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视阈下我国科技创新理念的转变

2014-03-25 21:19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生产力科技发展

郜 军

(常州市科技局,江苏 常州213022)

论马克思主义视阈下我国科技创新理念的转变

郜 军

(常州市科技局,江苏 常州213022)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理论创新中,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对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伟大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辩证处理好科技正效应与负效应、政府与市场、产业链与创新链、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实现单一功能向科学人文综合价值,政府主导向市场决定,双链并行向融合发展,“拿来主义”向自主创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5个转变,是当务之急。

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体制改革;自主创新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科技思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理论创新中得到了不断发展和运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十八大之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发展形势也给中国的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课题,带来了新的挑战。2013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9次集中学习放在了中关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进一步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

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力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创新驱动发展是大势所趋。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理论准备不足会致使推进实践中产生误区。新形势下,如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支撑和促成中国梦的实现?如何在创新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和理论?笔者认为,应着重处理好5对关系,实现5个转变:

一、处理好科技正效应与负效应的关系,实现单一功能向科学人文综合价值转变

毫无疑问,科学技术具备经济功能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重要论述。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科技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还有着强大的社会功能。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既包括物质资料生产,也包括人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人作为劳动者,在生产力三要素中占据主体地位,人也是智慧劳动、创新活动的主体。科技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巨大意义。第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必须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技是文明的根基,科技文明在推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可以也必须融入渗透到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之中。第三,经济发展是手段,目的是为了社会及人的进步与发展。马克思认为,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进程中,革命所起的作用将是帮助在资本主义母体中成熟起来的社会主义胚胎分娩出来,而科学和技术则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的杠杆。为了发挥科技杠杆作用,必须更加重视科技的综合功能,从单一实用主义转变为整体的科技功能,从面向经济转变为面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的社会功能在现实生活中非常直观,作用巨大,如“智慧城市”建设和物联网的应用,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的利用等等。当前,我国科技进步的社会功能集中表现于4个方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现代专业技术人才,支撑生态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对文化软实力的促进。

在分析科技功能时,我们还要看到:三聚氰胺、瘦肉精、核污染也是科技发展结出的“成果”,克隆技术、基因工程时刻在挑战着人类的伦理底线,随时可能淹没人类社会的人文光辉。我们必须正视:科技发展正负效应并存,技术风险无时不在,科技异化比比皆是。方世南教授指出:“技术风险的全球化推进着不同价值观的交流和对话,也推进着公共价值诉求的形成,推动着技术价值与人的价值的统一、技术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1]科技功能必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否则,亦有可能成为第一破坏力。

如何树立并践行科学的科技价值观?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将科学发展理念根植于科技创新全过程。不论是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还是成果转化和应用,都要杜绝急功近利,杜绝竭泽而渔,杜绝经济利益至上,而应尊重和遵循科学规律,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注重科技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注重以科技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注重科技进步与人的进步、社会进步的统一与结合。只有“绿色”科技才是有价值的科技,只有人的进步才是科技进步追求的终极目标;反过来,科技也只有对人的进步发挥正能量,才能真正实现其“历史使命”,使科技功能最大化。二是将科技理性与人文理性相结合,树立正确理念,警惕唯技术主义,将人文关怀融入创新行为之中。“科学技术怎样向前发展,取决于人类的目的和价值系统。”[2]科技与文化、历史、宗教、法律、道德相联,兼具意识形态范畴的社会性、伦理性特点。21世纪全球化语境下的科技创新行为并不是孤立的,更加需要思想文化的支撑,需要人文理性的约束与指引。蔡曙山认为:“我们首先要明确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行为、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一致性,还要正确看待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重新确立人文精神在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3]科技创新的灵魂在于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与统一,科技进步的终极意义在于促进人及人类社会的永续和谐发展。三是将引导与规范技术、防范与管理风险作为政府公共安全事务和民生事务的重要内容,加强技术风险的预警研判、分析评估、有效防范、应急处置、修复追踪和问责追究等机制,规避负面效应,彰显正面功能,大力发展惠及民生、造福百姓、泽披后代、改善环境、促进生态的科学技术。

二、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实现创新资源配置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决定转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意味着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国家在2012年颁布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其中第二条主要原则为:坚持政府支持、市场导向。《决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那么在科技创新链条中,资源如何配置?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如何定位?如何让看得见的政府之手与看不见的市场之手协调一致、共促创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4]他非常注意科学的力量对生产的作用,指出科学是“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科技成为劳动生产力中的重要独立环节,就必须由市场来决定创新资源的流动与配置。

