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簸疗法治疗腹膜后脓肿的临床研究

2014-03-26 10:55王亚双谭桂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五味子脓肿腹膜

赵 玲 王亚双 谭桂林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医院,广东 东莞 523900)

颠簸疗法治疗腹膜后脓肿的临床研究

赵 玲 王亚双 谭桂林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医院,广东 东莞 523900)

目的 探讨颠簸疗法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单发性腹膜后脓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8 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各种原因导致的腹膜后脓肿而行置管引流的患者13例临床诊治资料,13例患者均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观察组7例在此基础上采用颠簸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引流管阻塞发生,对照组有引流管阻塞5例,占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9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死亡1例,占14.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死亡4例,占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27,P<0.05);观察组引流时间、穿刺引流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36,3.297,P均<0.05);对照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为(63±17)d,观察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为(37±15)d,两组患者脓肿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65,P<0.05);8例患者均经过临床、超声及CT随访未发现残存感染灶或复发。结论 腹膜后脓肿尽早诊断,积极抗炎和营养支持,“颠簸疗法”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颠簸疗法;CT;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腹膜后脓肿

感染发生或蔓延到腹膜后间隙,并局限成脓肿,称为腹膜后脓肿。本病患者男女比例大致相似,年龄多在30~60岁。感染多来自部分或全部位于腹膜后的脏器,如十二指肠、升结肠、降结肠、肾和胰腺等的炎症蔓延或创伤。十二指肠溃疡向后穿孔、术中创伤及外伤引起的腹膜后破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阿米巴病、结肠癌、结肠憩室炎向腹膜后穿孔,以及盲肠腹膜后阑尾炎穿孔都是较常见的病因[1,2]。腹膜后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引流和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本研究采用颠簸疗法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单发性腹膜后脓肿效果显著,现将材料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资料来自于我院1998 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各种原因导致的腹膜后脓肿而行置管引流的患者共13例,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19 ~65 岁。其中重症胰腺炎6 例,胰腺创伤4 例,结肠破裂、十二指肠破裂及其他原因各1 例。13例患者均为腹膜后单发性脓肿右侧腹膜后脓肿10例,左侧3例;脓肿范围最小10 cm×1.9 cm× 1.1 cm,最大10.6 cm×16 cm×6.8 cm,脓肿位于胰尾部4例,胰头旁3例,肾周间隙3例,肾后间隙2例,腰大肌旁1例。

1.2 临床诊断:①体征:临床表现除一般感染症状外,还与原发病变和(或)感染的严重程度、范围及部位有关。由于部位深在,腹部症状常不很局限,但在感染的相应部位有较明显的疼痛。常有腰背部疼痛,疼痛处有深压痛。肾周围感染时,背部叩击痛常很明显。腹膜后阑尾炎腰部相应部位有深压痛。此外,腹膜后感染可出现腰大肌刺激征,髋、髂部、大腿及膝部牵涉性疼痛。②影像诊断:超声探测有助于发现脓肿。X 线检查帮助最大,腹部平片可能发现肾轮廓和腰大肌阴影消失,感染局部密度增加,有时可以看到腹膜后积气;钡餐造影有时可发现十二指肠、结肠、直肠病变和移位,对比剂进入脓腔等。静脉肾盂造影对诊断肾周围脓肿也有一定帮助。CT检查基本上可以确诊和定位。如脓肿已破到皮肤外,经窦道造影可准确定位[3]。

1.3 治疗方法:13 例患者均根据病情行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和脓液, 然后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给予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必要时更换引流管;观察组7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利用按摩床给予持续性“颠簸疗法”,嘱患者俯卧取膝肘位,操作者双手10指交叉手掌向上紧贴患者下腹部两侧,以脐为中心,自上而下或左右震荡腹壁,轻起快落和振幅由小渐大,交替用力颠簸腹部内容物10 min,每次操作间隔10 min左右,10~15次为一个治疗单元,每天可操作4~6食单元治疗量。同时加以按摩及心理护理,促使黏稠的脓液排出,达到通畅引流的目的。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预后以及治愈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引流管阻塞、引流时间、引流次数及生存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无引流管阻塞发生,对照组有引流管阻塞5例,占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9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死亡1例,占14.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死亡4例,占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27,P<0.05);观察组引流时间、穿刺引流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36,3.297,P均<0.05);见表1。

2.2 常规引流方法和“颠簸疗法”脓肿治愈时间及复发比较:对照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为(63±17)d,观察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为(37 ±15)d,两组患者脓肿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65,P<0.05)。8例患者均经过临床、超声及CT随访未发现残存感染灶或复发。

