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萦千古情不散

2014-03-13 03:00张斗和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思妇仰天长啸长啸

张斗和

“啸 ”是人撮口发出的一种悠长而清脆的声音。东汉许慎在《说文》中这样解释:“啸,吹声也。从口,肃声。”他认为,“啸”是吹气之声,类似于今天的吹口哨。西晋成公绥在《啸赋》里描述道:“动唇有曲,发口成音。”

吟啸之风俗较为古老,最早可追溯于《诗经》。《诗经·召南·江有汜》:“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诗经·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这两首诗中,女主人公都是借“啸”抒发遭遇遗弃后的痛苦和愤懑之情。

魏晋时期,“啸”进入一个黄金时代。魏晋文人提倡放达,崇尚虚无,消极避世,雅好长啸。

据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谢安隐居东山时,曾携友临海观潮,风起潮涌之际,友人们非常恐惧,唯有谢安“吟啸自若”。

“啸”,凸显出魏晋某些名士那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风范。

《晋书》记载,王羲之之子王徽之喜好竹,听说吴中一士人家有一片好竹林,便专程驰车前往观赏。进入竹林后,他先是一番吟咏,继而就长啸不已。王徽之在大庭广众下长啸当歌,反映出魏晋名士超凡脱俗的孤傲清高情怀。

孙登和阮籍是东晋时期有名的“长啸手”。《世说新语》云:“阮步兵啸,闻数百步。”房玄龄《阮籍传》也说“(阮籍)嗜酒能啸”,并形象地描述另一隐者孙登之啸声“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可以说,这时的“啸”,成为文人隐士最有特色、最让人回味的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其声忽高忽低,或讽或怨,情态万状,变化不一。

美妙神奇的“啸”,成了一种既可泄愤又不会招祸的特技。

“啸”出现在魏晋或以后的诗词中,自然就能承载诗人的情感。变化多端的啸声蕴含着诗人们丰富的感情。

“啸”能抒愁苦、悲愤之情。

曹植《杂诗》云:“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这首思妇诗写得缠绵凄恻,哀怨动人。由于思夫心切,手巧的织妇日“不成文”,夜不能寐,孤独、寂寞、相思、离愁,一齐袭来,不禁发出“太息”“悲啸”。一声“入青云”的“悲啸”,极尽夸张之能事,突出了思妇内心难以遏制的痛苦和悲愁。

陆游的《霜风》中“身老啸歌悲永夜,家贫撑住过凶年”一句,营造出一种悲伤的气氛。诗人身已老,家境衰败又遇凶年,只能无可奈何“永夜”啸歌,真可谓“长啸当哭”,催人泪下。

“啸”亦能抒慷慨之情。

岳飞的《满江红》脍炙人口,其中有“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一句。一声“仰天长啸”,情绪激烈,感情慷慨。一个豪气干云、顶天立地的抗金义士形象跃然纸上。

“啸”还能抒闲适之情。

请看唐朝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一首《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中,“长啸”与“弹琴”并提,以声写静,让人感到月夜幽林之境竟是如此静谧,境中之人,又是如此悠闲自得,尘虑皆空。

“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南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里的“独啸”,宛若一首小夜曲,流淌在美妙的湖光月色的意境中,令人神思幽远,心驰神往。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妇仰天长啸长啸
虎出没
春 节
定风波·不绝长啸可凝听
长啸有利于身体健康
古人是怎么清洁口腔的?
苏轼和李清照词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对比
语录
同一叙事模式下的不同意蕴
至于吗?
歌唱中喉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