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医学: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4-03-22 13:57申元英
大理大学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药物

申元英

(大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转化医学: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申元英

(大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目的:探讨转化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必然趋势及研究前景。方法:查阅并总结大量国内外有关转化医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转化医学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求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实现从实验室到临床并再从临床应用到实验室的双重思路。结论:转化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医学研究的一个新起点和着力点。

转化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

转化医学是当前医学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1〕,它打破以往单一学科研究的局限性,同时也打破了各学科之间的固有屏障,强调多学科的交叉,密切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并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为解决患者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最终实现研究成果与临床治疗之间的转化〔2-4〕。目前,转化医学以其独特的研究模式和科学的研究思路,引起了世界各国医学研究的重视,并且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制定各种计划,支持和鼓励发展转化医学。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有丰富的人力和物力等资源,开展转化医学研究有利于高效整合和利用有限的医学科研资源,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本文将归纳总结转化医学科研模式的特点及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探讨转化医学的必然趋势及研究前景。

1 转化医学的特征

转化医学是多种学科的交叉合作,是临床和实验室的双向研究模式。它的实质是通过多种学科,全方位的交叉融合,结合理论与实际,整合基础、临床和预防各相关研究的医学信息的系统分析〔5〕。最终实现医学资源共享,医学成果的快速转化。

2 转化医学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转化医学的目的是打破基础、临床、预防和药学等领域之间的壁垒,使它们相互沟通、密切联系,避免单一领域研究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缩短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进程。目前,转化医学的研究主要关注:肿瘤(如乳腺癌、肺癌、大肠癌、前列腺癌及卵巢癌等)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分型和个体化治疗研究;生物标志物的鉴定与应用〔6〕;干细胞转化研究;动物模型开发研究;药物研发(主要分子靶向药物研究和生物大分子药物研究),从而将基础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尽快转化为临床问题的解决方法,将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成果快速应用到临床上〔7-8〕。

3 转化医学与医学各学科关系

3.1转化医学与基础医学近年来,尽管人类在解决健康问题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科研领域,常常出现投入大于产出,基础研究与临床之间脱节等问题的不对应性,而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我们需要生命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医学领域专家的通力合作与交叉研究,破解紧迫性的难题:如何将大量的数据转化为解决医疗问题的有用信息?比如,世界各国正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开展的基因与疾病的关联性分析,寻找与疾病相关的易感基因和医学研究模式,从“组学”到系统生物学研究的转变等方法,在肝癌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肝癌的发生与发展相关的分子机制方面〔9〕。正因为有这些方法的转变才使得我们能系统解决医学问题,做到基础研究的大量有用数据能实际应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

3.2转化医学与预防医学转化医学以推动医疗改革、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战略目标,主要方法就是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及相关的现代科学技术凝聚到〔10〕“4P”医学中〔11〕。转化医学就目标而言,就是预防医学,它是健康促进的引擎。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患者在患病初期未加以重视,大多要进展到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时才会到医院就医,从而导致病情延误。因此,医生只注重治病是不够的,人类健康问题的解决根本应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申卫生事业模式转换,要从疾病的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深入贯彻三级预防模式。最终通过精确的诊断与治疗,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减少疾病所造成的各种损害,降低医疗的综合成本,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在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前,老龄化将带来诸多疾病,肿瘤、糖尿病、神经精神性疾病等慢性疾病,加上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危害,使我们要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

3.3转化医学与临床医学转化医学最终将产生2种结果:分子医学和个体化医学。基于分子分型的个体化治疗,其发病机制复杂、疾病异质性很大,例如各种多病因慢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等),不能仅采用单一的某种方法来进行疾病诊治。一种尺度或者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人的医疗时代已经不复存在〔12〕。要实施个体化的治疗必须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等一些基本特征、基础医学的分子生物学特征,选择合理治疗方法和药物,最终使患者在最佳的经济条件下产生最小的毒副作用和最高的效益。

研究发现,同一种疾病在机体不同遗传、营养、免疫状态下,对同一种治疗方法或同一种药物的疗效和预后存在较大差异〔13〕。因此,临床可利用基因分型、生化指标等生物标志物预测和评估患者药物敏感性及预后,以便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提高疗效,改善预后。通过临床与基础的关联性分析,找出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并阐明疾病的机制,最终以循证医学的原则实施医疗工作,为疾病治疗反应和预后评估。

