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 深入推进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2014-03-19 07:20范永丽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22期
关键词:太原市学期课程体系

范永丽,付 杰

(太原市卫生学校,山西 太原 030012)

1 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背景

一直以来,我校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与教学工作安排完全由学校单方面决定。在这种模式下,教学与临床实际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直接影响着我校毕业生的质量,导致毕业生就业率严重下降。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认识到,如果不对我校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合理改革,如果没有企业、医院参与我校的教学指导工作,我们的教学工作就无法与临床有效接轨。在学生自学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护考)前针对性的辅导,大多数学生就无法拿到迈向就业岗位必备的“敲门砖”——护士执业资格证。因此,我校课程体系改革迫在眉睫。

2 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过程

2.1 制订方案,统一思想

为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和要求,我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对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进行了正确定位,将课程体系建设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制订了《太原卫校课程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转变职业教育观念,提升就业能力”为落脚点,让更多的医院和企业成为我校课程体系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参与者、思考者与促进者。

2.2 注重护考,重置课程

根据国家针对卫生工作者必须持证上岗的规定,为提高我校应届毕业生的护考通过率,使更多学生在毕业时就能拿到护士执业资格证,我们吸取了齐齐哈尔市卫生学校的教学经验,将教学计划由原来的“42”组合改为“321”组合,即校内理论课3个学期,医院和企业实践2个学期,最后1个学期专门用来进行护考前针对性辅导。同时,删除了与岗位标准联系不紧密的课程,在专业课时总数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理论授课时间由原来的4个学期改为3个学期,每周比原来增加8个课时,其中,实践技能课增加了180个课时。另外,将部分课程前置,如把医护礼仪、安全知识、急救医学及简单常用的护理操作技能课程融入新生的入学教育中,形成一套卫生学校独有的入学教育课程体系[1]。

“321”组合之“3”:3个学期的理论课学习内容主要是课堂讲解和开展高强度的校内实训,实训项目包括护理、助产必备技能50项和农医、药剂必备技能20项。通过小班面授、逐项示范、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技能,再通过竞赛和出入口考核等多元化考核评价环节,使学生达到“出校入院”标准。

“321”组合之“2”:针对学生2个学期的临床实习,我们制订了前中后3期不同的考核目标,包括实习前理论考试和各专业必备基本技能考试全部通过者方可下临床实习;实习中实行严格的月考制度,以“我要上台”大型系列知识竞赛为载体,以护考题库建设为途径举办专业、人文与技能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获奖选手授予“白衣战神”的荣誉称号,并在毕业考试中享有免考一门课程的奖励;实习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技能操作考核,检查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

“321”组合之“1”:学生实习结束返校后,用1个学期的时间辅导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在帮助他们继续深造的同时也提高了我校的对口升学率。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护考前针对性辅导,提升护考通过率。

2.3 课题引领,课改先行

我校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得到了太原市教科研中心、太原市卫生局多位专家的大力支持,专家多次进入我校,通过深入课堂听课、组织教师座谈等,为我校课程体系总框架的制订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众多宝贵的意见。2012年,在我校省级科研课题《中职卫生学校如何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的引领下,我校医学教研室成立了护理、助产、药剂、农村医学4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子课题研究小组。同时,我校进行了不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行了合作探究型、案例导入型、模块组合型、现场操作型、综合应用型5种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管理方面,我们制订了“推门听课”制度,举办了“观课议课”、“学案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多项专题讲座,形成了人人参与课程改革的新局面。

2.4 依托医院,强化师资

从2012年开始,在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临床教师每年利用寒暑假深入太原市二院、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太原市传染病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等地进行临床实践,制订了《太原卫校教师临床实践方案》,要求临床教师必须每年到临床一线实践30天,而且实践结束后要做汇报交流,共同改进教学环节。我校还通过其他途径如国培计划,积极使我校专业教师“走出去”,到临床一线与医护人员面对面学习,用临床岗位标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保证传授给学生实用、标准的临床技能。2013年我校依托行业背景,联合行政手段,具体落实培养“双师型”教师计划,将太原市二院、太原市妇幼保健医院、太原市第八人民医院列为我校3所非直属医院,旨在建立起一套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长效机制。另外,我校常年聘请太原市内各大医院医护人员承担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我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国家护考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发现,单一型教师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护考改革的要求,于是我校领导果断提出了师资队伍转型发展培养计划,即教师要从单一型逐渐走向复合型。学校鼓励教师通过主动学习承担起第二门学科的教学任务,既解决了我校部分教师课时量不足的问题,又加强了护考师资队伍的建设。

2.5 教考分离,多元评价

我校理论课实施教考分离,各专业教师分课程、分题型、分“出口”进行题库建设,录入电脑后由计算机按设定的试卷要求随机抽题,完成智能组卷,实现题库信息化管理。学生的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课成绩、卷面成绩3个部分组成,占总成绩的比例依次为10%、20%、70%,形成了师生互评、院校互评、以“入口”评价“出口”的多元化评价机制。

3 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工作成效

多年来,我校全体教职工依托课题,凝心聚力,在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校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成效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学生护考通过率提高了,主动来签约的单位多了

我校2013年护考通过率较往年大约提升了10个百分点,对于我校首届护考辅导班来说,成绩可喜可贺。我校开展的乡村医生学历教育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到村卫生所服务。2011年9月,太原市卫生局主动联合我校,开展了首批“村来村去”乡村医生订单培养工作,填补了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实习的空白,实现了与乡镇医疗机构的紧密结合。2012年5月,我校与山西益源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签约,其不仅针对药剂专业在校内建立了模拟仿真药房,还为我校学生提供了带薪定岗实习的机会,优秀实习生可以优先被其录用;同年,我校还与北京金鑫然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签约,实现订单培养。2013年9月,我校50名学生与山西红十字口腔医院签约,进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同年10月,山西九针中医院院长亲自来我校考察,有意愿与我校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

3.2 教师荣誉增多了,师资队伍强大了

在师资队伍转型建设培养计划的影响下,我校先后有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承担了第二门学科的教学任务。在各种竞赛中,我校教师脱颖而出:2013年5月,在山西省第七届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中,我校闫婧老师获得教师组静脉输液一等奖,席岁月老师获得教师组氧气吸入法三等奖。此外,在学术研究方面,我校仅2012年就有40名教师参加了全国各种学术会议及教材的编写工作,其中8人分别担任主编和副主编,24人担任编委。在2013年9月人民卫生出版社举办的全国第二轮卫生中职教材编写申报过程中,我校有24名教师踊跃报名参加教材编写工作。相信在这种氛围下,将会有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中来,推动我校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

3.3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了,社会影响力增强了

近年来,我校在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引领下,获得多项殊荣,先后有来自全省各高等医学院校和各大医院的50多位专家参与到了我校的教学指导与研究工作中来。2013年,我校被授予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五星级称号,获此殊荣的学校在太原市只有两所。与此同时,许多民营专科医院和二级公办医院纷纷主动来我校要求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在五星级荣誉称号的鞭策下,全校上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爱人知人、爱身知己”的核心价值观已经渗入校园整体文化建设中。山西省财政厅、太原市教育局对我校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先后下拨专项经费近一千万元用于我校实训基地建设。同时,我校还成为了山西省生命科学教育基地、太原市遗体捐献接收站、天津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源基地、天津市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生源基地,并荣获了“太原市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奖”、“太原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成绩奖”等,诸多的荣誉提升了我校的社会地位。

[1]王正毅.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9-11.

猜你喜欢
太原市学期课程体系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