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真寺的建筑结构功能与文化功能

2014-03-25 00:19王剑王更芳
科技资讯 2014年31期
关键词:文化功能清真寺穆斯林

王剑 王更芳

摘 要:加强祖国各民族共同团结,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尤其要重视加强回汉融合,尊重回族文化。笔者足于民族团结,致力于“清真寺建筑文化功能”研究,目的在于让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学习的区外汉族学生更多地了解伊斯兰文化,了解回族习俗。该文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最核心的一个建筑体和标志物是穆斯林举行礼拜(祈祷)宗教功课、宗教教育、宗教活动、重大节日庆典等中心场所。一般而言,凡是有穆斯林生活的聚居社区都建有清真寺,只是规模大小与建筑艺术风格。因时因地而异罢了。因此,清真寺成为伊斯兰教存在于某个社会的核心标准。

关键词:清真寺 穆斯林 结构功能 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G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a)-0207-02

清真寺,是回族宗教和社会生活的核心。其同回族社区是圆心与圆周的关系。二者互为界定的因素和条件。作为导源于异域风情的回族穆斯林清真寺自踏上中国领土,就与汉文化在进行着不断的对话与调适。清真寺在外显的结构风格上呈现出一个阿拉伯式—— 中国传统建筑式—— 阿拉伯式建筑格局的流变与回归的过程。国家的政策导向,在中国回族清真寺建筑风格流变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选取宁夏回民清真寺建筑风格流变作为考察视点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 清真寺建筑结构功能

该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清真大寺为例,同心清真大寺坐落于同心县城南2公里处,这是一座把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和木刻砖雕装饰艺术融为一体的建筑。据研究该寺是明初在一座元代喇嘛寺院的基址上改建而成的,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该寺健在隆起地面7米高的青砖台面上,寺门前有一座高6米,宽9米的木青砖照壁,照壁对面是三孔通向寺院的洞的顶上是圆门,进入北院则是礼拜大殿和南北厢房。远眺该寺,飞檐斗拱,雄伟壮观。

礼拜大殿坐西朝东,中轴线十分明确,并贯穿了整个院落,大殿有前后两座殿和门前的抱厦相互勾连而成,体态宏大,抱厦进深两间,面阔五间,除梢间有低矮、透空的栏杆外,全都是空廊形式。柱间装饰了木刻云纹,庄重,深厚,其拱挑檐鳞次节次,层次有序。拱板被雕镂成植物和阿文图案。屋顶为卷栅歇山顶,起翘和翼都很突出,显得华丽明快,富丽洁净前殿进深五间,面阔七间,殿顶只用四根柱子支撑,运用斜梁搭接巧妙地解决了木架构的结构承重问题,使殿后的视线遮挡减少到最低限度,坐落在大殿南侧卷门顶上的“邦克楼”高22米,占地和进深均为8米。每面各立四柱中间又用四根通天柱支撑,四周用磨砖包砌而成空心方体,19级木梯直通顶。阁楼顶为四角攒尖,每层层背缀有砂雕纹杆,清雅美观。

在宁夏广阔的穆斯林乡村,清真寺建筑为之一般多选在村正中或路边处,以便广大教民的来往。宁夏清真寺多以“三合院”的建筑格局出现,所谓三合院就是礼拜堂,厢房(阿訇和满啦卧室)和澡堂,多数清真寺还建有邦克楼和望月楼。清真寺的礼拜堂,澡堂,邦克楼,它们的主要功用就是直接或间接地位穆斯林礼拜提供方便。

清真寺是穆斯林礼拜不可缺少的地方,同时,也是穆斯林斋月生活不可缺少的场所,这一重要作用体现在它为穆斯林斋戒提供迅速准确信息。因而,从这个方面来看清真寺,它有着传递信息的功能。在清真寺建筑上一般都有高度挺立的望月楼,望月楼的主要功能是供穆斯林斋月的月初和月底远望新月。望月楼健在礼拜大殿之上,高耸入云,颇为壮观。它与邦克楼遥遥相对,相映生姿。

首先从宗教功能与意义看,同心清真大寺与世界各地的功能与意义是一致的。具体而言则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清真寺是穆斯林宗教活动及穆民交流集会的中心场所。例如:每天都会有五次礼拜,每周周五的宗教功修,以及每年的开斋节和古尔邦节集会礼拜都在清真寺举行。除此之外其他的一些礼拜仪式如先知的纪念日,法图麦太太的忌日等都在清真寺内庆祝。这些礼拜集会也是清真寺最基本的建筑功能体现。

(2)文化宣教功能,除了最基本的礼拜集会地的功能之外,清真寺是穆斯林传承伊斯兰文化的中心,以清真寺做文化宣教场所起源于先知穆罕默德在麦地那清真寺是所发表的第一次演说。至今通过在清真寺的宣教演说方式继承发扬伊斯兰文化成为一项定制。例如:每周五的礼拜集会及开斋节、古尔邦节,清真寺内的伊玛目都会有宣讲活动。

(3)清真寺也是处理民间事物与纠纷的场所,一般情况下,穆民之间的婚姻家庭纠纷、财产纠纷等等都可以在清真寺内商议解决,尽管这都是现实生活中鸡毛蒜皮的琐碎事,但它反映出清真寺在穆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及其权威性。

