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分析——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日语专业为例

2014-03-21 05:36解德道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无锡日语商务

解德道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日语专业于2002年设立,迄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其发展轨迹和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商务日语专业学生的实习就业情况为基本依据,分析和总结当前商务日语专业学生的实习就业的新动向和新特点,并反观高职院校的商务日语专业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

1 总体实习就业情况概述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日语专业的实习就业指导工作一直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并逐步形成了从“日语”、“商务”、“文秘”三个角度进行实习就业的指导思想,积极拓展实习就业思路,指导学生从事与日语相关、商务相关或文秘相关的工作。2013届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共计113人,其中专升本3人,专接本34人,其余76人全部参加实习和就业。截至2013年6月,实习和就业的比率为100%,专业对口率为98%,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实习就业指导的任务。

2 基于基本数据的综合分析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会将学生的实习就业情况统计到“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平台”数据库中。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实习就业岗位、地点、实习单位性质、是否专业对口等。通过这些数据,笔者做了如下分析:

2.1 与2012年的纵向对比分析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近700万人,比2012年增加20万人左右,因此整体上高校毕业生实习就业的压力较大。从我校的商务日语专业来看,实习就业情况虽然不如去年,但仍旧保持了良好的成绩。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商务日语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少于去年;二是选择专升本和专接本的学生人数较去年增多。因此,毕业生的实习就业的压力相对减小。

另外与2012年相比,从事“日语相关”工作的学生比例由去年的78%下降到42%;从事“商务相关”、“文秘相关”工作的学生比例由去年的22%上升到58%。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学生的实习就业都属于专业对口,但实际上直接从事日语相关工作的学生已经大幅度减少。

2.2 实习就业区域分析

从学生实习就业区域看,2013届毕业生在无锡就业的有36人,占实习总人数的48%;在无锡周边地区就业的学生21人,占实习总人数的29%;回家乡就业的19人,占实习总人数的26%。由此可以看出,我校商务日语专业的毕业生主要输出到本地及周边的企事业单位,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设服务,这基本上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

2.3 实习就业岗位分析

根据2013届的就业数据统计,从事与日语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有32名,占总实习人数的42%。具体岗位有日语客服、日语销售、日企质检员、对日外贸担当、日资相关企业助理和文员以及其他业务担当等。从就业行业的角度分析,外贸行业的就业学生比较多,其次是机械、服装和信息科技行业,再次是动漫、教育培训和旅游餐饮行业。

与去年相比,毕业生从事的“日语”相关的岗位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商务”“文秘”方向出现了一些“社区管理”、“物流管理”方面的岗位。从行业的角度看,今年的毕业生就业方向新生了“房地产行业”和“物流行业”;而与之相对,原有的“旅游餐饮行业”的就业则出现全面萎缩的现象。

2.4 基于服务外包岗位群的分析

无锡是日资企业聚集的地区,也是“江苏省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从2008年开始,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实习指导工作就开始关注对日服务外包行业的就业情况。在跟踪调查过程中逐步确定了可以实现商务日语专业批量实习就业的两个岗位群,即无锡搜客天地的“日文信息处理岗位群”和无锡海辉软件的“软件测试岗位群”。由于服务外包行业目前的发展处于上升期,并且能够实现商务日语专业批量式的实习就业,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外语学院随之与无锡海辉软件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之后每届毕业生都有5~20人左右到该企业实习,为商务日语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2013届毕业生中有7人到无锡海辉实习,8人到无锡搜客天地实习,毕业生在“对日项目软件测试员”、“日文录入员”等的岗位上得到了切实的锻炼。实践证明,着眼于服务外包行业进行实习就业的指导,是一个可行的思路。

3 结合问卷调查的综合分析

此外笔者还做了相应的问卷调查,对象为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并通过调查总结出如下几个问题:

3.1 就业压力加大,学生转向升学

由于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递增,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毕业生开始选择继续升学推迟就业,高职院校的学生则选择专升本和专接本来继续学习。针对这种情况,在今后的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中,除了重视高职教育的“就业功能”之外,还要关注其“升学的功能”。

