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2014-03-23 03:41席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差距金融

席琳

(中央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西部大开发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席琳

(中央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我国西部地广人稀,各种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农业、牧业、林业资源、旅游资源等非常丰富.我国的冰川水量相当于全国湖泊总贮水量的5.9倍,这批巨大的优质淡水资源,皆藏于我国西部高山.西部尚未利用的土地有8亿多亩.然而,同东部相比,西部的劣势也相当明显:基础设施薄弱、交通和通讯条件落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绝大部分地区高素质人才密度低.在西部大开发中,关键在于资金和技术,西部巨大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资金短缺,造成资源开发的基础设施落后,从而造成技术落后引发的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本文中以内蒙古为例,在于2002年以来,内蒙古GDP增速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代表性.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地处中国西部内陆,在地理位置上体现了西部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就此,本文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特点,放眼西部,对西部大开发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西部大开发;金融支持;民间资金

1 加大西部金融支持力度的必要性

内蒙古虽然在近几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一个包括财政、金融等方面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体系来进行解决.以下将就西部大开发中金融支持的必要性进行论述.

1.1 从经济增长速度分析

内蒙古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体现为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从动态的角度看,这种差距主要表现为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差距,即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增长速度较快,而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增长速度较慢.由此导致中国东西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全国生产力和经济活动不断向经济繁荣的东部地区集中.在全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中,尽管西部地区GDP增长速度在不断加快,但均远低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呈逐步扩大的趋势.

1.2 从居民收入(农民居民按人均纯收入计)分析

西部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更集中表现在区域间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的扩大.从人均可支配收入看,1980年,中、西部人均收入各自相当于东部的78%和70%.到2000年,它们占东部的比例分别降到了62%和54%.2009年,这一数据下降到了59%和52%.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来看,1980年西部相当于东部的85%,2002年降到71%,下降了14个百分点;在2008年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排名中,排在前15名的省市中,其中有11个东部省市,仅有4个西部省市,而后15名的省市中,有7个省是西部省市.200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排在第一位的是上海,为26690元,排在最后的是甘肃,为11010元,约为上海的41%.而从农民收入差距来看,在同一时期西部于东部之比由70%下降到46%,下降了24个百分点.内蒙古自治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天然草地13.2亿亩,占全国草地面积的27%,是我国最大的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2010年的工业总产值13446.5亿元,只占全国的8.65%,资源的拥有量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

1.3 从金融机构的设置分析

在全国,银行组织结构及从业人员在东西部地区有一定差异,金融机构中,人民银行在全国各地设置的分支机构差别不大,政策性银行中,除农发行外,另外两家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部分都设在东部,设在西部的机构比较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原来在全国各地的分布也比较均衡,但近几年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农行除外)逐步从农村撤出.这样,各行的设置分配在东、西部的差异逐渐显露出来,如全国几家地域性银行中,没有一家设在西部地区;我国东部的上海、深圳拥有两家证券交易所,广阔的西部地区却一家也没有.在金融资产方面,我国西部地区银行存贷款总量远远少于东部地区的.在目前我国个人、企业的金融资产主要以存贷款形式保持的情况下,这大致可以反映出我国西部地区金融资产总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而无论银行数量,还是存贷款总额方面,内蒙古自治区都远远低于东部省市.

1.4 从内蒙古自治区现实情况分析金融支持的必要性

1.4.1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内蒙古自治区资源丰富,以风能资源为代表,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风速3-4米/秒,年大风日数,东部各盟20~40天,西部各盟40~60天,冬春季节大风日数的60%左右,是发展风力发电的优良地区.另外,本区草场面积居全国五大牧场之首.东起大兴安岭山地,西至居延海,广袤无垠的草原东西绵延2000多公里,总面积达8700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6800万公顷,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1/5以上.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是全国著名草原,孕育出丰富多样的畜种资源,著名的三河牛、三河马、草原红牛、乌珠穆沁肥尾羊、敖汉细毛羊、内蒙古细毛羊、阿尔巴斯白山羊、阿拉善驼等优良品种,在区内外闻名遐迩.但在现实环境中,资源的开采由于缺乏资金导致技术落后,使得开发资源以生态环境为代价,全区土地沙化、砾石化、水土流失、盐渍化、沙丘活化等生态环境恶化的区域达到1730万公顷.全区草原开垦十分严重,草原面积迅速减少,沙漠面积在扩展,森林质量在下降,湿地受威胁程度在加大.

1.4.2 民间高利贷盛行

由于缺乏资金,民间高利贷也开始泛滥起来,例如,鄂尔多斯近年来依托煤炭资源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但金融机构的发展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鄂尔多斯好的项目有很多,但银行在这里开设的都只是分支机构,就这样,鄂尔多斯因煤炭资源快速致富,富起来的本地人手中大量资金需要寻找投资出路,而更多投资项目的运作需要快速高效的融资渠道,鄂尔多斯至少有1/3的中小企业通过民间借贷获取资金,最初是为了满足煤炭产业资金需求的地下钱庄,逐渐壮大后又投入到房地产等其他高利润行业.煤炭—高利贷—房地产—高利贷—煤炭……在一些鄂尔多斯人看来,通过民间借贷这种方式,普通居民都分享到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手中有了更多的财富能够再度投入典当行或者房地产,然后又形成新的一轮财富增长,形成了鄂尔多斯的畸形财富循环圈.