(4)不管是礼拜集会或是解决民事问题,都是穆民们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的具体方式,因此,清真寺在穆民中起到了团结广大民众,增强穆民之间友谊的作用。

以上功能都是清真寺穆民宗教及日常生活中发挥的必不可少的功能,它反映出清真寺建筑最原初的建筑理念与意义。

2 清真寺的宗教文化功能

清真寺是伊斯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同心虔诚穆斯林的话说“有回族的地方必有清真寺,否则就没有回族”可见清真寺在穆斯林心中的地位。对于宗教文化产生,马德邻等人在其所著的《宗教文化现象》中说:“宗教渗透到社会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最终导致了宗教文化的诞生。”可见,所谓的宗教文化就是宗教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一种后起的。但在人类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文化形态。清真寺正是一种壮美的建筑艺术,它是最能代表伊斯兰文化的。清真寺既然是宗教文化,毫无疑问,它就要发挥自身的宗教文化功能,同时亦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清真寺的宗教文化功能首先体现在它是广大虔诚穆斯林们礼拜的场所,清真寺礼拜的宗教功能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清真寺,阿拉伯语称作:“麦斯吉德”,意为“礼拜安拉的处所。”可见,清真的原意就是专门供穆斯林礼拜的。

穆斯林进入清真寺大门,先要用阿拉伯语向伊玛目道一声“安色俩目阿来库目”,意思是“你好”,同时伊玛目也要回敬一句“吾尔来空色俩目。”人们互道色俩目后,脱掉鞋子,轻身进入礼拜大殿,列队排齐,面向西方,在伊玛目的带领下礼拜安拉,抬手、弯腰、叩头……一个个教民礼拜动作时那样的细致认真,唯恐出错,注意力非常集中,从礼拜的细小枝节上不难看出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诚挚了。

穆斯林的婚姻习俗与清真寺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只要从回族婚姻生活中就可以看出清真寺在穆斯林婚礼中的重要作用,回族婚姻的双方一定要是穆斯林,穆斯林不得与非穆斯林婚配。如果其中一方不是穆斯林而又非结合不可,那么首先非穆斯林要进教。回族青年的婚礼一般都是在家中举行,但在清真寺举行的。回族婚礼不论在家还是在清真寺举行,都要请伊玛目诵念“尼卡哈”(证婚词)以示其婚礼符合教法。

清真寺在穆斯林日常生活礼俗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丧礼方面也十分突出,很有特征。每当病人垂危时,要及时去清真寺请伊玛目守着,病人一旦将要归真,伊玛目便即刻给他念“讨白”,(只有老教念,新教不念)认为念过讨白归真后的穆斯林真主方能接受并饶恕其所有罪过。将归真的穆斯林抬往墓地掩埋之前,要对亡人进行洗礼“着水”。归真的穆斯林要用“经匣”由众人抬到墓地,经匣里是公用的木制品,一个坊寺一个经匣,任何一个归真的穆斯林都是用同一个经匣装送,方便人们应急时使用。

清真寺是非常清洁的场所,因此,清真寺又成了穆斯林为亡人举行殡礼的地方。按照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归真后人们都要为之站“者那子”即行殡礼是活着的人替亡者向真主求饶的礼拜。站者那子的地方一定要是十分清洁干净的场所。于是,清真寺自然而然地为穆斯林行殡礼提供方便,在丧礼中起了重要作用。

清真寺也是穆斯林诞生的地方,穆斯林的婴儿出世后还不算一个完整的穆斯林,要在其出生后去请阿訇进行一定的宗教仪式,即给婴儿取经名,取过进名的婴儿表明它已由清真寺之外召唤到清真寺,此后这个婴儿就是一个穆斯林了。否则会被人看做是教外之人。阿訇给婴儿取经名的仪式并不复杂,只要从伊斯兰教所尊称的“圣人”中选一个圣名告诉家人,就算起经名了。婴儿取经名男女有别,互不相同,如出生的是男孩供选择的圣名有:达乌德、穆萨、优素福、阿丹、伊斯麻尔乃等名字;如果是女孩则有:发图麦、赫底哲,索菲耶等圣名中选择。

综上所述,清真寺在穆斯林个人生活和建筑功能及文化功能室多方面的,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对于保持伊斯兰教民族古朴风俗,特别是构建回族和谐社区,更应充分发挥清真寺的文化功能。

参考文献

[1] 马平.多元融通的回族文化[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2] 何兆国.宁夏清真寺概况[M].宁夏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社,1992.

[3] 马丽蓉.全球化进程中清真寺功能影响研究[J].回族研究,2009(2):54-64.

[4] 苏雪,刘锦.中国清真寺社会功能的历史演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3):72-78.

猜你喜欢
文化功能清真寺穆斯林
印尼·雅加达
Freedom of Religious Belief in Xinjiang(Ⅱ)
英国穆斯林更重国家认同
穆斯林在欧洲与居民互认度迥异
新闻学的人文学科基础研究
服装广告
美国穆斯林群体探析
当代流行音乐的文化功能研究
伊清真寺爆炸7人死亡
伊朗清真寺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