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问题研究述评

2014-03-11 03:56杨小明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政治动员动员中国共产党

杨小明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问题研究述评

杨小明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政治动员是现代政党的重要功能,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政治动员工作,把之作为获取人民群众支持、认同和参与的重要工具。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动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对这些学术成果进行细致梳理和扼要评析,有利于深化当代党的政治动员理论研究和实践。

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述评

政治动员是现代政党的重要功能,也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治理方式。长期以来,政治动员在现代社会治理和凝聚民众认同过程中的强大功能和独特魅力持续吸引着各国政党的高度关注,也激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对政治动员问题的浓厚兴趣,国内外学者从各个不同侧面对政治动员展开了一定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研究领域不断深入,研究深度不断加强。为了进一步推进该领域的研究,现从国内外政治动员著作、政治动员学术论文等方面进行梳理和评价。

一、国外著作的研究概况

自从人类政治生活出现,就存在着统治者采取何种方式获取民众政治认同、支持和政治参与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治动员其实是人类社会很早就有的一种政治现象。最早的政治动员实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雅典城邦的伯里克利时代,但运用科学方法研究政治动员用以指导实践却是近现代的事,最先对政治动员进行学术性研究的是西方学者。20世纪后半叶,一批研究现代化理论及政治发展理论的西方学者对政治动员问题作过深入探讨,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政治动员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问题进行可贵的探索,拓展了我们研究政治动员的思维和视野。代表性的有:

詹姆斯·汤森等的《中国政治》,该著作对毛泽东时代我国政治动员体制的形成原因、历史背景、政治动员方式、大规模群众运动式政治动员的利与弊以及党的领袖在政治动员中的作用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作者概括了一种“毛泽东主义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大众动员和参与,以此作为达到经济、社会和政治目标的手段。在建国初期党的政治动员中,党对广大工农群众的政治动员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为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异常落后,大量文盲存在、现代交通很不方便、通讯服务也很差,因此只能通过面对面的接触、通过一系列的群众运动来进行政治动员。诸多群众运动对有些人来说带来了官职升迁,提高了他们政治参与的意识和水平,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些政治运动则可能给他们带来损失,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惧,因为有些运动可能过火,某些人可能被错误批斗甚至被错误打成反革命。但无论如何,在西方学者的视角看来,这些政治运动使党清除了剥削阶级,扩大了群众组织,增强了党对社会的政治整合,为社会主义建设铺平了道路。[1](P17-18)

塞缪尔·亨廷顿的《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对政治动员问题的研究颇有意义。作者认为,在亚非拉地区,教育、经济、都市化、新闻媒介等方式把社会成员动员起来了,但是政治制度却无法容纳民众的政治参与,在中国等东方国家,政治动员是社会崩溃和政治秩序重建的重要原因。作者还对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治动员做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将革命重心转移到农村去,发动和组织农民参加中国革命,和农民建成革命统一联盟,中国共产党用很短的时间就解决了孙中山一辈子都没有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把农民动员起来的农村革命。作者还指出,应该建立具有强大权威的政党,因为政党是政治动员的重要主体,一个强大的政党体系具有两种能力:第一,通过体系扩大参与,控制或转移动乱以及革命性的政治活动;第二,缓和并疏导新近被动员的集团参与政治活动,使之不破坏体系,为新的集团进入政治体系提供制度化的组织和程序。[2](P13)

丹尼斯·朗的《权力论》是一部权力政治学的力作,著作中直接或间接讨论到政治动员之处颇多。作者认为,获取和巩固权力的重要基础就是要把人动员起来。政党或集团如何把自己成员动员起来?必须明确政党或集团成员的身份意识,明确成员对共同目标、利益和价值观的看法,对增进和巩固本集团利益的国家行动和政策的看法,同时有某些社会组织为传播该集团的目标、利益和价值观摇旗呐喊,这是政治动员过程中认同聚合如何形成的问题。作者以政党、压力集团为例,分析这些集团身份意识或共同价值观等的形成,比较了政党和压力集团等阶级组织与民族、宗教等社会组织各自成员在形成共同意识方面的差距。作者以马克思曾经分析过的19世纪中叶法国农民为例,分析了这些农民的特点以及他们为什么难以被政治动员起来的原因,是因为农民居住的分散性、农民的自给自足(不依赖社会而是依赖自然)、农民耕作的沉重和单调性(不需要很多技能和接受教育)等,作者对农民的描述实际上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小农意识,这导致了农民难以被动员。[3]作者认为,跟其他社会阶层和集团而言,农民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确实还是相对难以被动员;但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把数亿农民动员起来,依靠农民最终夺取了革命的胜利,这反衬出中国共产党的高明。

