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与防范研究

2014-03-20 20:17李春英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风险

李春英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集团公司提高了对于财务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与国外财务风险管理相比,我国的水平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将成为集团公司发展过程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从我国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出发,就财务风险管理和防范的有效措施展开了详尽的论述,希望对于我国集团公司的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集团财务 风险 管理与防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对于大型集团公司的改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就我国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来说,依然与国外先进管理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风险管理基本原则

对集团财务风险的有效预防措施进行详尽的探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内容是: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实质和原因。对这一内容进行有效分析,我们可以从外部原因及内部原因两方面展开探究。

(一)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从内部因素来看,一个集团的运营基础就是财务,财务是一个公司运作的血液。风险之所以为风险,在于其不可控性。集团公司在不断发展扩张的过程中,为了筹集相应发展资金,极有可能对相应的财务风险存在侥幸的心理,在扩张的推动下,忽略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而降低了自身对于财务风险的掌控能力。就集团公司财务风险而言,越是结构稳定的集团公司越不容易出现较大的财务风险;反而是哪些规模或者运营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或者转变的集团公司更容易出现财务风险,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集团公司的下属机构是整个集团的财务来源,在没有任何防范措施的基础上动摇根基,在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时,就会容易受到冲击,从而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从外部因素来看,集团公司造成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一、受经济体制以及经济政策,集团公司自身融资投资效率的影响;二、就金融市场来说,在市场利率和汇率等因素的影响下,筹资难易程度变化不定;三、综合政治法律环境的影响。作为集团公司而言,如果不想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积极的去适应其发展规律是最好的途径,在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规避外部因素带来的财务风险,是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面临的必然选择。

(二)集团公司财务风险预防管理基本工作原则

通过上文的相关论述,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主、客观因素,针对这一系列影响因素,要想提高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能力,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均衡原则

集团公司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均衡原则的把握至关重要,均衡原则条件下的集团公司不可能一味的去追求受益最大化而放任风险的存在,也不可能一味规避风险放弃自身的发展机会,在这两者的选择过程中,只有处于一种均衡的状态,才能真正达到集团公司开展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目的。

2、适度承担的原则

在所有的经济活动中,风险无处不在,要想完全规避财务风险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集团公司在进行财务风险预防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适度承担的原则,即风险如果在可以承担的范围内,我们可以对它做过滤处理,但是这个范围一定是可控的,并且损失也在集团公司财务的预算范围内。

3、阶段预警原则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我们已经听得太多,集团公司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的过程中,切忌风险已经到了眼前才想到要预防,只有提前做好充足准备,才能将化险为夷,将风险转化为机会。

4、分层消化原则

集团财务风险的产生,并不是完全由于哪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导致的,而是整个集团运营过程中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风险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除了做好阶段预警工作之外,还应采用分层消化的原则,实现分级管理的模式,争取在体系的庇佑和作用下,规避掉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有效预防和管理措施

从前文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已经清楚的知道集团财务风险的不可避免,并且也就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系列原则进行了简要论述,那么在集团公司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进行风险的规避,从而将公司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呢?

(一)财务风险识别预警体系的建立健全

我们都知道,集团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等级的项目,当集团公司的实力愈加雄厚的时候,接手项目的比重也会随之增加,继而相应的风险系数也会相应增大。如果集团公司在对项目进行勘察或者是调研的过程中不够细致的话,极有可能将项目中的潜在风险变成财务风险,从而给自身的运营带去冲击。最后,集团公司自身的管理缺陷也是导致财务风险存在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集团在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风险的概念过于偏狭,缺乏一定的风险意识,导致公司在风险逼近的时候显得手足无措,造成严重的财务经济损失。要想对风险进行规避,我们首先要清楚的是,它是什么等级的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就这一系列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具体的数据作为支撑。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识别和预警系统,不仅是提供风险分析数据的主要措施,同时也是提高集团公司风险意识的有效途径。通过风险识别预警系统的建立,可以对财务风险的类别以及风险存在的大小,对公司的整体影响程度等作出相对正确的判断,从而为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从字面上来看,风险识别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财务风险的识别,二是风险的有效预警。财务风险的预防不可能刚好出现在发现的瞬间,发现的结果有可能已经只有被动接受,因此,财务风险的有效识别是风险识别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的第一步。除了风险识别的功能之外,系统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进行风险的预警,即提醒相应人员做好风险的应对工作,以防风险作用下事态的不断扩大。

(二)财务预算机制的有效建立endprint

从前文相关论述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就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表现来说,就是公司财务状况不可控情况的出现,预算机制的完善和落实恰是对这一弊病的解决。就集团公司预算机制的建立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阶段,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各预算职能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经济职能,不管在那个环节中出现问题,都应及时查找偏差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完善的改进建议。集团公司在不断发展扩张的过程中,为了筹集相应发展资金,极有可能对相应的财务风险存在侥幸的心理,在扩张的推动下,忽略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而降低了自身对于财务风险的掌控能力。就集团公司财务风险而言,越是结构稳定的集团公司越不容易出现较大的财务风险;反而是哪些规模或者运营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或者转变的集团公司更容易出现财务风险,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集团公司的下属机构是整个集团的财务来源,在没有任何防范措施的基础上动摇根基,在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时,就会容易受到冲击,从而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集团公司应对自身财务预算状况进行全面综合的把握,每一笔收入或者支出,都应具备相关凭据,并且进行层层把关,从而提高集团公司财务的透明度和安全程度。

(三)财务控制机制的完善

作为集团公司而言,如果不想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积极的去适应其发展规律是最好的途径,在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规避外部因素带来的财务风险,是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面临的必然选择。所谓财务控制机制的完善,即指集团公司在发展过程财务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并且处理好与子公司之间的集权分权的关系。适度集权的基础上还应建立权责利三者相结合的机制,从公司的总体出发,针对不同的职能部门,分配不同的经济责任,从而更好的预防风险的产生。

(四)监督机制的有效实施

有风险的地方离不开监督,除了对财务风险本身的监督之外,各职能部门工作的开展也属于监督机制运作的范围。集团公司在不断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要想保证各部门各环节的运作效率和质量,监督机制的落实和完善必不可少。一般情况来说,集团公司总部可以向子公司派驻财务总监等人员,监督子公司的经营情况以及相应的财务行为;或者直接通过监事会对子公司的财务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整个监督机制的运作结果,可以通过相应的指标反映出来,其中包括了流动比率、不良资产率等指标来体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集团公司财务风险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开展而言,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充分发挥财务预算机制、监控机制的重要作用,综合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经济功能,将风险进行分级处理,并且进行明确的权责利划分;除此之外,在面临重大决策时,集团应对自身的内部条件以及外部环境进行综合的考量,对项目的各项条件进行切实的考察,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系数;在财务监督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应对相应指标进行落实和考察,争取制定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

参考文献:

[1]蔡英强.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余霞.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优化[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3]杜玉鹏.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

[4]杨秀兰.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9

[5]鞠法学.集团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

[6]韩文学.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

[7]张星文.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险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策略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