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组织与策划——以《中国青年报》云南鲁甸地震全媒体报道为例

2014-03-13 00:59吴湘韩
中国记者 2014年9期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鲁甸突发事件

□ 文/吴湘韩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强烈地震。中国青年报社编委会根据《中国青年报突发性事件全媒体报道应急预案(试行)》启动一级响应程序,第一时间派记者前往震中,并迅速组成了抗震救灾报道组,张坤总编辑亲自担任组长,部署、指挥抗震救灾报道。前后方通力合作、密切配合,进一步探索了纸媒、微博微信、网站及融媒专题等全媒体互动、立体呈现的突发事件报道传播样态,体现了“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全媒体探索的创新精神,客观公正的专业精神”。

未雨绸缪,制定全媒体报道应急预案

今年6月9日,《中国青年报突发性事件全媒体报道应急预案(试行)》颁布实施。该预案对选题标准、报道原则、建立突发事件报道的应急机制、四级响应程序、一般操作常规等作了明确详细的阐述,可操作性强。

预案明确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报道内容的分工:即时发稿平台以抢发突发事件发生和进展的消息为主,《中国青年报》以重大突发事件的深度报道为主。

突发事件很多,中国青年报社下属全媒体不可能关注所有的突发事件,选题标准是:“一是重大,二是暴露出的问题要有普遍性和警示意义。”对一般的刑事案件、交通事故或区域性影响的自然灾害,不报道。

《中国青年报》所属全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坚持“准确、及时、理性、客观、中立”的报道原则,遵守媒体伦理,以尊重采访对象,不造成二度伤害,不煽动情绪,不渲染血腥恐怖等为报道准则。

根据突发事件线索的不同价值,预案明确规定了四级响应程序。一级响应程序是最高级别:报社领导认为突发事件特别重大,根据事件发展可将二级响应程序提升为一级响应程序,专门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报道小组,向前方增派记者,建立相关事件微信报道群,加大报道规模,中青在线全媒体报道专题上线,即时消息及时发中青在线和微博。美编及时制作图表在微博、网站、专题、报纸上呈现。评论部组织评论。

云南鲁甸地震裂度大,破坏性强,人员伤亡严重,事件特别重大,报社领导在地震发生当天就决定组织成立了报道小组,成为报社抗震救灾报道的指挥中枢。

报道组微信群成为突发事件报道的“中央厨房”

中国青年报社全媒体采编库和移动采编系统尚在建设之中。报道组专门建立了一个鲁甸地震报道微信群,前方记者、后方各媒体平台相关编辑(包括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黔青小伙伴等各传播终端的编辑)、相关跑口记者(如联系民政部、中国红十字会、地震局、公安部、交通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的记者)、美编和新媒体技术人员、报道组负责人和值班社领导均加入这个群。

前方记者的行踪信息、新闻线索、相关报道信息、报道提示、组稿计划等均在该群分享;选题讨论、前方记者给各数字媒体平台发送稿件、值班领导审稿及如何分发、呈现的指令等均在该群进行。有关抗震救灾的信息在这里充分流动,前方记者采访不再盲目;后方编辑组织策划有了更多的信息参考;减少了稿件的层层审核环节,提高了各数字媒体平台发稿的时效,作者及其他成员也可看到编后的稿件,发现差错也可及时提出,从而保证了各数字媒体平台抗震救灾报道的及时、准确。

前方记者白皓说:“这次报道明显感受到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之间的沟通顺畅,形成了合力,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体力、电能,提高信息传回的效率,我通常会选择在现场用语音发回信息,后方编辑和实习生马上将语音整理成文字稿在群里传回,我确认无误后,值班领导立即确定在中青在线或微博、微信中如何呈现,整个流程顺畅,编辑做了无名英雄。供主报的稿子中,每天清晨与后方确定当天采访方向和大致选题,迅速明晰采访内容,这让每天采写时心中踏实,最终,采写的所有稿件均见报。”

