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业期刊现状调查与刊群建设思考*

2014-03-26 05:38张辉玲白雪娜苏柱华黄修杰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华南农业大学主管科技期刊

■张辉玲 白雪娜 马 力 苏柱华 黄修杰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广东农业科学》编辑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金颖路31号 510640,E-mail:hlzhang0310@126.com

2009年以来,国家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支持传媒业发展的重大政策,提出新闻出版改革要实现“三个一批”的改革目标,即“做强做大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和“停办退出一批”。201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了《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1]19号),2012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为贯彻落实该文件精神,又制定了《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新出政发[2012]19号),本着突出重点、打造品牌、整合资源、加强保障的原则实施改革,希望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报刊生产力,破解报刊业“小、散、滥”的结构性弊端,实现报刊业转型和升级,推动报刊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报刊出版传播能力[1-2]。

农业期刊作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推广和产业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12年,广东省共有科技期刊约190种,其中公开发行的农业科技期刊22种,约占广东省科技期刊总量的11.9%;另外还有内部期刊10多种。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大多农业期刊都进行了重新定位,许多期刊的质量不断提高、发行量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本文主要调查了广东省农业期刊的主管(主办)单位、出版周期及刊载容量、编辑人才队伍建设、网站建设情况、学术影响力等基本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和发展瓶颈,提出先打造农业期刊刊群,待时机成熟再成立农业期刊出版集团等设想,以期为促进广东省农业期刊的集团化、规模化、跨越式发展提供参考。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文以广东省公开发行的22种农业期刊(见表1)以及10种未公开发行的内部期刊为研究对象,10种未公开发行的内部期刊包括《广东农业》《广东农村实用技术》《广东园艺》《广东农学通讯》《广东种业》《广东草业》《岭南蔬菜产业》《南方饲料快讯》《养猪业》《热带亚热带水果通讯》。

1.2 调查方法

课题组分别于2012年上半年和2013年下半年进行了两轮调查。查阅各期刊的封面或版权页,采集主管(主办)单位、出版周期、刊载容量等信息;在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万方数据逐刊搜索,并输入各期刊版权页提供的网址,了解各期刊被数据库收录情况及其网站建设情况;通过查阅《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 年)》[3]、《中国农业核心期刊概览2010》[4],获取广东省农业期刊入选各类核心期刊的情况。从《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5]中提取、整理广东省农业期刊2012年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同时,辅以问卷调查及电话咨询等方式,采集各期刊编辑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等信息,确保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期刊主管单位与主办单位

截至2012年,广东省22种公开发行的农业期刊中,国家部委主管3种,其中农业部主管《南方水产科学》,国家林业局主管《桉树科技》,中国科学院主管《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厅级行政单位主管6种,其中省农业厅主管《南方农村》《广东饲料》《现代农业装备》《花卉》4种,省教育厅主管《仲恺农业工程学报》1种,省林业厅主管《广东林业科技》1种;省农业科学院主管《广东农业科学》《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种;华南农业大学主管《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养禽与禽病防治》2种;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生态环境学报》《环境昆虫学报》《广东园林》《生态科学》《广东茶叶》5种;省海洋与渔业局主管《水产科技》《海洋与渔业》2种;集团公司主管1种(见表1)。

据统计,高等院校单独主办期刊3种,科研机构单独主办3种,行业协会单独主办7种,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合办仅《广东农业科学》1种;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与行业协会合办6种。广东省22种公开发行的农业期刊中,没有单纯由对口行政单位主办的期刊。此外,调查发现,全省主办2种(含)期刊以上的单位仅有省农业科学院和华南农业大学,其他主办单位仅出版1种期刊。可见,广东省农业期刊与全国大多数科技期刊一样,多为单刊式的分散经营,按照产业化发展思路形成的集群化或集团化管理的农业期刊出版单位一家也没有。

此外,《热带农业工程》原来由广东省科技厅主管、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后来改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但仍隶属于广东,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一样跨越广东、海南两省。

