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结肠造瘘术围手术期护理

2014-03-22 13:57赵玉萍
大理大学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造口艾滋病结肠

赵玉萍

(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艾滋病关爱中心,昆明 650301)

艾滋病患者结肠造瘘术围手术期护理

赵玉萍

(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艾滋病关爱中心,昆明 650301)

目的:探讨总结8例直肠癌根治术后行结肠造瘘术艾滋病患者的手术前后心理干预及造口的处理方法。方法:通过术前艾滋病知识宣教,防护措施指导,以及术后造口的观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切口Ⅰ期愈合7例,Ⅱ期愈合1例,经积极换药后顺利愈合,患者及家属接受手术、接受造口,掌握造口护理技能。结论:耐心细致的造口护理指导可使患者掌握造口护理技能,家属掌握正确防护措施,接受艾滋病患者,提高艾滋病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信心,近期效果满意。

艾滋病;结肠造瘘术;围手术期;护理

艾滋病是当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其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迄今为止,人类还未找到根治艾滋病的方法,而艾滋病人由于免疫监视功能下降,恶性肿瘤并发率高,成为此类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1〕,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更易发生切口感染。艾滋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易出现拒绝治疗等严重心理问题〔2〕,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外科收治艾滋病并直肠癌14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结肠造瘘术8例。在切口护理过程中,体会到做好心理准备及术后指导是患者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患者康复治疗的首要问题。解决好造口护理及心理问题可使艾滋病患者重新树立生活信心,提高生存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至2013年云南省传染病医院外科收治了14例直肠癌患者,14例患者病理学检测报告均符合按《肿瘤学》的诊断标准,确诊为直肠癌;HIV抗体初筛及确认结果阳性,CD4细胞45~364个,确诊为艾滋病;本组8例患者行经腹会阴直肠根治术(miles),均行结肠造瘘术,男7例,女1例。年龄46~69岁,平均年龄56.5岁,CD4:96~364个∕uL,平均(132.47±8.15)个∕uL。术前已行HAART(鸡尾酒疗法)治疗7例,本组患者术后切口顺利愈合,术后8例患者均接受HAART治疗。

2 护理

2.1消毒隔离

2.1.1 消毒隔离 护士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落实职业防护措施,按手卫生规范要求工作〔3〕,护士实施护理时需戴一次性乳胶手套,手是接触HIV感染的第一屏障,因此当处理血液、体液及污染物品时必须戴手套,护理病人之后及护理另一个病人之前必须洗手。进行人工肛扩肛时戴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一次性橡胶外科手套,穿隔离衣,戴眼罩。

2.1.2 被服及病房环境 病房每日开窗通风,紫外线空气消毒1 h。被服每周更换,如有潮湿污染及时更换,1 000 mg∕mL优氯净浸泡消毒后送医院感染被服中心洗涤消毒。

2.1.3 生活用品 餐具固定使用,便器每次使用后1 000 mg∕mL优氯净浸泡1 h,清洗后使用。书籍、被服,未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的生活用品按一般消毒原则处理。

2.2术前护理

2.2.1 心理护理 艾滋病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紧张、恐惧、焦虑。患者心理负担源于术后生存时间的不确定性、个体形象改变、厌恶由腹部排泄大便〔4〕,尤其是家属对艾滋病心存恐惧、有厌弃情绪的患者,他们的情绪更加低落,甚至感到绝望。手术前通过耐心细致地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真实的心理状态,在全面掌握患者心理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5〕,向患者宣传手术治疗及造瘘的必要性、术后造口护理方法,使患者逐渐接受现实,接受手术治疗,唤起患者的求生的信念、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及时向家属宣传艾滋病防控知识〔6〕,讲解护理艾滋病人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亲友的支持,使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明显减轻,解除家属顾虑,主动积极配合手术。

