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水库溢洪道闸墩混凝土滑模施工工艺

2014-03-23 16:51刘宏强
东北水利水电 2014年12期
关键词:爬杆闸墩模体

刘宏强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710065)

1 工程概况

清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位于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是辽河流域的重要水利枢纽工程之一。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岸,控制段为6×10.00 m 开敞式不规则实用堰,堰顶高程126 m,堰高2 m。控制段设6 扇10 m×9.5 m(宽×高)弧形工作闸门,工作闸门前设检修门。共5 个中墩、2 个边墩,中墩长27 m、宽2.5 m,边墩长30 m,闸墩底高程122 m,顶高程139 m。控制段施工任务主要为自堰体以上拆除5 个中墩,自127.00 m 高程以上拆除边墩后重建。

溢洪道在汛期担任调洪任务,施工安排在汛末开始拆除与新建施工,在下一年汛前闸门安装完成具备正常工作条件。

2 方案选择

原中闸墩混凝土施工方案采用大钢模施工,按经验需4 个月时间完成闸墩混凝土浇筑施工,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其中有近3 个月时间浇筑混凝土需采取保温措施,施工成本高,混凝土质量难保证。为节省施工成本,确保闸墩混凝土浇筑施工进度与质量,项目部优化调整施工方案,采用滑模与大钢模结合同时施工的方案,中墩126 m 高程以上采用滑模施工(126 m 高程以下堰体影响无法使用滑模),边墩利用大钢模施工。共制作2 套滑模施工,1 套滑升,1套安拆,2 套交替施工,保证混凝土浇筑连续。滑模最小滑升速度为2.5 m/d,闸墩126.0 m 以上高度为13 m,6 d 能完成一个闸墩施工,满足35 d 的工期要求。

3 拌和系统布置

3.1 选型与布置

按中墩滑模滑升速度3 m/d 考虑,混凝土最大浇筑强度约202.5 m3/d。根据混凝土浇筑强度与施工经验,并结合现场情况在控制段上游距闸墩8 m 位置布置2 个混凝土拌和站,分别在2,5 号闸孔的轴线位置(在塔机工作范围内,可减少混凝土水平运输),每个拌和站配备1 台JZS750强制式拌和机。

3.2 骨料仓布置

两个拌和站共用1 个骨料仓,布置在2 个拌和站中间,骨料仓分4 个仓,分别存放砂、粒径5~20 mm,20~40 mm,40~80 mm 碎石。

3.3 钢筋等材料与混凝土运输

在2 号与5 号闸孔各布置1 台QTZ5010 塔机,工作范围覆盖整个控制段,进行钢筋等材料与混凝土运输。

4 滑模设计与制作

4.1 滑模设计

4.1.1 滑模装置组成

1)模板

直墙段模板采用δ5 mm 钢板,曲线段模板采用δ5 mm 的钢板压制而成,用∠50×5 mm 的角钢作为加筋肋。竖向角钢的间距为300 mm,并用两道水平∠50×5 mm 的角钢与围圈相连。围圈主要用来加固模板,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围圈采用上下两道,选用12 号槽钢,上围圈距模板上口300 mm,下围圈距模板下口300 mm,上下围圈间距650 mm,节间采用螺栓连接,上下围圈接头错开并同模板接头错开。

2)提升系统

提升架是滑模与混凝土间的联系构件,主要用于支撑模板、围圈、滑模盘,并且通过安装在顶部的千斤顶支撑在爬杆上,整个滑升荷载将通过提升架传递给爬杆,爬杆用φ48 mm×3.5 mm 的钢管,根据施工经验和常规设计,采用δ15 mm、[14 槽钢制成“7”型提升架,采用双[14 槽钢制成“开”型提升架。

3)滑模盘

滑模盘分为操作盘和辅助盘。操作盘为施工的操作平台,承受工作、物料等荷载。滑模模体桁架梁作为操作盘,上铺δ2.5 mm 的花纹钢板。由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侧向受力较大,为确保操作盘的刚度,经过计算选用主梁为∠80×80×8、腹杆选用∠75×75×7 的角钢加工制作的1 000 mm×1 000 mm 复式桁架梁。

辅助盘:为养护、修面、预埋处理的工作平台,采用钢木结构悬吊布置,沿混凝土面布置一周宽600 mm 的平台,上铺马道板,用φ20 mm 圆钢悬挂在提升架和桁架梁上。

4)液压系统

选用HQ-100 型千斤顶,设计承载能力为10 000 kg,爬升行程40 mm,液压控制台为HY—36 型自动调平液压控制台,并通过高压油管同千斤顶相连,形成液压系统。

5)辅助系统

包括洒水养护、中心测量、水平测量等装置。洒水管用胶质软管制成,固定在辅助盘上,沿混凝土壁均匀布孔。中心测量用重垂线,观察模体的水平位移,在模体的3 个不同位置设3 根重垂线。水平测量利用水准管理,观察滑模盘的水平度。