1.4.3 东部农业发展缺乏资金

内蒙古东部包括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和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两个计划单列市,东邻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南接河北省,北与俄罗斯、蒙古交界.在东部,呼伦贝尔发展煤化工条件最为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1000亿吨,石油预测储量8亿~10亿吨,地表水资源占内蒙古自治区的73%,煤水资源最为丰富,适合发展煤电、煤化工等产业.在开发过程中,由于过度对土地和草原的索取,使得生态恶化严峻,地方政府由于财政增长乏力,在实施重大生态工程时,地方配套资金捉襟见肘,难以保证生态工程的全面实施.所以,提供金融支持,使得东部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成了当务之急.

2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存在的问题

2.1 西部金融发展的客观环境条件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是由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环境因素是影响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整个金融业状况都起着制约作用.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较,在基础设施、运输条件、信息技术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另外,西部处于广大内陆地区,生态条件恶劣,加上近年来的生态破坏,使得大部分地区水资源匮乏,森林覆盖率低,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覆盖率为17.57%.另外,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截至2009年底,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61.77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52.2%,全区轻度荒漠化土地面积24.46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39.60%;中度荒漠化土地面积20.28万平方公里,占32.83%;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7.91万平方公里,占12.81%;极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9.12万平方公里,占14.76%.自然环境的恶化,严重制约了经济的科持续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的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成为加强金融支持力度来扶持西部大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软肋.

图1 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土地程度

2.2 我国现有金融体制与西部地区有不适应之处

目前,虽然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但在我国西部地区实行的金融体制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具有不适应性.我国东西部的地理条件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都很大,而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统一的金融货币政策,这等于是无视东西部的巨大差距,尤其在西部地区,这种体制很不利于西部金融的纵深发展客观上抑制了西部地区的金融深化.对于西部地区而言这种体制的不适应性具体表现在

2.2.1 商业银行布局的区域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国有银行及其支行、新兴的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的分布于数量规模上.工农中建四大行作为全国的四大银行,他们都采用总分行制度,其分支行布局体现行政区域的特点,总行出于利润考虑,总会统一调度起分行的资金用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深发展、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等新兴商业银行仍集中于东部地区,其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基本在东部地区;我国外资银行也主要集中于东部,内蒙古自治区只有一家外资银行,渣打银行,一些业务受到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也丧失了规模经济的效应.

2.2.2 无差别的金融机构设立条件和相关要求

如上文所分析,我国东西部在经济发展上仍有差距,尤其表现在金融差距上,东西部地区基本相同的金融机构设立条件及管理方法,例如关于资本金的规定,使得西部的金融机构显得负担沉重,我国西部虽随着西部大开发,设立了一系列的金融机构,例如内蒙古对于新设立的股份制银行给予减免40%的营业税优惠,即按15%的税率对银行征收营业税.这个政策对于农村金融机构也实行.此外,对于银行内蒙古分行的金融高管的个人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将进行返还,并且无年限限制.但与东部相比,仍显得数量不足.除了西部地区金融基础较差以外,重要原因在于国家政策在宏观了忽略了东西部的差异,对西部地区没有考虑其特殊性.

2.2.3 单一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商业银行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向中央银行缴存一定数额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是现在金融的基本标志之一.但统一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忽略了西部发展的特殊性,不利于西部银行系统资金的灵活调运,一定程度上也使得西部金融在全国格局中处于不利的境况的同时也丧失了区域经济利益.

2.2.4 统一的利率管制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开发的难度大,缺乏投资,投资需求较大,因此按照资金的供求情况,西部地区的利率水平应高于东部地区.但现实的情况是西部地区执行全国统一的利率水平,实际上是将西部应有的利率水平降低了,不利于金融业更好的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

〔1〕刘永佶.民族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何炼成.西部大开发四十条[J].经济学动态,2001 (1).

〔3〕邓翔.经济区同理论与中国地区差距的实证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理论、实证与政策[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洛林,魏后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及效果评价[N].财贸经济,2003.

〔6〕董锁成,周述实,丑洁明.西北比较优势与特色区域经济发展[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7〕欧晓明,汪风桂,王京安.区域发展与企业行为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8〕何炼成.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论证[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

〔9〕陈文俊,牛永涛.强化西部大开发的金融支持[J].财经科学,2000(2).

〔10〕刘华,李帮贤.资本市场与西部大开发[J].改革,2000(3).

〔11〕赵峰.论金融业对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持[N].经济体制改革,2004(4).

〔12〕刘仁武.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13〕苏霞.论金融政策与西部开发[J].特区经济,2005(4).

F832.0

A

1673-260X(2014)01-0042-03

猜你喜欢
内蒙古自治区差距金融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成功举办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征歌评选终评
P2P金融解读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