多用于咳痰、咳嗽、发热以及咽喉肿等常见风温肺热病、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疾病的治疗[1]。现代药理学研究亦显示,痰热清注射液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以及嗜血流感菌等均具有强效抑制作用。但近年来,随着该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呈现上升趋势[2]。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5例痰热清注射液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分析其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期刊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统计2004年1月-2013年9月国内医学期刊公开发表并报道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案例,除外不同期刊重复报道病例,共获得符合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诊断标准的期刊文献共计26篇,合计痰热清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病例25例。

1.2 方法 统计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过敏史,用药情况(剂量、用法、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不良反应症状以及患者的临床转归情况等。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危险因素分析

2.1.1 发病年龄及性别分布 本组25例患者中,男14例,女11例,男女比为1:0.786,年龄2~82岁,具体发病年龄及性别分别见表1。

表1 发病年龄及性别分布

2.1.2 过敏史 本组有2例患者具有明确过敏史,占8.0%,其中,1例头孢菌素类以及青霉素过敏,1例脱氧核苷酸钠过敏;12例患者的过敏史不详,占48.0%;11例患者明确无过敏史,占44.0%。

2.1.3 药物用量及用法分析 本组25例患者均为静脉滴注给药,21例患者应用痰热清注射液加入250 mL 5%或10%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占84.0%;3例患者加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占12.0%;1例患者在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静滴后,再加入500 mg赛美维。其中,17例患者为20 mL/次静滴,占68%;6例为10 mL/次静滴,占24.0%;1例为10 mL/次静滴,占4.0%;1例用药量不详,占4.0%。

2.1.4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布 本组有22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即出现不良反应,占88.0%;1例患者在用药后出现,占4.0%;另2例患者无法准确判断其发生时间,占8.0%。21例患者为首次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占82.0%,5例患者在连续用药≥2次后才出现,占16.0%。发生不良反应最快的患者在首次用药2 min内即出现,发生最晚的患者为用药9 d后才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其中,用药中出现反应者,6例在10 min内,12例在10~30 min之间,3例在31~60 min之间,1例在61~120 min之间,而用药后出现的1例患者在用药后10 min内出现。提示在用药初期应提高警惕,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症状,如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予以有效处理。

2.2 不良反应的类型以及主要临床表现 本组不良反应患者多以皮肤及其附件区损害症状最为常见,外周血管损害次之,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静脉炎等,详见表2。

2.3 临床特征与转归分析 本组25例患者经及时发现症状,立即停止应用痰热清,症状缓解,予以常规对症治疗。症状较为严重者,立即予以吸氧,并应用异丙嗪、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肾上腺素等进行救治。对于胃肠道反应明显者,予以甲氧氯普胺口服;对于过敏性皮疹患者,予以地塞米松静脉推注,并予以氯雷他定片口服;对于寒战高热者,及时予以物理降温,并予以退热栓肛塞。经及时发现并予以有效处理后2~3 h,患者均得以治愈或者好转,未出现后遗症或者死亡病例。

表2 ADR的类型以及主要临床表现

3 讨论

痰热清注射液是由黄芩、山羊角、熊胆粉、金银花以及连翘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君药黄芩具有清热、解毒及化痰等作用;臣药山羊角及熊胆粉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金银花及连翘为佐使,其中金银花对于异绿原酸以及绿原酸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连翘有开浮宣散之功[3]。连翘的主要成分连翘苷、金银花的主要成分绿原酸、熊胆粉的主要成分熊总胆酸以及黄芩的主要成分黄芩苷均属于致敏物质,而山羊角中的绿原酸以及水解物均属于已知高敏物质[4]。由于中药的成分较为复杂,将制作成为注射剂时,需要添加稳定剂、增溶剂以及着色剂等,这些物质与药物有效成分在化学合成过程中,可生成各类杂质,同时药物自身可发生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或者聚合反应等而形成杂质,可能引起过敏、局部疼痛、红肿或者硬结等一系列过敏反应[5]。故临床用药中,严格掌握禁忌证、适应证以及用药相关注意事项至关重要。

药物用量及载体溶液的选择也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痰热清注射液给药方法为静脉给药,故需应用载体溶液。说明书中建议成人每20毫升加用250~500 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滴速应控制在60滴/min以内,对于重症患者则可增加至40 mL/次[5]。但在实际用药过程中,因患者的病情各异,常需限制液体输入量或者糖摄入量等,故临床用法及用量存在较大差异。目前,临床多采用20 mL痰热清注射液+200~250 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或者0.9%的氯化钠注射液应用。临床研究发现,痰热清注射液自身以及配伍以后,均可能产生不溶性微粒,可引起各类不适症状,故对于配伍后出现不溶性微粒增加者,应慎重使用[6]。

