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培养目标的检视与建构

2014-03-19 02:59倪强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评价教育

倪强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是工作的方向。明确了教育培养目标,于教师而言,就行有所依,动有所循;于学生而言,则学有所规,习有所范。但是打开互联网,输入“初中教育培养目标”,几无相关信息。本文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现行的教育实践为基础,全面阐释了初中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与操作体系。

初中教育 培养目标 检视 建构

一、问题透视

近年来,许多初中“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与时代的要求、社会的期盼仍有差距,尤其是在教育培养目标上有许多方面亟待完善与提高。

1.现象

(1)偏重应试,放松素质养成

花季雨季的孩子,应该有欢乐的笑脸。但是,放眼望去,在孩子成长的星空里,如山的课业涌起重重愁云;如海的难题翻起层层波澜。以升学为主要目标,这在一些学校已成了毫不隐讳的事实。

(2)偏重尖子,冷落低分学生

有的学校,每次考试后都要对学生重新排座位,让优秀生坐在中间两排“黄金地段”。“边远地区”的学生,上课睡觉也行,看小说也行,只要你不打扰别人。唯有坐在中间的两排学生,才是老师关注的对象。有的学校则无视上级部门严令禁止,名义上说是贯彻因材施教,而实际上还是把学生分为快班、慢班,分别办成了加强班、维持班。

(3)偏重认知,忽视非认知因素

健全的心理素质与和谐的人格,离不开良好的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事实上,不少学校过分注重认知因素,忽视非认知因素的培养,不仅难使学生成才,而且难以形成学生健康的心理,对个体成长和社会稳定都会留下难以估量的隐患。

2.成因

(1)涵义不明确

迄今为止,不少人常把“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混为一谈。其实,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培养目标则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影响、制约着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是一般与特殊、普遍与个别、总与分的关系,依次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2)上下不接轨

虽然人们经常言及培养目标,但对教育培养目标的制订、贯彻、督查基本上仍处于各自为阵甚至缺失的无序状态。教育主管部门尚未用行政法规的形式作出规定,总给人行无所依,动无所循的感觉。

(3)前后不配套

小学生的教育培养目标与初中生的教育培养目标不同;初中生的教育培养目标与高中生的教育培养目标迥异。制订教育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定位而不错位、到位而不越位”。现在的情况是彼此间缺联系、多交叉、无分工、少协作。

(4)考评不到位

有布置无检查,有要求无考评,即使有了明确的教育培养目标,也会形同虚设,到头来仍会是一纸空文。

3.影响

一是带来教育内容处理的失真。具体表现为:①自作主张,更改课程计划。比如,有些学校在初二、初三均增加了授课时数,增加的均是中考科目,初三年级的音、美课基本上不能保证。②自以为是,限制课外阅读。如今在有的学校,课本成了教育内容的唯一载体。打开学生的书包,乍一看是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可是细一瞧就会发现,所有这些书籍,全都紧紧地“团结在课本周围”。③自我封闭,脱离社会生活。在一切为了升学的目标导向下,不少学校只希望学生一头扎进书堆中。

二是带来教育方式选择的失误。具体表现为:①重注入,轻启发;②重知识,轻实践;③重态度,轻方法;④重管束,轻放手;⑤重惩罚,轻疏导;⑥重言教,轻身教。

三是带来教育评价导向的失当。具体表现为:①评价过程失当。有的教师不顾上级部门的三令五申,不但要公布分数,还要从高到低加以排列,想藉此激励学生奋发向上。②评价结论失当。有些教师常以昨天的眼光看待今天的孩子,或以成人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孩子。

二、体系建构

1.建构原则

(1)操作性原则

培养目标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即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作的规定”,培养目标的建立应将宏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结构化、细目化,进行更系统化的诠释,以促进并推动一线教师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并贯彻党和国家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与目标。

(2)可测性原则

培养目标对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后所需要达到的能力和素养作出了规定,因此,在学生培养目标引领下,考察学生是否达到所规定的能力或素养,可以用以检验和评价教育效果和学习结果,同时也可以用以衡量教育质量,优化教育评价模式。

(3)发展性原则

培养目标的着眼点是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和自我的终身发展,应以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为导向,并能对当前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4)简明性原则

初中教育培养目标实际上是由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依赖的一系列子目标组成的综合体。制订目标体系表,有利于了解一个系统内目标的全貌,从而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自觉性和预见性。

2.理论依据

(1)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十八大最新提出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根据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实践能力和身体心理等方面素质进行全面考量。

(3)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确定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符合义务教育的要求。即要对儿童和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

(4)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教育必须遵循学生发展的内部规律,因而确定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3.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初中教育三级培养目标

三、策略分析

1.分层次发动,营造“强磁场”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施行者与组织者,他们的教育观念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教育行为;家长是制订与实施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的教育观念直接反映了教育培养目标的社会认同水平。为此,我们应通过多种途径、多样形式,努力使全体教师与家长真正实现认识上的“四个转变”:第一,目标观的转变,由基础教育为构筑教育“金字塔”服务,转变到为提高民族素质服务;第二,人才观的转变,由唯升学者是人才,转变到多渠道成才、多规格育人;第三,质量观的转变,由以分数定人才、以升学论效益,转变到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第四,施教观的转变,由只对少数学生负责、只对学生升学负责,转变到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学生终身负责。

值得指出的是,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客体,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的认识如何,直接影响到培养目标的展开度与达成度。为此,我们应认真开展有关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对教育培养目标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由此,教师、学生、家长,三方联动,同打一个号子、同挑一副担子、同闯一条路子,方能为达成教育培养目标创造出更加协调的环境和更为广阔的天地。

