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湿疹和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的临床研究

2014-03-26 10:55陈芳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荨麻疹过敏原湿疹

陈芳军

(邵阳县皮肤病性病防治站,湖南 邵阳 422100)

慢性湿疹和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的临床研究

陈芳军

(邵阳县皮肤病性病防治站,湖南 邵阳 422100)

目的 探究慢性湿疹和荨麻疹患者的血清过敏原检测。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于本院诊治慢性湿疹和荨麻疹的患者180例,并与60例正常成年人对比分析血清过敏原。结果 疾病组血清总IgE降低与正常概率低于对照组,血清总IgE升高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疾病组对1~3种过敏原的阳性反应率高于对4~6种过敏原的阳性反应率;疾病组吸入性与食入性过敏反应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慢性湿疹和荨麻疹患者的血清过敏原进行检测分析能够提高患者对自身过敏原的认识并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血清过敏原;检测

慢性湿疹与荨麻疹属于过敏性皮肤病,其发病除与患者自身过敏性体质有关,更与过敏原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异性免疫球蛋白E抗体(IgE)相关,该类疾病因反复发作且瘙痒疼痛明显使患者生活受到严重影响[1]。本文针对已选定的180例慢性湿疹和荨麻疹患者予以血清过敏原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于本院诊治慢性湿疹和荨麻疹的患者180例为疾病组,其中男性82例,女性98例,年龄3~75岁,平均年龄(35±5.73)岁,病程1~9年,有饮食过敏史6例,接触物过敏史8例,药物过敏史9例。同时选取于本院行健康检查的6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4±5.26)岁,均无过敏性疾病史和家族过敏史。疾病组症状均符合慢性湿疹与荨麻疹临床诊断标准。

表1 两组血清总IgE检测结果比较[n(%)]

表2 疾病组过敏原IgE阳性种类结果分析

1.2 方法:两组测试前均无需禁食,抽取疾病组患者静脉血并分离血清600 μL,进行不多于5 d的保存,温度控制在3~8 ℃。患者血清中内的抗体于反应管中反应100 min后进行冲洗并加入酶标抗体结合液,反应15 h后予以彻底冲洗,再加入底物即指示剂(Allergyscreen血清过敏原检测指示剂,注册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04第3401431号,生产厂商:Mediwiss Analytic GmbH)。患者血清中的IgE与结合液反应后于底物反应,出现由黄变紫的颜色显像变化。同时检测对照组血清和过敏原特异性IgE。

1.3 结果分析标准:分别测量并分析两组血清总IgE浓度,血清总IgE浓度共分为4等级,其中检测呈阴性为IgE<50 IU/mL,轻度敏感为50 IU/mL≤IgE<100 IU/mL,中度敏感为100IU/mL≤IgE≤200 IU/mL,高度敏感为IgE>200 IU/mL[2]。血清总IgE降低标准为≤30 IU/mL,正常标准为31~90 IU/mL,升高标准为≥90 IU/mL[3]。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PSS 17.0软件包统计分析,一般资料以标准差(x¯±s)表示,当P<0.05,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血清总IgE检测结果:疾病组血清总IgE降低与正常概率均低于对照组,血清总IgE升高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疾病组过敏原IgE阳性种类结果分析:疾病组对1种过敏原产生阳性反应的概率为14.44%,对2种、3种过敏原产生阳性反应的概率分别为13.33%和12.78%,均高于对4~8种过敏原产生阳性反应的概率(P<0.05),见表2。

2.3 两组血清过敏原反应检测结果:疾病组吸入性与食入性过敏反应阳性率分别为61.11%和21.67%,均高于对照组3.33%和3.33%(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过敏原反应检测结果[n(%)]

3 讨 论

慢性湿疹和荨麻疹致病因素较复杂,不仅与患者自身过敏体质有关,且与患者食入或吸入过敏原产生异性IgE抗体也存在直接相关性,IgE抗体产生的变态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4]。因此,尽早明确慢性湿疹和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的主要因素对该疾病患者临床治疗和预防传染有积极的科学指导意义。本研究中主要针对180例慢性湿疹和荨麻疹患者应用血清过敏原检测的结果进行临床研究和分析,由此得知,慢性湿疹和荨麻疹患者的血清总IgE指标降低和正常发生率分别为11.11%、13.8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33%、50.00%,且血清总IgE指标升高发生率7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这提示慢性湿疹和荨麻疹患者IgE指标高于正常人,且本研究该项结果与陈慧敏等人研究结果类似,从而进一步证实血清过敏原检测对慢性湿疹和荨麻疹患者诊治具有积极临床应用价值[5]。

本研究针对慢性湿疹和荨麻疹患者对过敏原IgE阳性种类结果情况予以分析,得出慢性湿疹和荨麻疹患者能够对1~8种类过敏原发生阳性反应,且反应率均不尽相同,说明该疾病患者可同时对多种过敏原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分析原因可能与患者自身生活饮食习惯有关,说明吸入性或食入性过敏原仍然是慢性湿疹和荨麻疹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6]。

因此本院相关部门应提高对慢性湿疹和荨麻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视,同时加强医学健康知识宣教,尽最大能力提高该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以减少甚至阻断过敏原的传播途径[7]。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慢性湿疹和荨麻疹患者吸入性与食入性过敏反应阳性率比对照组高且差别显著,后经调查得出在食入性过敏原中,以牛奶、鱼类阳性率较高,大豆制品、海鲜次之,分析原因可能由于患者生活环境不同造成饮食习惯存在一定差异,说明过敏原分布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临床治疗中需在充分了解患者自身资料前提下,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恰当相应的治疗方案[8]。关于血清过敏原检测结果对慢性湿疹和荨麻疹患者临床疗效的实际影响意义,本研究因时间、环境和样本量较少等问题尚未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探索并给予验证。

综上所述,通过对慢性湿疹和荨麻疹患者的血清过敏原进行检测分析能够提高患者对自身过敏原的认识并有利于知道临床治疗。

[1] 黄海龙.慢性湿疹和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8):44.

[2] 姜启君.慢性湿疹和慢性荨麻疹患者1145例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25(9):695-697.

[3] 苏伟团.云浮地区120 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J].海南医学,2011,22(7):124-125.

[4] 张英.20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及总IgE检测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10(2):113-114.

[5] 陈慧敏.慢性荨麻疹480例过敏原筛查结果分析[J].广东医学, 2013,34(13):1969-1970.

[6] 马超.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与特异性IgG分析[J].安徽医学,2014,35(2):183-185.

[7] 张合立.荨麻疹339例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2,41(10):1071-1073.

[8] 周海林.安徽省1062例慢性荨麻疹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J].安徽医药,2012,16(11):1615-1616.

R758.24

:B

:1671-8194(2014)32-0192-02

猜你喜欢
荨麻疹过敏原湿疹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过敏原检测靠谱吗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过敏原检测真的准确吗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过敏原检测到底准不准确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荨麻疹预防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