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eoway完成1∶10 000DLG缩编数据的方法

2014-03-27 09:03张彩丽
地理空间信息 2014年3期
关键词:点状共线等高线

张彩丽

(1.甘肃省地图院,甘肃 兰州 730000)

Geoway数据加工平台是一组专业而全面的GIS数据生产和加工软件,是影像、矢量、DEM以及属性数据的集成工作环境。Geoway平台可以对各种外部采集数据和现有成果数据进行增值加工。

为了更新甘肃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1∶10 000数字线划图(DLG)产品成果,基于Geoway3.6软件将1∶5 000DLG数据缩编为1∶10 000DLG数据,既省时省力,又保证了1∶10 000DLG数据的现势性和完整性,能加快甘肃省基础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步伐。

1 1∶5 000及1∶10 000DLG数据内容与分层

根据项目要求,1∶5 000DLG数据与1∶10 000 DLG数据的数据结构及编辑要求基本相同。数据层主要分为表1所示的9个大类[1,2],其中各个大类分别包括点、线、面及附属设施等次类层,共37层。

表1 DLG数据的内容与分层

2 缩编流程

1∶10 000DLG缩编数据产品生产作业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缩编生产作业流程图

3 数据的整理、缩编及要求

3.1 数据整理

1∶10 000DLG数据缩编生产采用1∶5 000DLG数据直接缩编。采用Geoway3.6 HASP版编辑软件,将单幅1∶10 000DLG数据范围内所覆盖的4幅 1∶ 5 000DLG 数 据(J47H053149、J47H053150、J47H054149、J47H054150)从工具栏的工程合并项中直接导入Geoway工程下,来实现1∶5 000DLG数据的拼合。由于1∶10 000 DLG数据与4幅1∶5 000 DLG数据拼合后的理论内图廓不是完全重合的(1∶10 000DLG数据单一方向的内图廓为一条直线,而1∶5 000DLG数据拼合后相对应的内图廓为一条折线),尤其是南北图廓相差更为明显。为使拼合后的1∶10 000DLG数据能够完全覆盖理论内图廓,一般在1∶5 000DLG数据拼合时,尽量按所需4幅及周围8幅共计12幅添加[3]。检查拼合后的数据属性是否有丢漏(可能存在三角点等要素属性丢漏),在确认属性完整后将拼合好的1∶5 000DLG数据形成一个以1∶10 000图号命名(J47G027075)的Geoway工程文件(在工程属性中设置图号为“J47G027075”,设置比例尺为“10 000”),并加载方案(10000Geoway2013版输出方案.SCH),再对其进行整理(包括消除悬挂点、伪节点、拓扑面的合并等),并对工程范围等项进行定义。在以上整理完成后,对合并后的数据生成理论内图廓线进行“裁外”编辑,1幅1∶10 000DLG数据缩编前的数据整理就完成了。

3.2 数据编辑

对合并后的1∶10 000DLG数据首先删除1∶5 000 DLG数据中所有图层的“内图廓闭合辅助线”,其次对工程的所有图层“清除伪节点”,然后从属性表中检查数据属性的完整性。具体编辑整理步骤如下:

1)控制点及定位基础:核对 CPTP层中三角点属性及与等高线的关系。CPTL层中内图廓线及公里网线均采用理论坐标值用软件直接生成。内图廓坐标位数保留到小数点后3位,内图廓线及公里网线不能有多余节点,内图廓线以外不能有任何要素。

2)水系:对HFCP层点状要素进行适当综合取舍。HFCL层中小于10 m 的“依比例涵洞”等要素改为点状要素在HFCP层中表示。HFCA层中“岸滩”不够指标时不再表示,同时HFCL层中的“高水界”应删除。HYDA层中宽度小于5 m 的双线水系,用其中心线在HYDL层的对应地物类中表示,并处理好与其他单线水系的关系,如将1∶5 000DLG数据中的单线水系延伸并作预处理等,同时要处理好与VEGA等层的关系。

3)居民地及设施:RFCP层中“假石山”全部舍去,“坟地”要适当取舍。RFCL层中“围墙”等要素根据指标进行编辑。RFCA层中不够指标的要素改为点状要素在RFCP层中表示,并在RESA 或VEGA层中作删除或合并等编辑,如坟地面积小于2 500 m2、贮水池小于169 m2、打谷场及饲养场小于144 m2时,均改为点状要素[4]。RESP层中删除重复的村委会位置标识点。RESA层中对不够指标的“依比例单幢房屋(独立、零星房屋)”,根据要求改为“不依比例单幢房屋”或“半依比例单幢房屋”在对应数据层中表示,并处理好与VEGA层的相互关系;对街区间隔小于要求的进行适当综合取舍,重新构建拓扑。