2.2 办刊规模

2.2.1 出版周期及刊载容量

近几年来,我国不少有市场潜力的农业期刊以缩短出版周期、扩大刊载容量、提高稿件处理效率的营销策略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双月刊和月刊逐渐成为主流。广东22种公开发行的农业期刊中,以双月刊居多(9种),月刊次之(7种),季刊5种(其中3种为高等院校学报),半月刊1种(见表1)。在每期页码上,多于124页的期刊5种,70~106页的8种,少于56页的9种。

2.2.2 编辑人才队伍

充足的高素质编辑人员是办好刊物的基本保证。在编辑人员的配备上,科技部规定,季刊应不少于3人,双月刊不少于5人,月刊不少于7人,并设一定数量的专职编务。据调查,除了《广东农业科学》拥有9名专职责任编辑、3名美术编辑、2名编务外,其他21家期刊专职编辑大多在2~5名之间,部分期刊辅以聘请数名兼职编辑,有些期刊甚至没有专职编辑。可见,不少月刊和双月刊的编辑人数未能达到科技部的相关要求,难以胜任期刊的正常出版工作。

2.3 网站建设情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已成为交流科研信息、传播科研成果的强大工具,把科技期刊网络化放在期刊发展的战略地位已经成为期刊界的共识[6]。据调查,除了《花卉》一刊尚未加入三大数据库外,广东省其他21种农业期刊均通过中国知网、维普资讯或万方数据库实现上网。22种农业期刊中,拥有自建网站且提供全文或部分下载的仅6种期刊,包括《生态环境学报》《南方水产科学》《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生态科学》《广东林业科技》,而《广东农业科学》《环境昆虫学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网站开放程度较低,未能及时将相关数据上传发布到自建网站。由此可见,广东省农业期刊数字化趋势明显,主要的几种学术/科技类期刊均已实现通过采编系统办公,但进一步调研发现,更新慢、网络利用率较低等问题仍普遍存在。而有研究显示,网站全文开放的传播效应对期刊的综合影响力客观上是有促进作用的,这提醒办刊者要充分利用好网站对期刊的宣传作用[7]。

2.4 学术影响力

2.4.1 影响因子

据统计,《生态环境学报》《南方水产科学》的影响因子分别为1.431、1.411,远远高于位居第三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0.774)。影响因子在0.55~0.70之间的4种,分别为《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环境昆虫学报》《桉树科技》《广东农业科学》;其他期刊的影响因子均在0.36以下。2013年,共有6种期刊未被《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收录。纵向比较发现,除了《广东农业科学》的影响因子整体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外,被调研的其他期刊近5年来的影响因子均跌宕起伏,说明学术影响力不够稳定。此外,从各刊在本学科领域内的排名来看,除了《生态环境学报》《南方水产科学》《桉树科技》远远高于学科平均值外,其他期刊均处于全国同类期刊的平均水平[8]及以下。可见,广东省具有高影响力的农业期刊仍然非常缺乏。

2.4.2 总被引频次

该指标可以客观地说明期刊总体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表1显示,《生态环境学报》的总被引频次最高、达5402;《广东农业科学》近年载文量有较大幅度提升,总被引频次居第二(3818)。《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页码均在128页左右的期刊,其总被引频次均在1000~1500次之间。

与各刊的影响因子比较发现,有些总被引频次较低的期刊,其影响因子却较高,如《南方水产科学》和《桉树科技》;而有些总被引频次较高的期刊,其影响因子并不是太高。可见,近年来有些期刊试图通过扩刊的方式来提高总被引频次、进而提高影响因子的做法有待考究。要提高期刊的影响力,最关键的仍然是要保证稿件的学术质量,办刊者一定要控制好期刊的载文量,既不能因为盲目扩刊、以次充好,导致刊物质量下降,也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导致科技论文的时效性降低,阻碍农业科研成果的扩散传播。

2.4.3 入选核心期刊情况

《中国农业核心期刊概览2010》显示,在参评的815种期刊中,共遴选出中国农业核心期刊150种,广东省入选仅3种,包括《生态环境学报》《广东农业科学》《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由《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得知,2011年全国共有141种农业期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广东入选7种,包括《生态环境学报》《广东农业科学》《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环境昆虫学报》《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生态科学》《南方水产科学》。据最新报道,以上7种期刊同样被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9]。 入选2012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有《生态环境学报》《南方水产科学》《环境昆虫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然而遗憾的是,目前为止全省尚未有一家农业期刊被SCI收录,广东农业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远远不够,办刊者任重而道远。

