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领 凝魂铸魄
——云南楚雄矿冶有限公司“三力”文化建设见成效

2014-03-12 11:06
中国有色金属 2014年4期
关键词:三力楚雄职工

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走向知识经济,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迈向文化管理,这是云南楚雄矿冶有限公司总体发展的脉络和趋势。

云南楚雄矿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楚雄矿冶”)的企业文化已有四十多年的建设根基。从第一首矿歌《铜草花》到《群星璀璨》,再到现在的《浴火重生的凤凰》,都充分展示着不同时期矿山人的精神风貌和企业文化建设氛围,积淀了楚雄矿冶深厚的文化底蕴。

完善体系。2001年2月楚雄矿冶成立以来,经过多方分析、科学论证,建立完善以“核心竞争力、高效执行力、持续赢利能力”为核心内容的“三力”文化体系。明确“内强员工素质、外塑企业形象,增强集体凝聚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总体目标,提出“提炼精神文化、创新制度文化、倡导行为文化、探索育人文化、构建形象文化”的工作思路,确定六大支撑子文化,完善“工作环境整洁有序、基础管理扎实有效、党建思想作用突出、生产经营业绩良好、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安全理念深入人心”的“六位一体”工作考评体系,进一步丰富了企业文化内涵。

广泛宣传。坚持每年汇编一本企业文化丛书,编印《宣传画册》和《人才招聘宣传手册》,制作《楚矿“三率”之路》、《创先争优在楚矿》、《楚雄矿冶开启安全发展新纪元》等专题片;编印《员工文明手册》;坚持每年召开合理化建议论坛会和管理创新论文发布会;建立企业文化室,加强一报一刊一网提质管理,“求实、求变、求新、求胜”的“四求”企业精神已转变成全司干部员工团结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动力。

落地生根 固化于制

加强科学发展体系建设。坚持每年从企业实际出发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集思广益,明晰公司“十二五”“35338”战略目标和“巩固发展云铜核心企业、旗舰企业地位;做强企业,增利员工,创利社会”的战略愿景,让企业形成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的科学发展模式。

加强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制定“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持续改进、全员参与共创和谐”的“二十四字”安全生产方针;提出“安全才能生产、安全才有效益、安全才能回家”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和“以人为本、尊重规则,注重细节、超前预防”的安全管理理念;确立“543211”安全环保工作目标,不断总结、补充建立完善14项基本制度和74个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85个操作规程、两个综合应急救援预案、13个分项应急救援预案等,并及时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的跟踪监督检查,对应急预案进行常态化的演练完善;相继汇编《安全环保管理工作手册》、《安全标准化制度汇编》、《安全标准化作业指导手册》,以文化力促进公司安全环保工作平稳发展。

加强廉政文化体系建设。首创与当地检察机关联合成立“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共同推进廉政建设;建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八个一”工作体系,完善内部防范、监督机制;坚持重要岗位人员签订“五书”;坚持开展反腐倡廉经常性警示教育和重点工作督查督办;在机关建成廉政文化长廊,为公司提高反腐倡廉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气氛。

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结合“四群”教育活动的开展,积极构建并深入落实“4336”“四群”教育工作体系,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推进工作落实,有力促进了和谐企业建设。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文明建矿、矿建文明”理念,制定《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细则》和考评标准,建立完善文明创建优先投入、长效考评、定期研讨、上下联动等四项制度,坚持每季考评、每年总结表彰;坚持每季开展一次员工大型文体活动,活跃矿山文化生活;坚持重大节日“送温暖”,体现人文关怀;坚持每月开展员工思想动态调查,把握员工需求,解决员工困惑,较好地凝聚了民心,激发了斗志,形成了人心思进、人心思改、人心思稳、奋发向上、团结奋斗的局面,激活了楚雄矿冶的“精气神”。

