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干预对眼科I类切口围手术期静脉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分析

2014-03-11 05:43洪春凤罗莹洁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8期
关键词:院感使用率本院

洪春凤罗莹洁

行政干预对眼科I类切口围手术期静脉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分析

洪春凤①罗莹洁①

目的:分析本院眼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静脉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行政干预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为本院抗菌药物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干预前1052例和干预后648例出院的I类切口手术病例的围手术期静脉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干预前后的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围手术期静脉使用抗菌药物从干预前的90.5%下降到干预后的1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切皮前30 min~2 h抗菌药使用率明显提高;干预后术后48 h、72 h、>72 h抗菌药使用率下降。手术时间>3 h术中干预前后抗菌药物均未使用和追加;干预前后一、二代头孢菌素使用率分别为0和10.8%。结论:通过各种行政干预,干预后围手术期抗菌素使用率明显下降。但仍存在一、二代头孢菌素使用率偏低、术中追加一剂抗菌药物不规范等问题。

眼科; I类切口; 抗菌药物; 干预

本院眼科住院患者以手术居多,感染是眼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而且后果严重,不仅影响患者的预后,严重者将导致患者失明。因此眼科手术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对于预防手术后感染,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同时,若抗菌药物使用不当,也可导致患者菌群失调及细菌耐药性增加,从而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并可能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1-2],所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为了解本院眼科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在行政干预的作用情况,以及目前使用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干预方向做好调研工作,为本院抗菌药物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调查2010年10月-2011年9月干预前的1052例和2011年10月-2012年3月干预后的648例出院的I类切口手术病例的围手术期静脉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剔除手术前存在感染病例。干预前后患者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 方法

1.2.1 评价标准 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2009年)、《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和《普通外科I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抗菌药物实施细则》(2009)等,制定本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评价标准和细则。

1.2.2 评价内容 老年人、合并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病以及有植入物的患者,病程记录有特殊记录者,术后抗菌药物可延至7 h内停药[3],具体内容见表2。

表2 评价内容

1.2.3 干预措施

1.2.3.1 组织全员学习和专项理论考试 分批分次利用全院业务学习进行全体医务人员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和《普通外科I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抗菌药物实施细则》,并对外科医师进行专项知识理论考试,人人过关后发专项合格证,持证上岗。

1.2.3.2 制定标准细则、持续改进分析、反馈、公开 由药事委员会联合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微生物室、手术科室、麻醉科和手术室召开专项研讨会,制定本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评价标准、细则和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和管理制度。每个月由主任药师和院感科专职人员调查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原因,结合标准和细则,进行专业讲评和对比(科室与自己、科室与科室之间),每个月向各科室反馈,每季度在院感委员会和药事委员会上反馈,结果在院内网上公开。

1.2.3.3 纳入绩效考核内容 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合理应用纳入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每个月对不合理项目给予科室考核和科主任考核双重扣分(经济惩罚)。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SP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静脉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调查干预前1052例中使用抗菌药物952例,使用率90.5%;干预后648例中使用抗菌药物65例,使用率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91,P<0.05)。

2.2 手术切口感染率 干预前1052例中,出现1例切口感染,发生率0.9%,干预后648例患者中,无感染病例。

2.3 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时机 从表3可知,干预后切皮前30 min~2 h使用率明显提高,由干预前的41.6%升至干预后的100%;干预后术后48 h、72 h、>72 h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由干预前的30.4%、36.8%、14.0%降至干预后的15.4%、9.2%、7.7%。一、二代头孢菌素使用率提高。手术时间>3 h术中干预前后抗菌药物均未使用和追加。见表3。

表3 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时机 例(%)

3 讨论

3.1 抗菌药物全身应用指征问题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清洁手术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但眼内手术、异物植入手术、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可考虑预防用药。眼内炎是眼部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大多数理论认可的是: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细菌主要来自患者自身的眼睑和结膜(本院干预前发生的1例感染患者的致病菌也是表皮葡萄球菌),结膜囊内局部应用抗菌滴眼液或眼膏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而且局部应用既经济又极少有全身不良反应。全身性给药,一是眼内感染时,由于血液-房水屏障的关系,大多数药物不易进入房水中,疗效常常不够理想;二是全身需应用较大剂量才能在眼内达到有效药物浓度,远不及结膜下注射所能达到的浓度高,疗效也差。因此从提高手术技术水平、规范无菌操作、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加强手术间环境的清洁消毒管理和复用手术器械清洗、灭菌质量等环节比使用抗菌药物更重要,从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4-9]。