二、国内的主要研究状况

1.国内学术著作

就国内来看,随着国内经济政治的发展,关注政治动员理论与实践的学者逐渐增多,相应出现了一些理论专著和学术论文。就专著而言主要有:徐彬的《前进中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1921—1966)》,是一部国内对政治动员论述较为理论化、系统化的著作。该书视野开阔、史论结合,不仅对政治动员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哲理分析,而且应用丰富的历史素材,对1921年至1966年时间段内中共的政治动员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与梳理。作者结合不同时期中共政治动员要素的变化,对中共政治动员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描述,对中共政治动员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提炼总结,并探索新形势下的中共政治动员方式。作者把政治动员的主体区分为体制化和人格化,将政治动员手段细分为规范性、约制性、诱导性,将政治动员的类型归类为强制性和诱致性两种,令人耳目一新,反映了作者独到的研究视角与智慧。[4]张孝芳的《革命与动员:建构“共意”的视角》是一部研究中共对陕甘宁边区民众政治动员的专著。作者认为:政治动员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中国共产党革命政权兴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政治动员客体农民,中共在陕甘宁边区怎样把农民群众动员到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中来呢?作者抓住了政治动员的关键因素—政治认同或心理认同的构建,引入建构“共意”(即农民群众对中共政治动员的认同和接受)的概念,指出中共针对陕甘宁边区的时空特点,主要从陕甘宁边区民众的社会文化结构和社会心理方面来建构共意,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在农民中间的传播展开了结构性动态分析。[5]该书以独特的视角解读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情况,也为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角与范本。王旭宽的《政治动员与政治参与—以井冈山斗争时期为例》是一部专注于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问题研究的理论专著。该专著主要从中共党史的视角,史论结合的方式来分析井冈山时期中共的政治动员问题。该书首先强调了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优良传统,然后分别用从中共成立一直延伸到当今中国的不同时期例证加以阐释,对各个不同时期中共政治动员的特征进行了提炼。接着作者专注于井冈山时期政治动员的研究,分别从井冈山时期开展政治动员的原因、政治动员的环境、政治动员的主体建设和制度建设、政治动员的效果等方面展开论述。回顾历史在于启发现实,作者最后对井冈山时期中共的政治动员对当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的启示进行了深入的揭示,很富有启发意义。[6]张宏卿的《农民性格与中共的乡村动员模式——以中央苏区为中心的考察》,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对农民的政治动员为研究视角,着重研究中共在中央苏区如何“迎合”农民,农民如何通过革命来实现自身的政治诉求和物质利益;在政治动员的话语表达上,中共如何把革命信仰与信念世俗化、简单化,使之为广大农民所接受并身体力行等问题。该书独树一帜之处在于,把关注的焦点放在需要被政治动员客体—苏区农民身上,以苏区农民为中心,分析中央苏区农民的性格,他们的物质利益需求、政治需求、参与革命战争的动机,甚至婚姻自由和小学教育等对苏区民众政治动员的影响,这可以使我们从社会底层苏区民众的独特视角去解读中国革命,突出中国革命道路背景下农民的主体地位,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国革命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运动的性质。论著最后从党组织建设、民主下乡、阶级再造等方面论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如何根据农民的这些性格来“迎合”他们,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苏区民众政治动员,可谓画龙点睛。[7]随着人类逐渐进入网络社会,网络对人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活方式等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网络政治动员越来越引发学者们的关注,刘力锐的《基于网络政治动员态势的政府回应机制研究》,是一本研究网络政治动员与政府应对的代表性著作。著作把抗争政治、网络社会、政治动员和政府回应结合起来研究,具有相当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价值。网络具有虚拟性、低成本、传播快捷等特点,而且对网络政治感兴趣的很多都可能接受过相当的教育,当现实政治生活和他们的期待产生较大差距,而又由于种种原因和现有政治体系的政治沟通不通畅的时候,他们就有可能在网络中开展政治动员,很多网络群体性的事件就是网络政治动员的结果。著作梳理了网络政治动员的理论,揭示了网络政治动员行动者的特征和作用,描述了网络政治动员向现实政治动员转化的轨迹,最后基于当前中国网络政治动员与政府回应的现实形态,构建了集目标定位、约束条件、问诊系统、支撑系统、回应路径、操作措施等诸多要素于一体的政府回应机制。著作内容丰富,逻辑清晰,感受科技脉搏,倾听时代声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启发意义。[8]