竖井

彰显魅力 外化于行

永不言败的精神文化。面对日益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充分发扬“地层深、对云铜的爱更深;海拔高、觉悟更高”的优良品格,凭着“井深志高远、快干勇争先”、“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楚矿深井开采精神,用智慧与汗水建成1200余米的六苴3#竖井“中铝第一井”艰苦奋斗教育基地;带着楚矿全体员工的期望和企业重铸辉煌的美好愿景,鸿鑫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在4800米海拔的雪域高原上扬帆起航、开疆拓土,将云铜的旗帜高高树在大西北,立在青藏高原上。楚矿精神、高原精神已成为激励楚矿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

勇于创新的产品文化。全司专业技术人员紧紧围绕寻找资源、优化开采、精细回收、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等工作,着力开展技术研究、科技攻关,增强企业创新和竞争能力,向科技进步要效益。12年共取得重要创新创效成果400多项,有10多项成果获得云南省及云铜集团的好评和奖励,许多好的经验在云铜集团、乃至全省、全国得到推广。如由公司首创、具有领先地位、目前在公司比较成熟的湿法冶炼技术,就在省内外得到推广应用。

永争第一的人才文化。12年共为云铜及云铜所属单位输送了300余名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在云铜矿山企业中成为“出产品、出人才、出经验”的典型。目前共有干部职工1946人,其中获国家高级职称的有33人、云铜内部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139人、初级职称340人;高级技师15人、技师47人、高级工111人。

勇立潮头的党建文化。坚持面向基层抓党建,创新思路抓党建,围绕发展抓党建,建立完善“133456”党建工作体系,深入开展“五个一”标准党支部建设,坚持服务好“发展”第一要务。深入开展“三型党组织”建设,纵深推进创先争优“十旗十星”竞赛评比、降本增效党员先锋行动等活动,坚持履行好“融入中心进入管理服务大局”第一责任。坚持党管干部管人才原则,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开展,确立“十百千”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双培养”、持续开展党员技术党课和科技“1+1”结对等活动,深入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开发好“人才”第一资源。坚持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把帮助职工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企业重要任务,将“构建和谐”作为企业安身立命的第一信号,较好地实现党建与企业中心工作的高度融合、高度统一,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激发了队伍合力,凝聚了职工智慧,助推了企业发展。

永远和谐的地矿文化。以“办活一个企业,带动一片经济;构建一个新农村,致富一方百姓”为宗旨,在各矿山建立地矿和谐中心;坚持在各矿山周边创建和谐新农村6个,每年平均帮助解决富余劳动力2000余人。12年共出资2600余万元,参与地方社会事业建设和社会救助,极大地支持地方经济、文化、和谐建设,有力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和带动周边新农村建设。

勇攀高峰的幸福文化。积极开展“不让一个职工生活在社会最低保障线下,不让一个职工因生活困难看不起病,不让一个职工子女因家庭困难上不起学,不让公司出现一户零就业家庭”的“四不让”工程,设立426余万元特困员工帮扶基金,完善员工文体活动中心;在矿区建设500套廉租房,在楚雄分两期为职工建盖1090套住房,为年轻员工和600余户在职(离退休)干部员工最大限度地争取到购房价格优惠,让70%的职工走出大山,在城市拥有自己的住房;先后分四批招录400余名职工子女到公司就业,较好地解决职工子女的就业压力。

厚德载物。秉承着文化育人、文化强企的优良传统,而今的楚雄矿冶已经是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首届全国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先进矿山企业”、“2013年全国党建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中国铜矿采选行业科技创新企业”、“云南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荣誉于一身的知识型、文化型企业。

猜你喜欢
三力楚雄职工
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与舞蹈学“三台三同三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提高“政治三力”
新型抗凝药利伐沙班 这些事项要关注
名家与楚雄
仪征:“三力”铸牢共同体意识 “三紧”建美红石榴家园
名家与楚雄
穿越“四大走廊” 品味古今楚雄
用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求解三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一心守护青年职工安全的“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