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并重 构建高效思品课堂

2014-03-17 15:44孙桂林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思品教者品德课

孙桂林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效性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核心诉求,而构建高效的思品课堂则是我们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由于教学对象的不稳定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手段的差异性,使得我们的思品课堂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是仔细分析我们所听过的示范课或者观摩课,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性元素,那就是高效的思品课堂,特别注重课前预习的先知性、目标制定的合理性和教学过程设计的趣味性。

一、注重课前预习的先知性

做好课堂预习工作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思想品德课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更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的实践性又往往表现在课前准备上。因为充分的课前准备可以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这肯定比传统的被动学习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前给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以这些问题为主线展开课前预习,通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初步了解新课内容,然后带着预习过程中的疑问和自己对问题的见解进入课堂。

二、目标制定具有合理性

著名的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曾经说过,有效的教学起源于教师制定的目标,也就是说进行有效教学的第一步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听过这样一节课,课题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者是这样设计的:让五个学生分别扮演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和外资经济这五个角色,学生先自报家门,再逐一说出各自的定义、地位和作用,最后在教师的示意下,扮演国有经济角色的学生带领其他四个学生奔跑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闹,学生玩得非常开心。不过静心思量,这种教学方法,除了表面上的繁荣以外,对于学生理解知识、培养能力、提升思想品德和达成教学目标没有帮助。

三、教学过程设计要具有趣味性

精心的教学过程设计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呢?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呢?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设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催化剂,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实践表明,学生积极主动、轻松活泼地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

1.课堂导入生动有趣

在思品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抓住导入新课这一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讲授新知之前,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领悟能力,精心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导入,使学生能够从一开始就抓住本节课的精髓。记得听过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学会调控不良情绪》,教者首先引用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接着他话锋一转,问:同学们,词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述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个英雄人物?这时,有的学生面带微笑,有的满脸疑惑,有的面面相觑。看到学生的表情,教者轻轻点了一下鼠标,屏幕上出现了“三气周瑜”的视频片段。教师问道:视频中的周瑜表现出了什么情绪?这种情绪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这样的命运结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教者则顺水推舟,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学会调控不良情绪。这样的导入趣味性强、巧妙至极而又水到渠成。

2.课堂活动组织有情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不断得以体现。波利亚曾说过:“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最深刻,也最易于学生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思想品德课要重在导行、明理并富有激情。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思想品德课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室,可以将之移到图书馆或者电子阅览室。在这些地方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丰富和完善学生的文化知识。

例如在学习《灿烂的中华文化》时,笔者就尝试着将课堂移到电子阅览室,给学生布置了以下作业题:请选择以下两个任务中的一个,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用网络资源查询)。

第一组:中华饮食文化

(1)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知多少——了解我国有几大菜系,各有什么特点。

(2)中华饮食文化故事知多少。

(3)餐具的智慧——说说筷子的妙处。

(4)提出你的健康美食小建议。

第二组:班级建议书

(1)探索发现我国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2)哭泣的古文明——收集我国遭人为破坏的古遗迹。

(3)查询我国保护古文物遗迹的有关法律。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思品教者品德课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初中思品课堂有效性的构建方略探析
班里那点事儿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知识改变命运
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对策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流失原因及分析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