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后台服务区的发展分析①

2014-03-26 16:48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韩莉傅巧灵
中国商论 2014年1期
关键词:服务区后台金融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韩莉 傅巧灵

1 引言

所谓金融后台(back office)业务,是指与金融机构前台(front office)业务相对分离,并为前台业务提供服务和支撑的功能模块和业务部门,如数据中心、清算中心、银行卡中心、研发中心、呼叫中心、灾备中心、培训中心等[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在金融业竞争加剧以及金融行业分工不断细化的背景下,国际上许多金融机构出于战略规划、成本控制、增强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动机,逐渐将后台业务从前台业务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是金融机构将其后台业务移至成本低廉地区,并且自建后台中心;二是金融机构将后台业务转移至成本低廉地区,并且将其交给专业的后台服务外包机构来完成。国际上金融后台业务大都是以服务外包的形式运行,如欧美许多金融机构将后台业务外包到印度地区,而目前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后台中心大多是以自建的形式完成。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金融业的开放,国内金融机构也将前后台业务分离的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为抓住国内外金融机构后台业务转移与外包的机遇,国内一些重要城市纷纷提出建设金融后台中心的目标,北京也不例外。2007年8月22日,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首都金融后台服务支持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加快首都金融后台服务支持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确定了四个重点规划建设的金融后台服务区。如今,六年过去了,四个金融后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部分,而且已吸引了部分金融机构入驻,但是总体来看企业入驻数量不甚理想。这不得不让人们思考:北京发展金融后台服务的优势是什么、劣势在哪里,如何扬长避短、合理定位,既避免与国内其他城市同质化的竞争,又合理规划四个金融后台的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如何谋划金融中心和配套金融后台的布局等问题。

2 北京四大金融后台服务区的发展现状

2008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该意见对北京金融业发展的总体布局是“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一主”就是以金融街作为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主中心,主要是发展总部金融。“一副”是以CBD作为金融发展的副中心,主要是发展国际金融。“三新”是以海淀中关村西区作为科技金融功能区,主要发展科技金融;以东二环交通商务区为承载,主要发展产业金融功能;以丽泽金融商务区为承载主要发展新兴金融功能。“四后台”是构造四个金融后台服务区,主要是海淀的稻香湖金融服务区、朝阳金盏金融服务区、通州新城金融服务区,还有西城德胜金融服务区。四个金融后台服务区的主要功能定位与招商情况如下表所示。金融后台服务区的建立,可以让金融机构的后台业务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合作。

表1

以上四个金融后台服务区,目前仍然都处于建设之中,由上表可以看出,除了海淀稻香湖金融服务区外,其他服务区的入驻企业都较少,并且没有彰显出最初设计的功能定位。

3 北京金融后台服务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一个城市或地区能否成为金融后台,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是否有政府在税收、人才培训、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有力支持,是否有充足合格的人力资源,是否有较低的人力成本和商务成本,是否有适度的产业聚集度,是否有良好的交通、通讯设施以及舒适自然的生活环境。

3.1 北京金融后台服务发展的有利条件

3.1.1 金融业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金融后台服务是金融服务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形成的高技术服务行业,而北京地区恰恰在金融服务业和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2012年北京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592.5亿元,同比增长14.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6%,是带动北京市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的第一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数据源于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网站,http://www.bjjrj.gov.cn/jrsj/index.html)。并且,北京作为世界城市,云集国内外金融机构的总部,法人金融机构数量全国第一,从而为金融后台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主体。与此同时,北京市信息业和软件服务业的高水平发展为金融后台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2012年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总收入超过4000亿元。2009年北京信息化发展指数(IDI)为0.911,高于上海信息化发展指数(上海为0.852),介于2008年世界排名第12位的冰岛(0.913)和第13位的澳大利亚(0.908)之间(数据源于“十一五”时期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IDI)研究报告)。

3.1.2 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

北京金融后台服务区的发展有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如2007年北京市政府制定了《首都金融产业后台服务支持体系总体框架》,2008年出台了《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2009年颁布了《关于促进本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除了设置配套的服务外包发展基金外,还在税收、人才引进与培训、企业扶持政策等方面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措施。

3.1.3 人才储备充足

北京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有各类高等院校89所,每年培养大量的计算机、金融和外语方面的人才,拥有众多的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同时吸引了大量海内外优秀毕业生留京工作。

3.2 制约北京金融后台服务发展的因素

3.2.1 人力成本和商务成本较高

金融业前后台分离和实施金融后台外包的动因之一是降低成本。北京地区的人力成本和房地产价格都位居全国前列。从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和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来看,2012年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5223元,而从上海市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来看,2012年上海市职工平均工资为4692元,同期天津为3872元。中原集团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北京甲级写字楼年内租金累计上涨21%,领跑一线城市;同时空置率为3.46%,为全国最低。高昂的人力成本和办公楼租金成本,使得一些金融机构将后台更愿意设立在成本较低的二线城市或三线城市。例如:交通银行总行将金融后台处理中心设在南宁,招商银行将信用卡中心、电话银行中心、会计后台、企业年金、数据中心等后台服务中心落户于成都,工商银行的后台中心则在石家庄、成都、合肥等城市。