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处理好科技创新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关键在于政府做该做和能做的事,其他交给市场,简言之就是“市场决定、政府引导、优化配置、形成合力”。

一方面,市场的作用要依靠市场主体和市场机制来实现。企业是市场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本在于其自主创新能力。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是激活创新活力的重要路径。主要是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研发机构,实行技术革新,实现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产品的高附加值。完善的市场机制是激励创新、保护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应进一步开放国际国内一体化的技术市场,使创新资源要素能够按照市场规律充分准入、等价交换、公平竞争、迸发活力;加强法制建设,健全科技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等创新权益;培育市场中介机制,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促成创新要素高效配置与合理流动;将科技与金融结合,进一步放开金融管制,拓展科技支行等科技金融主体,培育科技金融资本市场,加大资本对科技型企业和创新行为的支持力度。

定义 3[9] 设(U,A)是一个覆盖信息系统,C={C1,C2,…,Ct}是由A中属性a产生的论域U的一个覆盖。对任意的对象U,设(x)a=∩{C, Cj},则Cov(C)={U}是U的一个覆盖,并称之为覆盖C的诱导覆盖。

另一方面,政府的着力点应放在完善创新体系、营造创新氛围、优化创新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支持创新行为之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管控中,对科技创新的计划规划占据了首要位置。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政府在科技创新中并非无所作为,而是责任重大、大有可为。主要包括:一是集中力量组织开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科学研究,抢占科技制高点;二是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并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及行动纲要;三是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包括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教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特色化、差别化、多元化的区域创新体系,以及社会化、网络化、市场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四是制定实施推动科技创新的各类政策,建设面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和创业孵化载体;五是培育与集聚人才;六是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与氛围,优化创新的外部条件。[5]

三、处理好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关系,实现双链并行向融合发展、创新发展转变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集中学习时指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创新链主要包括企业、研发机构、政府和中介组织4大主体,涵盖科研人才、研发投入、平台载体、技术成果4大要素。如何使产业链与创新链高度匹配、无缝对接、深度融合?《决定》明确要求: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笔者认为,解决两个链条脱节问题,关键要在理顺企业、高校院所与政府关系的基础上,本着“经科教联动、产学研合作、校所企共赢”理念,突出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构建联络资本、资源、环境、土地、市场及人才、设计、技术、载体等要素的平台与纽带,建设高效、科学、务实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产业链延伸带动创新链发展,通过创新链补齐、补强产业链,支撑、引领产业发展。

(一)项目筛选。在创新链条中,高校院所及各类研发机构(包括企业自身的研发机构及人员)是供给方,企业是最主要的需求方和消费方。在各方合作中,要增强协同,实现共赢,项目筛选是首先环节。科技创新要尽力缩短与现实生产力之间的距离,客观上就需要贴近市场,贴近企业,贴近需求,切实可行,易于转化和量产。

(二)利益共享和诚信。在产学研合作中,尽管存在体制、地区、感情、个体差异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但最关键、最核心的还是利益关系和利益机制。投资方、技术方和地方政府相互希望获得真正的支持,而三方内部又有多重利益关系乃至冲突,最难最重要的是要从市场上赚钱,共享市场成功的果实,分担相应的风险,而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矛盾冲突的可能。创新有回报亦有风险,建立有效的诚信管理机制,实现合作中的诚实信用,能够促成各方利益共享与均衡。

(三)长效合作。在产学研合作中,应切忌3种短期行为:一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肯投入,或只是图有虚名;二是违背市场规律,盲目投入,后续发展没投入、没人才、没效益;三是没有坚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缺乏利益纽带。无论是企业与校院所合作,还是政府与校院所合作,特别是建立合作平台(实体或虚拟),投入、收益都要有明确的“边界”,既为平台发展壮大,也为长效合作和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四)中介服务。在产学研合作中,中介服务是不可或缺的“红娘”,也是必备的市场机制。一方面,要培育壮大中介组织,提高其专业化、市场化的服务水平,形成政府、市场之外的坚强的第三方力量;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育力度,增强“造血功能”,使中介服务机构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四、处理好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再创新的关系,实现“拿来主义”向自主创新转变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主要通过引进外资同步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当前,全球发展形势有了新的深刻的变化。主要体现于:一是进入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二是国际竞争尤其是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科技竞争成为决定经济竞争、军事竞争的第一力量,也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第一要素。三是新中国成立至今,科学技术实力与人才的持续积累,使我们在航天、信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批大科学工程和尖端科研成果为自主创新打下基础、夯实底气。应该说,现在我们有实力、有能力、有必要全面推进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3个有机组成部分。原始创新提供动力源泉,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则极大地提高了创新效率。