4.1.2 滑模装置千斤顶数量计算

1)滑模结构自重。

钢结构,G1=25 000 kg。

2)施工荷载。

工作人员,22 人×75 kg/人=1 650 kg;一般工器具,500 kg;钢筋、支撑杆,2 000 kg。考虑2 倍的动力系数及1.3倍的不均匀系数,则施工荷载为G2=(1 650+500+2 000)×2×1.3=10 790 kg。

3)滑升摩擦阻力。

单位面积上的滑升摩擦阻力按照计算,同时考虑附加系数为1.5,所以整圈模板上的滑升摩擦阻力为(按每平方200 kg 计算) G3=S×200×1.5=20 160 kg。

4)竖向荷载总重。

G=G1+G2+G3=45 950 kg。

5)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P。

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为

P1=r(h+0.05)

式中:r——混凝土的容重,取2 500 kg/m3;h——每层浇筑混凝土厚度,取0.6 m。

则:P1=2 500×(0.6+0.05)=1 625 kg/m2。

同时考虑浇筑混凝土时,动荷载对模板的侧压力P2=200 kg/m2。故:P=P1+P2=1 825 kg/m2。

钢模板与混凝土的摩擦系数f 取0.4,则F=P×S×f=1 825×67×0.6×0.4=29 346 kg。

6)支撑杆(爬杆)计算。

允许承载能力:

P=3.142EJ/K(ml)2

式中:E——支撑杆的弹性模量,E=2.1×106kg/cm2;J——支撑杆的截面惯性矩,J=12.186 cm4;k——安全系数,取k=2;ml——计算长度,按0.6×1.8=1.08 m 计。

经计算p=108 kN。

因此,支撑杆的数量(千斤顶的数量):

n=w/cp

式中:w——支撑杆承载,w=G+F=75 296 kg;p——支撑杆允许承载能力,取5 000 kg;c——载荷不均衡系数,取0.8。

经计算得n=19 台。根据闸墩结构特征选用千斤顶22台,支撑杆22 根,可满足提升能力要求。

4.2 滑模制作

闸墩滑模模体主桁架和提升架按设计在泄槽段底板提前进行加工,滑模严格按设计要求制作后,进行组装调试与检查调整。

5 滑模施工

5.1 工艺流程

在一个闸墩的滑模施工过程中,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滑模提升等工序需相互配合,各工序流水线连续作业。工艺流程:安装锚杆、清理验收基面→测量放样→滑模模体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入仓→平仓、振捣→滑模滑升、收面→钢筋安装→滑升到顶、拆除、转入下个闸墩。

5.2 测量放样

采用全站仪测量放样闸墩结构边线与模体安装高程,特别是墩尖、墩尾、闸门槽等特殊点,用红漆在下部已浇筑混凝土面上标识控制点,用来控制模体组装和校正。

5.3 模体安装

当闸墩126 m 高程以下混凝土施工完成且具备滑模安装条件后,安装桁架支承平台,支承平台即用∠50×5 mm角铁在混凝土面每间隔1.5 m 焊接固定而成,伸出闸墩边线1.2 m,确保水平。支撑平台安装完成后,将桁架梁利用70 t 汽车吊放到支承平台上,按控制点调整固定,再进行钢模板安装,然后依次安装提升架、千斤顶及爬杆。

千斤顶安装前,进行试验编组,耐压120 kg/cm2,5 min 不渗不漏,行程调整等,因施工用千斤顶需经常检修,需备用如簧、上卡头、排油弹簧、滑块密封圈、卡环、下卡头等附件。

5.4 钢筋安装

为了节省时间不影响滑模施工,保证滑升连续,竖向φ28 mm 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方式,水平钢筋采用绑扎连接,钢筋安装超前混凝土30 cm。

5.5 混凝土浇筑

5.5.1 混凝土入仓

混凝土采用在拌和机出料口搭设溜槽至混凝土吊罐,由塔机吊罐入仓。

5.5.2 滑模滑升

进行第一个闸墩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对称浇筑,分层厚度30 cm,按以下6 个步骤控制进行:第1 层同常规施工一样,先在基面浇筑2~3 cm 厚同标号砂浆,第2 层按层厚30 cm 浇筑混凝土,浇筑两层混凝土厚度达到60~70 cm时,进行第一次滑升,滑升高度3~6 cm,检查脱模混凝土凝固是否合适,第4 层浇筑(即混凝土厚度为90~100 cm)后滑升6 cm,浇筑第5 层后再滑升12~15 cm,第6 层浇筑后滑升20 cm,若无异常现象,便可进行正常浇筑和滑升。