3.4转化医学与药学在人类生活质量提高和寿命延长以后,医学重大问题的解决将通过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及医学实践三者的紧密结合。药物研究是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新药研发的源动力〔14〕。在药物的研发过程中,转化医学的典型含义是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成真正治疗患者的手段,主要通过明确药物靶点〔15〕,实现个体化治疗的真正目标。其有3个共同的特征〔16〕:①以“组学”为代表的系统生物学为研究手段;②以“多学科交叉”为指导思想的研究策略;③以“服务临床”为目的的研究方向。

4 转化医学研究前景

转化医学不仅提出了一个理念,而且提供了一个合作的平台,即鼓励基础研究人员与临床医生进行双向交叉,把转化成果与实际应用深度整合。

医院可以成立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培育新项目、研发临床诊治新方法,最后实现医学领域的学校、科研院所、医院或产业的多方合作共赢格局。

转化医学在未来的研究中,干细胞治疗、组织工程技术和内源性再生医学等3个方面将会是转化医学研究的热点。以此同时就需要基础、临床、预防和药学研究者的有效沟通,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多学科交叉理念的推广,转化医学研究必将突飞猛进。

转化医学的研究需要政策的支持,需要建立转化医学研究机构与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深度合作交流并鼓励医药企业的投入,同时国家应对转化医学为临床服务给予支持,制定明确的、长期的发展规划与执行方案,划拨转化医学专项资金资助。而且转化医学研究者应提高自身临床和基础知识、技能,进而为转化医学的实施提供便利条件。

〔1〕WEHLING M.Translational medicine:science or wishful thinking?〔J〕.J Transl Med,2008,6(1):31-34.

〔2〕梁茜,吴永平.浅谈转换医学对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17-18.

〔3〕FRANCESCO M M.Translational Medicine:A two-way road〔J〕.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03,1(1): 1-2.

〔4〕MANKOFF S P,BRANDER C,FERRONE S,et al.Lost in translation:Obstacles to translational medicine〔J〕.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04,2(1):14-19.

〔5〕EDWARD A,FRANCESCO M M,ZHINAN C,et al.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Integrative and practical science〔J〕.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12,1: 1.

〔6〕WANG X.Role of clinical bioinformatic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based Biomarkers〔J〕.J Clin Bioinforma,2011,24(1):28.

〔7〕张罗,韩德民.转化医学在过敏性鼻炎相关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17(1):1-2.

〔8〕DECLAN B.Translational Research:Getting the message across〔J〕.Nature,2008,453(7197):839-842.

〔9〕JI J,SHI J,BUDHU A,et al.MicroRNA expression,sur⁃vival,and response to interferon in liver cancer〔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9,361(15):1437-1447.

〔10〕沈文娟,匡洪影,丛晶,等.实施转化医学模式,创建妇科临床基地〔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6): 516-520.

〔11〕HALLAK J E,CRIPPA J A,QUEVEDO J,et al.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for Translational Med⁃icine(INCT-TM):advancing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and mental health〔J〕.Rev Bras Psiquiatr,2010,32(1):83-90.

〔12〕JOANNE S L,BOSSE A,COLIN B,et al.Th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Ontology and Knowledge Base:driving personalized medicine by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bench and bedside〔J〕.Journal of Biomedical Semantics,2011,2(S2):1-21.

〔13〕CHEN H,SONG Z,QIAN M,et al.Selection of diseasespecific biomarkers by integrating inflammatory mediators with clinical informatics in AECOPD patients:a prelimi⁃nary study〔J〕.J Cell Mol Med,2012,16(6):1286-1297.

〔14〕STEVEN H W.The meaning of translational research and why it matters〔J〕.JAMA,2008,299(2):211.

〔15〕DAY M,RUTKOWSKI J L,FEUERSTEIN G Z.Transla⁃tional medicine:a paradigm shift in modern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the role of biomarkers〔J〕.Adv Exp Med Biol,2009,655:1-12.

〔16〕袁媛,黄璐琦,陈畅.转化医学与中药资源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1):159-161.

(责任编辑 李 杨)

Translational Medicine:the Inevitable Developing Trend of Modern Medicine

SHEN Yuanying
(College of Public Health,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0,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inevitable trend,research prospect and the role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n modern medicine.Methods:Large numbers of latest studies on translational medicine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consulted and summarized.Results:The essence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with practice,which requires multidisciplinary overlap and coopera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two-way idea from laboratory to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from clinical application to the laboratory.Conclusion:Translational medicine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modern medical development and a new starting point and focus in the world's medical research.

translational medicine;clinical medicine;preventive medicine;pharmacy

R05

A

1672-2345(2014)08-0049-03

10.3969∕j.issn.1672-2345.2014.08.016

2013-12-20

2014-03-20

申元英,教授,主要从事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药物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最熟悉的药物伤你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