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

2014-03-20 06:25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郝赪
大众标准化 2014年11期
关键词:国家标准服务质量标准化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郝赪

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是时代要求

我们已进入普遍有闲时代,国民的休闲需求正在日益增长。国民休闲需求的充分满足有赖于各类休闲服务的有效供给,其中重要的一类就是城市公共休闲服务,特别是在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人口比例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这类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是主要由城市政府提供以满足市民及游客休闲需求的一种公共服务,是由城市政府主导或组织的,为满足公众休闲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公共休闲环境营造、公共休闲空间构建、公共休闲设施完善、各类休闲教育开展以及直面公众的休闲服务等。

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是新时期对城市政府职能提出的新要求,为满足市民及游客不断增长的休闲需求,城市政府应在提供公共休闲服务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但从城市公共休闲服务现状来看,目前各类城市中普遍存在公共休闲服务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公共休闲环境待优化,二是公共休闲空间待充实,三是公共休闲设施待完善,四是各类休闲教育有待加强,五是直面公众的休闲服务质量待提升。

造成城市公共休闲服务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标准化建设的滞后。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公共休闲环境营造、公共休闲空间构建、公共休闲设施完善、各类休闲教育开展及直面公众的休闲服务等诸多方面,需要城市政府的科学统筹与各相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在多年来的城市建设实践中,各地城市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也形成了很多有益做法,但在提供公共休闲服务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标准来进行引导和规范,因此城市政府对其具体内容与相关要求不清楚、不了解,找不到工作的切入点和抓手,从而导致各地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水平偏低。因此,加强标准化建设,通过标准来规范引导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提升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水平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就是运用标准化原则和方法,围绕城市公共休闲服务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标准的活动。开展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有利于提升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水平,强化城市休闲功能,促进城市和谐发展,提高我国标准化活动的国际影响力。

1.有利于完善公共休闲服务,满足公众休闲需求

虽然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但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也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公众的休闲需求在日渐增长,但商业性休闲活动还不能成为公众的普遍选择。这就需要城市政府在休闲领域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通过提供完善的公共休闲服务来满足公众的休闲需求。然而,绝大多数城市中,公共休闲环境不优、公共休闲设施不够、公共休闲空间不足、休闲服务质量不好等现象普遍存在,公众的休闲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通过标准化推动,能够增强城市政府的公共休闲服务意识,明确公共休闲服务的要素与要求,指导相关部门完善公共休闲服务内容与提升服务质量,从而满足公众的休闲需求,提高市民的福利水平。

2.有利于强化城市政府职能,实现城市休闲功能

休闲是现代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公共休闲服务则是新时期城市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城市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城市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城市公共休闲服务的完善有助于促进城市休闲功能的实现。目前城市政府的公共休闲服务职能还很薄弱,公共休闲服务整体乏力,这不利于城市休闲功能的充分实现。通过标准化建设,能够在公共休闲环境营造、公共休闲空间构建、公共休闲设施完善等各方面提升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水平,从而强化城市政府职能,更好地实现城市休闲功能。

3.有利于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旨在通过标准化建设倡导休闲创造快乐、休闲创造价值的理念,为市民乃至全社会提供一种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转变以往城市“重生产,轻生活”的畸形发展状态,不断提高城市的特色、品质和魅力。通过标准化建设,能够明确城市公共休闲环境的构成与营造要求,公共休闲设施的类型和质量要求,公共休闲空间的类型和规模要求,休闲服务的质量要求等,引导城市在工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实现和谐发展。

4.有利于开拓服务标准化新领域,提升标准化国际影响力

从国外休闲服务标准化现状来看,在国际、区域、国家3个层面上,标准化的主要对象都是商业性休闲服务,而在公共休闲服务领域中,标准化活动尚无实质性进展。因此,开展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建设,不仅开拓了我国服务标准化新领域,而且在国际上也是一个创举,将使我国走在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的国际前沿。进而通过相关标准的国际推广应用,使其转化为国际标准,这将有助于确立我国在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领域的主导地位,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影响力。

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的主要进展

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建设起步于2009年。五年来,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标准化技术组织建立

经国家标准委批准,2009年11月10日,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称全国休标委)正式成立,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首个以“休闲”命名的标准化技术组织。全国休标委汇集了国内休闲服务领域和标准化领域的一流专家,在国家标准委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负责传统特色休闲方式开发与保护,现代休闲创意与服务,休闲节庆活动,主题休闲俱乐部,公共休闲服务,休闲咨询服务等领域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其工作领域与世界休闲组织相关联。全国休标委的成立,标志着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启动。

