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额护理分析

2014-03-28 21:32刘立楠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

刘立楠

解放军第208医院心血管内二科 吉林长春 130062

6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额护理分析

刘立楠

解放军第208医院心血管内二科 吉林长春 130062

目的:研究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手段极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只给与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特殊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1%,护理满意程度为97.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5%,护理满意程度为85.3%,观察组两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在传统护理基础之上给予特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临床满意程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不稳定型心绞痛;特殊护理干预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心绞痛的一种常见类型,与稳定型心绞痛可相互逆转,若控制不好还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会导致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1]。为更有效的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本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的护理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来自与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全部患者均在入院后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中有男25例,女9例,年龄在49-78岁之间,平均年龄51.2岁。对照组中有男23例,女11例,年龄在47-76岁之间,平均年龄52.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干预的基础之上给予实施特殊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如下。

1.2.1 临床护理

给予患者进行临床体征水平的实时监测,包括患者的心电图、心率、血压、体温、脉搏等,同时对患者治疗期间的体征进行即时的记录,对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时间,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疼痛程度、发作频率等进行记录,并且在患者清醒时询问患者的情况,发病的感受,疼痛的感受以及情绪体感等方面。另外在患者输液治疗的过程中要实时护理,掌握输液的速度和时间,定时检查[2]。

1.2.2 用药护理

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针对患者的临床情况如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如心悸心慌、感染过敏等情况,另外给予进行心电、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护工作。患者在应用了舌下含服亚硝酸甘油治疗后出现心绞痛复发的情况,要及时对患者的疼痛变化进行观察,并记录器心绞痛发作的时间和用药的时间,制定下次用药的方案。疼痛程度严重需服用止疼药的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心绞痛频繁发作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硝酸甘油的滴注,但滴注一定要控制速度,避免出现低血压。

1.2.3 饮食护理

健康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方式,患者应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结构,多食用一些蔬菜水果,多吸收含有较多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禁用刺激性大、生冷辛辣的食物,用餐时不易过饱,应细嚼慢咽,少食多餐,注意饮食的每个细节。

1.2.4 心理护理

焦虑、恐惧、抑郁也是诱发心绞痛发病的原因之一,是否能够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也是治愈疾病的重要因素,所以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里动态及担心的适宜,给予患者进行讲解和开导,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

1.2.5 出院指导

不稳定型心绞痛若治疗后不有效的控制调养依然会多次复发或导致心梗甚至猝死,一是因为该病的不可治愈性,其二也因患者自身不注意导致,因此应给予患者出院指导,给患者讲解心绞痛发病的几种病因,常用药物的用法以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知识,嘱咐患者坚持用药,定期检查。

1.3 评定标准

根据患者护理后心绞痛疼痛改善程度、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等对护理后效果进行判定,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几乎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得到控制,疼痛程度与发作时间明显降低,不影响日常生活。无效:临床症状恢复较慢,发作频率及疼痛无较大改善,总有效=显效+有效。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即满意或不满意两个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处理,对研究调查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观察组34例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1%,有33例满意护理方法,满意度为,97.1%;对照组34例患者中显效7例,有18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3.5%,有29例满意护理方法,满意度为,85.3%。观察组两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较为常见的一种,其病情发展多样,极难控制,严重可发展为急性心梗导致猝死。而且有关研究已证实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因素有很多如三高、肥胖等,且发病快严重[3],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在基础护理之上实施特殊护理干预,如临床护理、饮食、心理护理以及出院护理干预等,即在治疗期间,全方位的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水平及时观察及记录,指导患者正确饮食、用药也是避免诱发疾病发作的重要因素,出院指导可以帮助患者出院后按时吃药,养成良好的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疾病发作。本组研究中观察组在给予特殊护理后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P<0.05,差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之,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给予传统护理基础之上实施特殊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临床满意程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1]张丽芝,苏喜改.心绞痛药物治疗新进展[[J].中国药房,2008,19 (23):1833.

[2]王利花.老年患者的心理调查及护理[[J].包头医学,2008,32 (1):45.

[3]高干英.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3):245.

R473.5

B

1009-6019(2014)09-0094-01

猜你喜欢
稳定型心绞痛发作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