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能毁人,也能助人

2014-03-19 22:41晓林
现代家长 2014年3期
关键词:逆境女士爸爸

晓林

爱恨交加父子情

邵志鹏今年14岁,在上海市奉贤区一所偏僻的中学上初二。他是刚刚转到这所学校的,老师、同学都不知道他的来历,但对他很感兴趣,因为据说他曾在徐汇区某国际学校读书。那所国际学校实行全英语教学,学费每年30多万元,不是普通工薪家庭能够承受得起的,如今转学来这里,莫非家里遇到了什么变故?邵志鹏对以前的事绝口不提,他的妈妈邵女士也遮遮掩掩,好像保守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由于以前就读的国际学校课程难度较低,邵志鹏在新学校感觉学习非常吃力,而且,老师向邵女士反映,邵志鹏好像没有前进的动力,整天一个人不声不响地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上课不记笔记,下课不出教室,晚自习不做作业;夜里,有同学听到他躲在被子里小声哭泣。有一天早晨,邵志鹏没有出现在早操队列中。后来老师发现,他一个人站在宿舍楼的楼顶,望着楼下发呆。“这孩子有点不对劲啊,还是带他看看心理医生吧,别出什么乱子。”老师提醒邵女士。

在心理咨询室,独自来预约的邵女士小声向我倒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邵志鹏本来叫董志鹏,爸爸以前是某银行支行的行长,权力大,收入高,朋友多,所以邵志鹏才能像富二代那样就读于那所国际学校。半年前,孩子爸爸因违规贷款、贪污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25年,并被没收大部分家庭资产。因丈夫曾包养数名情人,生活腐化,邵女士不堪羞辱,愤然提出离婚。

“婚是离了,但我们母子的生活从此变得艰难起来。”邵女士说,“家产只留下一套房子,但也住不得,因为邻居们的白眼我受不了。我只好把房子卖掉,在奉贤区买一套小房子,准备在没人认识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最让我痛苦的是志鹏无法继续学业,只能转学。为了不让儿子受父亲的连累,我给他改了姓。他为此大哭了一场。现在,我们母子相依为命。想起这些,真恨孩子他爸爸呀!志鹏内心的痛苦我感同身受。他很爱他的爸爸,他爸爸也很宠他,现在慈父变成了贪官,高墙隔开了他们,一个14岁的孩子怎么能想通呢?他不可能一个人过这道坎儿。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解释。”她请求我,一定替她保密,不能向外人透露她的家丑,否则母子俩还得搬家,“最好,跟志鹏也别提,那是他的疮疤,揭不得!他好像有自杀倾向。要是再失去儿子,我也不想活了。”

我同情邵女士的不幸遭遇,但医治邵志鹏的心理创伤,不可能回避往事,因为那是病根儿。邵女士勉强同意了。

和邵志鹏谈他爸爸,的确是件困难的事。第二天,我花了一个多小时才让他开口。毕竟是个懵懂少年,一旦开了口,马上滔滔不绝,表现出强烈的倾诉欲望。谈起囚徒爸爸,他的泪水几乎没有断过。

“不管别人怎么议论,不管法院怎么判决,在我眼里,他始终是个好爸爸。”邵志鹏用胆怯的目光观察我,好像我会反驳他似的,“可是我现在见不到他。等他服刑期满,我都快40岁了,他都成了67岁的老人!这太残酷了!我现在都不能姓他的姓了……”

“志鹏,你恨法律吗?你觉得爸爸冤枉吗?”我问。

“我不恨法律,我恨爸爸。”邵志鹏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恨他贪赃枉法,恨他毁了我们的家,恨他欺骗妈妈,恨他把我变成没爸的孩子!”

我劝慰道:“爸爸触犯了法律,但他仍是你的爸爸,他爱你是事实,不必怀疑。你可以常去探视,见到他……”

“绝不!”邵志鹏咬牙切齿地低声怒吼道,“他让我没脸见人,我才不要见到他!再说,妈妈也不让我去见他。”听得出,他心里很矛盾。

“好吧,我们不谈爸爸,谈谈你的生活吧。”我改变话题,“听说,你在学校的表现让人很担心,是吗?”

