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2014-03-26 10:55卓闽彬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时间段变异性左室

卓闽彬

(福州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福建 福州 350009)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卓闽彬

(福州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福建 福州 35000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 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有无左室肥厚分为左室肥厚(LVH)组及非LVH 组,分别进行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监测。结果 高血压LVH 组与非LVH 组动态监测各时间段血压均值及血压变异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高血压LVH 组与非LVH组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左心室质量指标(LVMI)差异有显著性(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左心室肥厚者的血压变异性增加。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大可引起左室明显肥厚。

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左室肥厚

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即血压变异性(BPV)。影响血压变异的因素有许多,一般认为与神经激素变化有关。EH患者中左室肥厚(LVH)的发生率可高达20%~60%,LVH已成为高血压的显著危险因素。EH患者阻力小动脉的结构发生重塑,血管狭窄,造成血管收缩反应性增强,动脉压力反射功能降低,故其BPV增大本。本文应用动态血压(ABPM)监测EH伴左室肥厚(LVH)或不伴LVH患者并分析BPV与LVH的关系,能对高血压的诊治和判断其预后提供一定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为了增加论文所提出观点的可行性和现实性,本文的研究对象选择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中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来确诊,去除继发性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等类似病症。检查前3 d暂停口服降压药,受检期间被测者生活规律照常,禁烟、酒、咖啡。入选患者中依据左心室质量指标(LVMI),将合并 LVH 的患者110例,设定为 LVH组;未合并 LVH 的患者 90例,设定为非 LVH 组。在合并的LVH组中,男性患者占据58例,剩余的52例为女性患者,改组的平均年龄在54~72岁;在非LVH 组中,男性患者占据 50 例,剩下的40例为女性患者,改组的平均年龄在56~72岁。

1.2 方法

1.2.1 动态血压监测方法:对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的借助工具为国90217 型无创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而检测时间则将24 h分开为两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为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为白天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每30 min对患者进行1次动态血压监测;第二个时间段为从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为夜间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每1个小时为患者进行1次动态血压监测。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对患者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晚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血压变异系数(SDPX):收缩压变异系数(SPv)与舒张压变异系数(DPv)。以dSP-nSPPdSP和dDP-nDPPdDP分别表示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和收缩压下降率。

1.2.2 心脏超声检查:对患者进行的心脏超声检查所使用的检查设备是HP77030A型彩色多普勒心动仪,之所以会选择这一设备作为研究工具,是因为这一设备近年来在心脏超声检查中的高精确率和高准确率。而本次检查的测量标准则是WHO和国际心脏协会推荐的测量标准分,即对同一心动周期的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进行测量,将测量的3个数值进行平均。取3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按 Devereux公式计算有:LVM(g)=0.8×[1.04×(LVDd+IVST+PWT)3-LVDd3]+0.6。LVMI(g/m2)=LVM/BSA(体表面积)。LVH诊断 标准:LVMI>125 g/m2(男)或 >120 g/m2(女)。

1.3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两组均数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问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临床资料:二组间年龄、性别构成、体质量指数比较,统计学差异(P>0.05,表1)。

表1 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比较

2.2 平均血压指标:非LVH组和LVH组动态血压值t检验通过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表2)。LVH 组患者的Sp、Dp、DSp、DDp、NSp、NDp较非 LVH 组显著增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两组动态血压(ABPM)参数比较

2.3 血压变异性指标:非LVH组和LVH组血压变异性值通过t检验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表3)。LVH 组患者的SPv、DPv、DSp-NSpPDSp、DDp-NDpPDDp较非LVH组明显增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两组血压变异性(BPV)参数比较

3 讨 论

随着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高血压诊断和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有关血压变异性(BPV)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越来越为临床工作者所关注。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血压的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成正比,及血压的变异性越大,而靶器官损害的程度也就越深[1]。当然,也有一部分学者通过另一些研究,则主张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关联性别不大的主张[2]。左室肥厚作为高血压心脏病的主要表现之一,如果我们能将左室肥厚病症的病理研究透彻,并找到科学可行的治疗方法,这也将推动该血压心脏病证的治疗。本组研究中LVH组血压变异性系数及平均血压较无LVH明显增大。本文认为,血压变异性增大,会导致组织灌注时不稳定,波动较大,更加容易对器官造成损害。同时,由于血压不稳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体液调节系统,体液调节系统激活之后,会进一步导致器官损伤程度的加深。在夜间观察阶段,如果患者的血压下降率超过10%,那么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为勺型,如果血压下降率<10%,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则为非勺型[3]。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非勺型情况下,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症状会进一步加深,加重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的损坏程度。在本次研究中,LVH组和非LVH组中在夜间时间段,两组患者的血压下降率截然不同,研究证明血压下降率与本组研究中夜间血压下降均<10%,提示EH者生理节奏波动消失,心血管系统长时间处于高水平血压冲击,易加重LVH程度。二组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显著不同,夜间血压下降率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在夜间患者的血压持续不降将导致靶器官损害程度的加深。故此,对患者进行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关注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变化,通过对患者血压节律的变化的控制和调节,减轻患者的病症。

综上所述,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原发性高血压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高血压的治疗提倡联合用药,特别是作用机制不完全一致的两种或多种药物联用,可以明显地增强稳定血压的效应,降低BPV,减轻靶器官损害。

[1] Mancia G.Blood pressure varcability and end-organ damage[C]. The newsletter fromÔeuropean meeting on hypertension1Milan (Italy),1993:21.

[2] 谭学瑞,叶复来,杜旭.动态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关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4):266.

[3] 王留义,吴淑伦.无创性心血管诊断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234.

R544.1

:B

:1671-8194(2014)32-0266-02

猜你喜欢
时间段变异性左室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从三焦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探讨
夏天晒太阳防病要注意时间段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发朋友圈没人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三天后”是啥时候?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不同时间段服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