3 广东省农业期刊刊群建设思考

3.1 存在问题

本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的农业期刊与全国其他省市一样,都由各部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学会(协会)主管主办。除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广东农业科学》《广东畜牧兽医科技》两种公开发行刊物,以及华南农业大学主管主办《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养禽与禽病防治》外,其余均采用一社一刊的办刊模式。各个期刊各自为政,甚至同一所高等院校、院所主办的期刊也是各自独立的,如此弱小的力量维持生存都不易,更不要说发展壮大了。同时,由于大多数期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创办的,是主管(主办)单位供领导机关和社会评鉴的窗口,主管(主办)单位对这些期刊的态度大多是不在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在乎拥有[10]。如此,导致“小而全”的编辑部实力弱、规模小,市场竞争意识不强,产业集中度非常低,对外难以形成统一品牌,无法运用品牌优势拓展市场,不利于全省

期刊业的长期规划与发展,同时期刊经营方面也出现诸多不便,这将很可能导致全省农业期刊市场的萎缩。

表1 广东省公开发行的农业期刊的基本情况及学术影响力

3.2 打造农业期刊刊群的建议

要解决广东省农业期刊分散、弱小、实力不强等问题,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集群化、规模化发展,集群化具有资源共享的优势,有利于刊群内各刊的关系资源、信息渠道资源、人才资源的整合共享,有利于品牌优势的确立和核心旗舰刊对集群的带动,有利于期刊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这不仅仅是主管部门的要求,更是我国农业期刊自身在市场上生存、竞争、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来看,刊群建设是科技期刊实现集群化、规模化的有效路径。所谓刊群模式,是指期刊出版单位在发展中通过对市场变化的体察创办新刊或吸纳、改造旧刊,从而由一种期刊不断孵化、衍生出一个或多个领域的更多期刊,进而扩大期刊规模的模式[11]。我们认为,要打造广东省农业期刊刊群,可采取以下3种途径:

3.2.1 省期刊管理部门引导整合,扶优劣汰

在省级农业期刊出版集团成立条件暂不成熟的情况下,可先由省期刊管理部门借助现有的期刊评价系统,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对现有的期刊进行科学评估、扶优劣汰,将一些内容相近、定位重复、跟不上学科和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办刊条件差、社会影响力小的期刊,陆续归并到名刊大刊中。如广东省有水产和渔业类期刊3种、园艺类期刊3种、农业工程与农机类期刊2种,可适当整合。对不能正常出版的期刊进行撤销停办,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科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期刊的学科布局,支持在新兴产业、新学科和交叉学科等领域创办新刊,从而盘活刊号资源、实现产品替代。这不仅可改善期刊内容产品的品质,实现结构调整,而且可保证刊群建设的成功,为实现持续增长打下基础。例如,社科类期刊是展示与传播社会科学研究最新成果的重要阵地,在我国9000多种期刊中,社科类期刊高达2800余种、约占1/4。而广东的社科类期刊尤其是农业社科类期刊数量少、实力弱小,目前仅《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南方农村》以报道农业经济理论、介绍农业经济政策、提供农业问题解决方案等为主。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持续高度关注,“三农”研究蓬勃发展,随之产生了很多高质量的社科类科研成果。因此,完全可以创办一本广东农业社科类期刊,这是提升广东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3.2.2 主管(主办)单位协商整合,成立农业期刊群

