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立灾害护理救援团队的探索与思考

2014-03-25 15:24王婷王晓庆刘丹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西安710038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护理学灾害救援

王婷,王晓庆,刘丹(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西安 710038)

·卫生管理·

我院成立灾害护理救援团队的探索与思考

王婷*,王晓庆,刘丹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西安 710038)

本文分别从对灾害护理的认知、灾害护理的继续教育以及对灾害护理救援团队的展望3方面进行论述,从而得出在我院成立灾害护理救援团队势在必行的结论,并进一步呼吁我院护理管理者需精心储备灾害护理人才,成立相关职能部门,以便使灾害救护工作有方向可循,并有效应对各种不可预测的灾害。

灾害护理;继续教育;成立团队

2012年10月16日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联合会在日内瓦发布《2012年世界灾害报告》,称全球目前共有7 200万人口被迫迁徙,呼吁政府和人道主义机构关注这些人口的生存状况;被迫迁徙的原因有很多,而灾害成为最大的诱因。目前,日益增加的自然灾害及人为灾害几乎影响到当今世界每个国家,而护士同其他医务人员一起活跃在灾害最前沿,并通过发挥其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为保护和促进受灾人群的身心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灾害事件的频发和影响的扩大,灾害护理也越来越受到各大医院的重视,因而在我院成立灾害护理救援团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对灾害护理的认知

1.1 灾害护理的定义

联合国把灾害定义为“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功能,导致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环境的损失,超过了人们的应对能力”[1]。灾害护理也被称为灾难护理,目前国内尚未给出统一的定义,日本灾害护理学会将灾害护理定义为“系统、灵活地应用独特的灾害护理知识和技能,同时与其它专业领域开展合作,为减轻灾害对人类生命健康所构成的危害而开展的活动……”[2]。

1. 2 成立灾害护理团队的必要性

1.2.1 灾害的不可预测性及频发性 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的发展,工程的建设,传统的冲突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这些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流行暴发,一次又一次重创着我们的家园,给人们留下无尽的伤痛[3]。为此,必须成立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能力的专业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灾害护理救援储备团队,以便在灾害来临时迅速做出反应,配合医生胜任救援工作。

1.2.2 护理团队在救援中的作用 在救援中护士可以提高整个急救系统的弹性功能,可以加快预检分诊的速度,进行灾害前的宣教和预防工作,灾后重建,灾民的心理护理,对灾民自救能力的培训,灾民间的互救等。当代国际地震救援行动中均配有护理人员,且护士在医疗队员中所占的比例,由2004 年的22.73%升至2006年的26.32%[4]。可以说,若是离开了护理救援团队,救援工作将无法展开。

1.2.3 临床护士对灾害护理知识的欠缺 2012年史新华等[5]对101名护理人员的灾害护理知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显示,护理人员的灾害护理得分(47.72±13.78)基于良和差两个级别,启示我院成立灾害护理团队十分必要。张清[6]对20所开设本科护理专业的高等护理院校进行了灾害护理课程设置的调研,结果发现只有个别部队院校开设了灾害护理学相关课程。由此不难看出,目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大部分护士,在工作之前极少接受过灾害护理教育[7]。因此,成立灾害护理救援团队是将灾害防患于未然的重要举措之一。

2 灾害护理继续教育

2.1 继续教育课程的内容

根据娄伟等[8]提出的与灾害医学相关的课程,归纳如下:1)灾害急救学:掌握灾害现场常用的急救技术,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抗休克、气管插管、软组织损伤、烧伤清创的处理及常见毒物的解毒方法等。2)灾害管理学:包括对灾害救助的动员、财务的审计、手术室的展开、物资的保管、伤病员的分类和后送等。3)灾害传染病学:包括各种传染病的种类、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与控制方法等。4)灾害流行病学:可结合其他预防医学手段对灾后的疫情进行干预。5)灾害心理学:包括对受灾群体进行亲情的慰藉、压力的疏散和心理的科学干预等,重点突出创伤心理学教育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应对方法。6)灾害人文学:可使灾后重建在当地的人文因素影响下顺利进行。

2.2 继续教育的方式

2.2.1 理论知识的培训 先让临床护理工作者掌握有关灾害护理学的相关理论,从而阶段性培养出优秀的灾害护理实用性人才,重点培训灾害急救、灾害预防医学、灾害心理、卫生防疫应急处理等基本技能,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医学救援知识,有关互助式、团队协作理论的讲座及开展远程教育等。