2.全方位攻坚,改造“指挥棒”

虽然近年来中考(包括高考)备受诟病,但在没有找到更好地甑选人才的办法之前,中考无疑仍是初中教育的指挥棒与风向标。自从南通市列入“推进中考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改革试点”地区后,我市已专门研制了“推进中考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切实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不断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测试和文化科目考试相结合的中考改革模式。在考试内容上,要切实贯彻“依据课标、考查能力、紧扣教材、贴近生活、控制难度”的中考命题原则;在考试形式上,将一次性评价录取变成综合多次评价后录取,学生初一、初二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定结果应作为中考录取的重要依据。

(2)积极探索自主招生、推荐录取、注册入学等多样化的高中招生录取方式。一是进一步扩大优质高中定向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指标生比例,促进初中学校均衡发展。二是改革热点高中录取方式,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生面试制,扩大招生学校对推荐生、特长生的选择权。三是试行中等职业学校申请入学、注册录取,满足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3)建立与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办学和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机制。一是根据国家课程计划,统一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时间。二是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课业负担的全面性、常态性监测机制,对学校课程开设情况和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督察,并公示结果。

3.多维度保障,打造“测试仪”

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主要根据,以“初中教育培养目标”为基本内容,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评价考核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全面性。评价者要广泛地、充分地、全面地占有评价信息,对评价对象的基本素质、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价。既要体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又要关注评价方法的综合性。

(2)互动性。评价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交流互动,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参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反馈性。应该从两个方面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一是通过教师向学校提供学生的素质现状,学校应该给予哪些帮助等有关信息;二是向学生提供其优缺点,及怎样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和提高的信息。

(4)差异性。评价中要关注学生的不同思想、文化、身心发展基础,要看变化、看发展、看进步,而不是片面追求评价标准的统一性。

评价是一把“双刃剑”,悉心运筹评价策略,精心采用评价方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用“望远镜”向前看,看一看自己今后还该做些什么;用“放大镜”左右看,看一看自己的同学已取得了哪些成绩;用“显微镜”仔细看,看一看自己还有哪些潜能没有开发,进一步定好位、设好标。如此评价,方能“震动大、波动小”,方能让学生树立恒心、充满信心、更加用心。

4.有机化推进,筑造“防火墙”

我们在欣慰课程改革实验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课程改革的实际困难和诸多问题,如把自主、合作、探究绝对化;一味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自主成了“放羊式”的翻版;合作讨论成了必经的教学环节;无需探究的问题也在探究;只有赏识表扬不能批评惩罚等等。因此,在深化课程改革的时候,应特别注意防止以下几种倾向。

(1)形式化。形式化是课程改革的毒瘤,不铲除就难以收到实效,从这一点看,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追问和深思的。

(2)庸俗化。迎合时尚,新招迭出,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要知道教育上的任何投机行为,最终必然是以牺牲学生根本利益为代价的。

(3)口号化。有些学校的所谓“经验”,其实只不过仅仅是在教育实践中生硬地搬用了、套用了一些口号而已。须知,这场课程改革缺少的不是理念和口号,而是扎扎实实勤勤恳恳的实践和探索。

(4)绝对化。绝对化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在课程改革上的极端体现就是提倡新的、彻底否定旧的,或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

5.整体性引导,铸造“主力军”

工作中,既需优化与完善教师的智能结构,更需更新与提高教师的思想观念。如果陈旧的思想不转化,传统的观念不改变,改革只能是空中造楼、水中捞月。对于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而言,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强烈的改革观。要勇于砸碎旧的课堂链条,打破旧的教学环节,在继承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优点的基础上,着力引导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还要在学习中自觉培养自己的观察、思考、想象等能力,并大胆破除对古人、对书本、对老师、对权威的迷信,敢于标新立异,勇于大胆假设。

(2)树立真正的主导观。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切实做好“主导”、“主体”之间的协调工作,凡是学生能自己看懂的要指导学生去看;凡是学生能说的,要鼓励学生大胆去说;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要启发学生自己去解决,放手让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从而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发展。

(3)树立新型的师生观。从教师角度而言,应当做到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必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4)树立鲜明的效益观。效益是检验教学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没有效益的课是失败的课,缺乏效益的活动是冗余的活动。当然,课堂教学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往往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关。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形成坚强的意志和性格,在愉快的“旅行”中,兴趣不断点燃、思维更趋活跃、情感受到激励、能力得到培养。

新的课程、新的理念,拨动着教师心底的涟漪,激发着教师智慧的浪花,在改革的征程中,我们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既要珍惜奋斗后的成功,更要致力于成功后的奋斗,一着不让、一丝不苟,唯如此,才会使我们的初中教育不断跃向新的层面,实现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4] 孙孔懿.教育失误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5] 孙建军.生命课堂.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6] 陆炳炎.素质教育(教育的理想与目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 辛涛等.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8] 刘桂萍.学生培养目标与教学管理有机整合的探究.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11).

[9] 彭泽平.培养公民还是人才——对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10] 凌飞飞.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培养目标.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2).

[11] 吴慧珠.对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的认识.人民教育,1993(3).

[12] 陈敬朴.日本中小学怎样确定培养目标.中小学管理,2005(3).

[13] 李艳、李双名.简论农村教育的培养目标.学术交流,2005(5).

[14] 李小波.关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5(6).

[15] 焦佩婵.农村普通初中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中国农业教育,2009(6).

【见习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评价教育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医学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