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物理题目难度八因及难度控制八法

2014-03-20 23:48居殿兵
物理教师 2014年7期
关键词:选项试卷试题

居殿兵

(江苏省高邮中学,江苏 高邮 225600)

为了了解学情、教情和选拔优秀学生,常常要对学生进行检测和考核,教师要根据不同要求命制各类试卷.有时是过关性考试,有时是选拔性考试,有时要压一压学生的傲气,有时要鼓一鼓学生的士气,这就要求命题者对试题的难度要心中有数,并且要能够根据总体要求,变换具体题目的难度,使之达到预设效果.本文就题目的难度作一介绍,对物理题难度成因、难度控制方法谈谈个人的看法.

1 题目难度和难度系数

题目难度是反映试题特征的一项重要指标.题目难度顾名思义就是题目的难易程度,反映题目难易程度的指标称为题目的难度系数,有时简称为题目难度.难度系数可以理解成“容易度”.难度系数数值越大,可以认为试题总体越容易,反之,难度系数数值越小,则表示试题难度越大.

事先可以对试题的难度系数进行估计,但是一套试题或一道题目的难度系数最终要考完以后才能知道.最常见的算法是用参加考试的人平均分除以试题的总分,或者用参加考试的人的总得分除以所有试卷的总分.

对一道题来说,也是这样.例如一道题是4分,共有100个人参加考试,其中30人做对了,得4分,50人半对,得2分,那么参考人共得30×4分+50×2分=220分,再除以总分400分,得到难度系数0.55.

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系数在0.3-0.7之间比较合适,整份试卷的平均难度系数最好掌握在0.5左右,低于0.3和高于0.7的试题不能太多.

2 物理题目难度形成的因素

题目的“难度系数”是由实际得分除以满分而来的,故各种导致考生失分的因素就必然都要归入“难度”的范畴.造成物理题目难度区分的因素可以归纳如下.

(1)研究对象多寡个数.

研究对象是单一的,还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这是导致难度区分的首要因素.若题目中只涉及到一个物体,学生不要思考,直接作为研究对象,难度低.若有多个物体,就要进行必要的选择,难度明显提高.

(2)运动过程复杂程度.

单一过程问题,一目了然,直接列式、计算,题目难度低.若题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过程,就加大了心理压力和选择、判断、计算的工作量,也加大了出错的几率,难度增加,难度系数减小.

(3)数学运算繁简程度.

有些题目本身不难,但所列方程个数较多,最终结果有根式、分数、特别是分数还除不尽时,计算很繁,会让学生不敢相信自己的解法和答案,反复检查,耗费了时间,必然影响这道题目的得分,还会影响到其他题目的解题时间,使整卷难度系数减小,也即影响试卷的难度系数.

(4)概念理解领悟程度.

同样的题目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或不同年级的学生得分也是不一样的.当某知识点的难度本身超越了学生的现有认识水平,它决定了只有少数心智发育较早、天赋较高的学生才能领会它,它的难度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体验:高一时,教师怎么讲也讲不明白、学生怎么听也听不懂的东西,到高三时,教师不讲学生也明白了,这就是认识阶段性的体现.

(5)知识板块综合程度.

涉及知识点的数目多少、领域宽广程度不一,需要调用的解题手段(如动力学、守恒定律)、解题方法多样(如图像法、讨论法),或需要较深奥的数学知识(如三角函数、极值讨论),等等,都会使题目的难度增加,难度系数减小.

(6)创新题目新颖程度.

题目情景新颖,与现实生活和科技前沿相结合,考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和常规模型相联系,必然导致得分低,难度系数小.如果时间足够,还是能够破解它,解出问题,但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

(7)阅读审题麻烦程度.

有不少题目,特别是信息给予题,有冗长的表述、摆出“不实用”的背景材料,已成为当前的时尚.要在短时间内读懂中心思想、提取有效信息、找到对应物理模型,这无疑是极大的考验,一般难度系数较小.

(8)分析求解开放程度.

大多数题目都有明确的求解要求,学生也做习惯了.但在近年的试题中,出现了不少开放性题目,学生不知道要答什么,或要求解出什么,学生读过题目后是一头雾水,得分必然很低.

