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测度及其区域差异研究

2014-03-26 06:07王新越秦素贞吴宁宁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年4期
关键词:省份城镇子系统

王新越 , 秦素贞 , 吴宁宁

(中国海洋大学 a.管理学院; b.海洋发展研究院,山东 青岛266100)

0 引言

城镇化是人类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更是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1.3%,城市人口数量已经超过农村人口数量,中国正式进入城市型国家行列[1]。2013年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3.73%,城镇化率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化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引擎。传统城镇化模式主要体现为粗放扩张型,即在工业化推动下城镇人口规模的迅速增长、城镇空间无序膨胀、资源大量消耗、城镇环境显著恶化,这种只重规模的发展模式导致的各种城市问题开始出现并大有加剧趋势[2-3]。为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未来应该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应该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功能普遍提升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通过城镇化质量的全面提升拉动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生活品质,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新型城镇化的内涵[4-5]、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与路径[1,4-12]、新型城镇化道路下的城乡关系[13-17]、新型城镇化与“新四化”中其他“三化”的关系[18-21]、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22-23]、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24-27]等方面,但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方面的研究较少;研究范围以省域居多[6,10,28-34],涉及全国层面的研究极少;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较少。科学评价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是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发展路径的基础。新型城镇化如何测度、如何通过新型城镇化带动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亟需深究的问题。城镇化评价方法有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主要指标法是使用表征意义最强的一个或多个指标反映城镇化发展程度,城镇人口比例、城镇非农人口比例、非农业人口比例等成为广泛使用的主要评价指标,其具有评价指标容易获得、便于对比的优势,缺点是不能全面反映城镇化的内涵[35],此方法常用于过去传统城镇化水平的评价。为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城镇化内涵,学者逐渐开始使用复合指标法来评价城镇化发展水平。传统城镇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主要涉及人口、经济、空间三方面,体现在城镇人口、城镇数量、城镇用地等数量规模上的扩张。除了传统城镇化数量上的扩张,新型城镇化水平的评价更要侧重城镇化质量的提升[31]。因此,新型城镇化水平的评价更应该采用复合指标法,关键在于指标体系的构建,怎样才能全面准确涵盖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而又区别于传统城镇化。随着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理解的不断加深,构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更加完善,但总体上仍处于摸索阶段,至今还未形成成熟的指标体系。在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时,指标选取除了涉及传统城镇化的人口、经济、空间3个层面以外,许多学者在社会、生活方式、环境等方面对指标进行了扩充[28-34], 刘静玉等[29]、牛晓春等[31]增加了居民生活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和城乡统筹4个层面的指标,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理解较深刻。但现有指标体系仍未完全体现新型城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不仅表现在人口数量上的增长,更应该体现在城镇人口素质的提升,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被忽略;(2)休闲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部分,以往的研究在生活方式层面下的指标未曾涉及到城镇休闲功能普及程度;(3)在考虑城乡一体化时,往往从城乡收支平衡方面入手,未考虑城乡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4)创新与研发对一个社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也是评价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学者尚未意识到这一点。

在已有研究中,研究对象以省域为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表现在数据获取难度大,另一方面就是评价指标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区域特殊性,并且缺乏全国性的实证分析,导致无法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科学综合的评价。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构建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对目前我国31个省份(未含港澳台)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探索出科学实用的定量分析手段。

1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及方法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全面转变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特别强调以人为本。因此,新型城镇化必然涉及到社会、生态、生活方式、城乡一体化、创新研发等方面。新型城镇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即单纯的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还应包括社会城镇化、生态环境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城乡统筹发展和城镇的创新与研发等内容。在对新型城镇化内涵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借鉴现有关于新型城镇化评价的研究成果,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城乡一体化、创新与研发8个方面,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可获取性和可测量性等原则,建立了由8个子系统,24类要素、49个基本变量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征求了18位专家的意见后,运用SPSS软件对指标进行多重共线分析、主成分分析,通过对指标的筛选与重组,最终得到了由8个子系统、22类要素和42个基本变量组成的多层次、多指标、全方位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表1)。

1.1.1人口城镇化。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集聚是城镇化过程最典型的现象和结果。这种集聚不仅仅是城镇人口规模的增加,而且随之而来的是城镇人口密度的增长、二三产业就业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因此,从城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密度、非农人口就业、城镇人口素质4个角度对人口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选取的主要指标包括:城镇人口比例、城镇人口密度、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例、每10万人拥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数量。

1.1.2经济城镇化。城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城镇化过程也是生产要素在城镇的集聚,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按照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定律,产业结构演化过程是从农业向工业转化、再由工业向第三产业转化,而城镇化推动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因此,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发展水平、二三产业密度3个角度对人口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选取的主要指标包括:人均GDP、二三产业占GDP比例、二三产业GDP密度。

