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行为与主观锻炼体验探讨

2014-03-23 03:41徐成波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体育锻炼

徐成波

(吉林建筑大学 城建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1)

大学生体育行为与主观锻炼体验探讨

徐成波

(吉林建筑大学 城建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1)

现在有很多大学生想用体育锻炼来强身健体,但由于没有合理的健身方法引导,自身又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往往以失败收尾.久而久之,很多大学生也已经失去了原本对锻炼的热情.通过文献资料法查询法、问卷调查访问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整合法等研究方法,本文对大学生主观锻炼体验与锻炼的行为进行了调查,最终结果表明:中等体育锻炼量能提高幸福感.

大学生;主观锻炼;体验;锻炼行为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往往是因为体育锻炼能够强身健体,有利于身心健康.但为何很少有人能坚持下去呢?这一话题值得我们深究.研究发现,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坚持程度和体育锻炼后个人的体验有着极大程度的关联.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后产生的个人锻炼体验,我们称之为大学生主观锻炼体验.而这一点我们主要通过测量长期锻炼者和非长期锻炼者在锻炼后的情绪体验来体现——是积极幸福、心理烦恼还是疲劳,从这三个心理指标来分析体育锻炼行为和个人锻炼后体验的具体关系和内在联系,为锻炼心理学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河北中医学院、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8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调查其主观锻炼体验和个体体育锻炼行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642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482份,占90.8%.

1.2 测量工具

1.2.1 主观锻炼体验量表

此次调查,我们主要采用的是《主观锻炼体验表》,此量表共有积极幸福感、心理烦恼和疲劳三项,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我们采用的是7点李克特记分法,1为非常不符合,7为非常符合,符合程度按数字大小依次递增.最后将所有题目分数总合,总分越高,则其所对应的主观锻炼体验感越高.各表的一致信度数据如下:积极幸福感(0.86),心理烦恼(0.85),疲劳(0.88).

1.2.2 体育活动等级量表

此表主要用于身体锻炼量的测定,与三个指标有关,即身体锻炼的频率、时间和强度.该表的计算公式为:身体锻炼量=强度×时间×频率.身体锻炼量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级:①身体锻炼量≤19,为小锻炼量;②20分<身体锻炼量<42分,为中等锻炼量;③身体锻炼量≥43分,为大锻炼量.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是否经常锻炼与主观锻炼体验的分析

此次调查把大学生分为锻炼组和非锻炼组两个组别,从而更客观的评定主管锻炼体验和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把七天作为区分时限,每七天所进行的体育锻炼次数大于或大于三次分到锻炼组,每七天所进行的体育锻炼次数下于三次则分到非锻炼组.

表1 大学生是否经常锻炼与主观锻炼体验的分析(N=1482)

分析表1的数据,在积极幸福感方面,锻炼组得分较非锻炼组得分更高一些,两者差异十分明显;同时心理烦恼和疲劳方面,锻炼组得分低于非锻炼组,两者差异也是极为显著.综上所述,我们不难从该表数据发现:体育锻炼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积极幸福感,减轻心理烦劳和缓解疲劳,能有效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主管锻炼体验.

2.2 大学生体育锻炼活动量与主观锻炼体验的分析

表2 体育锻炼活动量统计

由表2的数据统计分析可知,主观锻炼体验受体育锻炼量的影响.数据显示,在积极幸福感方面,中等锻炼量得分最高,小锻炼量得分最低;同时在心理烦恼和疲劳方面,中等锻炼量得分最高,大锻炼量得分最低.以上三者运动量在各个心理指标上都存在着极为显著的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体育锻炼量大的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热情较高,有自己热爱的体育锻炼项目,或是喜欢用体育锻炼解除烦劳,发泄心中不快,他们能够充分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快乐,因此积极幸福感程度高,但进行大锻炼量后随之而来的疲劳感也较重,对锻炼后心理状态影响较大,故心理烦恼和疲劳指数也较其他两种运动量要高.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主观锻炼体验和锻炼量存在较高相关度,其中中等锻炼量最适合提高主观锻炼体验.

3 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的运动兴趣

我们观摩了我校及其他院校的体育课教学,发现了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教师教学手法比较死板,传统教育的思想比较浓厚.即教师的教学手法旨在完成教学内容,并未考虑到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参与,整堂课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课堂氛围较低沉,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结果.学生学习效率较低.除此之外,根据学生的调查结果,在体育学习方面,90%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绝对服从老师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考很少,仅仅是一个“葫芦画瓢”式的简单模仿,而不会去研究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或者思考除了教师教导的练习方法外有无其他练习方法.此类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只着重于体育知识的传授.如此一来,便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创造力的发展,打击了他们的主动学习积极性,抑制了自身锻炼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课上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参加练习,但课下却不知道怎样进行自我锻炼并提高.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有七成女生对课外自我体育锻炼一无所知,其中有三成女生是因为没有人组织所以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此类教学方法的弊端可见一斑.

3.2 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正确认识

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前都对体育课有着不同程度的误解:部分学生所在中小学体育设施较少,师资缺乏,教学方法不正规,因此常常将体育课误解为“休闲课”;部分学校对体育课不重视,经常占用体育课时间,导致学生们也认为体育课只是浪费时间而已;有些学生甚至认为体育课很累而又无实在作用,能逃就逃.因为这些原因,很多学生虽然抱着通过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和提高身体素质的念头,但往往因为锻炼方法错误,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往往半途而废,以失败告终,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端正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至关重要.

4 关于大学生体育的建议

4.1 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和非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在心理上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前者积极幸福感远远高于后者,同时其心理烦恼和疲劳也较后者较低.故建议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提高积极幸福感,而且还能有效解除心理烦恼和减缓疲劳,从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影响.

4.2 中等锻炼量的运动量能够提高积极幸福感,有效解除心理烦恼和减缓疲劳.因此,建议大学生尽量不要锻炼量过大或过小,多进行中等锻炼量的体育运动,有助于提升主观锻炼体验中的积极幸福感.

5 结语

社会全民健身运动和学校体育教学主要靠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相维系和连接.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提高自我锻炼能力,培养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把握正确锻炼身体的方法,不仅可以增强自身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同时更能让其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做与社会接轨的大学生.

〔1〕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15.

〔2〕梁德清.我国大学生应激及体育锻炼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1992.

〔3〕曹虎愚,刘春.体育学院大学生主观锻炼体验调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27):199-200.

〔4〕钟兆祥.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主观锻炼体验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17(5):125-127.

〔5〕马树芳.医学专业大学生主观锻炼体验的调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2,28(1).

G807.4

A

1673-260X(2014)01-0110-02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体育锻炼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
幸福感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