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2014-03-17 20:49陆建华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赵国齐国商人

陆建华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新课程基本理念倡导历史教育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如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这需要教师对教学模式与教学评价方式进行创新。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需要重点考虑的便是如何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去理解和探究历史。

《秦朝一统》一课位于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其教学重点是秦朝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传统教学往往对秦朝统一的措施只是进行一番知识点的罗列,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悟不深。如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秦朝的统一措施呢?考虑到目前风靡一时的“穿越式”电视剧很是受初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喜欢,于是我在此教学环节穿插了一段“穿越”经历。

首先播放一段2分钟的电视剧《寻秦记》视频,带领学生进入秦朝。“穿越”过去之后学生的身份是(原)齐国商人。

情景设计:根据齐国的地理位置,商人认为此地盛产食盐。于是,商人决定从齐国买盐,前往赵国贩卖。在做买卖的过程中商人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1.路不好走,遇到很多障碍,且车轨不一,差点车毁人亡。商人只好骑马前行。2.到了赵国一打听,发现这里的每斗盐都比齐国贵好多。3.由于语言文字不同,商人的吆喝声没人能听懂,写了个很大的招牌也没人能看懂。后来多亏一个在赵国生活过的齐国人帮忙,用赵国的文字写了个招牌“卖盐”才有所好转。4.谁知赵国的斤两比齐国的大得多,一不小心,商人亏大了。5.商人卖掉货物,只得到少量的布币。而这些布币在齐国是不能用的,商人只好用它们买了些大米,准备前往魏国再搏一次。6.到了魏国,商人惊奇地发现,魏国的斗比赵国的小很多,而每斗的价钱又差不多。这个商人抓紧时机又赚了几笔。7.赚了钱的商人开心地来到韩国游玩,准备给自己添几件新衣服。他跟店员说,不用量身啦,我直接告诉你尺寸,做好了我来拿。8.玩得尽兴的商人把赚来的布币换成齐国刀币,取回来新做的衣服,准备骑马回国。9.然而由于骑马一路颠簸,刀币割破了布袋掉了出来商人却全然不觉,回到家发现自己辛苦赚的钱已经所剩无几。10.商人准备拿出新做的衣服穿上,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但是由于韩国的尺寸标准和齐国的不一样,商人将这些新衣服穿上身后发现自己穿的是“超短裙”。

每个出现的场景都在大屏幕上有相应的漫画展示,学生如身临其境,这种故事性极强并带有喜剧成分的情景设置,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此时教师提问:当时的秦朝统一后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很容易便答出:1.车不同轨,路不好走。2.书不同文。3.度量衡(长度、容积、重量)不统一。4.货币不统一。教师再问:请问当时的皇帝会采取哪些统一措施呢?学生也不难答出:1.车同轨,修路。2.书同文。3.统一度量衡。4.统一货币。

秦朝统一措施实施后人们的生活情况是怎样的呢?教师仍然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设计了穿越“续集”:假如重新穿越,回到此时的秦朝会遇到怎样的新场景呢?这次教师并不是陈述穿越场景,而是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续集编写。其编写要求为:仔细阅读历史书上的内容,不要出现穿帮镜头。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为激发,开始积极编写故事续集。他们的基本思路是差不多的。1.道路:畅通无阻。2.文字:写的字体是小篆,后来是隶书。3.斤两、尺码无需换算,经济交流很方便。4.货币:圆形方孔钱。

在两次“穿越”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理解了当时秦朝统一措施的影响是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社会的发展。而这点,也为后面评价秦始皇的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

《秦朝一统》是《变革与争霸》和《百家争鸣》发展的必然结果。本课的着力点在于通过对穿越时空这样一个新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相互探讨中掌握知识,切身体会到当时秦朝采取各项统一措施的必要性,以及秦朝统一措施对当时以及后来的中国历史的巨大意义。这样的课堂学生参与度高,学习兴趣也被激发,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参考文献

何成刚,夏辉辉等. 历史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庞丹丹)

猜你喜欢
赵国齐国商人
蜗牛的故事
言而无信的商人
老马识途
远水救不了近火
威尼斯商人
漫画哲理
一道竞赛题的多种解法
古法奇观
漫画哲理
秉笔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