后方编辑王素洁在体会中也谈到:“前方记者采访的第一手资料第一时间发回,然后我们在后方可以很快地进行编辑和修改,同时,编好的稿子发到群里,不只是值班老总审核,其他同事看到后也能对稿子提出一些意见,也避免了更多差错。”

比如,8月4日清晨7时零4分,记者白皓在群中告知抵达震中龙头山,报道组负责人就要求他采写文字和拍摄图片,发中青在线和中青报法人微博。半个多小时后,他就在群中发了20多张灾难和救援图片,并语音播报了一个村民从外地回家寻找亲人的故事。后方微博和网站编辑马上加工处理,8时20分许,中青在线以《废墟上的生命赛跑》为题发表了一组现场震灾和救援图片。中青在线主编闵捷突破以往上午用报纸上的内容作为首页头条的惯例,要求突出原创,在群里指示编辑把《废墟上的生命赛跑》作为首页头条。三大法人微博也刊发。当天上午推送的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也打破主要推送当天报纸内容的惯例,主要推送了《鲁甸地震379人遇难 本报记者来自震中的报道》这一条,这在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历史上尚属首次。

此次中青在线网站抗震救灾专题制作水平较高,其中有一个时间轴呈现前方记者的图文报道,报道组负责人觉得很好,在群里建议在手机上传播。技术人员陈明、陈龙、李杰开展技术攻关,首次利用时间轴的移动应用进行记者的抗震救灾直播,精短的文字和配图,适合移动网络“快餐阅读”的需求。该移动应用手机媒体转发多,在媒体界反响比较大,有的中央媒体要求转载,这也为日后报道的类似移动应用积累了经验。

全媒体记者与UGC内容的优化

中青报这次抗震救灾报道的图片数量多,而且质量比较好,这很好地适应了微博、微信及其他手机端传播视觉化的需要。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前方的文字记者拿起了相机,“能文能武”。

对于突发事件报道,受灾区的条件所限,最好能派具备全媒体技能的记者去前方,以一顶三。

这次中青报抗震救灾全媒体报道没有原创视频,确实是遗憾。有记者建议,将摄影记者赋予更多新媒体报道的职责,流媒体呈现、及时的声音影像记录是摄影记者的优势,报纸上能采用的照片有限,不能完全反映摄影记者在灾区的辛勤劳动,应鼓励摄影记者制作用于网络传播的原创音视频短片。

UGC即用户贡献内容,是融媒体时代突发事件报道的重要组织部分。但这些来自论坛、微博、社区或救援队通讯员的线索或稿件的真实性有待核实、稿件质量也不高。我们要求后方记者连线时多方核实,补充采访,对UGC进行组织和整理,编辑精心处理和把控,使得这部分内容成为可利用的优质内容。

例如,在黄金救援72小时内,灾区和互联网上信息混乱。震中关注度高,但周边乡村有很多救灾盲区,一些求助信息真伪不知。报社专门安排一个记者带领实习生每天进行数十条灾区求助信息的真伪核实,每天拨打数十个救援组织、当地志愿者、村民及媒体人电话逐一核实排查。

战士谢樵遇难的消息,记者庄庆鸿在8月4日当天就获悉,报社认为须等到确认其下落再报道,但要做好准备,先采访谢樵的老家和部队战友。8月8日,这名战士的遗体被找到,证实遇难。我们在各数字媒体平台及时刊发了送别谢樵的图文报道。虽然部队提供了宣传稿,但后方记者仍做了大量的电话连线采访,证伪了一些其他媒体报道的不实信息,并找到了一些独家增量的细节:比如“一开始救援队名单里没有谢樵,他是主动增加的最后一人”。8月9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关于牺牲战士谢樵的报道《敬礼!接我们的英雄回家》,这篇人物报道图文并茂,血肉丰满,读后令人感动。