除了这些研究政治动员的专著之外,还有很多著作涉及了相当篇幅的政治动员理论和中共政治动员实践问题。林尚立的《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对我国现代化过程中政治动员的原因、特点、后果以及党的组织方式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尤其着力于对政治动员的途径的分析归纳,即建国初期中共政治动员的三大途径—党组织控制途径、政治途径、革命理想主义教育的思想途径,为我们研究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党的政治动员提供了素材与借鉴。赵鼎新的《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是一部研究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的专著,涉及了相当多的政治动员问题。作者首先从宏观上阐述了影响西方社会运动的三大因素—变迁、结构、话语,所谓变迁就是社会变迁造成原有社会规范的紊乱;所谓结构及社会结构在社会运动中的作用,包括社会组织结构、阶级结构和政治结构;所谓话语,则是指社会运动的话语和符号,运动参加者进行演讲,呼喊口号,举着标语和横幅,同时不断做出各种符号性行为,以鼓励同伴,维持激情,取得同情和动员大众。当社会运动和革命的条件都具备后,普通民众如何被动员起来参与社会运动和革命,作者从组织、网络、空间环境、国家性质、新闻、大众舆论等微观方面来揭示社会运动的具体运作过程。[9]纵观全书,其对政治动员研究的启发之处颇多,在政治认同理论、网络、传媒、社会舆论等政治动员手段等方面可资借鉴。著作在一定程度上亦弥补了国内对社会运动、政治运动及革命的研究。

2.国内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

相对于学术专著而言,国内研究政治动员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较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对政治动员理论的分析和建构。

政治动员是政治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政党和执政者获取民众支持、认同和参与的重要手段,政治动员又是具体的、历史的。很多学者摒弃对政治动员的诸多偏见和误解,从哲学普遍性的高度来研究政治动员的内涵、构成要素、特征、功能及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们更好地认识、研究和利用政治动员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代表性的主要有:李征的《简论“政治动员”》,高昂的《论现代政治动员》,孔繁斌的《政治动员的行动逻辑——一个概念模型及其应用》,徐彬的《论政治动员》,娄成武等的《论网络政治动员》,孙远东的《政治动员与政策过程》,李斌的《政治动员及其历史嬗变:权力技术的视角》,白雷的《论政治动员的表现逻辑》,刘力锐的《论网络政治动员及其功能与趋向》,杨小明的《政治动员的功能新探》等学位和学术论文。

第二类,对中共不同历史时期政治动员的研究。

政治动员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政治动员在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学者对政治动员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共政治动员的研究上,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动员的原因、政治动员的背景、政治动员的目的、政治动员的手段和政治动员的效应。代表性的主要有:(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政治动员,主要有:林伟京的《建国前毛泽东的政治动员思想探析》,王长付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政治动员分析(1927—1937)》,梅学霞的《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薛启飞的《论土地革命时期的政治动员:以情感动员的视角》,王兴东的《土地革命时期中共政治动员概述》,王慧莉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绥蒙地区的政治动员研究》,吴浩然的《苏维埃时期民众的政治动员》等。(2)建国初期中共的政治动员,主要有:黄兢的《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研究》,李杨的《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1949—2007)》,杨丽萍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动员及其效力》,张建涛的《建国初期中共强大政治动员能力原因探析》。(3)改革开放以来中共的政治动员,主要有:林伟京的《转型时期党的政治动员实效下降的原因分析》,杨小明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方式初探》,王雅楠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动员研究》,陈坤峰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研究》。

第三类,以某一事件为例对中共政治动员的个案研究。

这类文章分别以中共历史上某一重大或典型事件为例,通过事件本身来分析中共的政治动员,以小见大,避免空泛而谈,注重用政治动员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或通过事件来提炼总结政治动员理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感强。该类研究主要关注政治动员在该事件中的作用、该事件中政治动员的手段和政治动员的最终效应,代表性的主要有:林伟京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政治动员》,王佩连的《对“大跃进”时期政治动员模式的浅析》,张昭国的《改革开放前夕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的政治动员》,乔晶的《重构农村:“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政治动员》,郭东峰的《中共政治动员研究:以工业学大庆为例》,李醇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以5.12抗震救灾为例》,安琪雅的《“忆苦思甜”运动中的政治动员模式研究(1963—1966)》,王楠的《四清运动的困境—以北京市房山农村地区为例》。

第四类,对网络政治动员的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在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政治传统深厚的中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研究网络对政治生活的影响,特别是越来越多的网络舆论事件的曝光和发酵及网络群体事件的出现,网络政治动员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网络政治动员成为今后政治动员研究的一个新的走向。学者们界定了网络政治动员的概念,对网络政治动员主体、客体进行了分析,关注了网络政治动员中网民的认同聚合,剖析了网络政治动员和现实政治动员的转化机制,揭示了网络政治动员的动员过程及其强大功能,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网络政治动员消极作用的对策。代表性的主要有:刘力瑞等的《论网络政治动员的消极影响及其治理》,陈得印等的《论自发网络政治动员的可控性》,张雷等的《论网络政治动员》,韩建美的《论网络政治动员心理机制及其应用》,王成的《网络政治动员的传播过程及控制策略》,冯雷的《网络政治动员中意见领域的行为分析及规制》,娄成武等的《论网络政治动员:一种非对称态势》,李成的《政府应对“网络政治动员”威胁研究》,王有加的《论公民网络政治动员及有序引导》。