2.2.2 情景模拟的演练 管晓萍等[9]提出培训应结合护理救援实践的经验,提示我们应考虑进行情景模拟训练。为此,每年应举办4~5次模拟灾害救护训练,渗入角色扮演、现场模拟,从而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由参加过救援工作的医疗队员利用现场图片、录像和救援案例等讲授救援实践经验,并进行相关的情景模拟训练,如模拟地震、火灾、化学毒气泄漏等突发情况。这样可使广大护理人员明确自己在灾害护理中的工作内容, 熟悉灾害发生时多部门之间的协作过程;使护理人员更深入了解灾害护理救援的特点,激发其参与热情,从而强化人员储备。

2.2.3 科室间的轮转 管晓萍等[9]在3次国际救援护理实践中提出,在2个以上的科室工作,且每个科室工作时间大于1年的护士,其护理基础知识及专科技术较全面,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强,启示应采用科室间流转制度,采取专科护理与全科护理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培养“一专多能”的护理人才,从而重点发掘,重点培养灾害护理救援人才。

2.2.4 灾害护理师资的建立 游睿芳[10]在论述我国灾害护理教育与培训的现状时提出,先进行各科室骨干师资培训,再要求骨干师资进一步开展层层培训,直至达到全员培训的目的。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灾害护理学人才的根本保证。

3 对我院成立灾害护理团队的展望

3.1 重视灾难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灾害已成为全世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灾害突发时护士作为首要应对者、信息提供者、健康教育者、预检分诊者和照顾提供者,必须具备灾害护理知识和能力,才能有效应对灾害。如今,灾害日益频发、影响日益严重,为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灾害,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我院开展灾害护理教育及培训,培养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充实灾害护理相关内容势在必行。

3.2 尽快建立并完善灾害护理组织管理

目前,我院还没有一个专业性组织机构对灾害护理救援进行系统性研究、协调、管理和指导,要想加快我院灾害护理发展的步伐,首先要建立像感染办这样的组织机构,加强护理人员思想上的重视,制定相关制度,使灾害救护工作有规范可遵循,使救援人员明白自己的执业范围和救援职责等。对具有灾害救护专科资质的护理人员电子注册、登记并统一管理,当灾害发生时,组织机构就可根据灾情和救援状况,从人力资源储备库中统一组织和调配人员及时参与医疗救援。

4 小结

灾难往往没有规律可循,不可预测,但却会造成相似的医疗和公共卫生后果。灾难救援与平时护理工作的服务对象、原则和内容明显不同,仅依靠常规护理工作者来完成显然不可行。因此,在我院建立一支专业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灾害救援护理储备团队十分必要。

[1] Yamamoto A.Experiences of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March 2011[J].Int Nurs Rev,2011,58(3):332-334.

[2] 南裕子, 张晓春. 日本灾害护理学的发展与现状[J]. 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4): 263-265.

[3] 黄叶莉,王场.灾害护理学的研究现状及我国灾害护理学存在的若干问题[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1):45-47.

[4] 席梅,侯建盛,刘爱兵. 国际地震救援行动中的医疗力量配置分析[J].灾害学,2007,22(4):138-141.

[5] 史新华,李萍. 101名护理人员的灾害护理知识及态度现状调查[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 31(3):553-554.

[6] 张清.我国灾害护理学及灾害护理教育现状分析与启示[J].护理学杂志,2009,23(4):923-924.

[7] 李书梅,王场,韩金凤,等. 国内外灾害护理学继续教育现状及展望[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 18(31):3835-3837.

[8] 娄伟,李红玉.构建灾害护理课程体系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12):3272-3273.

[9] 管晓萍,张利岩,高歌,等.国际救援实践对护理培训方向的启示[J].中华护理教育,2006,3(3):112-113.

[10] 游睿芳. 我国灾害护理教育与培训的现状[J]. 护理学报, 2010, 17(4): 5-7.

王婷,E-mail:564700073@qq.com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1.1705.R.20140410.1539.009.html

10.3969/j.issn.1674-2257.2014.02.029

R47

B

猜你喜欢
护理学灾害救援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紧急救援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3D打印大救援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救援行动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