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镇老年护理院院内感染63例分析

2014-03-17 22:35方秋蓓
上海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老年护理院内感染危险因素

方秋蓓

摘 要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护理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某老年护理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发生的63例院内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院内感染发生的部位、年龄、基础疾病及住院时间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本老年护理院的院内感染率为23.59%,高于全国一般医院5.58%的平均水平,但低于综合医院老年科25.62%的水平。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及泌尿道为主,感染发生率与年龄、住院时间成正相关、基础疾病是影响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加强消毒隔离、规范护理操作是减少护理院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老年护理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02-0046-03

Analysis of sixty-three case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elderly nursing house in Changzheng Town

FANG Qiubei

(Changzhe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333, China)

老年护理院收治的老年患者其脏器功能处于衰退状态,多数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长期患病导致免疫功能减退,加上营养不良等,使其成为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为此,我们对2012年本中心老年护理院发生的63例院内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制定措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院2012年1月-12月共收治老年患者267人,发生院内感染63人,其中男39人,女24例;年龄68~99岁,平均(83.2±5.4)岁;住院时间89~1 762 d,平均住院(841.0±10.2) d。63人均患有慢性病,其中患1种慢性病的14人,患2种慢性病的45人,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4人,慢性病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主。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资料来自63例院内感染患者的住院病例、出院小结、院内感染报告单及院内感染控制科核实的资料等。由经管医生负责填写院内感染情况,内容包括感染发生部位、感染发生例次数、感染与死亡是否直接相关;影响因素调查包括:住院天数、是否进行侵袭性操作,是否长期卧床等。每感染一次,填写一次,经院内感染控制科核查,逐个登记。

1.3 诊断标准

按照国家卫生部医政司院内感染监控小组制定的《院内感染诊断标准》[1]:①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入院48 h后发生的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②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③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脓毒血症迁徙灶除外),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④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2 结果

2.1 院内感染发生率

267例老年住院患者中,确诊为院内感染者63例,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3.59%,高于全国一般医院5.58%的平均水平[2],但低于综合医院老年科25.62%的水平[3]。

2.2 院内感染部位分布

院内感染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占总感染数的69.84%,下呼吸道多于上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为其次,占23.81%(表1)。

2.3 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

院内感染率随年龄上升而增加,其中≥90岁年龄组院内感染率最高,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7,P<0.01);住院1年内的患者院内感染率较住院时间≥1年各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8,P<0.05);患基础慢性病>2种组的院内感染率高于1种疾病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3,P<0.05,表2)。

3 讨论

3.1 老年护理院患者院内感染率高

调查结果显示,本老年护理院患者院内感染率为23.59%,高于全国一般医院的平均水平。原因包括患者自身和医疗原因:①收治的患者多为60岁以上的老人,其身体各脏器功能减退、免疫力低下,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②住院期间的生活护理由仅经过短期培训的护理员承担;③受传统观念影响,患者习惯于关闭门窗造成病房空气不流通;④病房探视的时间和次数没有限制,增加交叉感染的几率。

3.2 院内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院内感染发病率与原发疾病及其严重程度有关。Hauer等[4]发现,心血管病患者院内感染率高达61.90%,而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院内感染率分别为20.20%,18.80%,14.00%。本组267例院内感染患者基础疾病为: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慢性支气管炎、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绝大部分患者患有上2种及以上慢性疾病。因此,这些患者更易发生医院内感染。

王江桥等[5]报道,年龄与院内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神经系统反应及敏感性降低,吞咽及咳嗽能力下降,从而更易发生院内感染[6]。本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与老年人长期卧床或伴有意识障碍,导致咳嗽反射降低,痰液淤积,对异物清除作用削弱[7]有关。本组院内感染率第2位的疾病是泌尿道感染。主要与男性患者前列腺肥大导致残余尿增多、尿潴留或排尿不畅而频繁导尿、甚至留置尿管有关;女性患者的尿布、尿袋不及时更换也是另一重要感染原因。

住院时间长同样是老年人发生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王江桥等[8]报道,住院>30 d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2.94%,住院<30 d者感染率为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2,P<0.01)。住院时间长容易造成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又可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形成恶性循环。本护理院患者的住院时间普遍较长,也是院内感染发生率高的原因之一。

不可忽视的是护理院护理工作的好坏与院内感染直接有关。如病房内床垫的污染,患者因长期卧床,各种分泌物可能遗留在床垫。如果只更换床单,不注意床垫的消毒与干燥,可能成为细菌的滋生地[9]。因此病房床垫也成为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10]。

通过对267例老年护理院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分析,较高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应当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针对可改变因素,提高老年护理院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质量,加强消毒隔离、规范护理操作,尽量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院内感染管理规范[S]. 2001-1.

[2] 吴安华, 任南, 文西毛, 等. 193所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 中华院内感染学杂志, 2002, 12(8): 561-564.

[3] 王琼, 孙晓春, 尹欣, 等. 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调查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4, 24(12): 1197-1198.

[4] Hauer T, Lacour M, Gastmeier P, et al.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tensive care unit:A nation wide prevalence study[J]. Anaesthesist, 1996, 45(12): 1184-1191.

[5] 王江桥, 于志臻, 赵尚敏, 等. 1840例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前瞻性调查[J]. 中华院内感染学杂志, 2000, 10(1): 41-42.

[6] 郑德泉, 董闽田. 急性脑卒中836例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J]. 临床军医杂志, 2003, 31(3): 45-47.

[7] 芦俊清. 33例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分析及护理干预[J]. 临床肺科杂志, 2009, 14(1): 135.

[8] 王江桥, 李玉娟, 王箭, 等. 2406例老年患者院内感染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3, 2(1): 33-35.

[9] 叶应妩, 王毓三, 申子瑜.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 3版.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762- 877.

[10] 郭强忠, 李文郎, 王晓霞, 等. 综合医院普通病房床垫细菌污染情况分析[J]. 医学检验, 2008, 5(19): 92-93.

(收稿日期:2013-06-15)

猜你喜欢
老年护理院内感染危险因素
我国老年护工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护理发展现状及趋势调查研究
2013~2015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高校护生开展老年护理服务创新模式的探讨
基于老年护理课程体系建设的中医内容整合和优化对策探讨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风险因子及其护理对策分析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