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

2014-03-28 21:32于洋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效果显著稳定型心绞痛

于洋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心血管内科 吉林长春 130031

5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

于洋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心血管内科 吉林长春 130031

目的:本文主要是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5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我院收治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护理,治疗组在基础护理之上采用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效果显著的患者为20例,好转的患者为6例,无效的患者为1例,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中,效果显著的患者为12例,好转的患者为8例,无效的患者为6例,治疗有效率为77%。治疗组的临床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护理干预之后,有助于患者恢复,并少了发作次数,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干预;心理护理;效果显著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劳累性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出发心绞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静息心绞痛伴心电图缺血改变和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其特征是心绞痛症状进行性增加,新发作的患者休息或者夜间性心绞痛或者出现心绞痛持续时间延长[1]。由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预后,病情比较复杂,如果不能给予患者准确、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将我院选取的不稳定型心绞痛部分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具体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5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6例。其中,治疗组男性为19例,女性为8例,年龄在45-76岁之间,病程在6个月-6年之间;对照组男性为16例,女性为10例,病程在5个月-5.5年之间,两组的患者临床症状均为疼痛难忍和胸骨后被挤压状疼痛。根据以上数据可知,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出现剧烈疼痛时,可皮下注射吗啡5-10mg,并保证患者呼吸顺畅,给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注射硝酸甘油,速度不宜过快,直到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恢复平稳,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肝素及阿司匹林治疗。

1.3 护理方法

1.3.1 心理护理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由于病痛的折磨,病情复杂、多变,严重会导致死亡,所以患者心理压力特别大,很容易产生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直接影响了治疗效果。医务人员一定要密切关注,站在患者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和家属都了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相关医学知识和注意事项,让患者能信任医务人员,且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够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对患者恢复有非常大的帮助[2]。

1.3.2 生活护理

医务人员要对患者的生活注意事项进行指导,家属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专业的生活护理,保持患者的病房环境卫生,定时消毒、通风,使患者有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患者一定要多卧床休息,不能过度劳累,尽量不要抽烟、喝酒,对于饮食方面,尽量少食多餐,不要过度油腻,清淡为主,不能吃油刺激性食物尽量以高蛋白、粗纤维、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保持营养均衡。

1.3.3 健康教育

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守医务人员告知的注意事项,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在恢复期间,患者多卧床休息,适量的运动,劳逸结合,但不可过度的劳累。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服药,并且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3]。

1.4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分为效果显著、好转和无效三种,效果显著是指患者的心电图恢复了正常,疼痛、呼吸不畅等症状发生次数也明显的减少,与之前相比发作次数减少了80%;好转是指患者胸部疼痛、呼吸不畅,与之前相比发作次数减少了50%以上;无效是指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无任何好转的迹象,反而呈现了病情恶化的趋势。

1.5 统计学分析

根据数据我们采用的是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我们就用t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是用X2来检验。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情况,之间差异比较显著,所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我院收治的5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患者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患者中,效果显著的患者为20例,好转的患者为6例,无效的患者为1例,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中,效果显著的患者为12例,好转的患者为8例,无效的患者为6例,治疗有效率为77%。治疗组的临床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非常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于杆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引发的供血不足,出现心肌缺血或者缺氧,致使心前区剧烈疼痛[4],并且每次发作都会持续在15-30分钟之间。该病发作的时候比较危急,很容易转为心肌梗死,死亡率较高,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和健康护理等护理干预,减轻了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降低了患者发作的次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5],效果显著,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抗病魔,并积极配合治疗,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身体恢复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1]高干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探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3):551.

[2]罗开艳.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1712.

[3]李桂荣.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8):5938.

[4]赵巧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9):159.

[5]史艳丽,涂国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观察[J].吉林医学,2014,5(35):3385.

R473.5

B

1009-6019(2014)09-0114-01

猜你喜欢
效果显著稳定型心绞痛
『我能移动钙』效果显著 拔得头等
多地多样打传效果显著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
天钢投巨资治污染,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便秘的温泉疗法