据调查,省农业科学院除了主管主办《广东农业科学》《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种公开发行刊物外,还主办(或承办)《广东农村实用技术》《广东园艺》《养猪业》《热带亚热带水果通讯》《岭南蔬菜产业》等5种内部刊物;省农业厅主管《广东饲料》《花卉》《现代农业装备》《南方农村》4种;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生态环境学报》《生态科学》等5种;华南农业大学主管《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养禽与禽病防治》2种。除了国家部委主管的3种期刊外,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在省内根据主管(主办)单位的不同,支持成立省农业科学院、省农业厅、省科学技术协会、华南农业大学等4个单位主管的农业期刊社,对少数既缺乏专职的编辑人员和基本的办刊经费,又无稿源保障的期刊,鼓励其合并至质量高、实力雄厚的品牌期刊中,而不应该入不敷出地坚持出版运作。我们提倡的是经主管部门协商后科技期刊的自愿兼并,以及主管部门为此提供的政策环境,而不是“乱点鸳鸯谱”,待时机成熟后,各大刊群可再成立农业期刊出版集团。

这在业界不乏成功的案例。例如,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出版120多种科技期刊,已经成为强大的学术期刊群。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前身《机电商报》社的上级单位是中国农机院,1999年该院将内容相近、定位重复的刊物整合到《机电商报》社,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对这些刊物进行了改造,盘活了刊号资源[11]。2007年初,《机电商报》社整体转企改制为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成为我国第一家改制的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目前拥有21刊1报。在农业期刊领域,农业机械杂志社、中国农村杂志社、华中农业大学期刊社等近年来也在积极探索刊群经营模式,除此之外,《长江蔬菜》杂志社也是一个典型,其兼并了几家蔬菜种子企业,成为期刊产业集团。

3.2.3 编辑部合作建立“事实刊群”

以上两种改革方式既要涉及到期刊主管主办单位的变更,又要涉及到编辑人员的归属问题,因此需要政府层面顶层设计、长期规划、逐步推进。而对于期刊而言,在国家统一部署尚未涉及到自身时,有条件的编辑部可以先行先试,在不改变办刊体制和模式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以各自的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学科优势、市场优势)为结点结成联盟,构建“事实刊群”,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刊群成员总体竞争力的提升,这样可以避免被动的“等靠要”,而是实现底层创新进而推动高层建设。这种形式由于运行机制灵活,可以在最小波动的情况下实现最大限度的整合和联合,在编辑部层面而言,可操作性更强,这种联合需要办刊者具有强大的魄力和对期刊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例如,笔者所在编辑部《广东农业科学》,近年从办刊理念、办刊运作、质量管理等方面推行了以构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改革,在竞争中不断总结、吸收、优化,学术影响力呈上升态势,来稿量和稿件质量也大幅提升。在满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出于“要为提升全省农业期刊整体水平尽一份力”的使命感,该刊编辑部主动与省内两家办刊规模较小、稿源严重不足的期刊开展合作,实现稿源共享(在作者同意的前提下),初步构建了一个小范围的“事实刊群”,目前那两家期刊运行状况有明显改善。

总的来说,虽然期刊改革的道路漫长且充满坎坷,但改革的方向不容置疑,改革的前景无限广阔。广东省农业期刊集约化、集团化、产业化的道路困难重重、障碍多多,这不仅需要期刊管理部门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规划和清晰的改革路线图,更需要期刊编辑部摈弃藩篱,认清改革形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改革路径[12-13],为促进我国期刊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1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2012-07-30

2 潘峰,王贵春,程碧军等.整合营销农刊品牌求真务实服务“三农”——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刊群建设为例.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11):157-159

3 朱强,蔡蓉华,何峻.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农业核心期刊概览2010.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5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

6 黄建军,王景周.广东省科技学术期刊网络化现状调查分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63-269

7 李若溪,游中胜,田海江等.我国学术期刊的网站建设现状调查与网络期刊进化趋势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6):1049-1056

8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http://c.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Subject.aspx? NodeId=S.ST[EB/OL].2013-10-11

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

10 吴秋玲,张振弘,翁廉等.论广东省科技期刊管理模式改革.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2):138-141

11 刘泽林.探索刊群模式促进规模发展——卓众出版的刊群建设实践.编辑学报,2010,22(5):428-431

12 陈艳芬,李东辉.学术期刊改革:认知与未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6):1060-1062

13 孔爱英,王颖,张炯.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现状分析及改制对策探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5):850-853

猜你喜欢
华南农业大学主管科技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作品精选
华南农业大学生生命科学学院简介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作品选登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室内设计作品选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我是白骨精
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