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TLIF内固定治疗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2014-03-27 10:43曾腾辉杨欣建顾洪生
医学综述 2014年14期
关键词:椎间隙椎间变性

曾腾辉,杨欣建,顾洪生,陈 扬,余 铮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广东 深圳 518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腰椎退变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1-2]。治疗上,治疗方案众多,一直未达成共识[3],故学者们和临床医师一直致力于探寻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为此,本研究选择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56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4]:①患者术前均经相关检查证实为腰椎退变性疾病;②患者经过为期6个月以上的非手术治疗结果无效;③患者初中以上文化,能够与主管医师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④患者在参加本次研究前均明确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且签订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4]:①患者身体基础状态欠佳导致无法耐受手术治疗;②患者合并腰椎感染、肿瘤等其他腰椎疾病;③患者合并手术部位皮肤感染;④患者受文化程度、听力或者智力等影响导致患者无法与主管医师进行有效的沟通;⑤患者有手术和麻醉禁忌证。疾病构成:单侧腰椎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30例,腰椎退行性不稳合并椎管狭窄19例,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5例,腰椎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2例。病变部位:24例患者累及L4/L5,18例患者累及L5/S1,14例患者累及L4/L5/S1双节段。将上述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28例,A组患者进行传统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B组采用MIS-TLIF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和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性(表1)。

1.2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医师完成手术。患者在气管插管下进行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方式,患者手术体位为腹部垫空俯卧位,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定位患者的手术节段和标记椎弓根。B组患者手术方法:采用后外侧入路即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在患者患侧正中旁1.5~2.5 cm切开皮肤和腰背筋膜,钝性分离多裂肌和最长肌,钝性分离至患者骨后放入自动牵开器或Quadrant系统以显露患者椎板和上下关节突,术者在直视下置入椎弓根螺钉,处理病变侧小关节突,切除患者的黄韧带,显露神经根和硬脊膜,切除退变突出的椎间盘和节段软骨终板,0.9%氯化钠溶液冲洗患者的椎间隙,再使用椎间融合器试模逐级撑开患者的椎间隙以便斜行置入合适Cage 1枚,在置入预弯好的单棒并对患者椎间隙适度加压后再检查神经根减压情况,同时,放置好引流管后逐层缝合切口。A组患者采用传统后正中切口进行手术治疗,切口长9~12 cm,棘突旁剥离两侧肌肉显露双侧小关节,先置入双侧椎弓根螺钉,余操作步骤同B组进行减压及植入Cage椎间融合器等。

术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措施完全相同。术后3~5 d常规使用抗生素,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mg/d,共3 d,口服塞来昔布200 mg/12 h;引流量<50 mL/d时拔出引流管,术后绝对卧床3~5 d,之后再戴支具下床活动,在手术后6个月内不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剧烈运动。

表1 两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部位切口长度以及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椎间隙高度、椎间融合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0分:正常,无疼痛;1~3分:患者轻度腰背痛,能够忍受疼痛,不影响患者休息;4~6分:患者中度腰背痛,疼痛严重影响患者休息;7~10分:患者重度腰背痛,难以忍受疼痛[5])、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疗效评估采用日本矫形协会JOA对患者进行评估)[6]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7]等临床指标。

2 结 果

2.1两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术中情况的比较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A组,患手术部位切口长度显著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1两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术后情况的比较 B组患者手术结束后住院时间、手术结束后住院费用、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椎间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访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椎间隙高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日本骨科学会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1 两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表2 两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表3 两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访情况的比较

3 讨 论

腰椎退变性疾病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该病病情轻重差异较大,对患者生活、学习和工作影响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异。在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早期,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多能够得到明显缓解。其中,卧床制动、加强腰背部肌肉力量练习等保守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的负荷,进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6-8]。如果患者经过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甚至无效,则需要手术治疗。目前,有关该病的手术治疗方案众多,不同报道的疗效间也存在一定差异,故一直未达成统一的治疗规范[3-4]。为此,探寻安全高效的手术治疗方案是学者们和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以便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结果发现,B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部位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住院费用、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椎间融合率、椎间隙高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日本骨科学会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9]。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MIS-TLIF内固定切口小,顺患者的解剖间隙分离进入,也就是Wiltse入路,患者的椎旁组织剥离少,保留了患者椎旁肌深面的神经和血管支配,避免术后椎旁肌发生去神经化和缺血病理改变,为此,该术式在保留了开放手术特点的同时,避免了大范围的肌肉和软组织的剥离或离断。

综上所述,MIS-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确切,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放TLIF,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1] 董荣鹏,赵建武.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6):948-950.

[2] Eliyas JK,Karahalios D.Surgery for degenerative lumbar spine disease[J].Dis Mon,2011,57(10):592-606.

[3] 赖征文,谢世隆,张泽宇,等.微创TLIF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40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2,22(14):37-39.

[4] 赖征文,李敏,熊卜贵,等.微创改良TLIF联合单侧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19(10):816-819.

[5] 程毅,王盛强,沈洪弟,等.改良TLIF手术联合双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疾病[J].中国医疗前沿,2012,6(20):43-45.

[6] 张国威,林宏生,吴昊,等.TLIF与P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对比[J].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3(6):591-596.

[7] 王建,张正丰,李长青,等.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翻修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J].脊柱外科杂志,2012,10(1):13-16.

[8] Liu HY,Gu AQ,Zhu ZQ,etal.The efficacy and complication analysis of interspinous dynamic device (Wallis) in patients of degenerative lumbar disease[J].Zhonghua Wai Ke Za Zhi,2012,50(9):788-791.

[9] Huang YJ,Qian SJ,Zhang N,etal.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intervertebral discs for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J].Zhongguo Gu Shang,2010,23(10):797-800.

猜你喜欢
椎间隙椎间变性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征兵“惊艳”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术中恢复椎间隙自然高度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变性淀粉在酸奶中的应用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