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重点学科的知识服务新模式的践行探析

2014-03-26 11:30赵宏岩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重点学科中医药大学学科知识

赵宏岩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高校对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要求日渐增高。为了让图书馆更好地履行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服务的职能,结合自身工作情况,对学校重点学科的知识服务工作做了总结和分析。在践行如下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后,在对学科用户的反馈调查中,学科用户的满意度达到优秀。笔者认为重点学科知识服务新模式具有实用性、时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重点学科;知识服务模式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1.003

Study of the New Mode of Key Disciplines Knowledge Service in University——Taking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s An Example

Zhao Hongyan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ilin Changchun 130117, China)

Abstract: The requirements of library knowledge service increase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ages. To let the library to better perform the function of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ervice, this paper makes a summary and analysis about the knowledge service work of key disciplines combining with their own work.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llowing ideas and methods, the users satisfaction achieve the outstanding grade in the feedback survey. In conclusion, the new mode of key disciplines knowledge service is practical, efficient and feasible.

Key words: key disciplines; knowledge service model

高校的重点学科建设反映并影响着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命力,也是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又一展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知识获取的要求与日俱增。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源的集中地,更担负了整合学科知识、开辟学科服务新模式的重要职责。

目前长春中医药大学有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及“十二五”重点学科19个、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5个。在这种情况下,笔者结合长春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的知识服务工作实际,不断地更新思路,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至今收效满意,故拟形成现阶段工作模式,具体如下:

1 工作思路和方式

1.1 改进学科馆员制度并给予高度的认知和重视

学科馆员制度早在1998年由清华大学图书馆率先从国外引入,迄今已有20余家高校图书馆建立了这种制度。为迎合知识时代的发展,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于2010年重组团队并改进学科馆员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意识到学科馆员对各学科,尤其是学校重点学科的继承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和承接作用,因此对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度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在这种认知下,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1.1.1 面向各专业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入驻学科馆员团队 2010年初,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开始面向各专业招聘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人才入驻学科馆员团队,并组织集体培训和实践,鼓励学科馆员提出新思路并践行于实际,逐步在实践中确立适合于长春中医药大学实际情况的学科服务模式。至今图书馆已有中医、中药、针灸推拿、图书馆学、情报科学、计算机、历史(医学史为主)、外语等各专业硕士学位学科馆员二十余名及博士学位学科馆员一名。

1.1.2 为学科馆员提供多种类型数据库资源 目前,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拥有购买的、试用的数据库资源有CNKI、万方、维普、超星名师讲坛、网上报告厅、中科VIPExam考试学习数据库、书同文古籍数据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北京森图教育网、视频中国、金图科学新闻文献关联数据库等50个数据库系统,要求专职学科馆员每天关注并提炼行业重点,随时提供给学科用户。

1.1.3 以学科馆员为主体,向学科用户提供各项知识服务 学科馆员团队由专职学科馆员和业余学科馆员(即学科馆员助手)组成,它的管理模式有集中式、挂靠式和分散式三种模式。为更好地辅助学科用户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学科馆员服务的常规内容包括:时常与用户沟通,帮助他们发现或提供专业资源和信息导航,为学科用户提供高层次的知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①学科导航服务。专职学科馆员需要掌握学科动态和学科发展、研究趋势。对学科及临近学科的知识进行归纳和组分,以便用户更好地了解该学科的相关资源全貌。如针对长春中医药大学的重点学科——中医心病学的学科导航服务,专职学科馆员需要通过各类数据库资源了解并掌握中医心病学的研究前沿动态、发展趋势,搜索整合后发送给学科用户,以减少用户的不必要查阅和检索。②定题检索服务。该服务主要是针对学科用户的科研课题或重点知识需求,提供课题信息追踪、检索或学科信息组分整理服务。如针对长春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的定题“卧位临近拔伸治疗法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关系研究”检索服务,在课题设计初期,用户题目的命名并非如此。笔者在对国内外拔伸、牵引等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文献作了初期检索之后,与用户协商,避短就长,选择了这个题目。这是课题信息追踪服务中的一个案例。③知识引进服务。知识引进服务是面向学科用户提出的又一新的知识服务项目。它要求学科馆员随时将所关注到的学科行业论坛、会议、培训、考试、招聘项目等相关活动、通知、视频等资源提供给相关学科用户,方便用户最快、最方便、最有效地了解行业动态,避免因忙于教学、医疗等科研工作而错过交流机会。笔者认为,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辅助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例如,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中药学的知识引进服务中,专职学科馆员将了解到的教学实验中心论坛、北京药学会等活动资料推送给中药学学科用户,供用户选择和参与。这种知识服务模式最大效率地减轻了学科用户的搜索负担,自活动开展以来一直获得学科用户的良好赞誉。④数据库培训和咨询服务。针对学校师生和医院工作者自主检索电子资源能力薄弱的问题,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组织业余学科馆员定期向学科用户进行问题追踪和回访,将回访问题进行归类和整理,定期组织各类数据库检索专长的教师(由图书馆科技查新站老师担任)进行数据库培训服务,并随时提供咨询服务。⑤信息推送服务。从2010年起,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逐渐建立并完善学科馆员工作博客、QQ实时咨询、邮箱推送服务,以及电话咨询、宣传推送和资源推送服务。到2013年初,据不完全统计,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已完成信息推送服务5 000余条。

