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热点材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4-03-17 02:42刘娜娜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时事热点材料

刘娜娜

在新课程标准中,课程资源是一个新提出来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中主要提出了时事热点材料需要在地理教学中得到合理的应用,尤其是近年来,世界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如地震、火山、泥石流等。笔者根据自身教学中的多年经验,对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地质灾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结合国内外的一些理论成果,对我市高中地理教学中热点材料的运用进行调查,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式。

一、时事热点材料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激活课堂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对于地理课堂上主要学习的内容,学生通常不会亲身去接触,只会在精神层面上去理解,这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结合时事热点,通过对时事的关注,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极为有利的。如果只是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有的问题学生无法理解和消化,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挫伤。在地理课堂上参与时事话题的讨论,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举例来说,在讲述地球、月亮以及太阳之间的关系时,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在2006年,为什么春节没有大年三十?学生对于这个问题非常好奇,于是经过讨论的方式,他们终于知道,那是因为地球、月球以及太阳之间相对运动所形成的。

在21世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就是各国之间的教育竞争,所以关心教育的发展就是关心我国未来的发展。在教学中给学生讨论的话题和机会,开拓他们的思维,同时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才是教育的重点。

2.构建教材的新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材只是教育的媒介,通过对媒介的使用,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我国,长年的应试教育让学生养成了依赖的习惯,只有教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他们才会完成,在自己的意识中没有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我国当前的教育一定要改变学生的思想,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知道怎样去学习,让学生从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这样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二、 时事热点材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在课堂讲解时运用时事热点材料

教师在课堂上结合一些时事热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自内心想学,收到更好的课堂效果。如高中地理中提到如何解决城市问题,答案有两点,一是分散城市职能,积极发展中小城镇,并在大城市周围建设卫星城;二是进行城市规划,重视城市立法,加强城市的管理和建设。这两个知识点都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些困难。如果采用时事热点讨论的方式,举一些大城市的例子,比如上海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你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办法来解决?现在问题变得更具体,学生会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加上教师的分析,学生就会更好地理解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

2.在高考复习时运用时事热点材料

伴随着中学地理课程的不断改革,知识的学习和复习也要更新。在高考题目中,我们不难发现,题目主要是在时事热点的基础上设置的,加入时事热点成为主要出题方式。在高考复习中运用时事热点材料,这不仅是应对高考的方式,更是一种思维的训练方式,用最简易的方式来理解深层的问题。

如今,不管是在高考中还是在平时的模拟考试中,时事热点已成为出题的主要方式。比如2012年上海市地理考试卷中就出现了伊拉克战争和西亚地理问题,最近的“三农”问题,也是出题的热点。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归纳和分析,可以知道在题目中加入时事热点已经成为地理出题的趋势,所以不管在平时的学习还是训练中,教师都需要重视这一点,让学生也理解这样做的重要性。

3.在研究性学习中运用时事热点材料

目前的教育非常重视综合素质的教育,学生不仅需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也要学会怎样去研究学习。根据这一需求,学校开展了学习活动,在研究性活动中,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同学之间交换意见。这种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思维水平,更新思维方式。

三、 总结

我国的教育目标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从实践中,我们得知,在地理学科中加入时事热点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提高他们自身能力的需求。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时事热点的渗透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我们国家的未来才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责任编辑 陈剑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时事热点材料
时事绘
可爱的小瓢虫
4月高考热点关注
网约车(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
材料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
“新”时事类作文素材 点给你看
时事出版社等提供884种可供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