4)交通 :LRRL、LRDA、LRDL、LFCA、LFCL、LFCP。LRRL层中“单线铁路”不够指标时改为“复线铁路”表示。LRDA层中不够指标的面状道路不再表示,只在LRDL层中保留其中心线。面状道路两侧图斑相同时作合并处理,面状道路两侧图斑不相同时以面状道路的中心线在相应图层中分别作共线处理。LFCA层中面状桥梁与相应的道路保持一致,即道路改为线状时桥梁也为线状并完全共线。LFCL层中小于10 m的半依比例桥改为点状要素在LFCP层中表示,并捕捉到相应的道路上。

5)管线:PIPP层的“电杆”全部舍去(1∶10 000 DLG数据中不表示),“变电站”等点状要素除重叠外一般都应保留。PIPL层的“高压输电线架空线”除拐点外其他多余节点均删除,其他要素按要求进行取舍。

6)境界与政区:BOUP层中的“界桩、界碑”全部保留;BOUL、BRGL层中境界与其他要素共线部分,待其他要素编辑完成后作共线处理,其他部分保持不变;对BOUA、BRGA层,先复制BOUL、BRGL层中编辑整理后的线状要素,再重新复制1∶10 000 DLG数据的内图廓线,“清除伪节点”之后构建拓扑。

7)地貌:TEVP层的“高程点”首先保留特征点,然后对剩余点设置参数进行“抽稀”处理;TEVL层的“等高线”根据等高距要求选取等高线,如果4幅1∶5 000 DLG数据中等高距不一致,部分等高线需“内插”生成,并处理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对选取后的等高线进行“根据高程赋编码”[5];TERP及TERL层中的要素根据要求进行取舍,并处理好人为工程要素与地貌的关系,如路堤与等高线的关系要合理一致等;TERA层中核对要素指标,根据要求对不够指标的改为对应点状要素或舍去,达到指标要求的,重新复制1∶10 000DLG数据的内图廓线构建拓扑。

8)植被与土质:VEGP层中的要素按要求进行取舍;VEGL层中的“行树”等要素按要求进行取舍,而“地类界”要根据植被面的变化而进行打断、删除、清除伪节点等编辑;VEGA层需要特别注意,一般应放在最后编辑。因为该图层数据不仅是综合取舍,而且可能还需作共线、合并等处理,重新复制1∶10 000 DLG数据的内图廓线构建拓扑。如植被面在1∶5 000 DLG数据中是依面状水系共线,而在1∶10 000DLG数据中面状水系不够指标应改为线状水系,那么在1∶10 000DLG数据进行植被面编辑时,此处应该依线状水系共线或合并等处理,如图2所示。

9)注记:AGNL层中舍去合并后重复表示的名称注记,如果存在“企事业单位名”注记太多无法表示时,也应该适当取舍;AANL层中除合并后重复表示的名称注记要进行取舍外,贯穿全图的水系注记也应该重新编辑,一般表示2~3个。

图2 植被面及水系缩编前后对照图

3.3 缩编要求

在1∶5 000DLG数据缩编为1∶10 000DLG数据时,要保留1∶5 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所包括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在对地物要素进行综合取舍时,地物要素的表示应反映实地地物的分布特征,载负量应适宜[6],要素间关系表示要协调合理。所有的要素应以1∶5 000DLG数据上地物的实地位置为准,按照要素选取指标进行综合取舍,不得进行地物的移位。各层地物要素的属性以1∶5 000DLG数据中的属性为主要依据,其他资料作为参考。

4 结 语

1∶5 000DLG数据缩编为1∶10 000DLG数据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尤其是在图幅数多、数据量大、工期要求紧的情况下。通过以上作业方法,本项目生产完成了384幅1∶5 000DLG数据缩编为96幅1∶10 000 DLG数据的任务,覆盖面积约2 400 km2。该项目的生产实施证实,以上的作业方法是切实可行的,既保证了1∶10 000 DLG数据的精度和现势性,又大幅度提高了作业效率,缩短了成图周期,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1]杨传玲.数字线划图DLG的制作与应用探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3(33):105-105

[2]董旭明,李昕,蔡清华,等.1∶50 000地形要素数据缩编更新关键技术探讨[J].测绘技术装备,2013(3):25-27

[3]祝国瑞.地图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4]GB/T 20257.2-200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二部分:1∶5 000 1∶10 000地形图图式[S].

[5]曾玲.地图等高线自动内插算法的设计与实现[J].山西建筑,2004(18):239-240

[6]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7]祝国瑞,郭礼珍,尹贡白,等.地图设计与编绘[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点状共线等高线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某住宅楼的混凝土点状爆裂原因分析
向量的共线
平面几何中三点共线的常见解法
共线向量题型例析
地形图的阅读
一种基于Fréchet距离的断裂等高线内插算法
浅谈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的描述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专题测试
基于南方CASS的等高线内插功能的改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