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2014-03-26 19:16林文熙
茶业通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遂昌县遂昌茶园

林文熙

(浙江省遂昌县大柘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浙江遂昌 323309)

1 遂昌茶产业发展概况

1.1 茶产业历史

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山区,茶产业历史悠久。据记载,遂昌自隋唐始就以产茶著称,在隋唐时期,遂昌就已是全国55个产茶县之一,向朝庭贡茶。北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时,“遂昌茶场”是全国40个大茶场之一。1974年,遂昌县被列为全国100个茶叶生产基地县之一。1984年,被列为全国八大眉茶出口基地县之一。2005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称号。2007年,被浙江省政府认定为特色优势茶叶强县。2009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重点产茶县。2010年,被中国茶叶学会授予“中国名茶之乡”,同年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茶文化之乡”。

1.2 茶产业现状

2013年全县现有茶园面积7466 hm2,其中投产茶园6733 hm2,无性系茶树良种覆盖率达到79.6%。2012年,茶叶总产量7632 t,茶业总产值实现4.92亿元(其中茶叶产值3.88亿元)。全县现有制茶厂有660多家。其中:有省级示范茶厂3家,市级示范茶厂9家,县级示范茶厂62家。茶产业已成为遂昌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农村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2 当前茶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2.1 茶园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产业化水平较低

从遂昌茶园分布现状来看,主要分布在中低山、低丘缓坡地带,生产用路严重缺乏。通往茶园道路大多交通不便,有的远离村庄。茶园生产道路与作业道路的不通畅,给茶叶生产带来不便,生产成本高,劳力投资大,影响了茶叶鲜叶质量,严重制约本地经济发展。遂昌县茶叶生产以家庭经营、小作坊加工为主,小规模生产,制茶设备简陋不配套,工艺技术难以规范,传统的茶叶加工方式导致基础设施落后,产品整体质量不高,抵抗市场风险能力低下,产业化水平较低,一旦茶叶市场疲软,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2 茶叶生产管理水平整体素质不高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幼”,在茶叶生产中主要以中老年劳动力为主,多数农户在茶叶生产中投资少,对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接受的能力弱、速度慢,对于茶园管理机械应用较少,机耕、机防、机采、机制技术无法得到全面的应用和推广。劳动力相对紧缺,尤其季节性劳动力紧张日益显现出来,制约生产的发展,导致生产成本高,影响了茶园生产效率和效益。

2.3 缺乏科技型龙头企业支撑,品牌效益不明显

目前,遂昌县茶叶产业的经营主体,仍以中小企业和茶农为主,缺少实力强大的龙头企业。全县有660多家茶叶加工厂,大多为家庭式作坊加工,规模小,加工生产能力低,加工厂的标准化、清洁化、连续化水平较低,处于低、小、散、乱的状况,不符合现代茶叶加工厂新要求。加工厂多,平均每个茶厂的年加工量仅10t,产品技术含量、新品开发能力弱,使得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的缺乏,尤其科技型龙头企业的支撑作用不明显,茶叶增值加工技术转化率低,产品附加值就低,影响茶产业的发展。

2.4 茶产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近年来,遂昌县茶产业,按照“抓住机遇、谋求发展、突破传统、转型升级”的思路,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兄弟县市相比,茶叶市场开发、多茶类组合生产,优化主题包装,创新服务项目等做得还不够,产业链有待拓展。尤其是名茶生产方面、茶叶电子商务营销体系缺乏、茶文化科技旅游景区及涉茶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很不够。同时,企业方面缺乏做大做强的动力。

2.5 茶叶质量安全问题

遂昌小规模茶场和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及家庭式作坊加工,使茶叶质量安全缺乏有效的保障。不少茶农和企业经销人员缺乏相关的茶叶安全生产知识,只重视茶叶的色、香、味、形,而忽视茶叶质量安全。部分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相对淡薄,超浓度、超次数使用农药,忽视用药安全间隔期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农残超标。在茶叶加工场所卫生和环境卫生上,部分加工厂达不到清洁化卫生标准条件,绝大多数茶厂缺乏相应的检测设备或是检测手段落后,难以落实有效的源头监控。

3 加快茶叶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遂昌茶业要谋求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笔者认为应从依托区位优势、茶文化优势、生态优势三个方面着想,用创新的思路,科学发展的理念,寻求新的发展方位,运用现代化的设施、先进的管理技术来改造茶业,推进以基地建设、茶叶加工、市场升级、茶文化普及、品牌提升、电子商务营销等六方面转型升级为抓手,提升“龙谷”品牌。特别是在生态茶园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市场开拓、茶文化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与快速发展。