2.2.2 饮食护理 艾滋病患者受疾病的影响,大多存在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血小板减少症〔7〕,术前要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多吃肉类,鱼,蛋,奶及豆制品,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2.2.3 术前准备 术前口服硫酸庆大霉素抑至肠道细菌。我科8例患者予缓泻剂清理肠道,并予磷酸钠盐灌肠液133 mL分别于术前晚及术晨灌肠充分做好肠道准备。术晨予留置胃管。

2.2.4 预防压疮护理 艾滋病患者多营养不良、消瘦,使用《压疮评估量表》进行评估,低于18分者,床头卡标识,术后采取预防压疮护理措施。

2.3术后护理

2.3.1 心理护理 术后艾滋病患者常难以接受腹部造口,出现抑郁、自卑、依赖等心理问题。护士应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告知患者仅是将排便部位由臀部改至腹部,大便成形后同样可以规律排便,消除其厌恶情绪,使患者接受造口,促进其心理康复〔8〕,逐渐恢复正常生活、恢复生活信心。

2.3.2 造瘘口观察及护理 术后12 h内注意观察造口黏膜色泽、水肿程度,颜色红润,富有光泽,表示血供良好,若黏膜呈暗紫色或黑色则说明造口肠管血供有障碍,应立即与医生联系〔9〕。视肠蠕动恢复情况,一般于24 h后开放造口,应予指探造口有无狭窄。本组1例患者出现造口狭窄,给予人工扩张,造口治疗师戴双层手套,以食指、中指涂以石蜡油插入造口3~4 cm,停留5 min,2次∕d。5 d后造口恢复正常。保持造口清洁:未开放造口前,观察敷料有无渗液、分泌物性质,及时更换敷料,以生理盐水轻轻擦拭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开放造口后,指导患者用温开水由内到外清洗造口周围皮肤,注意不可用力擦洗。注意观察有无腹痛,腹胀,排气停止等肠梗阻症状。

2.3.3 体位 术后1~2 d予平卧位,之后平卧位、左侧卧位均可。

2.3.4 指导自我护理造口 护士每次护理造口时让患者及家属观看操作全过程,使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边操作边讲解,视患者接受能力可多次重复讲解,患者自我护理时护士在旁指导,家属参与造口护理时须戴好手套、眼罩,操作完毕脱手套,教授患者及家属七步洗手法,直至掌握正确防护措施。本组8例患者出院前均能自我护理造口。家属掌握了正确的防护措施。

2.3.5 正确选择造口袋 8例患者均采用二件式透明造口袋及二件式透明底盘,此种造口袋其底盘可较长时间固定于腹壁,扣件与袋身相连,排泄物或积气自排放口排放,清理后封口条封闭排放口。使用前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造口底板剪裁方式、底盘与袋身取下及扣上方法,封闭排放口的操作要点。此种造口袋不易渗漏、脱落,用于感染外科,一是减少污染被服和周围微环境,保护患者家属;二是便于观察造口情况及排泄物性质;三是方便易行,适合家庭护理,适合出院后长期使用。

2.4健康指导

2.4.1 消毒隔离指导 患者及家属每次进行造口护理前应正确洗手,配戴一次性乳胶手套,处理完毕立即脱手套,按七步洗手法洗手,使用5%的84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剂泡手10 min,接便器及污染被服使用1%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1 h,清洗后使用。

2.4.2 术后服药指导 肠蠕动恢复后即可开始服用抗病毒药,鼓励患者持之以恒地进行HAART治疗,抗病毒药物必须定量定时服用,必要时调好闹钟提醒定时服药,以防漏服。HAART治疗药物副作用包括严重贫血及骨髓抑制〔10〕,需定期到我院或抗病毒门诊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CD4计数。

2.4.3 饮食及营养 营养状况是艾滋患者生存时间长短重要因素之一,造口开放后可以进食流质,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成型,均衡饮食;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因饮食不当引起的腹泻;少吃豆类、山芋、洋葱,大蒜等产气食物〔11〕。以免发生腹胀及排出恶臭等刺激性气味。