“谁?谁担心我?”警惕的语气。

我笑道:“当然是爱你的人,你的妈妈、老师、同学,现在还包括我。”

“我有什么好担心的?我是罪犯的儿子,是姓妈妈的姓、来历不明的孩子,我还不如死了好,死了干净。”邵志鹏眼珠转了转,苦笑着说,“老师和同学担心我,恐怕是想知道我的底细吧?知道了好幸灾乐祸,好孤立我。我知道他们没安好心。”

第一次咨询,我基本掌握了邵志鹏的心理状态。父亲入狱、父母离婚、自己改姓转学,一连串的变故对他来说就像做了一场噩梦,让他猝不及防、难以承受,由此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他还是个孩子,对逆境想不通,痛苦又无处排解,加上妈妈的焦虑情绪影响,致使他失去了心理平衡,精神有崩溃的迹象。

我打电话向邵女士通报了我的诊断。我说:“现在看来,志鹏必须马上接受心理干预。我计划分两步走:第一步,引导他正确看待逆境,帮助他释放心理压力,防止心理状况进一步恶化;第二步,帮助他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增强抗挫能力,尤其是对他过于敏感的内向性格进行脱敏治疗。”

邵女士认同我的诊断,同意了我的干预方案,并急不可待地要求第二天就开始实施。

绝处逢生非侥幸

第二天是周末,我到咨询中心的时候,邵志鹏已经到了,坐在休息区拿着一本《人体内脏解剖图册》浏览着。我心里一动,引导他正确看待逆境,正好从这里入手。

在咨询室坐定,我问:“志鹏,你对人体内脏感兴趣吗?”

“是啊,很好奇,它们在我的肚子里,我却不知道它们长什么样。”

我说:“你看到的都是健康的内脏,如果病变就大不相同了。”

“怎么不相同?会变得萎缩、破碎吗?”

“也不一定。我给你讲一个医学典故吧。”我饶有兴致地说,有一位叫阿费烈德的外科医生在解剖尸体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病变的器官其实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糟,相反,在与疾病的斗争中,为了抵抗病变,它们的性能往往变得更强大。比如,死于肾病的患者,肾脏比正常人的大许多。他撰写了一篇论文,从医学的角度进行了剖析。他认为患病器官有可能由于跟病毒斗争而使器官的功能不断加强。如果有两个相同的器官,比如左右肾、左右肺等,当其中一个坏死后,另一个就会承当起全部的任务,从而使健康的器官变得强健起来。

“真神奇啊!就像足球比赛,守门员跑出来了,后卫肯定会退到门前补位。”

“神奇的还不止这些。”我说,“阿费烈德在调研中发现,有些颇有成就的视觉艺术家,视力居然不如正常人,有的甚至是色盲。他由此得出结论,生理缺陷不仅没有阻碍成功,反而是成功的激励因素。他把这种现象命名为‘跨栏定律,即竖在你眼前的栏越高,你跳得也越高,所以,一个人取得的成绩与他碰到的困难成正比。中国有个词语,叫‘愈挫愈勇,也是这个意思。”

“您说的道理挺怪的,好像一帆风顺是不好的事。”邵志鹏笑着摇头。

我耐心地解释:“一帆风顺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但现实生活中,做什么没有波折呢?遇到困难、身处逆境未必不是好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通过各种研究证实:人在没有受逼迫和激励的情况下,最多只能发挥自身能力的20%~30%;当受到某种逼迫和激励时,其能力的发挥程度可以提高到80%~90%。因此,逆境不一定是坏事。许多成功人士即使身处顺境也主动切断退路,以这种方式来激励自己,刺激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

“故意找罪受?真有这样的事吗?”

“当然有。”我说,“为训练小狮子自强自立,母狮子会故意把它丢在一个陌生的、无可依赖的环境中,让它在困境中挣扎求生,进而成为森林之王。老鹰为了让幼鹰学会坚强,会故意把幼鹰推下深谷,让它丢开对脚的依赖,学会飞翔。你一定听过‘破釜沉舟的故事吧?项羽故意切断自己的后路,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术逼迫士兵勇敢作战,以少胜多,大破秦军。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看来,逆境能毁人,也能助人啊。”

见邵志鹏若有所思,我趁热打铁:“生活在世上,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的压力,遇到重大挫折时感到沮丧甚至绝望也是正常的,问题是我们要迅速做出心理调整,勇敢正视现实,辩证地看待逆境。这些道理,想必你都明白,你只是对自己缺少一点信心。其实,家庭变故正在锤炼你的意志和信心,激发你的潜能,唤醒你心中沉睡的巨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我的责任?好好学习吗?”