滑模的初次滑升要缓慢进行,并在此过程中,对液压装置、模板结构以及有关设施在负载情况下作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待一切正常后方可进行正常滑升。施工转入正常滑升时,尽量保持连续作业,由专人观察脱模混凝土表面质量。该工程每次滑升间隔2 h,每次滑升高度20 cm,每天滑升高度控制在2.4 m 左右。

脱模的混凝土面无流淌和拉裂现象,手按有硬的感觉并能压出1 mm 左右的指印,能用抹子抹光。脱模后立即用钢模在混凝土表面用原浆压实压光,需3~4 遍。在辅助盘上绕闸墩一圈布置洒水管,随着滑模滑升对脱模混凝土面及时进行洒水养护。

5.5.3 混凝土振捣

闸墩中间部位采用φ70 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模板附近用φ30 振捣棒振捣,振捣棒不能触碰模板、钢筋及预埋件。

5.5.4 测量控制

采用悬挂重垂线的方式,在两墩头中心位置及两边门槽位置各悬吊一根垂线,以检测整个模体的偏移及扭转。利用千斤顶同步性进行水平控制与纠偏,确保模体垂直滑升,采用全站仪跟踪检查。

5.5.5 滑模拆除

滑模滑升至设计高程时,将滑模滑空,把两个桁架梁上的连接螺栓拆掉使模体分解成四部分,利用2 台70 t 汽车吊分块吊拆至另一个闸墩组装。

5.5.6 停滑措施及施工缝处理

滑模施工需连续进行,因结构需要或意外原因停滑时,采取停滑措施,混凝土停止浇筑后,每隔15 min,滑升1~2 个行程,直至混凝土与模板不再粘结。由于停滑造成的施工缝,按水工施工规范要求处理。

5.5.7 滑模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滑模的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有:滑模体倾斜、滑模体平移、扭转、模体变形、混凝土表观缺陷、爬杆弯曲等,其产生的原因在于千斤顶工作不同步,荷载不均匀,混凝土浇筑不对称,纠编过急等。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观测检查工作,确保良好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纠偏。利用千斤顶高差自身纠偏,纠偏不能操之过急,以免造成混凝土表面拉裂、死弯、滑模变形,爬杆弯曲等事故发生。

2)爬杆弯曲。爬杆弯曲时,采用加焊钢筋或斜支撑,弯曲严重时,切断爬杆,重新接长后再与下部爬杆焊接,并加焊“人”字型斜支撑。

3)模板变形处理。对部分变形较小的模板,采用撑杆加压复原,变形严重时,将模板拆除修复。

6 混凝土温度控制

当地10月份温度变化很大,10月初最高温度28 ℃,10月底最低温度零下6 ℃,闸墩混凝土浇筑时分别采用了降温与保温措施。

6.1 降温措施

降温采用通常做法,选用中热水泥、三级配、骨料仓喷水降温,洒水管安装在辅助盘上,随着滑模上升及时进行养护,用无纺布包裹闸墩。

6.2 保温措施

最后10 d 气温较低属于低温季节浇筑混凝土,采取了保温措施:1)用炭火加热拌和用水,水温不超过60 ℃;2)闸墩混凝土滑模浇筑施工时,采用在滑模模体外侧悬挂彩条布和碘钨灯保温加热的措施,彩条布随滑模滑升而滑升;3)每个闸墩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采用棉被包裹混凝土。棉被采用双层工业毛毡棉被,根据闸墩体型定做,方便安装。

7 结 语

5 个中墩用滑模施工完成后,边墩还未完成,经过改装进行了左边墩9 m 高度的施工,滑模滑升总升程74 m,浇筑混凝土5 060 m3。2012年10月1日开始至11月5日滑模施工结束,浇筑一个闸墩只需6 d 时间,为常规模板施工时间的1/3 左右,大大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混凝土冬季低温施工费用,节省成本;混凝土连续施工无施工缝,闸墩整体性好;不需要再处理钢筋对拉丝与模板缝等,闸墩表面光滑、平整、颜色均匀统一。经过施工证明,该工程滑模施工的设备配置、运输、施工工艺等都是经济、合理、成功的,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施工技术借鉴及经验,适合严寒地区每年有效施工期短以及除险加固等工期紧的工程施工,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爬杆闸墩模体
简论现代杂技中爬杆的技巧与艺术化演绎
基于PLC的气动爬杆机器人教学实验台的开发与设计
一种硅橡胶耳机套注塑模具
水闸闸墩温度应力场分析①
浅析赵家堡子电站溢流坝闸墩配筋方式
三河口拱坝底孔闸墩预应力锚索布置方案设计研究
调压井灌浆平台钢管爬杆和牛腿支架强度浅析
植入(l, d)模体发现若干算法的实现与比较
爬杆机器人设计
基于模体演化的时序链路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