1.2 构建学科知识门户,强化知识信息与学科用户之间的联系

在开放式的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环境下,笔者将长春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领域的信息、素材资源和服务整合到一起,为学科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和服务通道。笔者将这样的整合称之为“学科知识门户”。这个门户既可以是学科用户信息检索的入口,还可以是学科用户随时访问学术动态、访问学术资源、获取学科知识服务和相关辅助工具的入口。这种学科知识门户的构建以学科分类为主线,由专职学科馆员负责主管和答疑,由业余学科馆员负责分类归纳和接待。在近一年的实际操作工作中,笔者惊奇地发现,这种学科知识门户很好地沟通了图书馆员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校各部门间的沟通协作,为更好地进行教学、医疗和科研做了充分的辅助工作。

1.3 定期向学科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并反馈和沟通

为了及时了解笔者的工作状态和不足,笔者制定了针对长春中医药大学的学科用户调查问卷。在问卷中,笔者主要考察了图书馆电子资源和纸质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学科馆员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的优劣程度、不同学历层次的知识服务推送情况反馈、学科馆员的知识服务和信息服务满意程度(优秀、合格、不满意)等问题。笔者十分重视这样的反馈结果,定期将反馈结果汇总并开会说明。

1.4 启动学科馆员-学科教师协同合作模式

在徐芳老师[1]的启发下,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制定并启动了长春中医药大学的学科馆员-学科教师协同合作模式。笔者将各学科的学科馆员与学科教师等人力资源做到虚拟意义上的整合,通过相互沟通的网络虚拟平台为学科教师提供学科知识服务,包括为他们寻找学科前沿科技成果、相关临床医疗动态、相关高水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在必要的时候为他们制作教学插图,并协助学科教师制定最新的教学策略。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这样的合作模式于2012年9月正式启动,至今已进行了8个月的时间。从教学效果上来看,这种协同合作模式非常受欢迎。1.5 开设学术空间,建立学科教授档案,联络学科用户和专家间的沟通

为了更进一步发挥图书馆的全面辅助作用,弥补学科馆员对学科用户知识服务的遗漏,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于2012年11月开设了“学术空间”服务站。该服务站主要立足于对全校各位教授的职业生涯介绍、学术成果推介、研究方向导读、科研教学心得总结和介绍等,为每一位参观浏览的师生敞开学术空间的大门,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预约和交流的实体平台。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图书馆的工作职能,进一步为医疗教育事业的腾飞和发展做贡献。

2 不足和展望

在进行诸多知识服务项目的同时,也发现了长春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知识服务工作的不足,主要表现在:①因中医药院校的各类学科具有交叉性,导致学科馆员出现知识遗漏或信息重复推送的现象。笔者因此尽可能地安排学科馆员总管进行知识派送统筹和

监督,但是由于工作量大而疲于应对,这是笔者在以后的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②由于学校重点学科信息供应源(如电子资源、电话通讯、纸质传媒等)量多类杂,对学科的重点信息甄别能力还有待提高;③由于对学科用户的工作时间不好把握(如遇会议、出差等),所以增大了学科馆员对学科信息的及时推送服务的难度,这需要笔者在日后的工作实践中逐步摸索经验,寻找更合适的沟通、交流方法和方式。

在对高校重点学科的知识服务新模式的践行当中,笔者在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和看到工作操作中的不足的同时,有理由相信,困难只是暂时性,学科的知识服务工作必将成为高校教学、医疗和科研中不可或缺的支柱力量。

参考文献

[1]徐芳,陆萍,王娟萍,等.学科馆员-教师协同知识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9(5):93-96.

(收稿日期:2013-08-09,编辑:李琳)

猜你喜欢
重点学科中医药大学学科知识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Two Approaches of Literature Teaching:A Classroom-Based Study
8所中医药大学被“除名”?只因标准不同罢了
大学生微信骗考卷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重点学科”的综合评估模型
教育部回应8所中医药大学未列入名录:不影响学位授予及考试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基于引文分析的科研人员文献需求研究
对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