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变化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研究

2014-03-26 10:55谭秋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中层差值百分比

陈 芳 谭秋波

(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江苏 苏州 21510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变化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研究

陈 芳 谭秋波

(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江苏 苏州 21510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变化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1例,进行颈动脉彩超和24 h动态血压检查,根据收缩压昼夜差值百分比将患者分为杓型高血压组(48例,34.0%)和非杓型高血压组(93例,66.0%),分析血压节律变化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结果 非杓型组的年龄高于杓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性别、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间dSBP、nS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组IMT高于杓型组(P<0.05),两组间dDBP、nDBP、24hDBP和24hS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T与nSBP、24hSBP、SBP昼夜差值百分比相关。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受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

血压节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态血压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也是诱导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中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于靶器官损害有重要影响。因此把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昼夜血压曲线范围,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本研究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节律变化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门诊及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1例,其中男64例,女77例,年龄25~85岁,平均(62.7± 15.1)岁。高血压的诊断参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糖尿病、急性脑血管病者。

1.2 仪器与方法

1.2.1 生化指标的检测:所有患者于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美国Synchron CX5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等指标。

1.2.2 颈动脉彩超检查:采用荷兰PHILIPS iu 22彩色超声诊断仪依次测量右侧和左侧颈动脉,.观察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从管腔内膜交界面到中膜与外膜交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内膜中层厚度(inteimamedia-thickness,IMT),在颈动脉最大内膜中层厚度(IMTmax)处取样反复测定3次并取平均值。

1.2.3 动态血压检查: 采用美国SCHILLER 全自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受试者全天生理周期内均可自动进行测量,测量间隔时间:白天(06:00~22:00)每隔30 min自动充压记录1次,夜间(22:00~06:00)每隔60 min自动充压记录1次,连续记录24 h血压。监测有效以有效监测次数>80%为准。

1.3 监测指标:收集的监测数据包括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及舒张压(24h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及舒张压(dDBP)和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及舒张压(nDBP)。有效测量值范围为收缩压60~260 mm Hg,舒张压40~160 mm Hg。脉压差20~50 mm Hg为准。血压昼夜节律的确定:根据SBP昼夜差值百分比将血压的昼夜节律分为杓型改变(SBP昼夜差值百分比≥10%)和非杓型改变(SBP昼夜差值百分比<10%)。SBP昼夜差值百分比=(昼SBP均值-夜SBP均值)/昼SBP均值×100%[1]。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IMT和dSBP、nSBP、dDBP、 nDBP、24hSBP、 24hDBP及SBP昼夜差值百分比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非杓型组的年龄高于杓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两组性别、TC、TG、FPG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注:与非杓型组比较*P<0.05

男/女(例)杓型组 48 20/28 59.2±15.3* 5.0±0.9 1.9±0.7 5.1±0.8非杓型组 93 44/49 66.8±12.7 4.8±1.0 1.9±1.9 5.8±1.9组别 例数 性别 年龄(岁) TC (mmol/L) TG (mmol/L) FPG (mmol/L)

2.2 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及IMT值比较:杓型组和非杓型组dSBP、nS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非杓型组IMT高于杓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两组的dDBP、nDBP、24hSBP和24hDBP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应用多元相关分析,结果表明nSBP(P<0.05)、24hSBP(P<0.01)、SBP昼夜差值百分比(P<0.01)和IMT的改变相关,nSBP,r=0.210,P=0.013;24hSBP,r=0.326,P=0.005;SBP昼夜差值百分比r=0.234,P=0.007。

3 讨 论

高血压是全球重要的疾病之一,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患者血压越高,心脑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越高[2]。血压测量是诊断高血压以及评估其严重程度的主要手段,在判断血压的昼夜节律及降压效果方面,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有研究表明,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会造成更为严重的靶器官损害。

正常人血压波动曲线呈现“双峰一谷”的特征,称之为杓型血压。而非杓型高血压形态是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一种表型。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更为明显,可能与部分老年人自主神经调节较弱、紊乱有关[3]。本研究结果显示非杓型高血压达66.0%。非杓型高血压的年龄高于杓型高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机制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引起内分泌腺功能减退,造成自主神经活动紊乱,当迷走神经活性和压力受体敏感性降低时,机体对血压的自身调节能力下降也可引起血压升高而导致血压昼夜节律改变。

颈动脉IMT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形成的可靠标志,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4]。本研究结果表明非杓型组IMT高于杓型组,IMT与SBP昼夜差值百分比相关(P<0.01 )。进一步明确了高血压患者IMT值受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国外亦有报道血压变异每增加1 mm Hg,IMT每年就增加0.005~0.012 mm[5]。这些研究进一步支持了本研究的结果。因此通过24hABPM检查,可提供丰富数据以精确分析并早期预测高血压导致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性,为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做好干预提供可靠依据。另外本研究中未纳入吸烟、高血压病程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使本研究有一定局限性,有待于进一步大样本量和变量的研究。

表2 两组动态血压参数及IMT值比较 ()

表2 两组动态血压参数及IMT值比较 ()

注:与非杓型组比较*P<0.05,**P<0.01

组别 例数 dSBP dDBP(mm Hg)nSBP(mm Hg)nDBP(mm Hg) 24hSBP(mm Hg) 24hDBP (mm Hg) IMT(mm)杓型组 48 140.5±17.7* 85.9±11.3 121.4±16.9** 72.8±12.1 136.3±17.4 78.4±8.9 0.05±0.04*非杓型组 93 133.9±14.9 77.3±9.7 134.0±17.4 75.9±9.5 133.9±16.3 76.3±10.2 0.09±0.07

综上所述,动态血压监测可显示24~48 h内的降压疗效,反映患者真实的血压变化情况,有助于指导临床调整高血压的治疗方案以控制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从而降低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

[1] Routldge FS,McFetridge-Durdle JA,Dean CR.Stress,menopausal status and nocturnal blood pressure dipping patterns among hypertensive women [J].Can J Cardiol,2009,25(6):157-163.

[2] Crouse JR,Grobbee DE,O Leary DH,et a1.Carotid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low.risk individuals with asymptomatic atherosclerosis: baseline data from the METEOR study[J].Curt Med Res Opin,2007, 23(3):641-648.

[3] Simon A,Chironi 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revisitedIl1[J].Eur Heart J, 2007,28(17):2049-2050.

[4] 李晓萌.超声对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观察[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6,7(2):127.

[5] Tatasciore A,Renda G,Zimarino M,et a1.Awake systolic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correlates with target—organ damage in hypertensive subjects[J].Hypertension,2007,50(2):325-332.

R544.1

:B

:1671-8194(2014)32-0173-02

猜你喜欢
中层差值百分比
数字日照计和暗筒式日照计资料对比分析
北纬30°中层顶区域钠与铁原子层的结构和年际变化
双麦克斯韦分布下极区中层尘埃粒子带电研究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LED灯闪烁百分比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趋势攻略之趋势线:百分比线
企业中层管理团队在运营中的困境与作用
环保车型最多的美国城市
2012年9月全国分省市焦炭产量
2012年9月全国分省市铁矿石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