2.标准制定工作卓有成效

全国休标委成立后,积极开展休闲服务领域标准的立项和研制工作。五年来,全国休标委先后承担了《旅游休闲质量安全关键技术标准研究》、《休闲服务与管理基础标准研究》等国家标准化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向国家标准委申报了《城市公共休闲服务与管理导则》、《城市中央休闲区服务质量规范》、《社区休闲服务质量导则》等多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项目计划。截至目前,由全国休标委组织起草并由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实施的城市公共休闲服务领域相关标准已达11项,包括《城市中央休闲区服务质量规范》(GB/T 28003—2011)、《城市公共休闲服务与管理导则》(GB/T 28102—2011)、《度假社区服务质量规范》(GB/T 28927—2012)、《社区休闲服务质量导则》(GB/T 28928—2012)、《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分类与要求》(GB/T 31171—2014)、《城乡休闲服务一体化导则》(GB/T 31172—2014)、《国民休闲教育导引》(GB/T 31173—2014)、《国民休闲满意度调查与评价》(GB/T 31174—2014)、《休闲咨询服务规范》(GB/T 31176—2014)等。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制定发布一系列城市公共休闲服务领域的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工作可谓成效显著。

3.标准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根据国家标准委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意见》(国标委农联【2007】7号)及《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实施细则》的原则和要求,经国家标准委批准,自2012年起,《城市中央休闲区服务质量规范》、《城市公共休闲服务与管理导则》、《度假社区服务质量规范》、《社区休闲服务质量导则》等城市公共休闲服务领域系列国家标准陆续在秦皇岛、青岛、西安、上海等地开展试点(预实施)。当前,各地试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城市公共休闲服务领域系列国家标准是我国首次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做好标准试点工作十分重要。通过标准试点,有助于及时发现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积累工作经验,为下一步标准的全面实施打好基础。

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面临的不利因素

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的探索和实践,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国际上,都是首次。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当前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工作已有一个良好的开局,但也存在一些影响其深入开展的不利因素。

1.政府部门标准化意识淡薄

标准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既适用于工农业,也适用于服务业;既适用于企业,也适用于政府部门。由于长期以来标准化活动主要是在工农业领域中开展,服务业标准化活动持续时间还比较短,而且在以往的标准化工作中,企业一直是标准的主要贯彻执行者,相关政府部门只是行使标准实施的监督职能,因而在政府部门中就形成了一种“标准化是企业的事”的认识,似乎标准化与政府部门及其提供的公共服务没有什么关系,政府部门标准化意识普遍淡薄,对于标准化在促进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缺乏基本的认识。这种状况不利于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的有效实施。

2.相关基础理论研究欠缺

虽然国内外在休闲服务领域均开展了标准化工作,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方面则长期处于空白状态。全国休标委的成立及其实践开创了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的先河,也正因为这是国内外的首次探索,故无任何经验可供借鉴。这就需要展开必要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如城市休闲功能与政府公共休闲服务职能的关系,城市公共休闲服务的内容与要求,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的特点、方法,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综合体框架等等。但对上述理论问题,目前还缺乏相应的研究。相关理论研究是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基础理论研究欠缺会直接影响标准化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3.标准化专业人才短缺

标准化专业人才是标准化事业的智力支撑。就我国而言,目前既没有专门的标准化人才培养院校,也少有独立设置的标准化学科及专业,在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上远落后于俄罗斯等国。因此我国的各类标准化领域专业人才普遍缺乏,在休闲服务特别是公共休闲服务等新兴领域,标准化专业人才更是短缺。在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活动中,标准的起草、验证、宣传、培训、试点、实施、监督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一批专业人才。标准化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将会影响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的推进举措

一项刚起步的事业在发展中遇到一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影响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的不利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克服其不利影响,推动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的深入开展。

1.提升政府部门标准化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认识上的提高,就没有行动上的跟进。对于城市政府部门而言,首先是提高认识,对标准化在公共服务特别是在公共休闲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是转变观念,应改变“标准化是企业的事”的思维定势,树立政府部门也是标准实施主体的意识,在思想上实现由原来的标准实施监督者到现在的标准实施者的角色转变,提高在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实施工作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基础理论研究是实践工作的重要前导。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是服务标准化的崭新领域,涉及众多基础理论问题,由于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引起人们的充分关注,因此,相关理论问题没有进入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视野也就不足为奇。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全国休标委作为城市公共休闲服务系列国家标准的归口单位,应充分发挥各位专家委员的研究特长,并加强与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协作,共同推动相关基础理论研究,为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活动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3.强化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

积极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培养标准化专业人才,为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一是通过全国休标委这一标准化技术组织的有效运作,在标准化实践中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标准化专家团队。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标准化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如定期培训、专题培训、进修教育等,不断提高标准化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三是在具备条件的部分高等院校开展标准化人才培养的专业试点,通过系统的学历教育,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过硬的标准化后备人才。

猜你喜欢
国家标准服务质量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10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31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06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31日)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快递服务质量分析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倾听患者心声 提高服务质量
坚持履职尽责 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