1.1.3社会城镇化。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已成为进一步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的瓶颈。2013年6月《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明确指出,我国要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大量农村居民可以顺利进入城镇,同时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更多的人广泛地享受社会资源与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使农村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镇。社会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城镇化。因此,从医疗、教育、生活质量3个方面对社会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选取的主要指标包括: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量、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人均教育经费、每10万人口拥有在校大学生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食品以外支出所占比例。

1.1.4空间城镇化。城镇化是用地性质从农业向非农业转变,也就是城镇化地域、城镇景观不断拓展的过程。因此,从城镇覆盖度、人均城镇化地域、人均城镇道路3个方面对空间城镇化进行评价。选取的主要指标包括:建成区所占比例、城镇密度、人均拥有建成区面积、人均拥有城镇道路面积。

1.1.5生态环境城镇化。生态环境是城镇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与载体,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从城镇生态基础和城镇环境保护2个方面对生态环境的城镇化进行评价。选取的主要指标包括: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镇居民人均生活垃圾清运量、清扫保洁面积占城镇道路面积的比例、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

1.1.6生活方式城镇化。在城市文明和城市意识的影响与作用下,就会形成城镇居民特有的生活方式。城镇化也是城市生活方式的普及过程。因此,从城镇生活设施普及程度、城镇居民消费观念普及程度、城镇休闲功能普及程度3个方面对生活方式的城镇化进行评价。选取的主要指标包括:城镇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量、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数量、城市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城镇居民食住行以外消费性支出的比例(包括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及其他商品与服务)、人均旅游消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每万人拥有连锁餐饮企业门店数量、每万人拥有星级酒店数量、每万人拥有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数量、每万人拥有景区数量、每百万人拥有文化机构(包括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及表演场所)数量。

表1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1.1.7城乡一体化。城镇是相对农村而存在的,城镇化的目的不是消灭农村,而是通过城镇化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加强城乡联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交流,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城乡统筹发展可以使农村与城镇的关系更为协调。因此,从城乡居民收支均衡度和城乡居民联系度2个方面对城乡一体化程度进行评价。选取的主要指标包括: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为人均纯收入)、城乡人均消费水平比、运输线路密度(包括铁路、内河航道和公路)、人均客运周转量。

1.1.8创新与研发。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未来城镇化主要依靠的也是创新驱动。创新需要研发人才,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主要集中在研究所和高等学校,研发成果是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从创新人才和研发成果的数量2个方面评价城镇化的创新能力。选取的主要指标包括:万人拥有科学研究人员的数量、万人高校师生数、每万人拥有申请专利授权数。

1.2 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旅游年鉴》、各省份统计年鉴等。

1.3 指标权重及各省份综合得分

为了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选择熵值法(熵权系数法[32])这种客观的赋权方法确定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的权重。熵是热力学的一个物理概念,可以对系统无序度进行测量,也就是说熵可以对系统不确定性影响因素进行度量。熵值法可以提取众多不确定因素中的信息量,简而言之,就是将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通过计算这些不确定因素在整个系统中的贡献率来衡量某一因素对系统的影响度,即通过计算指标的信息熵确定指标对系统整体影响的权重,熵越大说明系统越混乱,携带的信息越少,效用值越小,该指标的权重越小;熵越小说明系统越有序,携带的信息越多,效用值越大,该指标的权重也就越大。

(1)数据的标准化。为了消除量纲、数量级及指标的效益(正向指标)成本(负向指标)属性等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按照归一法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指标的绝对值转化为相对值,从而使各指标同质化。由于指标存在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的差异,正向指标数值越高越好,负向指标数值越低越好,因此,根据指标类型的不同选择数据标准化的公式。

正向指标:

负向指标:

ln (Pij), 其中,k>0,k=1/ln (n),Ej≥0。

(4)计算第j项指标的效用值(Dj)。Dj=1-Ej。

(5)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wj)。

(6)计算i省份的综合得分(Si)。

据此,先对2012年全国及31个省份42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计算得到新型城镇化各层评价指标的权重(表1)。

将第j项指标的权重值与该指标的标准化值相乘作为该指标的评价值,并通过加权求和后,最终得到2012年全国和31个省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即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图1)。

图1 2012年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

2 关联度分析

2.1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方法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计算新型城镇化水平与42个影响因子的局部性灰色关联度,以新型城镇化水平数据为参考数列,42个影响因子数列为比较数列。对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处理后用于计算关联度。对于一个参考数列城镇化水平X0有42个比较数列X1,X2,…,X42,各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在各个时刻(k)的关联系数ξ(Xi)可由下列公式算出:

ξ(Xi)=(Δmin+Δmax)/ (Δ0i,k+ζΔmax)。

式中:ζ为分辨系数,一般取ζ=0.5;Δmin为第二级最小差;Δmax为两级最大差;Δ0i,k为X0序列与Xi序列的变化量序列。

由于关联系数是各指标数列与新型城镇化水平数列在各个时刻的关联程度值,因此,需要将各个时刻的关联系数确定为一个值,这就需要求其平均值,作为各指标数列与新型城镇化水平数列间关联程度的数量表示,关联度ri公式如下:

对得到的关联度进行排序,将42个子序列对新型城镇化水平这一母序列的关联度,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便组成了关联序,记为{r},它反映了42个指标序列对于新型城镇化水平序列的“优劣”关系。

2.2 灰色关联分析结果

在排名前10位因子中(表2),二、三产业GDP密度和人均GDP是排名在前2位的因子,说明经济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关系十分密切。第3位和第6位的2个因子均是反映城镇创新与研发能力的指标,由此可见创新与研发能力是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针。第4,7位的2个因子代表了社会城镇化发展水平,并且这2个指标均出自教育发展状况,说明教育与社会城镇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第5位和第9位的2个因子反映了生活方式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人均旅游消费水平代表了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普及,每万人拥有连锁餐饮企业门店数代表了城镇休闲功能的发展与普及状况,也说明城市居民消费观念和城市休闲功能发展状况是影响生活方式城镇化的重要指标;第8位的建成区所占比例是空间城镇化状况的典型代表,城镇这种地域形态在空间上的拓展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之一;第10位的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体现了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状况。总的来看,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与经济城镇化、创新与研发、社会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关系更为密切,相比较而言与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的相关关系要弱于前面的4个方面,由此也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表2 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与42个指标的关联序中排名前10位因子

3 新型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分析

根据各省份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全国城镇化平均水平的差距,将31个省份划分为超高速、高速、中速偏高、中速偏低、低速、超低速6个类型(图2)。新型城镇化速度超过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30%以上的地区为超高速型;新型城镇化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30%的地区为高速型;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当的为中速型,其中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为中速偏高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为中速偏低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30%为低速型;新型城镇化发展超低速型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超过30%的省份。

3.1 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优势明显

2012年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达到超高速的省份有6个,全部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北京为代表的这6个省份在生活方式城镇化子系统、社会城镇化子系统、空间城镇化子系统、创新与研发子系统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北京和上海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已经接近甚至超过50,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2个地区。高速型地区有3个,其中山东、辽宁两省也分布在东部地区,山东、辽宁两省经济城镇化子系统、空间城镇化子系统、生活方式子系统、城乡一体化子系统发展相对较快,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的福建属于中速偏高型省份。海南、河北属于低速型,是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最低的2个地区,这主要由于这两省创新与研发子系统和生活方式城镇化子系统发展缓慢,尤其是创新与研发能力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总的来看,东部省份除海南、河北以外其他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个省份中,东部地区占到了80%以上。

图2 2012年31个省份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空间分布

3.2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

城镇化发展中速偏低型省份有6个,其中3个在中部地区。吉林、湖北和山西三省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较低主要是因为这3个地区生活方式城镇化子系统、创新与研发子系统、空间城镇化子系统发展速度缓慢,尤其是前两项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低速型省份共有12个,是6个类型中省份数量最多的类型,其中有5个省份分布在中部地区,约占低速型省份的40%。安徽、黑龙江、河南、湖南、江西五省主要是由于经济城镇化子系统、社会城镇化子系统、生活方式城镇化子系统、创新与研发子系统水平较低造成的。总的来看,中部省份集中分布在中速偏低型和低速型2种类型,新型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

3.3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梯度分布

重庆是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最迅速的地区,属高速型。内蒙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西部城镇化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的地区。在中速偏低型省份中,西部有宁夏、新疆、陕西3个省份,占此种类型的一半。西藏、四川、青海、云南和广西五省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30%,是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超低速型只有贵州和甘肃2个省份,并且都分布在西部地区,这主要是由于贵州和甘肃新型城镇化各子系统普遍发展较为缓慢,尤其是创新与研发子系统、生活方式城镇化子系统、经济城镇化子系统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总的来看,西部地区除重庆、内蒙古外,城镇化发展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12个省份除超高速型以外其他5个类型均有分布,但40%左右的地区新型城镇化呈现低速发展状态,尤其是甘肃、贵州亟需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途径。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建立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及31个省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各评价指标的关联度进行分析。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与经济城镇化、创新与研发、社会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关系更为密切。各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存在空间差异,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普遍缓慢。针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特点提出建议。