除了这些因素外,难度还受到题目编排时给学生造成的心理波动的影响、受到教师传授知识时侧重安排的影响、受到生源素质、考试环境的影响,整张试卷的难度还受到题目摆放位置的影响,等等.

3 物理题目难度控制的方法

(1)选择类型变换.

物理试卷中有单选题也有多选题.同一道题目,若放在不定向选择位置,难度较大.单选多选分开后,得分率明显提高.对于某些题目,若有3个选项正确,放在多选位置,学生往往会漏选,得分率不会太高,若改为选择错误答案,放在单选位置,得分明显要高一些,题目难度系数增加.

物理选择题选项一般是4个,根据需要,调整为3个,得分率也会提高一些,题目难度系数会增加.

将多选题改为组合题,学生的得分率明显提高,也是调整题目难度的一个常用方法.

(2)问题顺序调整.

计算题问题的顺序和选择题选项的顺序对题目的得分率影响较大.对于一道题目来说,学生往往是按问题的顺序求解,当中途有一问较难时,就做不下去了.若下一问与前面问题无关,可调整到前一问,得分率会增加.

对于选择题来说,可以通过选项位置的放置,体现不同的难度.例如,江苏省2010年高考卷第9题,题目本身很难,但命题人将选项作了调整,应用排除法可轻易排除前两个选项,而本题又是多选,肯定选后两个选项.若要增加难度,减低难度系数,只要调整选项顺序,让学生先遇到一个难以判断的选项就行.教师要根据试卷整体难度要求,合理调整问题和选项位置.

(3)干扰信息设置.

对于计算题来说,信息多了以后,题目变长,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提取有用信息,难度必然加大.若要增大难度系数,要去掉一些无关的介绍性文字,使学生阅读、审题轻松些.

对于选择题来说,若选项文字表述相差不大,会对学生起到很大的干扰作用.对于一些计算类题目,有数量级相差不大的选项时,难度也会增加不少.

(4)定性定量转换.

同一道题目,一般说来,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难易度是不一样的,可通过两者间的变换实现所要的难度.例如,试分析跳伞运动员团身落地的道理,学生往往不知道从何处入手.若给出数据,直接告诉学生计算运动员落地时受到地面的作用力要简单些.再如,对于金属框以一定速度进入磁场的运动状况,定性分析较容易,只要答出匀速、加速、减速就行.若有具体数据,就要进行计算、分析、比较,确定究竟是哪一种运动,难度要大些.

(5)物理情景变化.

考查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情境下难度是不同的.比如,考查电源的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电路中只有电源(有内阻)、滑动变阻器时,最简单.当在电路中增加一个定值电阻,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要将定值电阻看成内阻的一部分,用到等效的思想,难度大多了.若再将滑动变阻器设计成两部分并联后接入电路,又难了不少.

(6)求解问法改变.

假如是这样一道题目:一个带电体受到重力、拉力、电场力作用,且重力、拉力做功易求,速度从v1变到v2,如果题目是要求电场力做功,学生一般都能直接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出答案.如题目直接问带电体的电势能变化是多少?很多学生就无从下手了,题目难度显著增大.若题目是先问电场力做功,再问电势能变化,不少学生都能根据电势能变化与电场力做功关系求出结果,难度界于前两个问法之间.由此可见,一个题目问哪一个量,怎么问,分几问,对题目的难度有直接的影响.

(7)开放程度变化.

学生往往习惯于在题目中写出具体要求解的物理量,学生按步骤去求解就好了,难度不大.当题目最后的问法改为“根据题目中的说明和数据能求出哪些物理量”时,学生就感到无从下手了,难度增加很多.

(8)设问梯度增减.

对于某一道题目,将一个较难的题目分解成几个小问题,且层层深入,将减小题目的难度.反之,一步到位提问题,将增加题目的难度.

对于一份试卷来说,除非要刻意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试题不宜呈现反向的梯度分布.因为这样极易打击学生自信,使不该出错的容易题也出现错误.试题难度呈正向分布时,难点的分值也不宜分配得太大.

难度控制有方法,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收放自如,难易转换,实现考试预设的评定、诊断、反馈、预测和激励等多种功能.

猜你喜欢
选项试卷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