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社会团体的绩效评价研究

2014-03-27 05:15王智慧周跃潘雅婷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非营利团体绩效评价

王智慧,周跃,潘雅婷

云南社会团体的绩效评价研究

王智慧,周跃,潘雅婷

(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昆明,650221)

本文用八维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69家云南社会团体为样本,做了一次社会团体绩效评价问卷调查。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很清晰地归纳出目前云南不同社会团体的大致特征。因此认为,限制云南社会团体快速发展的原因是资金筹集困难,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社会团体零散难以监督管理。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相应的四条建议。

社会团体;层次分析法;绩效评估

一、引言

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划分为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是根据国家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办法》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进行注册及管理。其中,社会团体的成立条件和程序最为复杂,其必须具备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30个以上的团体会员,有固定的住所、专职工作人员,必须有3万元(地方性团体)或者10万元(全国性团体)以上的活动资金,社会团体才能取得法人资格。截止2014年初,在云南省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达到了716家,基本涵盖国内所涉及的所有领域。

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是较为严格的,尤其是具有政治敏感性或者认为有潜在的政治挑战性的社会组织。不过,政府也认识到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所谓“社会中介组织”可以发挥政府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中特别重要的就是行业协会这种社会团体。所以,近来政府试图大力扶持各种行业协会,甚至将某些原来的政府职能部门直接改造为行业协会。但是,过分苛刻的法律设立条件剥夺了较小规模、较为松散、较为灵活的社会团体的自由,再加上繁琐、严格的行政审查,有的社会团体直接注册成为商业、事业机构,而大量的社会团体处于未经注册的状态。

表1 社会组织绩效评价指标表

表2 社会团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绩效评价体系

国际上对社会组织绩效评价问题的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家先后逐步开展,其评价指标主要总结如下:

相对其它评估指标而言,王智慧、陈刚(2011)所设计的社会组织绩效评价体系更为全面、合理些。因此,本研究主要以其评价体系为标准,对云南省社会团体开展绩效评价,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三、社会团体绩效评估

云南是中国较早出现社会组织的省份,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2013年底已经拥700多家社会团体。根据上文介绍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八个维度及其二级指标,我们设计了《云南省社会团体绩效评价研究调查问卷》,并于2013年8月~2013年11月期间开展调查和访谈。在云南省省政府参事室的帮助下,通过云南省民政厅民管三处的网络子系统里实际发放问卷700份,回收96份,有效问卷69份。从这69份问卷中提炼得到的云南社会团基本信息如下:学术性社会团体31家,行业性社会团体21家,专业性社会团体10家,联合性社会团体7家。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69家云

图1 云南省社会团体的业务区域

图2 云南省社会团体服务对象包含情况

图3 团体专、兼职人员情况

(一)方法概述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多准则目标决策方法。详细操作方法请参见相关文献。本文选取AHP法来确定专家权重。

2、系统聚类法

系统聚类法是聚类分析中用得最广泛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每个个体看成单独一类,然后将最近的两类合并,直到所有的个体聚为一类。

(二)评价过程

1、数据处理

问卷中的大部分问题是根据1~5标度进行量化打分,分值越高,该项问题涉及的绩效评价内容的结果越好。由于问卷中存在其他类型的问题,如填写具体数值的财务指标和回答“是”或“否”的问题,必须进行定量处理并统一量纲,将这些不同类型的数据转化为统一的1~5标度的数据。缺失值是问卷调查中常会出现的问题,本文用样本均值替代法处理缺失数据,即用其他组织的平均值代替缺失值。

2、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为了衡量各项指标在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的重要性,需要对八个维度和各维度下的二级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各指标权重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根据问卷数据得出自评权重,另一部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得到专家权重,将两者综合起来得到最终的权重。

综合考虑非营利组织的自评权重和专家权重,根据公式(1)和(2)①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对自评权重和专家权重在综合权重的构成比例进行了若干尝试,如30%和70%、50%和50%、70%和50%等,通过比较发现,两者各占50%计算的综合权重更符合实际情况,因此最终选中50%和50%的构成比例。计算八个维度和各二级指标的综合权重向量,w1对应第i个维度的权重,wis对应第i个维度下第j个指标的权重,结果见表3。

其中,i=1,2,L,8,J=1,2,L si,s为第i个维度下二级指标的个数。

表3 各级指标综合权重

从表3可以发现,一级指标(维度)权重中,财务维度的权重值最高,达到19.61%,其次是服务对象维度,占16.25%;竞争维度权重最低,占5.74%,沟通维度权重次低,占7.51%;剩下的各级维度权重占比较为均衡。八个维度下的各项二级指标权重值各有不同,以环境维度下的三项指标为例,经济环境这一项影响程度最重,占据了41.27%,接近一半。

从这些指标的权重值可以看出:财务维度在组织绩效评价中举足轻重,它间接地影响着社会团体能做什么服务,服务规模有多大,服务品质有多精细。其中资金募集能力决定着社会团体财务调度的上限,资金利用效率催化着社团资金实际额度的增长,行政费用支出控制着社会团体的成本开支。