(1)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中部省份普遍需要引导、培养和树立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城镇应为即将进入城镇生活的人们和已经在城镇生活的市民营造良好的城市休闲环境,从而使居住其中的人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中部地区还亟需提高自身的创新与研发能力,创新与研发能力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新与研发恰恰是中部地区的短板,未来将会进一步制约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各省份政府应为研发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有利的环境与适合的土壤,从长远看来需要加强教育投入。以安徽、黑龙江、河南、江西为代表的部分中部地区,还亟需提高经济城镇化发展水平,为生活方式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创新与研发子系统的发展创造比较好的经济基础。

(2)西部省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重庆和内蒙古是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地区,重庆的生活方式城镇化优势十分突出,加之城乡一体化水平和空间城镇化水平也比较高,从而使得重庆成为高速型中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未来需要进一步提高社会城镇化、生态环境城镇化和创新与研发能力;内蒙古生态环境城镇化子系统、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子系统发展水平都较高,使得内蒙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亟需加强城乡一体化和创新与研发能力。宁夏、新疆、陕西三省份研发与创新和经济城镇化子系统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陕西生活方式城镇化子系统、新疆城乡一体化子系统、宁夏的人口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子系统也有待提高。处于低速型的西藏亟需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和创新与研发4个方面入手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社会城镇化水平是四川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切入点;空间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是青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创新与研发是云南未来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向;社会城镇化、生态环境城镇化、研发与创新水平的提升是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突破口。甘肃和贵州是31个省份中新型城镇化总体水平最低的地区,这两个省份需要以经济城镇化为抓手,推动社会城镇化和生活方式的城镇化的实现,贵州尤其需要加强城镇化的创新与研发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8-54.

[2]李程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J].求是,2012(14):35-37.

[3]仇保兴.科学规划,认真践行新型城镇化战略[J].规划师,2010(7):8-12.

[4]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4):75-78.

[5]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与路径[J].理论月刊,2013(4):165-168.

[6]张占仓.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9):1462-1467.

[7]李程骅.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城市转型路径探讨[J].南京社会科学,2013(2):7-13.

[8]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1):87-94.

[9]吴江,申丽娟.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51-155.

[10]吴玲,韩传龙,周冲.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6):199-202.

[11]李优树,苗书迪,陈丹,等.藏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探讨——以康定县为例[J].经济地理,2013,33(5):67-71.

[12]赵雪芳.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J].中国金融,2013(4):25-27.

[13]李萍.统筹城乡与新型城镇化发展[J].财经科学,2012(2):11-13.

[14]林聚任,王忠武.论新型城乡关系的目标与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2012(9):48-53.

[15]杨素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均衡发展[J].广东社会科学,2013(4):45-48.

[16]张显龙.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中国城乡产业联动发展路径探析[J].改革与战略,2013(6):77-81.

[17]李杰义,郑文哲,郑小碧.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路径与对策——背景、现状与研究框架[J].农村经济,2013(3):41-43.

[18]郭丽娟.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3(11):64-67.

[19]苗建萍.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发展机制[J].经济导刊,2012(1):94-96.

[20]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在实践中探索区域科学发展之路——河南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中州学刊,2012(3):1-9.

[21]耿明斋.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几点认识[J].经济经纬,2012(1):4-5.

[22]张红岩.新型城镇化和产业集聚区互动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3(10):136-137.

[23]李南,刘嘉娜.新型城镇化与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双重演进——以河北沿海地区为例[J].特区经济,2012(8):66-68.

[24]李忠,卢伟,王丽.绿色、循环、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3(4):28-31.

[25]唐娅娇,李晓燕.低碳路径下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的思考[J].特区经济,2011(7):199-200.

[26]孙晓冰.山东省低碳生态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2):92-95.

[27]陈晓春,蒋道国.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J].学术论坛,2013(4):123-127.

[28]刘静玉,刘玉振,邵宁宁,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5):143-147.

[29]刘静玉,孙方,杨新新,等.河南省城镇化质量的区际比较及区域差异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3(3):271-278.

[30]李波,张吉献.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区域差异时空演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3):168-171.

[31]牛晓春,杜忠潮,李同昇.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区域城镇化水平评价:以陕西省10个省辖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3,36(2):355-363.

[32]曾志伟,汤放华,易纯,等.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3):1-4.

[33]杨勇.开放条件下重庆地区城镇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区位差异[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3):112-116.

[34]王胜男,马昭.海南省新世纪城镇化进程的阶段性及其影响因素[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4):59-63.

[35]欧名豪,李武艳,刘向南,等.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5):408-412.

猜你喜欢
省份城镇子系统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文化边城镇远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
车载ATP子系统紧急制动限制速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