此次抗震救灾报道,中青报各媒体平台用了许多部队通讯员的稿件,丰富了报道内容。有的没有直接用通讯员的稿件,而是利用稿件中提供的信息作了可视化处理,如各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图《超万兵力投入地震救援》就是根据通讯员的稿件提供的数据制作的,这样简单明了,更适合网络传播。

不同媒体平台报道的特色与差异

此次抗震救灾报道,有《中国青年报》的官方网站中青在线、中青报三大法人微博、中青报微信公号、客户端黔青小伙伴等数字媒体平台参与,也有纸媒《中国青年报》参与。各媒体平台报道的主要差异是:数字媒体平台的报道“短”“快”“美”;纸媒报道“深”“精”“优”。

以前有一个误区,认为突发事件报道有电视台或网上滚动直播,是公共新闻,《中国青年报》没必要抢时效,也抢不过它们。但这次鲁甸地震成功的直播实践表明,关注的新闻点、现场可不一样,而且抢发的速度和别的媒体在同一个竞争平台上。

前方记者白皓每天都会选择一两个点进行微博图文现场直播,如龙头山镇小广场三姐妹救援、甘家寨大救援等,手机拍摄及时发回现场照片,语音传回信息后方编辑处理成文,这成为本次地震报道中微博内容呈现的主要形式。

白皓采写拍摄的李克强总理一行全体起立默哀的图文,在中青报法人微博和官方网站独家首发后,被新浪首页显著位置转载,网络媒体转载的都是本报报道,当天播发的新华社通稿没有这一细节,第二天播发的通稿才提到。

记者王鑫昕在去鲁甸的路上,在一个高速公路收费站看到大量民用车堵在抗震救灾专用通道,就随手编发了一条微博。这类消息其实报纸用不上,但有现场感,也有信息量,很适合网络的即时传播。同样被新浪首页转载。

何谓“突发事件”

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归为四类:“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8月9日,王鑫昕在中青报法人微博发了一组题为《烟抽了一半,睡着了》的图文报道。对此,人民日报新浪微博转发,其传播数据是:点赞3664、转发971、评论1285。

“美”就是可视化。中青在线抗震救灾专题不仅有许多图片,而且有可视化的时间轴直播,震中龙头山震前震后对比图,还有可视化的“记者足迹”网络专栏,让网友通过地图就能看到前方记者分别到达了哪些地方,采访到了哪些有价值的新闻。这项融媒体的探索得到了很多人的点赞。

在手机传播方面,除利用微信、时间轴移动应用传播外,中国青年报社新媒体发展中心还推出了另一个移动应用《鲁甸 温度》,精选的图片,配上前方记者感人的采访手记,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

一些网络交互技术在平面的纸媒上无法实现,因此,报纸的抗震救灾报道的可视化稍弱,但图文报道整体上更优。现场报道,图文并茂,生动鲜活,细节抓人,打动人心,较好的有《回家》(网上后方整理的报道比较粗糙,经记者补充、报纸编辑后的见报稿更加丰富、精美)、《为了最后五公里的尊严》《烛光寄哀思 照亮回家路》《泪别甘家寨》等;新闻分析融入现场细节,有理有据,透彻到位,如《震中期待打通更多生命线》《巧家山高路险救灾困难重重》《震后新家园何处安放》等;图片专题《立体救援》《废墟上的生命赛跑》《生死不离》等现场感强,信息丰富,质量较高。头版的“中青评论”《关注鲁甸 不只因为突如其来的灾难》仅在纸媒和电子版上刊发,受到有关部门阅评表扬。

猜你喜欢
中国青年报鲁甸突发事件
我心目中的“暖闻”——中国青年报的“暖闻·暖心”之路
众筹来的2018新年献词——中国青年报“强国体”出炉记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人物通讯的表达特色
让我轻轻地把鲁甸拥抱(节选)
目击
突发事件
从鲁甸地震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进步
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烈度分布与房屋震害特征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容易写错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