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影:比文字真实的爱情和生活

2014-03-21 02:14钟钟
妇女 2014年2期
关键词:虹影女儿

钟钟

她是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女作家:2001年,被中国图书商报列为十大女作家之首;2005年7月,代表作《英国情人》获“罗马文学奖”;2009年被选为重庆市形象推广大使。她又是离过婚的女子、英国男人的太太、七岁女孩的妈妈。在文学世界里,她是“脂粉阵里的女英雄”;在婚姻生活中,她是厅堂与厨房通吃的巧妇。她在现实与虚无中都要证明给我们一个道理:只需用心经营,人生本可美好如她的名字——彩虹之影。

威尼斯一夜

虹影在公开场合说过,要感恩她的前夫、伦敦大学教授赵毅衡。在她的著作《好儿女花》一书中,她道出了一个秘密:赵毅衡在他们仍然是夫妻的时候,还和她最小的姐姐保持着情人关系。最终虹影与赵毅衡分手,结束了11年的婚姻。写完这本书,她便解脱了,她对他不再有恨,因为她觉得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虹影,没有错误的婚姻,就没有如今的幸福婚姻。

2004年,虹影在一个朋友聚会上认识了英国人韦蔼德,韦蔼德是怡和洋行的中国总代理,也是一位作家,还是家族中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第四代人,是个汉语流利的中国通。

当时,韦蔼德的第一本小说刚刚问世,有点飘飘然,朋友介绍说这是虹影,也是写小说的,他以前没听说过虹影,所以温文尔雅谦逊豁达的他,用了一个小时告诉她什么是代理人,该怎样写信给出版社。他不知道那个时候虹影已经写了30本小说,发行到25个国家,而他才写了第一本书。虹影却报以同样的雅致,很有耐心地听完了他的话。

那次见面,虹影的美丽优雅给韦蔼德留下深刻印象。2005年,韦蔼德的《乾隆的骨头》英文版在伦敦举行新书发布会,他以此为借口,邀请虹影参加,虹影真的来了,让他好生感动。

韦蔼德告诉虹影,他们家在意大利有座房子,冬天他喜欢去那里写作。巧的是,虹影也要到威尼斯去参加一家意大利出版社举办的女性作家演讲活动。于是,他们约好在威尼斯见面。结果,好事多磨,韦蔼德的汽车在途中爆胎,他找拖车拖走了坏车,自己搭乘出租车赶到了目的地。那一天,他们在海明威曾经去过的酒吧聊了许久,又相伴在威尼斯的街道上漫步。古老的建筑,幽静的湖面,高悬的明月,爱情在两个人之间迸发。

上一段婚姻的遭遇给虹影带来了心理阴影,她不敢再谈婚论嫁,直到与韦蔼德有了女儿西比尔。为了给女儿一个安定的家,女儿两岁时,虹影嫁给了韦蔼德。

婚礼在意大利城堡举行,身着白色婚纱的虹影,虽然不再年轻,却依旧洁净玲珑,她挽着英国爱人的臂膀,脸上写着少女的羞涩。身边还有一个两岁的花童,像极了幼年的她,那是女儿西比尔。

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虽然偶尔会有争吵,但他总会首先认错,他对她说:“你是世界上最贵的。”虹影也有让丈夫心理平衡的方法。每次吵架后,她的情感补偿就是绝不让丈夫进厨房,一连几天给他吃不同的菜、喝不同的汤。她用这样带着“烟火”气的爱,滋润着丈夫。

2008年5月11日,虹影带着老公和女儿在家乡重庆参加“德中同行·走进重庆”中德文化交流活动,韦蔼德这个儒雅、幽默、待人和善的老外得到了重庆读者的喜欢。第二天,虹影一家见证了重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很快,她知道这是一次震中在四川汶川、波及面广、震级奇高的特大地震。虹影哭着对韦蔼德说,一定要为家乡做点什么。接下来的日子,虹影捐出了那年收到的来自国内的稿费,并跟朋友们一起进行了募捐。

这个女人的美丽再一次震撼了韦蔼德。而丈夫的支持与关怀又让虹影更加珍惜对方。

大隐隐于伦敦

伦敦是虹影的第二故乡,每年,虹影会抽出三个月的时间去伦敦居住。虹影夫妇住在郊外一个安静的小镇上,木头房子被一些高大的树木掩映。那里幽静的街道上,常常可以见到一家三口散步的身影。“我们是邻居中最受欢迎的人,因为我们家的中国菜已经远近有名。”两个人都在家的时候,晚餐会做得丰盛一些。有时为了准备一顿晚餐,他们会提前两周到好几个超市完成采购。开车的时候她喜欢听音乐、听新闻,小女儿和狗狗就在后座跟着音乐晃动尖叫。这些从前会被认为“麻烦”的事,此刻却让虹影感到惊喜和快乐。

韦蔼德也经常在家里工作,但二人互不打扰,各自看书写作,日子平静而有规律。“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儿,就是收拾屋子和准备早餐,我要让我的家人在看不见一丝灰尘的屋子里享受阳光早餐。然后,再开始别的事情。”思考文学和哲学的脑袋,同样可以思考琐屑的家事。

装修英国的房子时,韦蔼德告诉虹影,英国人一般用淡粉色漆房子,但虹影却选择了特别鲜艳的蓝色油漆。很多路过的邻居都停下来看,觉得很奇怪,还有一个邻居说他们这是在犯罪!虹影和先生听了后,相视了很久,等这个邻居走了他俩哈哈大笑起来。韦蔼德在虹影耳边小声地说:“只有我的妻子敢如此大胆地使用惊人的色彩。”虹影回应他说,生活有时是一种冒险的艺术。