3.2.2 金融后台服务定位不清晰

目前,国内金融机构的后台大多选择自建并且主要在国内二三线城市展开,那么北京的金融后台到底服务于谁?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北京市的规划来看,既有对国内金融机构的后台服务,又有对国际金融机构的后台服务;就国内市场而言,既有对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和国内大型金融机构总部的后台服务,又有对国内一般金融机构的后台服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规划是一种行政力量,而这些针对不同主体的金融后台服务能否发展壮大起来,还是由市场的需求力量决定的。

3.2.3 专门人才培养不足

金融后台及其外包人才是一种“IT技能+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离岸金融后台外包中,人才需具备“IT技能+金融知识+外语技能”的特征。从人才层次来看,中高端人才需具备“IT技能+金融知识+外语技能+管理技能”的特征[7]。

从人力资源来看,虽然北京高校众多、人才充足,但是既懂金融业务、又有IT技术背景和较强外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极其短缺。专门开设相关专业,培养熟悉国内外金融机构后台业务运行体系,具备金融后台业务的运营规划、客户服务、数据处理和业务拓展能力,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交流,面向金融服务外包产业领域的高素质人才的院校相当的少。目前在北京,仅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2008年在硕士研究生层面设置了金融学(金融服务外包)专业,其专业定位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有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能在金融机构后台从事后台服务规划、运营与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在金融后台及其外包领域,人才的有效供给远远赶不上需求。

3.2.4 交通和大气环境不尽人意

金融后台及其外包产业本身是一种绿色产业,而金融机构或外包提供商,尤其是国际金融机构和服务外包企业在选择后台地区时一般都很注重交通是否便利、生活环境是否宜人等因素。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北京的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市内交通和生活环境出现不尽人意的地方,交通比较拥堵,空气污染较为严重。这不利于吸引优质金融机构或服务外包企业落户北京。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Bangalore)在吸引跨国金融机构和提供高质量金融离岸外包服务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优越的自然和生活环境是吸引大量高科技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

4 北京发展金融后台服务的对策

4.1 差异化定位,扬长避短

4.1.1 找准定位,避免与国内其他城市同质化竞争

鉴于北京市的人力资源、生活费用和商务活动等各方面的成本较高,因此,北京在建设金融后台服务区的过程中,应避免与其他城市同质化竞争,而应充分结合自身地区特点,找好定位,走差异化、特色化道路。

首先,北京金融后台服务区应注意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后台机构及其相关服务外包企业落户,即注重满足国际需求部分,并且鼓励本土金融外包服务商做大做强,承接更多的离岸业务,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办公室”。因为在国内需求方面,我国本土金融机构前后台业务的分离仍处于初期阶段,并且分离出来的后台中心大部分是金融机构自建,只有部分采取外包的形式,这些本土金融机构一般愿意把后台中心建在国内成本更低的地区。

其次,鉴于国内金融机构后台业务外包的需求释放不够和服务外包管理能力普遍相对薄弱,引入专业化的咨询、监理公司对后台业务外包进行全过程设计、咨询、管理、评估是各本土金融机构的迫切需求。对此,北京应把金融后台服务外包咨询、监理等高端外包业务作为发展重点给予政策扶持。

4.1.2 市内四个金融后台服务区要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从北京四个后台服务区招商的情况来看,各自的定位还不甚清晰;另外,北京是否同时需要四个金融后台基地,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上海在这方面的经验可以借鉴,目前上海已形成了两大布局,即以陆家嘴为前台、以张江为后台的金融布局,形成了以上海为金融中心、昆山为配套金融后台的布局。或许,北京也可以考虑建设类似的布局,如将天津作为北京国际金融中心的配套金融后台基地,而四个后台基地需要统筹规划,必要时可以进行整合、避免重复建设。

4.2 大力培养专门人才

北京高校要顺应产业发展需求,整合或改革与服务外包相关的专业,如软件专业、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专业、电子商务专业、金融专业等,在充分了解市场对金融后台及其外包人才需求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专门的金融服务外包专业,或双学位制,或辅修制(如计算机专业辅修金融专业,金融专业辅修计算机专业),或通过在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嵌入服务外包类的课程模块等多种形式,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对接。

4.3 改善北京生活和自然环境

尤其要注重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除了中心城区“无煤化”、淘汰老旧机动车、推广新能源等常规举措以外,还要优化产业布局的顶层设计,注意靠区域联动加强协同治理等。

[1] 花桥金融外包研究中心.中国金融业服务外包报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2] 张晓莹.北京市金融后台服务体系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07.

[3] 张淼淼.北京金融后台服务区建设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10(4).

[4] 薛彤.北京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条件与政策建议[J].特区经济,2010(8).

[5] 张丽拉,张子昱.我国金融业前后台业务分离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11(9).

[6] 王力.金融产业前后台业务分离的新趋势研究[J].财贸经济,2007(7).

[7] 韩莉,傅巧灵.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渠道分析[J].时代金融,2012(2).

猜你喜欢
服务区后台金融机构
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技术的应用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Wu Fenghua:Yueju Opera Artist
后台暗恋
服务区消费那些事儿
建言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双提升”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后台朋友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