(4)计算各组织绩效

表3中各级指标的权重和表2的社会团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绩效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样本社会团体进行绩效评价,根据公式(3)计算69家组织的总得分和在八个维度上的得分。

3、聚类分析

以各组织在八个维度的得分作为聚类变量,采用SPSS 20.0做系统聚类分析,将69个组织划分为四类,四类组织绩效评价总得分和八个维度得分的平均值如表4所示:

表4 四类组织绩效评价得分

图4 四类组织综合比较

从表4和图4中可以发现,四类组织的绩效评价结果从好到差依次划分为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和第四类组织,结合表4的构成信息,可以得到信息如下:

第一类社会团体的绩效评价总分为3.60,绩效评价结果在四类组织中最好。除了财务维度和竞争维度,该类组织在其它各维度的得分均处于领先水平,得到的服务评分是八个维度中最高的。其大部分是由行业类的商会、协会和学术类的学会、研究会组成,考虑到有效问卷中学术、行业、联合、专业四种性质的比例不均衡,学术类的社会团体在本次绩效调查中比例很高,要排除原始比例对各类组织特性的干扰,进一步计算性质占比提升度来衡量各类组织性质差异(见表5)。在第一类组织的性质占比提升度中,专业类高达265%(=第一类组织中专业类社团占比/总体中专业类社团占比),专业类的社会团体大部分散落在第一类组织当中。因此可见,第一类组织的主要属性是专业类和行业类,是技术、经验、学术内部交流的聚集之地,拥有着最强创新学习能力,竞争带来的影响较小,在得到政府最高层次的支持后各方面的发展环境都非常有利,同时介于其交流需要的财务运转较少,所以在财务较差的情况下也能在其他方面表现优秀,从而赢得了最高综合评分。第一类组织进一步发展的关注焦点在财务和竞争。

第二类社会团体的总得分为3.41,绩效评价结果较好,这类组织在各维度上的表现都较为均衡,其主要属性是行业类和行业、经济发展的联合类,机制体系比较完整,但所开展的服务欠佳、得到的政府支持度较低,两项都在总体均值之下。

第三类社会团体的总得为分3.10,该类组织在大部分维度上的表现都是四类组织中最低的,然而财务维度上的得分却是最高的,政府支持程度也在总体均线之上。其主要属性是社交、联谊的联合类和专业类,但由于学术类团体原始比例很高,所以学术类的社团数目也很多。

第四类社会团体的总得分最低为2.99,其特点是各维度得分都处于中、低水平,财政维度和政府维度评分最低,导致了其综合评分最低,其主要属性是学术类的研究会和学会。

表5 组织构成情况

(三)评价结论

从表4可以发现,云南省社会团体的平均绩效得分为3.27分,其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地位。在其八个维度的绩效得分中,得分最高的三个维度依次是顾客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和沟通维度,得分最低的三个维度依次是财务维度、竞争维度和创新和学习维度。

1.经费不足

几类团体在财务维度上的得分差别很大,说明各自的筹资能力和资金与运营能力有明显差别,一些团体的财务运营得心应手,而一些团体的财务运营则举步维艰。造成社会团体经费不足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一些社会团体隶属于政府机构,当政府预算缩减时,其所支持的社会团体拨款也就随之减少。第二,在我国,只有公募基金会可以在公开场合募集资金,社会团体筹款活动是受限制的,再加上许多社会团体筹资理念陈旧,手段单一,导致筹资绩效不佳。第三,非营利捐赠退税机制复杂,与西方完善的捐赠退税机制相比,我国的退税程序繁复,造成捐赠支持难以普及。第四,大多数社会团体对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不强,服务类型少。第五,社会团体内部的监督机制不完善,公信力相对较弱。

2.能力不足

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很多社会团体在顾客维度和财务维度都空缺不填写,造成了两个维度的整体分值下滑。但是也说明了,一方面,大部分社会团体隶属于管辖单位,不存在直接面向的服务对象,财务也不独立;另一方面,社会团体执行的工作缺乏反馈机制,不能迅速、良好地取得服务对象的需求信息。另外,社会团体由于经费有限,员工培训、学习的机会不多,创新能力弱。

3.管理不到位

我国社会团体相关政策在其实施过程中把重点主要放在了登记注册上,却忽视了对社会团体在其整个活动过程中的管理及监督。社会团体注册后,政府在年终时主要以行政手段对其进行资格审查,而社会团体一年内整个活动的过程却缺乏政府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措施,更谈不上帮助和扶持社会团体健康发展了。

4.合作、竞争缺乏

社会团体在竞争维度的表现很差,初步来看原因在于社会团体缺乏竞争对象。《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限制了相同或者相似的社会团体在同一行政区域内的注册和存在,所以社会团体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其次社会团体在登记的时候几乎都有隶属管辖单位,工作任务基本固定,无法形成竞争机制。

发达国家的社会团体经过几百年漫长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功的实践经验,多元的融资渠道、高效的管理体系、良好的沟通能力都是我们要借鉴学习的方面。虽然社会团体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第三方机构,但是当代是资源整合和合作发展的时代。创新与政府的合作形式,加强与企业的资源联系,是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团体在谋求的新发展。