韦蔼德原本担心虹影在幽静的郊区生活会感到寂寞,然而,虹影却特别喜欢过这种朴素的隐居生活,在这儿,她读书、种花、养鱼、写作、做饭、发呆,感觉日子很不错。

在他们的大花园里,虹影有一个乐趣就是和小动物们交朋友。有好几次,虹影发现她放在楼上的戒指等一些小东西不见了,觉得很奇怪,韦蔼德告诉虹影,一定是小鸟衔走了,它们会把戒指送给自己的情人!韦蔼德的乐观,感染与影响着虹影,她开始把不高兴的事写在纸条上,放在花园里。有一天,她看到一只红狐狸到她家院子里来找吃的,便告诉韦蔼德,她相信自己的不愉快已被狐狸消化掉了。此后,他有什么问题,虹影也以同样的方式帮助他。每当这时,他的眼神像初遇一位心仪的女人一样盯着她,流露着对妻子能将平常的日子过得不平常的赞叹。

虹影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即使是参加朋友的葬礼,也希望与众不同,带给朋友安慰。一次,他们去参加朋友玛拉的丈夫的葬礼。其他人送去的礼物都是死者生前喜欢的烟斗、威士忌等,虹影带去的是一对蝴蝶标本。过了一段时间,玛拉哭着来告诉虹影蝴蝶的翅膀掉了一块,虹影却微笑着告诉她,是她的丈夫回来看她了。听过虹影的一番解释,玛拉感动得流着泪笑了……endprint

“烟火”生活

在虹影看来,厨房就好像是自己的闺房。一般情况下,她不喜欢别人进去,更不喜欢男人靠近。唯有她的爱人,偶尔会在她做饭的时候跑进来,手里拿着书,坐在板凳上,边看书边跟她说话。

虹影天生会做菜,做菜时从不看菜谱。蒸个饭都跟别人不一样。她把西红柿的皮剥掉,再把西红柿一分为二,然后放在锅里,加上米、橄榄油和盐,蒸出来的米饭特别香,不硬也不黏,颜色还特别好看。一只茄子,也能被虹影做出许多花样。比如,把茄子煮上十分钟,撕成丝,放点醋、糖、香油、蒜、辣椒油、花椒油一拌,就可以吃了。如果讲究一点,就烤茄子,放到烤箱里烤得焦焦的,皮剥了,再撕,把煮好的龙虾头里的汁、西红柿汁放一起拌,浇到茄子上面,再把龙虾肉放在旁边,最后摆一根好看的香菜。

韦蔼德是一个不讲究吃的人,对虹影做的这些饭菜都没有感觉,但是如果他在外面吃了饭回来,他就会说:外面的饭菜真难吃。

韦蔼德见虹影喜欢做菜,就给她买了很多全世界最畅销的美食烹饪书送给她,她说:这些都没用,你要吃哪道菜,就把那页翻给我,我给你做就是。

邻居们偶尔会跑到虹影的家来点菜,说:我想吃你上次做的那一道××菜。虹影却说她都忘了,因为她做菜从不重复。

韦蔼德的祖辈从1880年开始便与中国结缘。当时,他的曾外祖父是位铁路工程师,还参与了北京至沈阳的铁路的修建。韦蔼德的母亲Anne是公认的美人,二战后是伦敦著名的时装模特。韦蔼德的父亲曾在一间远东贸易洋行供职,后来举家迁往香港,韦蔼德就出生在那儿。牛津大学英国文学专业毕业后,他留在了中国工作。韦蔼德从小听老人讲中国故事,对当时中国人的生活和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便萌生了写中国故事的想法。工作之余,他就待在家里写中国三部曲《乾隆的骨头》,第一部写义和团,第二部写军阀混战,第三部从新中国成立前期写到1990年。夫妻俩写作的方式完全不同,虹影写完了故事才会告诉人,而韦蔼德不是,他每写一章就要念给虹影听,好几次半夜把她推醒,给她念。

创作上,虹影给了韦蔼德很多启发。比如,韦蔼德的书中有这么一段:一对母女,女儿为了妈妈去做了间谍,多年后再次相逢,却不知从何说起。起初韦蔼德写了一大段对话,后来虹影让他安排进一个细节,母女俩不约而同地去拿桌子上的茶杯,两只手无意间触碰到一起,泪珠从她们的脸上慢慢落下。

虹影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她喜欢随着威尼斯的贡多拉(尖舟)在水面摇曳,伴着里面恋人的歌唱,穿过一个又一个桥洞;她也喜欢戴上各式漂亮的面具,穿上华丽的衣服去参加嘉年华。不过,这只是生活的一面,生活的另一面展现给我们的是:虽然家里请了钟点工,但做饭煲汤这类事情,她依然尽量亲力亲为;每天醒来亲手给女儿做早餐——面包、水果、鸡蛋、德国香肠——都是女儿爱吃的;送女儿上学,趁女儿不在家的时候抓紧时间写作,然后在下午4点多去接女儿放学;一边陪女儿玩,一边等待着她的韦蔼德……这就是著名女作家的一天:忙碌、平常而又充实。endprint

猜你喜欢
虹影女儿
人生路上的珍珠
爱与美食
作家虹影:我爱女儿,但不惯女儿
哈哈村
和女儿的日常
遥远
虹影:儿童文学的闯入者
女儿不爱自己读书等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