2.4.4 生活指导 嘱患者衣裤柔软,舒适,避免穿紧身衣裤。以免压迫、摩擦造口,影响血液循环。男性避免使用皮带。保护好造口周围皮肤,沐浴时注意避免长时间潮湿。

2.4.5 运动方面 鼓励适当运动,坚持运动不仅能使艾滋病患者增强体质,还能怡情益智,使艾滋病患者从苦闷、压抑中解脱出来,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起到积极的调控作用。术后3个月避免持重物、提较重物体,防止腹压增加造成造口周围疝及结肠脱垂,禁止激烈运动。

2.4.6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鼓励家属积极学习艾滋病相关知识,充分了解艾滋病知识,克服恐艾心理,在正确防护的基础上协助患者护理造口,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人的爱、理解和支持。

3 小结

通过8例艾滋病并直肠癌结肠造瘘患者的围手术其护理,体会到护理艾滋病患者时以专业的技术和尊重的态度可以获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艾滋病知识宣教可以缓解家属恐惧、厌恶心理,使患者获得亲属的支持〔12〕,满足患者爱和理解的需要。术前的心理支持有助于患者及家属从内心接受造口手术,积极学习造口护理知识。护理指导要结合患者的接受能力,鼓励家属积极参与,从演示到参与再到独立完成操作造口袋更换,使患者和家属具备造口护理能力。对艾滋病患者而言,造瘘术后护理的重点不仅是造瘘口的观察与护理,还包括按隔离要求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做好手卫生消毒,正确处理排泄物,有效保护家属及周围环境。家属的支持有助于提高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树立起生活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郜桂菊,赵红心,陈凤欣,等.艾滋病合并恶性肿瘤9例临床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16(4):399-400.

〔2〕闫淑华.艾滋病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医学信息,2010,23(3):707-708.

〔3〕张玉娟,邓蓉,王娟,等.艾滋病患者手术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28(1):55-57.

〔4〕朱守林.68例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切口及造口护理〔J〕.中华护理学杂志,2011,46(12):1162-1163.

〔5〕杨正波.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与心理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193-194.

〔6〕曾骄.心理护理干预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3(11):143-144.

〔7〕李新萍,韦彩云,杜丽群.营养支持疗法对AIDS患者营养状况的干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 1486-1489.

〔8〕黄梅珍,谭薇,黄映淮,等.HIV感染者∕AIDS病人心理干预前后的知觉压力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23):102-103.

〔9〕王岩松.结肠造瘘术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342-343.

〔10〕吴巍,黄世敬,潘菊华,等.艾滋病HAART相关血液毒副作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近况〔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12):72-73.

〔11〕郑明先.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口26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272.

〔12〕张蕴婷,王君亭.对艾滋病患者家属进行家庭护理知识培训分析〔J〕.中国媒体工业医学杂志,2013,16(2):302-303.

(责任编辑 李 杨)

Nursing Care for HIV/AIDS Patients with Colostomy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ZHAO Yuping
(Infectious Disease Specialized Hospital∕AIDS Care Center of Yunnan Province,Kunming 650301,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summariz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enterostomy methods concerning 8 HIV∕AIDS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olostomy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of rectal carcinoma.Methods:The preoperative education of AIDS knowledge,guidance on protective measures and postoperative observation and care of colostomy.Results:Among these patients,incisions of 7 cases healed in Phase I,incision of 1 case healed well in Phase II after active treatment.The patients and their relatives accepted the surgery and colostomy and grasped the colostomy nursing skills.Conclusion:Patient and careful colostomy nursing instruction can make patients acquire colostomy nursing skills,relatives learn right protective measures and accept AIDS patients,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AIDS patients and their confidence in life.The current effect is satisfactory.

AIDS;colostomy;perioperative period;nursing

R472

A

1672-2345(2014)08-0068-03

10.3969∕j.issn.1672-2345.2014.08.023

2014-01-02

2014-02-16

赵玉萍,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及艾滋病护理研究.

猜你喜欢
造口艾滋病结肠
《 世界艾滋病日》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
结肠造口并发症类型分析及预防措施
“泻剂结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