3 讨 论

腹膜后脓肿的发生常继发于腹腔内脏器,腹膜后器官、脊柱或第十二肋的感染、盆腔腹膜后腔脓肿,以及菌血症等疾病。腹膜后腔对细菌侵袭的阻力较腹膜为低。腹膜后脓肿的发生常有下列5个方面的来源:①继发于腹腔内的疾病:最常见的是腹膜后阑尾炎穿孔、结肠癌、胃癌、结肠阿米巴溃疡穿孔、肠道异物或外伤穿孔等,均可继发感染引起脓肿。主要在腹膜后前腔积脓,常为多种肠道菌的混合感染,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各种厌氧杆菌等[4]。②继发于腹膜后器官的疾病:急性胰腺炎可发生腹膜后前腔渗液继发肠菌感染。肾周脓肿则常继发于肾脏疾病,如外伤、肾痈、肾盂积脓破裂和肾盂肾炎等。腹膜后化脓性淋巴结炎亦可破裂引起脓肿。③继发于脊柱或第12肋的感染:在结核性脊柱炎、肋骨炎、细菌性及放线菌骨髓炎时,炎症可在后腹壁肌的筋膜下扩散而达大腿部。④盆腔腹膜后腔脓肿:常与直肠、膀胱、前列腺和女性盆腔器官的感染有关[5]。⑤血行感染:有时无上述病因而腹膜后腔感染只是继发于菌血症。腹膜后脓肿治疗以广谱抗生素为主,以控制感染。脓肿须予以引流。广泛严重的感染应早期切开,充分引流。一般在引流控制感染后根据具体情况对原发病进行处理。本研究采用颠簸疗法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单发性腹膜后脓肿,结果显示临床效果,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膜后脓肿尽早诊断,积极抗炎和营养支持,有效引流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颠簸疗法”其原理在于:①细小持续的震颤可以把引流管中的絮状物震松,减少引流管内壁组织物吸附,不至于堵塞引流管;②细小持续的震颤利用压力原理,将脓液顺利经引流管引出来。“颠簸疗法”引流的技术要点:引流管的放置要低位、就近引出,以不压迫脏器和远离血管为原则[6]。平时操作时强调持续和轻柔,避免剧烈的震动而导致摩擦出血或脏器破裂。另外,需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提高组织愈合能力和机体免疫力,促进感染的控制和局限,加快组织的修补。

表1 常规引流方法和“颠簸疗法”引流管阻塞、引流时间、引流次数及生存情况比较例(%)

[1] 姚树贵.腹膜后脓肿的诊断与治疗[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5): 546-546.

[2] 钟记华,王斌,梁惠文,等.“颠簸疗法”治疗腹膜后脓肿[J].基层医学论坛,2013,(13):1635-1636.

[3] 汪胜来,黄俊军.腹膜后阑尾炎致腹膜后脓肿11例诊治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5,(S1):34-34.

[4] 何群,汤恢焕,周军,等.胆道镜在腹膜后脓肿引流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3): 301-303.

[5] 石党军,周群,吴宁,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腹膜后脓肿7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9, 25(22):40.

[6] 邵成伟,田建明,左长京,等.CT引导置管引流治疗单发性腹膜后脓肿[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7,20(12):134-135.

表1 回收率试验测定结果

2.5.3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五味子醇甲照品溶液20 μL,连续进样5次,测得峰面积平均值为1322940, RSD为0.29%(n=5)。

2.5.4 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批号(批号:121001)样品1.0 g,精密称定,共6份,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每次进样20 μL,记录峰面积,测得五味子醇甲平均含量为0.7070 mg/g,RSD为0.86%。

2.5.5 稳定性试验: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8、12、18、24 h时进行测定。RSD为1.03%,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2.5.6 加样回收率试验:取已知含量的样品(批号:121001,五味子醇甲含量为0.7070 mg/g)6份,每份0.5 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一定量的对照品,按样品测定方法测定,计算五味子醇甲的回收率,结果见表1。

2.5.7 样品测定:分别取3批样品,按上述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样品中五味子醇甲的测定结果(n=5)

3 讨 论

3.1 检测波长的选择:由五味子醇甲对照品溶液,在200~400 nm范围内进行扫描,结果在波长250 nm处有最大吸收,所以250 nm作为测定波长。

3.2 流动相的选择:分别以甲醇-水(50∶50),甲醇-水(60∶40),甲醇-水(40∶60),甲醇-水(65∶35)流动相进行实验,结果以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分离度>1.5,峰形良好。

3.3 提取溶剂的选择:比较了甲醇、乙醇两种作为提取溶剂,表明以甲醇为溶剂提取的量最高,所以甲醇作为提取溶剂。

3.4 提取时间的选择:比较超声提取10、20、30、40 min等不同的提取时间,结果表明超声20min提取的量最高,所以超声20 min为最佳提取时间。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药品标准[S].中药成方制剂第八册,1993:144.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61.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高效液相色谱图集[S].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372.

[4] 张广春,陈明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神养心丸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J].时珍国医国药,2011,7(22): 1783-1784.

[5] 张永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神颗粒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3):231-232.

[6] 吴宏岩,孙长仁,孙坤.高效液相法测定琥珀安神丸中五味子醇甲含量[J].中国药业,2011,20(16):35.

R656.5

:B

:1671-8194(2014)32-0070-02

广东东莞市科技医疗卫生科研项目(项目名称:颠簸疗法治疗腹膜后脓肿临床研究,项目编号:2014105101120)

猜你喜欢
五味子脓肿腹膜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HPLC-DAD法快速筛查五味子颗粒(糖浆)中南五味子代替五味子
五味子醇甲提取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北五味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HPLC法同时测定五酯胶囊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
腹膜前Kugel补片法治疗股疝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