联合用药所致不良反应在临床中并不少见,临床多将痰热清注射液配伍抗生素使用,以提高其临床疗效,从而减少抗生素的用药剂量[7]。但溶液pH对于药物稳定性的影响较大,且pH越大,药物稳定性受到的影响就越大。痰热清注射液自身呈碱性,pH约为7.0~8.0,故不宜与呈酸性的药物联合使用。大部分的氨基糖苷类药物以及喹诺酮类药物均属于本品的禁忌药物[8]。此外,在配伍以后,如出现药液颜色加深并且出现浑浊,并呈现逐渐加重,经肉眼可观察到絮状物或者沉淀物,应禁止使用[9]。刘玉根等[10]建议在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时,应将其单独与载体溶液混合使用,对于多组药续接应用时,应采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或者5%的葡萄糖注射液间隔,以避免药物配伍禁忌,并可避免两药在血液中相遇而引起化学反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痰热清注射液不良反应多发生于首次用药60 min内,患者的临床表现各异,可累及多系统,常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全身性反应[11-12]。通常情况下,及时发现并予以合理有效的对症处理可获得痊愈或好转。在临床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以及用药史,如为过敏体质或者过敏高危患者,应慎重使用该药。在用药时,应合理控制给药剂量以及速度,通常建议成人日用量为20 mL溶于250~500 mL的5%的葡萄糖注射液或者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滴速应不超过60滴/min。且不宜与酸性药物联合应用,尽可能地避免联合应用多种抗菌药物,在输液前后,均应冲洗输液皮管,以免药物与皮管上残留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13]。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尤其是用药后30 min,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洪智勇,付红.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7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3,10(31):118-119.

[2] 包树文.痰热清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感染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3):29-30.

[3] 乔根弟.痰热清治疗下呼吸道感染30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5):49-50.

[4] 林娜,林旭芳,唐奕娜,等.小儿静脉滴注痰热清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6):70-71.

[5] 彭婕.痰热清注射液致42例不良反应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1,11(4):317-319.

[6] 许文叹,张雅兰,许嫦娥.123例痰热清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2,9(9):548-549.

[7] 任彤,蔡蕤,杨玉玲.痰热清注射液的不良反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1):75-76.

[8] 粱真,张民.3例痰热清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分析[J].甘肃医药,2012,31(7):556-557.

[9] 李莲华,陈琦,谢娟,等.痰热清注射液引起严重不良反应1例[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37(6):690-691.

[10] 刘玉根,桂雨根.痰热清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9):30.

[11] 汪洋清.痰热清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2):130-131.

[12] 董敏,宋兆立.痰热清注射液临床应用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4):270-271.

[13] 张国联,刘福颂,王伟,等.痰热清少见的不良反应[J].医药前沿,2012,2(3):262.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Rational Exploration of Tanreqing Injection Caused 25 Case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HE Guang-j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08):111-113

Tanreqing; Adverse drug reactions;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drug

10.3969/j.issn.1674-4985.2014.08.048

2013-12-30) (本文编辑:陈丹云)

①广东省茂名石化医院 广东 茂名 525000

何广吉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Tanreqing Injection, and explore the reasonable approach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anreqing Injection.Method:25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with Tanreqing from January 2004 to September 2013 published and reported in the domestic medical journal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Tanreqing caused adverse reactions was related with antimicrobial drugs, dosage and speed and so on. Adverse reaction types : 8 cases (32.0%) were skin and its appendages district , 6 cases (24.0%) were the nervous system,3 cases (12.0%) were respiratory system, 2 cases (8.0%) were cardiovascular system, 2 cases (8.0%) were systemic reactions, 1 case (4.0% ) was digestive system, 1 case (4.0%) was visual action, and 2 cases (8.0%) were other cases. Adverse reactions were rapid, and were mainly as allergies, digestive system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difficulty breathing and fever; timely discovery and symptomatic treatment were available to cure or better.Conclusion: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anreqing, we should be alert to whether the patient has a history of allergies, grasp the speed of administration, dosage,indications, combination therapy, etc., to minimiz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ensure the safe and effective of the application of Tanreqing.

First-author’s address:Petrochemical Hospital of Maoming, Maoming 525000,China

猜你喜欢
过敏史连翘注射液
过敏史减弱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的预测作用
饮一杯尧羽连翘茶 品太行山河之精华
关于连翘茶你知道吗
沉默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2015版《中国药典》连翘项下连翘苷、连翘酯苷A测定方法的改进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识别真假连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