如何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一方面,自力更生不是埋头拉车,独立自主不是盲目排外。中国发展科技既要有独立的科技体系,又要注重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果。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获取知识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认识世界可以依据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邓小平南方谈话中谈到: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因此,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仍然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创新形式。问题在于,在引进的基础上不能止步不前,还要不断地消化、吸收,抓住“微笑曲线”的高价值两端,紧扣产品价值链和技术路线图重要环节,重点突破科技瓶颈。

另一方面,我们要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以科研单位为主体,通过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为可持续发展夯实根基。以企业为主体,利用各种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具,对各个创新要素和创新内容进行选择、优化和系统集成,抢占创新高地和市场份额。

同时,还要辩证把握好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创立之时,科学建立在生产基础之上,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技术—科学的循环过程。而今天“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因此便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新的循环过程。[6]当科学成了生产的先导,产业结构和创新规律便发生了变化,科学、技术和生产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革。因此,在创新实践中,科学和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应用要统筹兼顾,不可偏废。国家层面在科学民主决策的前提下集中力量办大事,主攻基础学科、前沿学科,建设大科学工程,科研机构应根据自身定位和创新布局选准研发方向,企业和地方政府则应侧重技术革新、实验室成果的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

五、处理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实现科技创新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7]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8]从本质上说,中国科技政策制定和科技创新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和生产力学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9]

科学技术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的地位和变革作用,决定了依靠科技进步是中国加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途径。而要真正实现科技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就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不断完善上层建筑中的创新制度设计,使之全面适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既是我们转变科技创新方式的目标,也是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向全面纵深发展的动力。

如何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为使科技体制与政策能够切实、高效地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必须提高科技领域的现代化治理水平。在政策制度上,加快改革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改进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完善科技扶持政策,强化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加快政府部门职能转变,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杜绝直接干预创新行为,促成各级各部门各有侧重、分工协作、步调一致、政策协同。在高校院所管理体制上,破除官僚化、行政化,鼓励、保障创新创业,增强人才及创新资源的社会服务功能。在科研体制上,消除科研团队“部落文化”,打破创新壁垒和利益藩篱,形成联合创新、协同创新的正确导向,增强创新供给方的资源溢出。这样,才能不断放大科技产出效应,进一步增强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

当然,科技创新不能停留于上层建筑的制度设计,终止于制度的出台和科研论文的完成,最终要还原于生产力要素的应有位置,落脚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应该看到,尽管中国的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但是,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还非常薄弱,我们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创新驱动任务艰巨,深化改革任重道远。这就需要所有的创新创业者担当起重任,为中华民族的明天奉献自己的智慧与汗水,真正让科技成为现实生产力、第一生产力。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推进科技创新方式转变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我国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在重大的历史机遇面前,我们不能停步不前、畏难懈怠,而应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全力推动科技创新的大转变、大进步、大突破,奋力实现伟大中国梦!

[1]方世南,杨征征.从技术风险视角端正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22.

[2]胡芬芬.人文理性的彰显——科技意识形态论的启示[J].内江科技,2010(5):201.

[3]蔡曙山.论技术行为、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批判[J].中国社会科学,2002(2):176.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6.

[5]张云霞,郑煜.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动力之源——基于苏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视角[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57.

[6]王文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价值观[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9):22.

[7]马克思.政治学批判大纲(草稿):第3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3.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16.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On the Changes of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ncepts from the Marxist Perspective

GAO Jun
(Ch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reau,Changzhou 213022,China)

In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socialism and theoretical innov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t is necessary to insist on the use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m technology thoughts,because of it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deepen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form,implementing the innovation-driven strategy,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and realizing the great Chinese dream.With the dialectical attitude,we should handle wel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sitive effects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government and market,the industry chain and innovation chain,the original and integrated innovation and the re-innovation after the absorption,the economic base and the superstructure,Therefore,the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five changes:from a single function to comprehensive value of science and humanity,from government guidance to market orientation,from the parallel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chain and innovation chain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m,from“copy from others”to independent innovation,from potential productivity to practical productivity.

Marxism;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indigenous innovation;system reform

G304

A

2095—042X(2014)01-0005-05

10.3969/j.issn.2095—042X.2014.01.002

(责任编辑:刘志新)

2013-11-30

郜军(1975—),男,江苏宿迁人,硕士,副局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科技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生产力科技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科技助我来看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科技在线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