3.2 中日政治关系影响学生就业

直接从事日语相关工作的学生人数大幅度减少,主要是由于中日政治关系的影响造成的。中日钓鱼岛事件,一方面使毕业生对日本产生反感,对进入日企就业或从事日语相关工作的前景并不看好;另一方面又使中日经济关系恶化,中日贸易的业务量减少,相关企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减少,其中旅游业的岗位减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3.3 中日文化不同影响学生择业

中国传统观念和日本传统文化的不同也影响到学生的择业,表现在进入餐饮行业就业的学生减少。因为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餐饮管理一直被认为是“端盘子”、“伺候人”的工作,学生大多不愿在毕业后从事这一类服务型的工作。其次,毕业生从观念上还是接受不了日式严格的餐饮管理模式和工作中诸如“化妆”、“穿和服”“行跪礼”等的日本传统文化。

3.4 学生行业意识不强,岗位知识欠缺

商务日语专业的学生一提到实习就业就觉得只有文员、翻译等岗位,而对于自己想进入哪个行业工作没有概念。其实就业方向关系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如果学生对将来进入哪一个行业不明确,那么在其职业生涯规划上是有问题的,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对个人职业的规划。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适合在哪一个行业里从事商务日语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个行业是否跟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相符,是否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来自企业和学生两方面的问卷调查反馈显示,学生对工作岗位上的日语知识非常欠缺。这就要求在专业教学中加入相关的岗位应用的日语知识的教学内容,不断强化和训练已有的教学内容,使商务日语专业课的教学更加体现职业化的特征。

3.5 学生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有所变化

在就业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上,2013届的学生远远比不上前几届学生,很少有学生愿意主动跟实习指导老师沟通。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基本合格,但很少有得到用人单位高度认可的学生。由此能够看出,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在渐渐的发生变化。即学生并不觉得找工作和好好工作是必须和值得去奋斗的事情,只是处于被动就业的立场。

据问卷调查反馈: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大多是聪明活泼有个性,但不懂“规矩”,不懂坚持;毕业生对企业的评价则是“规矩”太多,不尊重个体,没有发展空间。在实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习单位不满,有的频繁更换实习单位,大多是由于不适应企业文化造成的。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与企业和社会的要求并不相符,应逐步去引导学生慢慢适应“现实”中的社会。

4 商务日语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对现今高职商务日语专业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

4.1 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变化

专业建设改革必然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发展和变化。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变化,应当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特点。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和生源的变化,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特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二是,关注学生的需求。在前几年的高职商务日语人才培养目标中,基本上不涉及学生升学的层面。现在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高职学生可以通过专升本、专接本等途径继续求学深造。因此,有升学需求的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那么,在专业教学层面就必须针对学生的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三是,关注学生的价值观。新时代的大学生,其价值观有其先进的一面,但更多的是需要引导和塑造。应当引导学生去理解企业文化,适应中日跨文化的交际规则,让其自身的价值观体系与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互相融合,实现由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过渡。

4.2 关注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必须走职业化应用的道路,否则也就失去了其发展的意义和特色。日语的知识技能必须和行业的知识技能相结合,才能造就实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各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寻找对商务日语专业发展有利的契合点。目前,服务外包行业、房地产行业和物流行业都是比较有潜力的行业,并且这些行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量也比较大,商务日语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应当注意与这些行业融合,以促成学生在这些行业中的顺利就业。

4.3 关注时局的发展和变化

国内外局势的发展和变化会影响到商务日语专业的招生和就业。首先,应当根据国内的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建设的调整,依据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方案,同时专业的设置和改革要有前瞻性,以弥补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对滞后性的弊端。其次,中日关系和国内外经济形势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当中,但经济合作是必然的和主流的趋势。应当坚定信心致力于商务日语专业建设,培养适应时代潮流的商务日语人才,促进中日两国经济上的友好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对毕业生实习就业指导的相关分析,能够反观商务日语专业的改革和建设,促进商务日语专业更加合理的发展。对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各方面因素,我们应当动态地应对。

[1] 解德道.2012届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分析[J].华人时刊,2012(8):37-38.

[2] 陈燕.无锡服务外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经济视角,2011(10):22-25.

[3] 孙洁.高职商务日语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11(9):158-159.

[4] 杨学江.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建设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17-19.

猜你喜欢
无锡日语商务
无锡一棉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无锡公交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商务休闲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