第五类,对当代社会危机管理中的政治动员和社会动员问题的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进入了破旧立新、各种利益和社会矛盾分化整合的转型时期,充满风险和挑战,加上网络社会的到来以及天灾人祸的频发,现代社会进入了一个危机频发的阶段。如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政治上藏独、疆独,各种自然灾害,突发的群体性的事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还有周边国家在领土和领海等问题上的挑衅等。政府在应对和处置社会危机时,政治动员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因为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统一人们的思想,获取人们的心理认同,把人力、物力、财力有效聚集起来,投入到社会危机应对和处置中去,而应对和处置危机最需要的就是如何尽快把人力、物力、财力聚合起来。代表性的主要有:吴开松的《公共管理危机与危机管理》,龙太江的《从“对社会动员”到“由社会动员”——危机管理中的动员问题》,吴开松的《危机动员在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宋佳蔓的《我国应对多元危机的政治动员模式分析》,裴泽庆的《政治动员能力:地方党委应对危机的首要能力》,皇娟的《中国公共危机治理中的政治动员模式》。

三、对当前研究现状的评价

总体来看,近年来关于政治动员问题的研究逐渐由粗到精、由点及面、由散到全,呈现出精细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和西方的政治动员等仍然存在大量需要研究和开发的课题和领域,个人认为,既往的研究可能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政治动员的理论性研究不够。学者们虽然开始关注政治动员理论的分析和建构,但该研究仍然略显薄弱。目前国内对政治动员的理论依然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理论研究的视野不够开阔,大部分学者只是基于史料对政治动员进行分析,研究的多为政治动员个别案例,未能形成系统的政治动员理论,应加强从哲学普遍性的高度来研究政治动员理论体系,对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视角下政治动员系统的主体、客体、目标、模式等要素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对政治动员的动因、政治动员所产生的效应等方面应深化研究。

其次,对政治动员研究的全面性和现实针对性有待加强。国内学者对政治动员的研究集中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历史分期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问题的研究,如对中央苏区、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初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政治动员问题研究较为透彻,但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当今社会背景下的政治动员研究明显不足,导致研究与时代的脱节,对社会发展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当然不是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的政治动员不需要研究,而是讲要大力加强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动员问题的研究。

第三,对网络政治动员和社区政治动员的研究有待加强。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网络政治动员成为政治动员的重要形态,网络动员的主体、客体、手段、功能、效应等可能大大有别于传统政治动员,急需要得到更多的研究与关注。大多数学者现在还是专注于传统的政治动员,对如何利用网络及其它信息技术进行政治动员的研究有待加强。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单位制解体和户籍制度逐渐松动,社区逐渐成为城市居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各级政府的很多重要的政治决策的执行可能都依赖于社区对居民的政治动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流动人口的增加,对于社区政治动员和政治参与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从既往的研究来看,社区政治动员还是一个近乎空白的地带。

第四,缺乏对西方政治动员和社会动员的研究。西方政党、政府、利益集团为了选举、民调、获取重大政治决策的民众支持、重大社会危机事件的处置等也经常开展政治动员,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认真学习引进可以为我所用的政治动员和社会动员模式。我国对于西方政治动员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应该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第五,对政治动员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政治动员是一个系统,包括政治动员主体、政治动员客体、政治动员环境、政治动员目标、政治动员手段、政治动员效应等要素,如何从系统的角度强化每个政治动员要素的建设,使之形成政治动员合力,从而提升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能力和执政能力,应该引起足够关注。

[1][美]詹姆斯·R·汤森,等.中国政治[M].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等译.京华出版社,2000.

[3][美]丹尼斯·朗.权力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4]徐彬.前进中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1921—1966)[M].新华出版社,2007.

[5]张孝芳.革命与动员:建构“共意”的视角[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王旭宽.政治动员与政治参与—以井冈山斗争时期为例[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7]张宏卿.农民性格与中共乡村动员模式—以中央苏区为中心的考察[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8]刘力锐.基于网络政治动员态势的政府回应机制研究[R].东北大学出版社,2012.

[9]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高云)

D252

A

1671-0681(2014)02-0068-04

杨小明(1971-),男,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2013-10-10

本文系2013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研究》成果,编号13HQZZ018。

猜你喜欢
政治动员动员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国防动员歌
音乐迪斯尼
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动员建设的重点环节
努力提高新时期政治动员能力
中国共产党建立城市政治动员网络的初步尝试——上海推销人民胜利折实公债论述
对加强基于信息系统政治动员能力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