3.2 行政干预效果

3.2.1 合理干预降低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 通过调查发现,干预前后抗生素使用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91,P<0.05),使用率由干预前的90.5%降至为干预后的10.0%,并符合卫生部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的要求[10],均无联合用药,干预前在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方面存在明显扩大预防用药范围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部分医师和患者对抗菌药物存在依赖性,把抗菌药物当成一种救驾药[11]。

3.2.2 合理干预使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机更合理 通过干预,术前用药地点改为手术室,能确保药物在0~2 h内使用,彻底改变了在病房中使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以保证手术开始时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12-15],由干预前的41.5%上升到100%,效果显著。术后24 h内停药由干预前的18.8%上升到干预后的67.7%,用药>72 h由干预前的14.0%下降到7.7%,效果显著。

3.2.3 合理干预使抗菌药物品种选择趋于合理 一、二代头孢菌素使用率由干预前的0上升到干预后的10.8%,效果显著。

3.3 行政干预后需持续改进问题

3.3.1 术中追加 继续落实术中追加一次抗菌药物,以保证血药浓度达到最低抑菌浓度。

3.3.2 合理选择药物品种 I类切口手术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葡萄球菌,确需使用时,可选择一、二代头孢菌素,本院干预后选用品种合理使用率仅为10.8%。

由此可见,通过各种行政干预,本院眼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合理性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仍存在选择药物品种、术中追加一次抗菌药物等不规范问题。今后要加大抗菌药物的监控与管理力度,使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更趋于合理。

[1]史天陆,杜德才,孙言才,等.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探讨[J].中华医院院感学杂志,2009,19(12):1552-1554.

[2]梁艳闯,王智群,李然,等.细菌性角膜炎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J].眼科研究,2007,25(4):306-309.

[3]卫生部.普通外科I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S].2009:11.

[4]廖彩霞,骆松梅,郑瑛,等.临床药师干预骨科围手术期不合理用药的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8):4109-4111.

[5]黄思建.玻璃体切除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4):401-403.

[6]刑虎,葛慧芳.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控制策略[J].中华医院院感学杂志,2012,22(3):516-517.

[7]王芳,包蕾,曹亚丽.骨科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院感学杂志,2012,22(21):4867-4869.

[8]李六亿,贾会学,贾建侠,等.综合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研究[J].中华医院院感学杂志,2011,21(20):4306-4308.

[9]杨飞,张平.中医医院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院感学杂志,2013,23(9):2176-2178.

[10]卫生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S]. 2011:56.

[11]孙言才,史天陆,姜玲,等.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对照研究[J].中华医院院感学杂志,2010,20(10):1447-1450.

[12]崔霞,何晓峰,吴镝.170例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分析[J].空军总医院学报,2009,25(2):64-66.

[13]饶珠峰,马忠才,李兴艳,等.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J].中华医院院感学杂志,2013,23(3):645-647.

[14]宋晓阳.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8):42-44.

[15]郭劲松.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的干预对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5):157-159.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Effect Analysis of Type I Incision during Operation Period Ophthalmology Intravenous Antimicrobial

/HONG Chun-feng,LUO Y ing-jie.//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08):124-127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type I incision operation patients during operation period of intravenous antibiotics in our hospital, to assessment the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on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 effects,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ntibiotics in our hospital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drugs.Method:Before intervention after the intervention, 1052 and 648 cases of discharge type I incision operation during operation period of intravenous antibiotic usage were retrospectively investigated, the data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analyzed.Result:Perioperative intravenous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decreased from 90.5% before intervention to 10%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before skin incision 30 min-2 h antibiotic use rat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intervention; postoperative 48 h, 72 h, >72 h antibiotic use rate. Operation time >3 h in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antibiotics were not used and additional.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econd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 were 0 and 10.8% respectively.Conclusion:Through a variety of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intervention during operation period antibiotic use rate decreased. But there are still one or two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 use rate is low, a booster dose of antibiotics is non-standard wait for a problem during the operation.

Eye; Type I incision; Antimicrobial agents; Intervention

10.3969/j.issn.1674-4985.2014.08.054

2014-01-10) (本文编辑:蔡元元)

①南昌大学上饶医院 江西 上饶 334000

洪春凤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Shangrao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Shangrao 334000,China

猜你喜欢
院感使用率本院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如何预防磁盘使用率过高?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 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院感控制 进入大数据时代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
院感防控有两种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