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蔹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2014-03-24 08:14高欢王文娜孙琦张赫杨晓虹董雷
特产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姜黄挥发油药典

高欢,王文娜,孙琦,张赫,杨晓虹,董雷,b※

(吉林大学a.药学院;b.第一医院,长春130021)

白蔹为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白蔹[Ampelopsisjaponica(Thunb) Makino]的干燥块根,又名白根、五爪藤、山地瓜等。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能够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生肌止痛。白蔹的化学成分包括甾醇及苷类[1,2]、有机酸类[3]、三萜类及蒽醌类等[1,4]。本试验首次使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蔹挥发油[5~8],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白蔹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为白蔹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研究基础。

1 材料与仪器

HP5988A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Hewlett-Packard公司)。药材白蔹(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药房,经吉林大学生药教研室王广树教授鉴定为白蔹的块根),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实验方法

2.1 白蔹挥发油的制备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9]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操作。称取白蔹200g置于挥发油提取器中,加入500mL蒸馏水提取10h,经乙醚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挥净乙醚得挥发油,计算提取率。

2.2 气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HP-5MS 5% Phenyl Methyl Siloxane 60m×0.25mm×0.25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00℃,传输线温度280℃;载气为高纯度氦气;流速1.0mL/min;分流比40∶1;进样量2μL;升温程序:柱温60℃,保持2min,以10℃/min升至120℃,保持3min,继续以5℃/min升至280℃,保持10min,再以20℃/min升至320℃。

2.3 质谱条件

离子源为EI源,电子轰击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30℃;加速电压34.6V;分辨率2 500;扫描范围50aμm~800aμm;倍增器电压1 341V;NIST-98标准质谱图库。

3 结果与讨论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样品,得其总离子流图(TIC),见图1。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白蔹挥发油,得到淡黄色油状物0.57g,提取率0.29%。本实验从白蔹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14个化合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样品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经计算机数据处理以及NIST-98标准质谱图库检索鉴定各种化学成分,确定出白蔹挥发油的化学组分,结果见表1。

图1 白蔹挥发油总离子流图

表1白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V Analysis chemical constituent of essential oil in Ampelopsis japonica(Thunb) Makino

本实验从白蔹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14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997%。其中芳姜黄酮(21.465%)、2-甲基-6-对甲苯基-2-庚烯醇(17.438%)和蒽(14.224%)为白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芳姜黄酮属于萜烯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蛇毒等多种生物活性。季明杰[10]通过DNA梯状图谱和流式细胞术证明,芳姜黄酮能够选择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对白血病细胞作用效果尤为明显;Lee[11]发现芳姜黄酮能够有效抑制促凝集因素胶原质和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影响血小板凝集,进而预防血栓的形成。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对白蔹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1]赫军,畅晓兵,杨旭,等.白蔹的化学成分(Ⅱ)[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9,26(3):188-190.

[2]赫军,羡冀,宋莹莹,等.白蔹化学成分的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25(8):636-638.

[3]郭丽冰,卢雁,陈水平.白蔹化学成分的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1996,12(3):145-147.

[4]邹济高,金蓉鸾,何宏贤.白蔹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00,23(2):91-93.

[5]吴芳,郭增军,罗定强,等.五苓系列制剂中挥发油的GC指纹图谱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3,33(8):1355-1358.

[6]张沐新,刘昕,杨晓虹,等.玉竹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J].特产研究,2008,(4):56-60.

[7]杨昭武,李敏,苟寒阳,等.GC/MS内标法建立黄丝郁金挥发油特征图谱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7):1652-1655.

[8]董岩,祁伟,肖传勇.蒙古蒿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3,48(16):1359-1362.

[9]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K].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10:215,附录63.

[10]季明杰.中药姜黄组分芳姜黄酮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5.

[11]Lee H S.Antiplatelet property of Curuma longa L.rhizome-derived ar-turmerone[J].Bioresour Technol,2006,97(17):1372-1376.

猜你喜欢
姜黄挥发油药典
Curcumin in The Treatment of in Animals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姜黄提取物二氧化硅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表征
姜黄素对人胃癌AGS细胞自噬流的作用
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 未来目标达到300种
2015年版《中国兽药典》编制完成
姜黄素作为PVC热稳定剂的应用研究
艾叶挥发油对HBV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