“好好学习是对自己的责任,除此之外,你还要承担起家庭责任。”我说,“妈妈还沉浸在痛苦当中,你做儿子的,有没有责任让她快乐?经历如此剧烈的家庭变故,她对环境有恐惧感和不信任感,你作为儿子,有没有责任保护她?还有,你深爱的父亲正在狱中悔过自新,你有没有责任帮助他,给他温暖和希望?”

“您别说了……”邵志鹏以手掩面,痛哭起来。

“怎么?是这些责任让你感觉不堪重负吗?”我小心翼翼地问。

“不,是因为以前我做得太少!我太不爷们儿了!”

帮助一个14岁男孩正确看待逆境,一两次谈话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以后的心理辅导中不断加强,不断深入,还需要邵女士的积极配合,才能最终见到效果,因为邵女士面临着与儿子类似的心理危机,若不根治,难免相互影响。

风雨过后见彩虹

邵女士性格内向,原来生活上对丈夫依赖性较强,突然面对严峻的局面难免惊慌失措,这表明她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较弱,所以,有必要对她进行单独的心理辅导。

我告诉邵女士,同样的压力,不同性格的人感觉不同。内向型性格的人对压力比较敏感,对自己的感受比较在意,因为他的心理活动指向自己,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是有能量的,这种能量必然要找渠道释放出来,如果性格内向的人把渠道堵住了,负面能量堵在心里,人就会感到累,久而久之,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邵女士说:“身处逆境就像逆水行舟,累了谁都想放弃,随波逐流。但我知道这样不行,我必须振作起来,我要为儿子着想,可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当务之急,您要学会自我减压,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我告诉邵女士,“您要学会自我觉察,知道自己天生就是对压力敏感的人。自我觉察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如果不能自我察觉,非理性就有可能走向极端。除此之外,充足的睡眠、有营养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对信任的人倾诉等,都对心理减压有所帮助。”

具体做法,我向邵女士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适度宣泄。当一个人受到生活打击时,用意志力量压抑情绪,谈笑自若,这样只能缓解表面紧张,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善于心理自救者总是选择合适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痛苦,比如对自己的至亲好友诉说心中的委屈和痛苦,或者诉诸文字,让心中的苦水流淌出来,或者干脆在适当场合大哭一场、大叫一番,这也是陷入心理困境的最佳自救策略。

第二,承认现实。不幸已经发生,所有的创伤已经形成,既然已经无法挽回,就该宽慰自己,承认现实,其结果会比垂头丧气、痛不欲生好得多。

第三,升华痛苦。创伤和挫折常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压抑和焦虑。如果一味地憋气愁闷,颓废绝望,其实是用已发生的不幸在心理上惩罚自己。善于心理自救者,能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努力化创伤为动力,将不良情绪升华为一种力量,投入到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益的事情中去,在获得成功的满足时,也消除了压抑和焦虑情绪,达到积极的心理平衡。

第四,及时交流。正在禁受心理折磨的人应多和亲友、同事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多与那些关心你的人在一起,寻求良好的心理支持。

第五,转换视角。有时候,同一现实或情境,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陷入心理困境,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可能发现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在审视、思考、评价某一客观现实情境时,学会转换视角,换个角度看问题,常会淡化消极情绪。

对邵家母子的心理辅导持续了14个月,效果逐渐呈现,邵志鹏的学习成绩提高不少,英语优势在班里很突出。上周,邵女士打来电话,说她带儿子去探视前夫了,前夫明确表示,出狱后想与她复婚。

“那您的意思呢?”我迫不及待地追问。

“我在考虑,要不要给他一个弥补过失的机会。不过,志鹏强烈赞同我们复婚。”

我为她语气透露出的兴奋而感到高兴,她和儿子已走出逆境的风雨,看到了新生活的彩虹。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逆境女士爸爸
女士不停买衣服的背后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让你更强大
这位女士一个月读了100本书
女士找茬
我和爸爸
完形填空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