四、政策建议

为了促进社会团体健康、快速发展,依据69家样本社会团体的调查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财务

对于政府,首先,精简非营利捐赠退税手续。虽然我国也有对社会团体和相关捐赠方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捐赠退税手续繁复,力度和细节规定还有待继续完善和加强。其次,政府采购加大对社会团体的支持。国外社会组织取得财政收入、支持的首要渠道是政府采购。但在我国,许多社会团体尚未成为采购对象。十八大后,政府要加大对社会组织服务购买,因此,社会团体应加强对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其服务能力,从而有效取得政府的资金支持。

同时,社会团体首先要完善内部自律和约束机制,如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和财会制度等,防止内部员工侵吞资金;其次要建立信息主动公开制度,向公众公布财务、管理、活动等信息,主动接受政府和社会监督,提高社会团体的公信力。再次要加强融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保证社会团体生存和开展活动、提供社会服务的资金基础。

(二)沟通

社会团体要快速发展,增强组织公信力,就应该加强同服务对象的沟通。成熟的服务反馈系统对于社会团体的长远发展来说必不可少。通过不断磨合,提供高质服务,提高受助者满意度,能够使社会团体占据稳定的“市场竞争”优势。

(三)监管

放宽社会团体登记准入门槛。量变才能产生质变,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大量存在的、小规模和较松散的社会团体群体,才有可能出现大规模、有代表性、管理水平高的社会团体,而目前苛刻的注册条件几乎剥夺了普通公民自行组织社会团体的可能性。因此,降低社会团体登记门槛,取消注册人数及资金限制,加强对社会团体活动过程及业务监管,不仅可以提高社会团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也可以使得社会团体的内部管理和运作方式更加地规范化。

(四)合作

加强与国际同类组织、政府、企业的沟通。社会团体应该借鉴国际社会先进发展模式,加大与政府、企业合作力度,争取国内最大限度的资源和发展空间。结合本土环境,利用有用资源开创具有特色的新型合作形式。

五、结论

运用八维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69家云南社会团体为样本,本文做了一次社会团体绩效评价问卷调查。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很清晰地归纳出目前云南不同社会团体的大致特征,同时发现,限制云南社会团体快速发展的原因是资金筹集困难,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社会团体零散难以监督管理,并提出相应的四条建议。虽然在调查过程中,可能存在诸如问卷设计缺乏合理性、调查数据的不完整性和设计指标的交叉性等不足之处,本文以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为出发点,希望能够引起专家学者对社会团体的更多关注,以期帮助云南社会团体可持续健康发展。

[1]Ritchie,William J.,Kolodinsky,Robert W.Nonprofit Organizati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An Evaluation of New and Existing Financial Performance Measures[J].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2003,13(4):367

[2]Kaplan,Robert S.Strategic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J].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2001,11(3):354

[3]Robert S.Kaplan,David P.Norton.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5,83(7):172,174-180

[4]Kaplan,Robert S.,Norton,David P.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6,74(1):75-85

[5]Kaplan,Robert S.,Norton,David P.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6,74(1):75-85

[6]陈俊龙.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管理[D].上海:复旦大学,2003.

[7]李颖.非营利组织项目绩效评估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2007.

[8]张程.NGO部门系统绩效评估[J].科技创业月刊,2006,(4).

[9]邓国胜.非营利组织“APC”评估理论[J].中国行政管理,2004,(10).

[10]吕燕,朱慧.管理定量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1]张玉周.非营利组织绩效三维评价体系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2]蔡宁,胡杨成.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J].技术经济,2005,(12).

[13]高孟立.基于平衡计分法的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研究一一以高等院校为例[D].江苏:南京理工大学额,2008.

[14]仲伟周,曹永利,ShunfengSONG.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科研管理,2006,(3).

[15]罗文标,吴冲.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新思路[J].商场现代化,2006,(4X).

[16]王锐兰.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研究[D].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

[17]李艳华.非营利组织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共生与发展:以云南为例[J].学会,2010,(4).

[18]石国亮.国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新形式:基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实践创新的分析与展望[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2,(3).

[19]郭小聪,文明超.合作中的竞争: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新型关系[J].公共管理学报,2004,(1).

[20]石晨.论日本NPO的运营机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21]王浩倩.浅议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J].人民论坛,2013,(2).

[22]余翔,李娜.中外“非营利组织(NPOs)”的组织形态对比与借鉴[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9,(5):41-45

[23]邓国胜.政府与NGO的关系:改革的方向与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0,(4).

(责任编辑 李保林)

C912.21

A

1671-0681(2014)06-0155-04

王智慧,公共管理博士,教授,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周跃,博士,教授,云南财经大学校长办公室;潘雅婷,统计学硕士研究生,云南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2014-07-16

本论文是云南省教育厅课题“云南社团绩效评价模型研究”(2013Y140)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非营利团体绩效评价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非营利组织为有需要的人量身定做衣服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台湾城市更新中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启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营利性与非营利”不能再混沌下去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俄罗斯修订《非营利组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