3.1 科技兴茶,全面提高茶叶质量

茶产业工作重心要转移到抓产业提升,树绿色生态品牌。首先,在茶园生产管理方面,从增产提质增效栽培技术下功夫,大力推广良种改造、应用机械化生产,进行茶园机耕、机剪、机采、机防技术,早日实现机械化,以解决劳动力紧缺的矛盾,提高劳动生产率,减本增效,全面提高茶叶生产管理水平。其次,对茶园病虫害防治方面规范化管理,实施绿色防控技术。通过茶叶专业合作社,联营农户,由茶叶专业合作社提供农药,推广统一防治指标,统一防治时间、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采摘间隔期的“四统一”模式。采用立体的综合生态防治网络,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生物源、矿物质农药防治等多种方法,确保茶园环境生态化,不仅有效的控制了农残,提升了茶叶品质,还节约了农户的生产成本,给农户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第三,是建立、健全茶叶质量标准、监督检测、安全技术“三大体系”,推进产业化发展,在茶叶种植、茶叶加工、包装、销售的整个过程中涉农各部门各负其责,确保茶叶质量安全。第四,是引进与培育人才,为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2 培育龙头,加快产业化进程

产业化是茶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科技是产业发展的动力。龙头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最具有创新活力,是科技产业化的主体,能率先在茶园品种改良、生态茶园规模化建设、标准化茶厂建设、制茶设备改造、茶叶深度加工、市场开拓、高产优质示范、有机茶等方面走出一步。着力引进与培育科技型茶叶龙头企业,带动小规模企业、小作坊茶叶加工厂优化改造,按照茶叶标准化技术规程和清洁化生产要求重点改造,做到环境美化、加工机械化、能源清洁化、产品优质化。围绕产、供、销一条龙,用现代农业理念做好茶叶品牌营销,强力开拓市场,形成产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使茶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3.3 开拓茶旅,拓展茶产业的活力

遂昌县地处浙江西南山区,山清水清秀、风光旖旎,岩壑秀奇,林木葱郁,云雾弥漫,景色怡人,优越的生态地理环境,造就了优异的茶叶自然品质,是茶叶观光旅游业开发的重要基础。充分发挥其优势,利用旅游资源,挖掘茶文化,“沿路、沿江、沿景”三沿布局,结合农耕文化、山水文化、红色文化等,加强茶文化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开发,创造条件在遂昌中西部推出茶文化、茶乡游、休闲观光茶园、采茶制茶、品茗趣味旅游等茶文化旅游项目,把弘扬茶文化与茶业经济结合起来,延伸茶叶功能,引导绿色消费,以此激发整个产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遂昌茶叶的品位与竞争力;同时,努力开发茶叶旅游产品,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我县茶文化休闲业。

3.4 加强合作,开发茶深加工产品

茶叶产业既符合生态县建设的发展需要,又符合农民增收的客观要求,更是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相结合的最佳点。茶叶产业的效益和潜力,在于提高茶叶加工的附加值,尤其是茶叶的深加工项目的潜力巨大。开展与科研机构在茶叶深加工上的合作,能有效解决夏秋茶、低档茶生产出路;拓展茶叶应用领域,延长茶叶产业链,是提升茶叶附加值的重要途径。

3.5 优化结构,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对茶叶生产方面,优化茶叶品种结构,实行无性系良种改良;对茶叶加工企业,在提质树品牌上加强引导,支持企业充分发展利用绿色生态优势,将原有的品牌做优做强,同时积极鼓励企业研发新品种,增加茶叶花色品种,抵抗市场风险能力低的困境,不断丰富产品的种类,以提高我们茶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6 开发市场,加大茶叶电子商务营销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网络技术普及率的日益提高,电子商务在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使用互联网等电子工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商务贸易活动,越来越普遍。因此,应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开展茶叶电子商务营销。政府应搭建茶叶营销网络平台,通过政策扶持,支持与鼓励企业实现传统茶叶和现代营销方式的结合,提高遂昌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3.7 强化品牌,开拓市场空间

品牌是产业化的基础,是茶叶企业的必径之路。目前遂昌茶叶企业虽然也注重自身形象,但是其品牌战略其实只是为了多销售产品而已。应树立大品牌的理念和高度,从精神、文化、情感诉求方向,深度挖掘茶叶品牌的文化内涵及经济价值、社会价值。遂昌茶叶必须进一步强化品牌建设,通过统一宣传、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的“四统”方法,打响遂昌“龙谷”品牌,进一步扩大遂昌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8 完善政策,扶持茶产业发展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突出重点,对茶叶基地建设、茶厂优化改造、茶市场建设、茶文化建设、品牌宣传、市场营销、技术瓶颈突破、茶生态(休闲)观光、茶叶质量的检验检测等各个方面予以扶持,引导与鼓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推进遂昌茶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成茶产业上台阶。

猜你喜欢
遂昌县遂昌茶园
茶园飘香
遂昌县完成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茶园之晨
浙江遂昌县红星坪村:从负债2万元到创收30万元的乡村振兴路
何鹤
2018中国(杭州)国际少儿漫画大赛遂昌展
新荷初绽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